時代在快速的發展,許多人不滿足於穩定的收入,希望發展第二職業,再賺一份收入,讓生活過得富足一些。比起以前,現在創業的機會多了很多。你可以通過網絡媒介發揮你的才能,有的可以通過直播帶貨、有的通過做短視頻賺錢、有的通過寫作賺取稿費、有的甚至做起了社群運營。
無論你是大學生還是職場精英或者全職媽媽,如果希望通過寫作獲得收入或者提升自己的,可以讀一讀《秋葉特訓營 寫作7堂課》。這本書系統總結了寫作常用的七大方法,秋葉大叔不僅著眼於寫作技巧的講解更側重於寫作「底層邏輯」的刷新,讓我們的寫作水平與時俱進。通過閱讀和訓練,我們可以用寫作提升收入,還讓我們學到各種職場技能,在職業生涯裡源源不斷發揮複利效應。
萬事開頭難,無話可寫怎麼辦?
剛接觸寫作,大部分人都會有一個煩惱——不知道寫什麼,不知道從哪開始。不過,你若不想做,總會找到一個藉口;你若想做,總會找一個方法。秋葉大叔的一位合伙人也曾遇到這樣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難不倒秋葉大叔,他分享了框架式寫作技巧給合伙人,就好像打通了合伙人的任督二脈,讓她的公眾號從「年更號」變成了「日更號」。
1、分門別類的框架思維
觀察自己日常的人和事。我們可以把它分為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和我們自己的體驗。身邊的人可以寫家人、朋友、同事和合作夥伴……
我們也可以從專長劃分:如果你是職場達人,你可以專攻職場故事;如果你是理財高手,你可以分享理財小竅門;如果你是社交高手,你可以寫溝通類文章;如果你是全職媽媽,你可以分享育兒經驗;如果你是醫生,你可以寫一些養生方法……
2、大綱框架避免素材流失
當我們已經找到了寫作的方向,有話可說,有事可寫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列大綱,讓我們的思路更加清晰,方便我們按照思路填充內容。
寫人物類故事框架:
我和他怎麼認識的?他現在有哪些讓人吃驚或者佩服的事情?他做到這些背後付出了怎樣的努力?他成功後做了哪些事情讓人特別感動和舒服?寫到最後,我對他的小小心願是?寫工作匯報的框架:
上一個月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下一階段工作改進措施下一階段工作目標具體工作目標劃分和對應負責人寫實用類書籍的書評或者讀書分享(譬如寫《非暴力溝通》書籍):
What(是什麼)什麼是非暴力溝通,它的表現有哪些?Why(為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學非暴力溝通,它有什麼作用/意義?How(怎麼樣)既然非暴力溝通這麼好,我們該怎麼做,有哪些方法?
框架式寫作其實就是幫助我們每一個人建立結構化思維。很多寫作大咖能寫出有深度的文章,都離不開他們的結構化思維。我們不僅有內容結構框架、還可以建立「如何起標題」的框架,也可以把各種框架融會貫通,寫微信文章的框架可以用在頭條、百家號上。只要我們把自己的知識按照框架整理分類,加上超強的行動力,我們也能像網絡「牛人」一樣,快速實現寫作變現。
四招解決日更的煩惱
框架解決的了寫什麼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要解決日更最常遇到的困難——怎樣切入問題。
怎樣切入問題才能讓更多人閱讀我們的文章,提高一篇文章的閱讀量呢?——必須讓自己的文章內容有新鮮感,也就是時代感。讓讀者通過閱讀文章產生共鳴,對作者產生強烈的認同感。這些對於新手而言,我們要著重研究一種寫作風格,建立自己的閱讀習慣,培養自己的寫作網感。我們可以借鑑古典老師的職業生涯4度理論入手:
1、廣度
想要文章話題多,個人的眼界要打開。
我們可以關注當下的時政財經、文娛體育、文化生活、民生等熱點,這樣可以快速讓自己的文章有切入點,做到開篇破題的效果。有一些門戶網站的首頁裡頭有大量的消息值得我們做聯想式寫作,讓我們的文章一下子提高了格局。通過主動關注1-2個熱點模塊,閱讀熱點內容,不僅能夠積累素材,拓展我們的眼界,也可以模仿網站爆款文章起標題的技術。
2、高度
看書,而且是主題閱讀,把自己喜歡或者關心的領域的經典書籍都讀一遍。比方說,我喜歡溝通類的書籍,我就會看關於職場溝通、親密關係的溝通、親子類溝通、各種講述溝通方法的書籍或者是高質量的論文。這樣在寫文章的過程中我們才能引經據典,寫出別人寫不出來的權威感。
3、深度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協作領域的行業媒體,特別是有深度的自媒體,觀察他們如何報到和分析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學會從不同角度寫作,培養自己寫角度切入的敏銳度。比方說,在心理學領域的,我們可以關注武志紅老師、Know Yourself ;在經濟領域的,我們可以關注吳曉波老師……
4、溫度
關注並對標一些經常寫「爆文」的公眾號,體會別人是如何與讀者互動、創造認同感的。
這四招,其實就是在教我們積累寫作素材,不斷地模仿學習,在日更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文章的粘度、內容的高度。
堅持日更讓你成為一個對生活更敏銳,更有感知的人,你會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天變得有滋有味,這比賺一點點錢有用得多,也是世界對我們的回饋,這才是寫作最大的價值。
寫作不僅能賺稿費,讓寫作帶來多元回報
當我們掌握了寫作技巧之後,我們就要想想,我們希望通過寫作獲取什麼?有的人希望通過寫作賺稿費,賺打賞。這想法沒錯,但是,你低估了寫作能帶給你的回報了。我們把格局放大一點,我們可以通過寫作賺朋友、賺本事。
記得土豆姐經常教我們,看完一本書,寫短文發廣播、動態、微頭條,再寫個書評發到各大平臺,最後把這本書的方法作為答案,到問答平臺回答問題。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夠讓一篇文章利益最大化,還能在各平臺賺收益、獲得粉絲。
讓一次寫作,帶來多元化的回報,讓它成為你的優質資產,知識資產。
我們可以從寫一篇文章,到把這篇文章變成分享,變成演講,變成圖書,變成培訓的素材和知識點。當你能做到這個程度,相信你擁有的就不僅僅是寫作的能力了,而是寫作變現的能力。
《秋葉特訓營 寫作7堂課》是一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課程。它不是讓你只關注寫作能否成為賺錢的手段,而是讓你把好的寫作習慣養成,讓寫作技能持續提升,內化成自身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值錢,讓你有「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底氣。
關注@秋醬喜歡悅讀,一起發現更多好書,快樂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