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曾說過一句話:寫作是一條認識自己,認識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歡寫,應該隨時動筆去寫。
寫作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能,同時也是你成年後為自己做的一項好投資,而不是一次抓風口賺快錢似的賭博。通過學習寫作,可以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思維習慣,還可以用寫作能力解決不同領域的難題。
秋葉大叔這本《寫作7堂課》豆瓣評分高達8.8,滿滿的寫作乾貨解決了你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問題。
認真踐行《寫作7堂課》這本書的乾貨,讓你日更、輸出高質量的文章不再是夢。7個寫作習慣讓寫作產生無限可能!
一部分人寫不出來文章最大的問題不是不想寫,而是拿起筆不知道寫什麼;還有的人雖然有很多話題想寫,但找不到那麼多的故事,缺乏素材。那麼框架式寫作是這類人寫作的不二法寶。
框架式寫作本質是搭建知識體系的過程。如果你是心理學領域,那麼對一件事情的分析就加入心理學的視角;如果你是經濟學領域,那麼分析一件事情就加入經濟學視角。
這樣寫文章的好處是讓你的文章更有深度,讀者會認為你是一個很專業的人。
很多朋友學習寫作,就是想要賺錢。我們很多人把寫作理解為賺稿費,賺打賞,這就有點狹隘了。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們要有一鴨三吃的意識。那麼什麼是一鴨三吃呢?所謂一鴨三吃就是從寫一篇文章,到把這篇文章變成分享,變成演講,變成圖書,變成培訓的素材或知識點。讓一次寫作帶來多元化的回報,讓他成為你的優質資產。
一鴨三吃
複利式寫作的關鍵是文章要有高質量。所以日更不是最重要的,與其低質量的日更,不如考慮考慮如何一鴨三吃。
許多小夥伴,最大問題是沒有時間。白天工作忙的要死,晚上只想休息,哪來時間寫作?那麼碎片化寫作就是你日更大神的法寶。
碎片化寫作法的三個關鍵習慣
碎片化寫作的關鍵是找準你的碎片寫作時間單位,養成碎片化寫作的習慣,靈活調整以下寫作公式為我所用!
一份完整的文章=1分鐘靈感+5分鐘構思+5分鐘提綱+5分鐘素材+…+3分鐘素材+半小時高效寫作+5分鐘排版+5分鐘配圖+1分鐘推送+1分鐘回複評論…
搜索能力是寫作這個綜合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環。我們現在處於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因此搜索比記憶顯得更重要。
想必在寫作的過程中沒素材,沒靈感,寫著寫著就不知道有什麼東西可以寫,是許多寫作新手在寫作初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也是我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之一。
那麼做一個聯機學習者,提高搜索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缺這個短板。下面乾貨來了,小夥伴拿著小本本認真記錄哦!
缺框架——百度思維導圖
缺觀點——知乎關鍵詞
缺金句——百度金句
缺案例——百度搜索案例、故事
缺數據——搜報告,數據
缺趣味——加上電影片段
缺深度——百度學術搜索專業期刊、論文
缺圖片——i排版導航
排版工具——i排版 、135編輯器、秀米、365編輯器
有些小夥伴在追熱點的過程中會遇到這麼一個問題,好不容易追到一個熱點,但是去網上搜材料才發現好多大咖早已經寫完並且更新在網上。因此陷入了到底要不要寫的死循環。如果寫,那麼大咖早已寫完,可能觀點比自己的獨到和新穎;如果不寫覺得乍現的靈感就這麼白白浪費心有不甘。
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寫作體裁上另闢蹊徑,也可以讓讀者耳目一新。
本章節介紹了日記體、清單體、語錄體、資訊體、點評體、圖片體、問答體、互動體、實用體、雞湯體10種體裁寫作框架,總有一種適合你。
寫一流文章,需要天賦;寫合格文章,需要套路。有了套路,即使沒有靈感,也可以開啟你的寫作模式。
一個人積累多了,不是他厲害,而是他不犯低級錯誤。
用好清單檢查,是強化自己的寫作能力的最簡單方式。只要我們一項一項對照寫作要求寫作,發現寫作中的不足,並加以改進,就能提升寫作質量。
因此清單積累能逐漸搭建起個人的寫作標準化流程,把「我知道」變成「我行動」。讓每一次的文章都經得起文章SOP的審核流程,然後通過統一的流程去提升,去改進。
有的小夥伴可能疑惑了,為什麼有了清單還需要復盤,這兩者到底有何區別?
簡單來說:清單式寫作是事前控制,復盤式寫作是事後歸納。
寫作最重要的習慣是復盤,這也是能讓一個人快速提高工作能力的優質習慣。
復盤可以根據讀者的反饋對文章進行拆解分析進而提高完善。同樣大咖的爆款也可以用復盤的方式一點點做拆解,積累其方法和技巧。取其精華放到自己的寫作框架,將寫作框架不斷升級!
《寫作7堂課》不僅僅教我們寫作技巧,更是傳授寫作的底層邏輯。這是一本教我們搭建寫作系統的書,也許在這之前我們可能掌握了寫作系統的一部分,但是熟讀之後會對你的寫作系統進行改版升級。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了解底層邏輯,再加上一段時間的刻意練習,才能在寫作的路上越走越遠,路才能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