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陣容都非常不錯,最為重要的是有演員約翰尼·德普的加盟,這位演技非常優秀的演員讓整部電影增色不少。
由德普所出演的巧克力工廠主人旺卡基本上成為了整部電影的亮點,德普出色的演技完全將這個人物給演活了,即使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他所演繹的形象還仍舊停留在我的腦海中。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改編自羅爾德·達爾的同名小說,這位優秀的挪威作家是一位專注於兒童文學領域的作家,他的作品都非常具有教育意義,雖然看起來都像是童話故事,但是背後更多的意義卻都是寫給家長看的,羅爾德·達爾獲得過非常多的獎項,足見其文筆功底非常的優秀!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不只是一個童話故事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看似是一個童話故事,裡面作為劇情主要場景的巧克力工廠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奇妙幻想,酷愛巧克力的矮人國的小矮人,到處都是神奇的糖果和巧克力,如同一個童話世界一樣。
但是這個如同童話世界一樣的工廠,在背後卻隱藏著各種各種的危機,當「幸運」的孩子們在其中變得肆無忌憚,最後都會得到相應的懲罰,而懲罰的結果其實現在看來有那麼一絲「少兒不宜」!
明顯實際上這個並不只是一個童話故事,巧克力工廠的主人旺卡突然發布了消息,將要挑選5位幸運的兒童,他們不光可以得到參觀這座世界聞名的神奇工廠的機會,還會得到一輩子都吃不完的糖果和巧克力糖。
而且全世界的孩子都可以擁有這樣的機會,只要你購買過旺卡的糖,並發現了藏在其中的金卷就可以成為那個幸運兒!
但是實際上這座看起來非常夢幻的巧克力工廠卻代表著各種各樣的欲望,那些看起來甜美誘人的糖果和巧克力,代表著人們一生想要追求的名利、地位、金錢、榮譽,是大部分人想要不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想要得到的東西。
比起童話故事,電影更像是展現人性的弱點與本性的一個更為成人化的電影。
實際上是給家長上的一堂課
電影中一共有5個幸運兒,而動畫中的主角就是其中一個,他的名字叫做查理,他和其他4個小孩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那就是查理是一個家境非常貧寒的孩子,家裡的四個老人只能睡在一張床上,雖然一家人過的非常的幸福,但是他們確實非常的貧窮。
就連查理的得到的幸運的金卷也是靠著撿來的金幣所買到的糖果中抽到的,可見查理的家庭有多麼的貧窮,他們連一個糖果一塊巧克力都買不起。
而其他四個孩子就與查理截然不同。
一個是在完全不節制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小胖子,在他的眼中只有吃這一件事情,而且這位個胖乎乎的小男孩非常的驕傲且目中無人。
一個是在非常有錢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任性小女孩,完全被父母寵壞了的她形成了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性格。
一個是在虛榮的家長教育下成長起來的虛榮自大的小女孩,在她的眼中只有勝利和榮譽,被父母培養成了一個眼中只有名利的孩子。
一個是在充滿著知識分子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自認為自己很聰明的小男孩,自以為是成為了他的代名詞,他自認不凡,始終認為自己高別人一等,認為自己非常的聰明。
而最終這四個孩子都因為自身的缺點在工廠中受到了懲罰,都源自這些孩子身上被教育所影響的人性的弱點,驕傲、自大、自私等等缺點在這些本應該天真的孩子身上被無限放大。
而只有家境貧寒的查理沒有受到工廠的懲罰,而是成功的通過了工廠以及旺卡的考驗,是因為查理家境貧寒嗎?明顯並不是,而是因為查理擁有著非常善良和純樸的教育。
其實這也反映除了這部電影不光是一部童話故事,這部電影更多的是給家長們上的一堂課!
家長才是最應該被教育的人
動畫中受到懲罰的孩子們的家長們,總在誇耀自己的孩子,炫耀自己的孩子多麼的優秀,但是卻完全忽略了他們身上非常突出的缺點,而這些缺點全部都是來自家長的自身。
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這句話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家長的教育對於孩子非常的重要,而家長的性格與習性都會影響到孩子,孩子實際上是學習能力非常強的,家長在生活中的習慣與價值觀都會在不知不覺中「遺傳」到孩子身上。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孩子身上,卻忘記了自身的問題,家長才是那個最需要被教育的人,畢竟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成為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給孩子樹立好榜樣,每位家長都在摸索中。
所以家長才是那個更喜歡好好「學習」的人,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學習如何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善良的性格,要不孩子們就會像電影中的另外四個孩子一樣最後得到工廠的懲罰。
其實工廠的懲罰也寓意著社會上的挫折,當孩子長大成人,總有一天是要走向社會的,那麼帶著一身缺點走向社會,自然在最後會受到社會的敲打。
如何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光是要看學習的,更是要看他的成長環境,不是貧窮與富貴,而是家長自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