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齊河:打造黃河流域文旅發展新高地

2020-12-20 中國財經報網

  近年來,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遇,以黃河國際生態城為「龍頭」,帶動全域旅遊多點突破,全力打造沿黃文旅產業帶,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頂層謀劃頂格推進,一張藍圖繪到底

  齊河縣堅持頂層謀劃,立足良好的生態資源和區位條件,提出了「發展綠色產業、建設生態之城」的戰略構想。

  齊河縣編制了《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黃河國際生態城總體規劃》等,實現旅遊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建設發展規劃「多規合一」,勾勒出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美好藍圖。

  為讓藍圖變為現實,2008年以來,齊河縣歷任領導班子都把文旅產業發展作為「頭號工程」。新一屆縣委、縣政府搶抓戰略機遇,啟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大力實施「文旅活縣」戰略,打造名副其實的「全國旅遊名城」。

  目前,齊河縣已進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創建工作已通過初審,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工作正有序推進。

  由點及線連線成面,服務走在項目前

  隨著泉城海洋極地世界、泉城歐樂堡夢幻世界、泉城歐樂堡水上世界、泉城歐樂堡動物王國開園等大項目接踵落地,齊河縣黃河國際生態城實現了從「一個項目、一條路」到「一個集群、一大版塊」的華麗嬗變。其背後正是得益於「項目未動、服務先行」的營商理念。

  政務服務走在前,引領項目落地。齊河縣對重大文旅項目全部實行專班負責制,提供「保姆式」服務。疫情期間,為坤河公司提供防疫應急保障資金100萬元,幫助企業從四川、遼寧等7省12市「點對點」接回2000餘名工人,助力企業及時復工復產。

  要素服務走在前,加快項目推進。齊河縣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先後設立重大文旅項目專項扶持資金、旅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市場營銷推廣資金,全力扶持重點文旅企業茁壯成長;通過購買、挖潛以及向上爭取等多種方式,及時為文旅項目解決建設用地指標,有效破解了體量大、投入多的項目用地難題和建設瓶頸。

  配套服務走在前,推動集群發展。齊河縣堅持基礎配套先行,切實提升產業承載力、集聚力和吸引力。縣財政累計投資59.4億元,建成「五縱四橫」主道路框架,齊河黃河大橋、京臺高速生態城出口等先後開通,濟齊軌道交通完成立項,建設綠道、騎行專線、慢行系統近百公裡,搭建起「快進慢遊」「外聯內暢」的大交通體系。同時,新建旅遊停車場15處、通信基站9處、旅遊廁所230處、旅遊交通標識牌300餘塊,建成、在建主題酒店10家,構建起完善的旅遊綜合配套體系。

  文化鑄魂生態賦能,涵養核心競爭力

  齊河縣立足優秀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精心打造體現當地文化內涵、生態特色的旅遊品牌,使齊河文化旅遊有血有肉、更顯魅力。

  堅持文化鑄魂。作為魯西北地區的沿黃縣,長久以來,齊河的歷史文脈中就包含「仁義禮智信」的齊魯文化精神,「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黃河文化精髓,以及「慷慨悲歌、尚義任俠」的燕趙文化風骨。在此基礎上,齊河縣深入挖掘以黑陶為代表的龍山文化,以康熙、乾隆南巡詩詞、《老殘遊記》為代表的清文化,以黃河號子、繡球燈舞為代表的黃河民俗文化等,打造黑陶博物館、民俗博物館、晏嬰祠、大清河歷史碑廊、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孟家大院等,共同構建齊河版的「文化大觀園」。

  堅持生態賦能。黃河國際生態城作為省會周邊天然的生態屏障,生態資源優勢非常突出。為進一步厚植生態優勢,齊河縣先後投資近10億元,累計綠化面積1300多公頃;投資10億元,建設了8000畝的安德湖;投資8.8億元,建設1.5萬畝的國家級溼地公園—齊河黃河溼地,黑天鵝、東方白鸛等110多種野生鳥類在此棲息,與濟西溼地公園共同構建起百裡黃河生態廊道。

  高端項目親民路線,釋放比較性優勢

  齊河縣毗鄰省會濟南,區位優勢明顯。為在省會周邊眾多縣區中脫穎而出,打造比較優勢,齊河縣探索了高端項目、親民路線的做法。

  項目高端化。黃河國際生態城內布局的旅遊項目,都是大體量、大塊頭的「文旅航母」。截至目前,齊河共引進投資過億元的文旅項目20餘個,總投資額近900億元。根據科學評估,這些項目全部建成營業後,年接待遊客可達800萬至1000萬人次。

  路線親民化。齊河縣落地的文旅項目覆蓋面廣、種類多樣,對不同年齡段的遊客都頗具吸引力。兒童可以到動物王國、海洋館寓教於樂,青年可以到夢幻世界暢快遊玩,中老年可以到博物館群體驗文化、到溼地感受靜謐;夏天能來水上世界衝浪、冬天能到溫泉小鎮泡溫泉,更有雲集全國各地特色小吃的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足不出戶就可品嘗到百餘種著名地方美食,滿足「舌尖上的旅行」。

相關焦點

  • 德州齊河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德州市齊河縣正式榮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齊河旅遊開啟新時代。 近年來,齊河縣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遇,大力實施「文旅活縣」戰略,以黃河國際生態城為「龍頭」,帶動全域旅遊多點突破,全力打造黃河流域文旅發展新高地。
  • 對我省打造全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地的幾點思考
    觀點提要:我國正在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健康中國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及大運河、長城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山東打造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高地帶來重大機遇。
  • 山東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發展格局
    其中,省會經濟圈的定位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全國動能轉換區域傳導引領區、世界文明交流互鑑新高地。膠東經濟圈的定位是全國重要的航運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世界先進水平的海洋科教核心區和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魯南經濟圈的定位是鄉村振興先行區、轉型發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經濟隆起帶。
  • 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公布 山東5地上榜 - 山東文旅門戶網站...
    打造全域旅遊創新示範的「山東經驗」  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十三五」期間我省文旅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評定啟動以來,我省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為目標,全力謀劃全域旅遊的發展。
  • 黃河、大運河、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這樣建
    將黃河、大運河、齊長城相關重點項目作為專班重點推進,策劃推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濟寧)建設工程、德州水韻德風生態綜合體、京杭運河聊城段文化旅遊產業綜合體等項目,促進齊長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沿線城市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
  • 齊河黃河溼地引來野生黑天鵝越冬 生態「背景板」上擘畫高質量發展...
    該溼地公園規劃總面積達966.3公頃,是魯西北地區最大的黃河溼地公園。它所處的地方原是為防洪防凌而設立的黃河北展區,面積63平方公裡左右。特殊的地質條件讓這裡林木覆蓋率達58.6%,池塘星羅棋布,負氧離子含量高於周邊地區數倍,溫泉資源豐富。這正是齊河高標準打造的黃河國際生態城的「背景板」。
  • 擁抱黃河 奏響聊城樂章——寫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
    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和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當下的黃河,對聊城來說早已不是橫亙的天塹。聊城主動融入黃河戰略,積極服務黃河戰略,緊抓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快創新發展、開放發展、集約發展和生態發展,奏響「黃河大合唱」的聊城樂章,描繪出這座城市的美好未來。
  • 兩會聚焦丨圍繞水資源 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大文章
    李寬端建議,推進建設黃河口國家公園,加強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的系統保護治理。去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式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毫無疑問,這為山東的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未來,山東會有哪些動作、又將如何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這篇大文章?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圍繞黃河展開熱議,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 傳承黃河精神!原創舞臺劇《紅心一號》齊河首演 新一代「治黃人...
    《紅心一號》以50年前老一輩治理黃河淤沙的奮鬥歷程為背景,展示了黃河流域第一艘吸泥船製作的艱辛過程,歌頌了刻苦攻關、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該劇是德州黃河河務局自編自演的本土舞臺劇,講述了黃河齊河段造船組發明黃河第一艘吸泥船的故事。
  • 區域經濟發展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特別是今年面對疫情嚴重影響,我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運行好於預期,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和自貿試驗區、上合示範區、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等重要平臺在山東疊加發力,山東發展面臨難得歷史機遇。我們將找準自身位置,發揮比較優勢,自覺服從和融入國家戰略,為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山東貢獻。希望各位嘉賓積極建言獻策,為我們把脈會診,幫助我們做好各項工作。
  • 擘畫泉城新圖景 濟南文旅集團全力打造文旅標杆
    其中,備受關注的山東德雲綜合演藝中心項目已開工,計劃2021年底完成主體建設,2022年6月投入運營;濟南市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一期果品區預計2021年6月實現試運營;加快推進山東(濟南)樂華城項目,打造中國首個歡樂主題生態度假區,譜寫黃河流域文旅產業新樂章;作為山東省內單體面積最大的應急文化綜合體驗中心,山東省生命安全應急訓練教育中心項目正在進行基礎建設工作,計劃2021年5月投入運營
  • 擘畫泉城新圖景,濟南文旅集團全力打造文旅標杆
    其中,備受關注的山東德雲綜合演藝中心項目已開工,計劃2021年底完成主體建設,2022年6月投入運營;濟南市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一期果品區預計2021年6月實現試運營;加快推進山東(濟南)樂華城項目,打造中國首個歡樂主題生態度假區,譜寫黃河流域文旅產業新樂章;作為山省內單體面積最大的應急文化綜合體驗中心,山東省生命安全應急訓練教育中心項目正在進行基礎建設工作,計劃2021年5月投入運營
  • 權威發布|濟南正全力打造文旅「十字產業軸」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8日訊記者12月8日上午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濟南文旅集團正加速融入濟南城市發展新格局,策劃建設精品文旅項目,打造文旅「十字產業軸」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 劉以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劉以雷:黃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和山東9個省(區),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裡,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重要的經濟地帶和鞏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區域。
  • 于濤方: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與城鎮化展望
    于濤方教授通過對黃河流域城鎮化和發展特徵、發展和轉型中累積的風險、生態文明戰略下面臨的新形勢、新趨勢等研究分析,提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城鎮化展望。)轉向生態流域、文化流域打造當前國家戰略中,生態、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建設,賦予黃河流域新的發展動力和發展可能。
  • 學習時間 | 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濟源示範」!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進會議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精神,謀在長遠,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 打造「黃河幾字灣」綠色引擎 合力助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為積極踐行國家戰略,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一步貫徹國家及內蒙古自治區奶業振興政策精神,9月22日,「黃河幾字灣」有機奶全產業鏈一體化項目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達拉特旗舉行。達拉特旗人民政府、蒙牛集團、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及中糧貿易內蒙古有限公司將全方位合作,通過政府引導、企業運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原則,探索構建牧場建設運營、牧草飼料種植、生鮮乳購銷合作和奶產業園區建設等全產業鏈商業運作模式,共同推進奶源基地建設,打造「黃河幾字灣」有機奶全產業鏈一體化高品質奶源基地,把達拉特旗建設成為全國優質奶源、高標準有機奶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 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 「知名文旅企業家山東行」正式啟動
    為豐富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內容,進一步向全球展示山東、宣傳山東、推介山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擬策劃推出「一十百千萬」文旅嘉年華活動。擦亮「好客山東」一個品牌,舉辦十大類非遺展演展示活動,組織「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推出千種山東特色產品,發動萬家省內外企業參與。  此次「知名文旅企業家山東行」活動是「一十百千萬」文旅嘉年華活動的一部分,來自省內外的文旅專家、文旅投資商將對山東重點文旅項目進行實地考察、溝通洽談。
  • 王清憲:膠東經濟圈五市握指成拳、聯動發展,打造新增長極
    而北方經濟要快速增長、重振活力,迫切需要打造更多新的增長極和動力源。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我們理解,總書記讓山東半島城市群昂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龍頭,重要的就是開放引領的龍頭,就是要在長江以北地區打造一個支點,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認為,北方經濟之所以總體活力相對不足,是因為改革不足,改革不足是因為開放倒逼的力量不足,開放倒逼的力量不足,是因為開放的支點、支撐力不足。
  • 第四屆中國黃河旅遊大會暨山東·高青第三屆黃河文化旅遊節今晚啟動
    傳承黃河文明,講好黃河故事。9月8日19:00至21:00,第四屆中國黃河旅遊大會暨山東·高青第三屆黃河文化旅遊節啟動儀式將在淄博市高青縣舉行。以「萬裡黃河大牽手·攜手共推黃河遊」為主旨的中國黃河旅遊大會,先後在魚躍龍門之地陝西韓城、「天下黃河貴德青」的青海貴德、《詩經》故裡陝西合陽舉辦過三屆,2020年來到山東,將在黃河第九道灣--安瀾灣所處的溫泉慢城·黃河高青盛大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