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午,我省召開區域協調發展新聞發布會。我省將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發展格局,支持濟南和青島建成國家中心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實施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發展戰略,並建立議事協調機構推進機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飛躍 夏侯鳳超
東營被納入省會經濟圈
「《實施方案》提出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格局。『一群』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兩心』即支持濟南、青島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三圈』即推進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區域一體化發展。」在發布會上,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關照泉表示。
其中,省會經濟圈包括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7市。膠東經濟圈包括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5市。魯南經濟圈包括臨沂、棗莊、濟寧、菏澤4市。
2007年發布的《濟南都市圈規劃》提到,淄博、泰安、萊蕪、德州、聊城、濱州等6個城市與濟南組成「1+6」都市圈。隨著濟萊區劃調整,位於黃河口的東營被納入省會經濟圈中。
其中,省會經濟圈的定位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全國動能轉換區域傳導引領區、世界文明交流互鑑新高地。膠東經濟圈的定位是全國重要的航運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世界先進水平的海洋科教核心區和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魯南經濟圈的定位是鄉村振興先行區、轉型發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經濟隆起帶。
「省會經濟圈、膠東經濟圈分別由濟南市、青島市牽頭建立議事協調機構的推進機制。魯南經濟圈由四市市委書記依次輪任召集人,每次任期一年,2020年臨沂市首先輪值。」關照泉表示。
濟泰淄協同保護大泰山
省會經濟圈一體化如何發展?濟南市副市長尹清忠對推進經濟圈建設提出了三點意見。
「通過推進濟泰同城化、濟淄同城化和濟南齊河全面融合,引領帶動省會經濟圈加快形成協調聯動發展格局。」
「濟泰同城化」,全面加強文化旅遊合作,共同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加快構建濟泰協同發展共同體。「濟淄同城化」,依託交通軸線和重大科研平臺全面開展科創合作,推動經十路高標準東延西擴,打造橫貫省會經濟圈東西高端產業帶。
「濟齊同城化」,就是將齊河納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同步規劃建設,加強黃河兩岸基礎設施配套,在城市建設、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全面對接、協同保護、一體發展。
目前正在開展濟泰、濟淄一體化發展和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德州齊河、濱州鄒平、淄博周村打破行政壁壘先行先試戰略研究,為推進省會經濟圈乃至更大範圍區域一體化發展蹚路子、做示範。
同城化後,將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實現電子病歷、醫學檢驗檢查結果跨地區、跨機構互通互認。重點依託以山東大學為代表的駐濟高校協同推進高等院校「雙一流」建設,推行社保「一卡通」,推進電子社保卡應用。
在環保方面,支持東營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示範區、申報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開展泰山、黃河、小清河、大汶河、京杭大運河、東平湖等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推動濟南、泰安、淄博協同保護大泰山,打造經濟圈「綠肺」。
打造軌道上的膠東半島
膠東半島一直是黃河流域重要的開放門戶和陸海交通走廊,五市生產總值佔全省的42.2%、佔黃河流域9省的12%,對外貿易佔全省的64%、佔黃河流域9省的33%。基於這些優勢條件,青島有責任在山東城市群發展中當好先鋒,以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引領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在推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方面,青島市副市長薛慶國介紹,充分借鑑長三角一體化推進模式,起草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議事規則》等文件,促進和推動五市建立一體化發展機制。
「下一步,膠東五市將以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齊心協力、共同建設好『五個圈』,加快促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快速發展。」薛慶國表示,這五個圈分別為高效交通圈、互補產業圈、國際朋友圈、幸福生活圈以及綠色生態圈。
膠東經濟圈將建設「四網融合」的軌道交通網,打造軌道上的膠東半島。織密高速公路網,優化油氣輸配管網,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群,培育世界級機場群。今年在建或啟動濰坊至煙臺等6條鐵路、濰坊至青島高速等6條公路,總投資近1800億元。
魯南四市一體化發展
《關於加快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加快魯南經濟圈臨沂、棗莊、濟寧、菏澤四市一體化發展,建設鄉村振興先行區、轉型發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經濟隆起帶,實現突破菏澤、振興魯南,培育全省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加快魯南高鐵曲阜至菏澤至蘭考段、京雄商高鐵山東段、京滬高鐵二通道濰坊至新沂段、濱淄臨高鐵、濟棗高鐵等項目建設。推動製造業錯位布局協同發展,做大做強臨沂、菏澤現代高效農業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加快棗莊、濟寧等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建設世界文明交流互鑑高地,打造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組建魯南旅遊聯盟,實行四市居民旅遊同城化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