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韓國的關係

2020-12-16 中國網

中韓兩國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來,兩國友好合作關係在各個領域都取得快速發展。政治上,兩國領導人經常互訪或在國際多邊活動中會晤,增進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動了兩國關係的發展。經濟上,兩國互利合作不斷深化,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活躍。兩國在地區及國際事務中也保持著密切協調與合作。

一、政治關係及高層互訪

建交以來,兩國政治關係進展順利。1998年韓國總統金大中訪華,雙方宣布建立面向21世紀的中韓合作夥伴關係。2003年韓國總統盧武鉉訪華,雙方宣布建立中韓全面合作夥伴關係。2008年5月韓國總統李明博訪華,雙方宣布建立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訪韓,雙方宣布中韓努力成為實現共同發展的夥伴、致力地區和平的夥伴、攜手振興亞洲的夥伴、促進世界繁榮的夥伴。

1998年11月,韓國總統金大中對華進行國事訪問。

2000年10月,朱鎔基總理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

2001年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

2001年6月,韓國國務總理李漢東對華進行工作訪問。

2002年1月,韓國國會議長李萬燮對華進行正式訪問。

2002年4月,韓國國務總理李漢東赴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年會。

2002年4月,韓國國會議長李萬燮來華參加亞洲議會和平協會(AAPP)第三屆年會。

2003年7月,韓國總統盧武鉉對華進行國事訪問。

2003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

2004年8月,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訪韓。

2005年6月,韓國國務總理李海瓚訪華。

2005年11月,胡錦濤主席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

2008年5月,韓國總統李明博對華進行國事訪問。

2008年8月,韓國總統李明博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2008年8月,胡錦濤主席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

2008年9月,韓國國務總理韓升洙來華出席北京帕運會開幕式。

2009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對韓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

2009年12月,習近平副主席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

2010年4月,李明博總統來華出席上海世博會開幕式。

2010年5月,溫家寶總理訪韓並出席第三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2011年4月,金滉植總理訪華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

2011年10月,李克強副總理訪韓。

2012年1月,韓國總統李明博對華進行國事訪問。

2013年1月,中國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訪韓。

2013年1月,韓國候任總統樸槿惠特使金武星訪華。

2013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作為胡錦濤主席、習近平總書記特別代表赴韓出席韓國總統樸槿惠就職儀式。

2013年6月,韓國總統樸槿惠對華進行國事訪問。

2013年11月,楊潔篪國務委員訪韓。

2013年12月,韓國國會議長姜昌熙訪華。

2014年4月,韓國國務總理鄭烘原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

2014年5月,王毅外長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

2014年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赴韓出席中韓議會定期交流機制會議。

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

2014年11月,韓國總統樸槿惠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2014年12月,韓國國會議長鄭義和訪華。

2015年1月,汪洋副總理訪韓並出席「中國旅遊年」開幕式。

2015年2月,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訪韓。

2015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訪韓。

2015年7月,韓國國會副議長鄭甲潤來華出席中韓議會定期交流機制會議。

相關焦點

  • 韓國:夾縫中的半島強國,同中美日俄充滿了恩怨情仇的關係!
    近年來,韓國的民族雄心與文化影響力日益凸顯,外界越來越能體會到,韓國有志於做一個有聲色的大國。對於韓國的外交政策也備受世人關注。但是,不要忘了半島今日的格局是70年前的韓戰所奠定的,那麼韓國的外交關係走向,勢必要跟朝鮮、中國、日本、俄羅斯、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 中國同印度尼西亞的關係
    (最近更新時間:2018年3月)一、政治關係中國與印尼於1950年4月13日建交。1965年印尼發生「9·30事件」後,兩國於1967年10月30日中斷外交關係。20世紀80年代,兩國關係開始鬆動。同年12月,兩國就關係正常化的技術性問題進行會談,並籤署會談紀要。1990年7月印尼外長阿拉塔斯應邀訪華,兩國發表《關於恢復兩國外交關係的公報》。1990年8月8日,李鵬總理訪問印尼期間,兩國外長分別代表本國政府籤署《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諒解備忘錄》,宣布自當日起正式恢復兩國外交關係。1999年底,兩國就建立和發展長期穩定的睦鄰互信全面合作關係達成共識。
  • 韓國新外長:韓美韓中關係應雙贏
    方曉  正在中國訪問的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柳明桓昨天在北京表示:「加強韓美關係並不會對韓中關係造成負面影響,應建立雙贏結構。」  柳明桓是應中國外長楊潔篪的邀請,於20日早些時候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的。他首先同中聯部部長王家瑞舉行了午餐會晤。
  • 中國同芬蘭的關係
    60、70年代兩國關係繼續發展,雙方業務部門之間進行了一些部長級互訪。70年代初,芬積極支持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9年,耿飆副總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對芬蘭進行了正式訪問。這是中芬建交以來中國政府領導人首次訪芬。訪問期間,雙方籤署了中芬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合作協定,並成立了雙邊混委會,每年輪流在各自首都開會。進入80年代後,雙邊高層互訪增多,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進一步發展。
  • 中國同英國的關係
    【政治關係】1998年朱鎔基總理與布萊爾首相實現互訪,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夥伴關係。1999年江澤民主席成功訪英,這是中國國家元首對英國的首次國事訪問。2004年5月,溫家寶總理對英進行正式訪問,兩國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同意建立兩國總理年度會晤機制,並確定兩國重點合作領域。
  • 【中韓關係】中國留學生改變韓國大學還救了韓國經濟?
    隨著韓流文化對中國影響的不斷擴大,加之地利等因素,韓國越來越多地成為中國學生的留學目的地。  而韓國政府也將提振地方經濟的腦筋動到了中國留學生身上。  中國學生改變韓國大學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了韓國高校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中國留學生佔據在韓外國留學生的近六成。文化,經濟以及尖端技術等專業,每年都在吸引大量的中國學子赴韓留學。  當《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訪韓國首爾主要大學時,時常能聽到此起彼伏的中文對話。
  • 中國同坦尚尼亞的關係
    中國同坦尚尼亞的關係   一、雙邊政治關係  中國於1961年12月9日與坦噶尼喀建交,1963年12月11日與桑給巴爾建交。
  • 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接受韓國《中央日報》英文版專訪
    中韓經貿聯委會在青島成功召開,中國江蘇等地方代表團也相繼訪韓。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我和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的同事們將繼續以己為橋,加強兩國溝通,深化務實合作,增進人民友好感情,推動中韓關係再上新臺階。2.韓中兩國積極攜手共同應對疫情,在您的帶領下,中國駐韓國大使館開展了捐贈口罩、「快捷通道」等有意義的活動。您如何評價韓中兩國應對疫情的表現?
  • 朝韓關係緩和的關鍵時刻中國代表出訪韓國!意義重大!
    近日,隨著朝鮮借著新年賀詞向韓國透露善意以來,朝韓關係開始好轉,半島局勢也迎來新轉機,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曾表示中國對這種促進半島和平的舉動十分歡迎,而且希望國際各界對此予以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在朝韓兩國重啟了關乎兩國交流的板門店熱線之後,中方於1月4日宣布將派遣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孔鉉佑出訪韓國,值得一提的是孔鉉佑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所以孔鉉佑此次出訪必然是關係到半島問題的。
  • 中國同冰島的關係
    一、雙邊政治關係回顧  中冰於1971年12月8日建交。次年5月我在冰建館並向冰派出常駐大使。1983年,我駐冰大使改由我駐丹麥大使兼任,在冰保留使館,設臨時代辦。冰駐華大使則一直由巡迴大使或駐第三國大使兼任。1995年1月,冰在華設館並派出首任常駐大使。同年12月,我恢復向冰派常駐大使。
  • 「四海同春」首次獻演韓國安山
    2月11日,農曆正月十五,由國務院僑辦組派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團亮相首爾,與兩千餘名僑胞共度元宵佳節。圖為演出現場。中新社記者 吳旭 攝 新華社韓國安山2月12日電(記者黃小希 姚琪琳)「明年再來!」12日下午,當「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團在韓國京畿道安山市的慰問演出接近尾聲時,有觀眾大聲喊道。這是「四海同春」演出活動自2009年啟動以來首次走進安山。 能夠容納近2000人的安山市文化藝術殿堂洋溢著喜慶祥和的新春氣息。
  • 同是做米飯!日本做成壽司,韓國做成飯糰,而中國就厲害了!
    同是米飯這一種主食,但是作法就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做法,就是不同的口味。這樣的烹飪方式,給出了更多精彩的瞬間,因為食物的力量是巨大的,總會讓你感受到不一樣的感受。
  • 韓國近代悲情民族主義及其對中韓關係的影響
    [摘要]韓國的歷史悲情主義來自於韓國與中國的特殊的歷史關係、地緣政治上的夾心地位以及近代被日本殖民的歷史。由於中國和韓國歷史上的緊密關係,韓國的歷史悲情主義直接對中韓關係產生極大的衝擊。歷史本身具有主客觀性質。
  • 連夜更新薩德,不怕惡化中韓關係?韓媒:韓國已通報中方尋求諒解
    2016年,中韓關係曾因為韓方執意部署美國「薩德」反導系統而陷入危機,韓國國防部方面表示,近日以來韓國已經完成了連夜更新「薩德」系統攔截彈的行動。為了避免此次行動再次影響中韓關係,韓方在事前專門向中國方面進行了通報,以「尋求諒解」。
  • 服務大局 著眼未來 勇於作為 同領取赴華籤證韓國留學生座談側記
    中午時分,駐韓國使館教育參贊力洪一行來到位於首爾市的中國籤證申請服務中心,實地調研韓國留學生赴華籤證辦理情況並同前來領取籤證的同學們座談交流。希望同學們珍惜這得之不易的機會,返校後,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努力學習知識,結交中國朋友,講好中國故事,為後疫情時代中韓雙邊關係邁向更高水平貢獻力量。韓國同學們也紛紛表達了信心和對即將到來的中國留學生活的憧憬。
  • 同為經濟中心,中國的上海和韓國的首爾相比,差距有多少呢?
    相信許多人一定都知道,現在在每個國家中都有自己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這代表著這個國家政治和經濟的重要性放在哪裡,在我們中國的政治中心無疑是我們中國的首都北京,而我們的經濟中心則是我們的上海,上海的經濟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國城市中經濟十分強勁的存在。
  • 明琴科:中國同鄰國關係可能激化
    《參考消息》駐莫斯科記者胡曉光、嶽連國報導 我認為,這些對中國的擔憂在很大程度上沒有根據,因為中國是自給自足的世界。如果看看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就會明白,中華帝國從未侵略過別人,更多的是防禦遊牧民族的進攻。從周邊安全的角度來講,日本值得中國注意。日本與中國不同,它面對的領土問題非常尖銳。
  • 韓國全國進入了同傳染病的戰爭階段,伊朗翻譯中國診療方案向公眾發布
    韓國總統文在寅3日表示,韓國全國已經進入與新冠病毒「作戰」階段。而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確診病例數已經達到100人。韓國政府啟動24小時應急體制當地時間3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國務會議發言中表示,現在韓國全國進入了同傳染病的「戰爭」階段,各級政府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所有政府機構要啟動24小時應急體制以共同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韓國國防部3日通報,又有兩名軍人及1名文職人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 明朝與韓國服飾這麼像,誰抄襲誰?徐居正:衣冠文物,悉同中國
    韓國許多畫師還在發起了挑戰賽,還認為是中國在「抄襲」了他們的服飾,引起了軒然大波。近日,徐凱在微博中新貼出的一張劇照,大家都認為這像韓國服飾,遭到了韓國網友的圍攻。為此,導演於正在ins上自證清白,貼出了中國明代漢服的圖片,大家紛紛力挺,在網絡上掀起了對明代漢服的討論。
  • 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中韓是守望相助的好鄰居、好夥伴
    中國駐韓國大使接受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專訪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金錦哲):不久前,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日前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通過此次訪問,中韓雙方就雙邊關係和地區國際問題深入溝通,達成一系列共識,為下一步中韓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邢海明大使還表示,中韓兩國是好鄰居、好夥伴,面對疫情,兩國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樹立了國際合作的抗疫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