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審言五律特點初探

2021-02-23 駱鵬家園


一、五律的數量

杜審言傳詩共65首,五律共二十八首,約佔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五,可見五律是在他詩集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五律的分類

按照詹鍈先生給《李白全集》分類的標準,筆者試給杜審言的五律分類,

1應制詩,共10首。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 《望春亭侍遊應詔》、《宿羽亭侍宴應制》、《歲夜安樂公主滿月侍宴應制五》、《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制》、《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五首》、《守歲侍宴應制》。

2樂府詩,2首。

《賦得妾薄命》、《大酺》。

3送別詩,2首。

《送高郎中北使》、《送崔融》。

4酬答詩,3首。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懷》

5遊宴詩,3首。

《秋夜宴臨津鄭明府宅》、《重九日宴江陰》、《除夜有懷》、《晦日宴遊》。

6行役詩,5首。

《登襄陽城》、《旅寓安南》、《都尉山亭》、《夏日過鄭七山齋》、《經行嵐州》。

7閨情詩,2首。

《代張侍御傷美人》、《七夕》。

三、五律的特點

(一)從形式上看,對仗工整。

除一首是拗體外,其餘27首,格律嚴整。一般五律首聯不要求對仗,而五律27首中有21首的首聯對仗,可見五律十分講究對仗,技巧相當純熟。

(二)從內容上看,景物描寫細緻入微,帶有很強的身世之感。

1.對南方景物的描寫,筆調清新,帶著很強的貶謫之悲。

杜審言高宗時在江陰等地任職,中宗、武則天時期因張易之兄弟而受牽連,被告流放南方的峰州。一路上,杜審言寫下了不少反映當地獨特風物的行旅詩。如江陰任職時的酬和之作《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獨有宦遊人,偏驚物侯新。」作為一個在外地做官的人,一「新」字,寫出了他對南方景物的敏銳感受。頷聯「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一「渡」字,極富想像力,好像梅柳從江北渡到了江南,寫出了江南春早,梅柳枝頭已透露出春光。頸聯「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萍。」一「催」字,從聽覺寫黃鳥的鳴叫,一「轉」字,從視覺寫水草的顏色變化,兩句都寫出了江南氣溫回升之快。尾聯「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古調」點出陸丞的詩,「歸思」抒發了濃鬱的思鄉之情。中間兩聯寫景,為結尾的抒情作了很好的鋪墊。

2.對北方景物的描寫,蕭瑟,蒼涼,表現了一種艱苦卓絕的邊塞軍旅生活。

這種景物描寫主要集中在他的送別詩中。如《送崔融》。「君王行出將,書記遠從徵。」首聯點明題意,作者696年在洛陽送友人崔融隨武三思東徵契丹。「祖帳連河闕,軍麾動洛城。」頷聯即寫送行的酒宴的盛大場面,又寫出了將軍的士氣之盛。「旌旃朝朔氣,笳吹夜邊聲」,「朔氣」,從觸覺寫邊地的寒冷,「笳吹」從聽覺寫將士的悲涼心境,兩句寫出了邊塞生活的艱苦,歌頌了將士們的為國犧牲的精神。「坐覺風塵掃,秋風掃北平。」尾聯點明送別之意,祝頌旗開得勝,掃蕩邊塵。慷慨激昂,鼓舞志氣,振奮軍心。這首送別詩既表達了對友人的關切,又表達了對將士的體恤,對勝利的渴望。

(三)從風格上看,多種多樣,剛柔相濟。

1雄奇壯闊。如上面所說的送別詩,主要表現為這種風格。如另一首《送高郎中北使》,「馬銜邊地雪,衣染異方塵。」兩句,也是寫邊塞生活的苦辛。還有一首《登襄陽城》,也是氣勢不凡,「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閎逸渾雄,似乎可以看到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磅礴氣勢。

2 清麗秀美。這主要表現在寫南方山水風物的行旅詩中。如《春日懷歸》中的「花雜芳園鳥,風和綠野煙」,《經行嵐州》的「水作琴中聽,山疑畫裡看」「下釣看魚躍,探巢果新肥。葉疏荷已晚,枝亞果新肥」,「薜蘿山逕入,荷芰水亭開。日氣含殘雨,雲陰送晚雷」,已開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山水田園詩派之先。

3綺靡豔麗。這主要表現在描寫宮廷生活的應制詩中,尤其是《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五首》,最為明顯。「海燕巢書閣,山雞舞畫」的香豔,「綰霧青絲弱,牽風紫蔓長」的柔媚,「攜琴繞碧沙,搖筆弄青霞」的優雅,「鹿麛衝妓席,鶴子曳童衣」的奢靡,「地偏魚偏逸,人閒鳥欲欺」的閒逸,緣情而綺靡。

4細膩婉轉。這主要表現在寫女性生活的樂府詩中。如樂府古題《賦得妾薄命》中的「啼鳥驚殘夢,飛花攪獨愁」,描繪美人幽居空室的悽涼心境,透出對失寵女子的不幸遭遇的同情、憐憫之情。中國古典詩歌強調比興寄託,這首樂府詩表面上寫美人失寵之悲愁,實際上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貶謫外地、官場失意的抑鬱之情。

而另一首《代張侍御傷美人》,為某官員代言的閨情詩,傳情達意,曲折婉轉。「二八泉扉掩,帷屏寵愛空」,美人英年早逝,讓人扼腕嘆息,「淚痕消夜燭,愁緒亂春風」,寫現在的離恨之淚,「巧笑人疑在,新妝曲未終」,穿越時空,藝術地再現往日美人的嬌美面容,歌舞伴隨的夫妻生活以及現在斯人已去,物是人非的寂寞失落。「應憐脂粉氣,猶著舞衣中」,只有留戀那尚未散盡香氣的舞衣,表達了對早亡美人的深深悼亡、懷念之情。雖為代言體,卻能設身處地,猜度張侍御的痛失美人的心境,非一般人所能及。

(四)從手法上看,用典恰當,比喻貼切,傳情要眇。

我們可以從兩首七夕題材的五律來參看。閨情詩《七夕》,首聯從景物寫起,「白露」、「明月」、「青霞」、「絳河」,直接描寫夜空的景物。頷聯用典,「七襄」用《詩·小雅·大東》典:「跂彼織女,終日七襄」,「二神」用 《淮南子》典:「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寫天上星辰「天街」「閣道」的移動,實寫時間的推移,相會苦短。頸聯寫織女的形象,「袨服」「環珮」「綺羅」寫服飾,從側面寫織女的美麗動人,「鏘」從聽覺寫步伐輕盈,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香筵」從嗅覺寫鋪在地上的席,「拂」寫風吹裙擺,娉娉嫋嫋。這使我們想起了漢樂府《陌上桑》通過寫羅敷的服飾美,從側面來表現羅敷的美麗形象的巧妙手法。尾聯寫「今夜」過後,又要等一年才能與牛郎相見,自然是「別情多」,這一情感又是通過織布於「機杼」來表現出來的。仿佛織女織的不是布,而是離別之情,化無形之情為有形之物,很形象,很傳神。

另一首應制詩《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制》也是七夕題材,但寫法卻與上首不同。首聯從「別怨」寫起,而不是從景物寫起,一年的苦苦等待才等到了這一天,頷聯「斂淚開星靨,微步動雲衣」,以星辰之美喻織女之面頰,以夜雲喻織女之衣裙,比喻形象,想像奇特,既寫了夜空的景物「星辰」「夜雲」,又寫織女的外貌和動作。「斂」寫織女忍住離別之淚的滑落,「微」寫織女的步伐輕盈。從「斂」到「開」,寫表情的變化,折射了心情由悲到喜的過程,從「微」到「動」,寫動作從慢到快,心情由等待的悲苦到相會的歡愉。頸聯寫時間的推移,「兔欲落」寫月亮的漸漸下沉,「鵲停飛」牛郎織女各自歸去,「天迥」「河曠」寫空間的闊大,銀河的寬廣兩人的距離無限拉遠,倍增思念之情。尾聯照應開頭寫「別怨」,「哪堪」,不堪,「此夜」最難過,人物由離別——相會——離別,情感由悲——喜——悲,一天之內,情感劇烈變化。七夕過後,織女又會回家織布,「殘機」一詞,化用南朝樂府民歌「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含蓄地傳達一種刻骨的離情別恨。

四、杜審言五律的影響

從歷代唐詩選本對杜審言五律的收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歷代詩家、評論家對杜審言五律的重視,窺見其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其具體論述,本文不作贅述,僅列表於此,供參看。

歷代唐詩選本對杜審言五律的收錄情況

唐詩選本

五律數量(首)

《全唐詩》

27

《國秀集》

4

《唐詩紀事》

6

《唐詩別裁集》

7

《唐詩三百首》

1

《千家詩》

2

《唐詩選》

3

 

參考文獻

《唐詩通論》,劉開揚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杜審言詩注》,徐定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全唐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唐人選唐詩》(十種),(唐)元結,殷璠等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詩紀事校箋》,(宋)計有功撰,王仲鏞校點,中華書局,2007年版。

《唐詩別裁集》,(清)沈德潛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唐詩三百首》,中華書局,1981年版。

《千家詩》,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唐詩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

相關焦點

  • 杜甫爺爺杜審言最經典的五言律詩,被後人評為初唐五律第一
    他說這話是很有底氣的,因為不僅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他的爺爺杜審言也是一位大詩人。杜甫成就最高的是格律詩,而格律詩這種形式,就是在他爺爺杜審言這一代人成型的,杜審言就是格律詩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今天小樓就與朋友們一起,精讀杜審言最經典的一首五律,《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這首讀曾被明代胡應麟評為初唐五律第一。
  • 唐代「祖孫詩人」的佼佼者,杜甫和杜審言之外,還有一對是誰?
    可是,有可靠記載的「祖孫詩人」卻還是被人們廣泛傳播,他們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詩聖杜甫和爺爺杜審言、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和叔公王績,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他們的一些軼事:一、杜甫和爺爺杜審言詩聖杜甫,估計每個人都已耳熟能詳,可是他的爺爺杜審言,也是初唐著名的詩人。這點猜測熟知的人就相對較少了。
  • 杜甫爺爺杜審言五首詩:梅柳渡江春,春色倍還人
    ,這個優質的基因應該來自於他爺爺杜審言。杜審言在初唐詩壇可謂聲名顯赫,其五言律詩成就極高,影響極大,被被後人評論為中國五言律詩的奠基人。杜甫也毫不客氣地點讚爺爺說:「吾祖詩冠古」。杜審言為人孤傲,詩風渾厚明淨,在氣質上與杜甫的詩有幾分相似。
  • 杜甫爺爺杜審言,他的詩真有他說的那樣屈原宋玉都要甘拜下風嗎?
    卻在此時得罪同事郭若訥、長官周季重,兩人合謀誣陷杜審言,定了死罪。胡應麟讚許為初唐五律第一。我們來看看杜審言的一些經歷再來做判斷。有杜審言的名字,不過大家熟知的都是李白,杜甫,李商隱,白居易,王維,元稹。
  • 杜甫和杜審言的祖孫對決,各自登上城樓寫首妙詩,千年來難分高下
    杜甫出身書香名門,爺爺杜審言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杜審言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為人豪爽任性,他的五言律詩在當時是一絕,不但工整嚴謹而且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杜甫在律詩上的造詣,很大程度是受爺爺的影響,所以這「詩是吾家事」確實說得有道理。開元二十四年,年少的杜甫至山東看望在兗州任司馬的父親杜閒。
  • 毛孟啟:杜審言與初唐士風轉變
    還好杜審言(645—708)於今世文學史記述尚有一席之地,其作品由唐時十卷至宋則僅餘一卷[⑧],計三十九題四十三首詩[⑨],杜審言現存之作品與相關文獻雖不多,然其個人面貌倒算得上清晰深刻。我最早接觸杜審言之性格面貌非是從史傳,而是梁實秋悼念胡適之文——《「但恨不見替人」》。 杜甫的祖父杜審言疾革時,宋之問等前去探病,杜審言說:「甚為造物小兒相苦。然吾在,久壓公等。
  • 杜甫和爺爺杜審言之間,隔著一個橫死的杜並
    杜甫和爺爺杜審言之間,隔著一個橫死的杜並杜甫,中國人都知道。用詩來寫盡世態炎涼的偉大詩人,心懷蒼生的偉大詩人。一雙手寫了太多的詩,讓後世的人看見了一個王朝的衰落過程。而杜審言,也許有人不太清楚,就他本身來說,他也是一個大詩人,並且在詩壇地位還不低。明代文壇大家胡應麟讚譽他是五言律詩的第一把手。除此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個特殊的身份——杜甫的爺爺。不得不說,這祖孫倆簡直就是詩壇上兩座不可逾越的鴻溝,令人只能望其項背。但是今天,我們既不講杜甫,也不講杜審言。
  • 唐才子之杜審言:他是杜甫爺爺,還是文章四友,也寫出了大唐律詩
    其實這裡,不但埋葬著杜甫,還長眠著杜甫的爸爸杜閒,還長眠著杜甫的爺爺杜審言。杜甫現在的名氣,絕對是壓過他的父親和爺爺的,殊不知他當年活著的時候,他是一直仰望著爺爺的名聲來到處奔走的!杜審言是唐高宗鹹亨進士,但在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到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
  • 挑戰史上最輕狂的人,杜審言,詩聖杜甫的爺爺,被人稱為狂生
    但更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他還有一個戲超多的祖父——杜審言,為人堪稱狂生之鼻祖! 我只能說杜審言才華還是有的,但也沒有像他吹的那樣文章寫得比屈原、宋玉還好,書法寫得比王羲之還牛。
  • 幼兒童話欣賞心理特點初探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幼兒童話欣賞心理特點初探   導讀:童話作為最受幼兒喜愛的一種文學體裁,一直是幼兒園課程內容的主要載體。
  • 五律十韻·端午(竹榭)
    五律十韻·端午夢竹跪恩剛鎮紙,重五又逡巡。數點黃梅雨,稀疏綠藻茵。 青蒲包角黍,金箔兌香醇。五律十韻·端午——步韻夢竹君大聖梅黃入仲夏,端午又相巡。梔子生馥厚,秧苗換綠茵。 彩絲纏青粽,糯玉味香醇。五律十韻·端午(次韻)洗雨鄉關三萬裡,鄉夢月乘巡。遺落桃花雨,銜來步履茵。 重午還需數,賢思已漸醇。
  • 五律·園丁頌
    五律·園丁頌——獻給第36個教師節文/陶然醉客冰心一片存
  • 懂得不用看了,從李白王維韋應物的三首詩,說說五古與五律的區別
    前言 今天這個問題是格律方面的小兒科知識:五言八句的詩,不一定都是五律,也有很多五古。 五古,即每句五個字的古體詩,有四句的絕句,有八句以上的詩,也有正好八句的五古,這一種常常被人誤解為五言律詩。
  • 杜甫的爺爺杜審言被貶峰州,寫下一首感傷之作,每一句都很憂愁
    作為當時的大才子,杜甫出身於書香世家,他的父親也是一位詩人,也是小有名氣,另外他的祖爺杜審言名氣就更大,同樣有很多經典的優美名篇流傳於世。特別是他被貶峰州期間寫下的這首《渡湘江》,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悽美,把現實中的無奈,還有悲痛之苦,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讓人從中立馬能夠感受到詩人悲痛之苦。遲日園林悲昔遊,今春花鳥作邊愁。
  • 杜審言寫下一閨怨詩,50年後杜甫化用其中一句,再創一首曠世名篇
    杜甫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早在初唐時期,杜甫的祖父杜審言就已經是以詩歌聞名於世,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杜甫不僅在詩歌學問上繼承了祖父杜審言,在一些詩歌的寫法上也和祖父當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堪稱是隔代的知音。
  • 一首看上去很不錯的合格五律,該如何吹毛求疵?
    有朋友寫了一首感覺不錯的五律,讓看看有沒有修改空間。五律《客居水鄉》 (新韻)驛外斷橋旁,風光一水長。閒雲凝冷月,野鶴戲寒塘。入仕雲遊寡,居閒羈旅常。廟堂雖距遠,社稷也牽腸。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新韻「十唐」部的五律。實際上平水韻「七陽」部也是符合的,但是作者自標新韻,也是為了方便大眾閱讀吧。總的來說,平仄格式沒有問題,普遍文法「起承轉合」也算自然,挑不出什麼大毛病。從格式上來說,這首詩是合格的,無須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