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半生緣

2020-12-27 澎湃新聞

粉碎半生緣

2019-01-29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抱歉!
您的瀏覽器可能不支持此視頻播放器,請用更高版本的瀏覽器試試!

在《半生緣》這本小說裡,有許多中國傳統色彩的名稱:焦黃、杏黃、棗紅、青白、胭脂、翠藍、寶藍和碧綠等等,可見張愛玲對色彩的認識還真是細膩、清晰。(01:10)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向帆」,澎湃新聞湃客頻道經授權轉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李敖曾指著自己的書櫃說這些書「大概都讀過」,讓採訪他的記者陡驚。他從容地解釋說:確實不全讀,因為好書壞書一翻就知道,就像臭雞蛋一樣,不必吃完再說。這個觀點我一直特別同意,只要文筆不流暢的、用詞艱深的、語法複雜的書我都不讀,因為肯定是作者自己尚未真的搞清楚。

這些年來,我大部分時間都是閱讀論文,看英文的理論書籍,至多閱讀日文的短文來維繫我飛速生疏的日語,人生沒有時間看小說。但是從去年開始,我嘗試從文本去觀察張愛玲。我很想看看這個文筆妖嬈的女性卸下形容詞、助詞、介詞之後的素顏。人們說她很細膩,又說她妖豔。

於是我找了一本她早年的小說《半生緣》,嘗試看看她喜歡什麼色彩:

張愛玲確實很喜歡描繪事物的色彩,以色彩來暗示人物的心情。她筆下有「咖啡色的破絨線衫「, 「青花綢旗袍,上面印有大的綠牡丹。」, 「淡綠色士林布的窗簾」、「胸前一排綠珠紐子」..., 她好像以文字充當了舞美、服裝設計師等等身份,為她的人物都有設計得相當得體的服裝,比如只有身世最慘的女配角曼璐才穿著紫色的紗絨,連料子都一併搭配好了。

朱舜山先生和我決定嘗試把《半生緣》的文字轉譯為色彩,讓作家所有的筆墨都鋪陳開,看看這個女子是不是如同傳聞般洋氣、華麗或典雅的:

在《半生緣》這本小說裡,有許多中國傳統色彩的名稱:焦黃、杏黃、棗紅、青白、胭脂、翠藍、寶藍和碧綠等等,可見張愛玲對色彩的認識還真是細膩、清晰,有著非常好的美術修養。

最愛是紅色。胡蘭成《民國女子》一文寫到: 「一日午後好天氣, 兩人同去附近馬路上走走。愛玲穿一件桃紅單旗袍, 我說好看, 她道, 『桃紅的顏色聞得見香氣』。」 可是,半生緣裡雖有紅衣服,其實最多的倒是臉紅啊!

"...臉上倒又紅了起來。"

世鈞紅著臉道什麼呀?

...因此倒又紅了臉...

...不知道為什麼馬上紅了臉...

...燈光下可以看見她臉上有點紅暈...

...她紅著臉走到穿衣鏡前面去理頭...

...世鈞方才發現自己也是臉紅紅的。

...紅著臉不作聲。

當我們把整本書打開,這本書就是「臉紅紅」的,其他色彩都是次要的了。

細細看這些分布在整本《半生緣》的色彩,從臉紅開始,到故事的尾聲已經沒有「臉紅」了,剩下一些很素淡的色彩。最最最後的有色彩的文字是:「大玻璃窗上裝著霓虹燈青蓮色的光管,背面看不出是什麼字,甚至於不知道是哪一國的文字,也不知道身在何方。」  就算沒有看過《半生緣》,看色彩我們也可以知曉了下半生的基調。

除了色彩之外,我們很想知道張愛玲最愛寫什麼,最不愛寫什麼。於是,我們決定讓二十一萬字的小說被粉碎掉,看看藏在文字裡最少見和最常見的是什麼:

高精度畫面:https://v.qq.com/x/page/s056235aaqp.html

這本張愛玲寫作了半年的小說,跨越十八個春天的故事。無論怎麼陰差陽錯,善良柔軟、痴情不幸..., 千言萬語就是「他」,最是「她」。 

為什麼要粉碎一本小說呢? 照理說小說就是應該被線性閱讀的,否則就會失去傳統閱讀的體驗感。 但是,誰喜歡忍受無法快進的電視節目呢? 

讀者需要有信息篩選與組合的能力。義大利學者 Franco Moretti提出「遠距離閱讀(Distant Reading)」理論。他例證:「假如讀者被《無名的裘德》吸引,而迷上維多利亞時期的小說,即使讀完200本同類小說,仍然不能被視作『充分閱讀』,因為僅僅19世紀的英格蘭就有超過6萬本小說出版[1][2]。更換閱讀策略才是克服這種局限性的可行方法。」

當然,我們還是擁護翻篇兒讀書的美感,但是對於大型的文本來說, 遠距離閱讀的方式確實可以讓我們從文獻中更快地窺見新風景。

參考文獻:

1.胡悅融等,數字人文背景下「遠距離可視化閱讀」探析,圖書館論壇,2007.02

2.Kathryn Schulz. What Is Distant Reading [EB/OL].[2011-06-24]. http://www.nytimes.com/2011/06/26/books/review/the-mechanic-muse-what-is-distantreading.html. 

向帆 朱舜山 於清華園

2017年10月19日

關鍵詞 >> 半生緣,張愛玲,傳統色彩,胡蘭成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張馨予婚後首秀飾演半生緣的顧曼璐 張愛玲作品《半生緣》簡介
    張馨予婚後首秀飾演半生緣的顧曼璐 張愛玲作品《半生緣》簡介時間:2018-09-14 14: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張馨予婚後首秀飾演半生緣的顧曼璐 張愛玲作品《半生緣》簡介 近日,張馨予參加電視節目的錄製,現場她以一身旗袍裝亮相,嫵媚動人,女人味十足,驚豔全
  • 隨感|關於《十八春》與《半生緣》
    她的兩本長篇《半生緣》《小團圓》,我總是讀幾頁開頭就放下去看別的書。然而對我這種摸魚大師來說,最常見的情況就是:閒時沒耐心讀完的書,總會在忙到飛起時偷空讀完。於是期中周我讀完了張的某本長篇。我以為我讀的是《半生緣》(因為pdf的名字就叫《半生緣》),但看到結局感到不對勁,恍然發現我讀的是《十八春》。於是又去翻了真正的《半生緣》,感慨很多,想寫點什麼。
  • 《半生緣》,所有的愛到最後都帶著一絲悲涼
    《半生緣》是張愛玲的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也是唯一一部在發表的時候沒有用原名發表的小說。小說原名《十八春》,後來張愛玲旅美期間,對小說進行了一次大修改,之後改名《半生緣》。《半生緣》這部小說早在1976年就改編為電視劇,被廣大觀眾熟知。在2003年由胡雪楊執導的新一版電視劇《半生緣》和大家見面。
  • 《半生緣》音樂團隊曝光 羅錕攜好萊塢音樂團隊製作
    今日,《半生緣》音樂幕後班底曝光,聽見時代攜手作曲家羅錕聯袂好萊塢眾多世界級演奏家傾力加盟。  《半生緣》匠心製作各環節 啟用國際音樂團隊做高水準原聲  《半生緣》是由上海懿合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完美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數元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年代情感劇,劇作由楊亞洲執導,劉嘉玲、蔣欣、鄭元暢、郭曉東領銜主演。
  • 劉嘉玲的新版《半生緣》3.3分,求求你們別拍了!
    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發出求救信號:前有鹿鼎記,後有半生緣,別拍了,真的別拍了! 一開播就遭遇差評,很大程度上因為《情深緣起》改編的《半生緣》太過經典。眾所周知,《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通過一對姐妹花,兩位怨侶糾葛十八年的愛而不得,寫盡了舊時代上海灘的人心險惡和世態炎涼。
  • 新版《半生緣》造型華麗,但蔣欣的外形,確實不適合民國女學生
    新版《半生緣》造型華麗,但蔣欣的外形,確實不適合民國女學生 張愛玲筆下的愛情故事很多都被拍成了經典的電視劇,例如最近熱播的新版《半生緣》,以前也有過很多不同的版本,但就上一版林心如和蔣勤勤的《半生緣》而言,這部新版卻意外拯救了林心如的口碑,原因是,劇中顧曼璐和顧曼楨的扮演者,劉嘉玲的年齡、氣場
  • 場景泛娛樂創業園半生緣街區法國先生榮譽入選安徽省宣傳片
    這是一場洋溢著徽風皖韻的視覺盛宴,視頻中濃縮著大美安徽:旖旎的自然風光、豐厚的文化底蘊、快速騰飛的經濟、省會合肥更是繁華時尚……在短短20秒的合肥視頻推介中,用 17秒時間隆重介紹了位於合肥綠地中心場景泛娛樂創業園半生緣街音樂潮流街區的【法國先生Monsieur F】西點店,記者看到了幽默詼諧的菲利普先生!
  • 大創生活館安徽首店落戶合肥綠地中心半生緣街區
    日本最大生活百貨——大創生活館安徽首店,於7月23日在合肥綠地中心半生緣街區開業。而本次大創生活館首入合肥落戶之地就是合肥的半生緣街區,據公開資料顯示,半生緣總計3萬方體量,包括空中花市、原創音樂文化基地、創意工坊等文藝主業態。
  • 張愛玲筆下的半生緣,細節之處皆顯美感,如沈世鈞般心思細膩!
    小編再讀張愛玲的《半生緣》,感觸頗深,心裡好像有什麼東西呼之欲出。我都知道張愛玲的作品在細節方面尤為注重,小編以為大多數讀者在看過她的書後都是這樣的感觸。圖:半生緣首先就是通感運用的減少,形容詞的減少和色彩感的減少,近似白描。
  • 《半生緣》謎一樣的選角:劉嘉玲比吳冕大六歲,吳冕卻要演媽
    劉嘉玲扮演顧曼璐,蔣欣飾演顧曼楨,引起網友群嘲,《半生緣》變成中老年愛情故事。 最玄幻的一幕是,扮演顧曼璐母親的演員是國家一級演員吳冕。吳冕是1959年生人,劉嘉玲是1965年生人。兩人的年齡差是6歲。
  • 《半生緣》: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愛不算什麼
    《半生緣》並非張愛玲的早期作品,她在這部作品中傳遞出更加清晰的愛情觀:我要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會永遠等著你。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你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會有這樣一個人。我給你這個人,但在不合適的時候、不合適的地方還要不合適的出現。03氣不氣死個人啊?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你是明白,所有的愛恨情仇不過如此。
  • 張愛玲《半生緣》:勇敢的女人擁有的是愛情,懦弱的人只有婚姻
    張愛玲的《半生緣》中說道:勇敢的人才配有愛情,懦弱的人只有婚姻。不管是現在的女子,還是以前的古代的女子,愛情永遠都是美好的,勝過了生活中的粗茶淡飯,或者是一生的錦衣玉食,女人,對於愛情,永遠都是渴望的。
  • 泰劇《愛生孽》首播,狗血的家庭倫理劇,《半生緣》的現代版
    該劇之所以值得注意一下,實在是因為,它是一部張愛玲《半生緣》故事的現代加強版,將狗血的家庭倫理劇發揮到了極致。這種前女友、現任妻子和妻子妹妹的故事,一邊是非常適合某些狗血劇愛好者的審美口味,一邊則是可以刷新劇迷對於狗血的認知。泰國電視劇市場,目前處於起步崛起階段,因此某些電視劇題材都會發揮到極致的狀態上去。我們當年走的電視劇路數,泰劇方面也會都要走一走。
  • 劉嘉玲、蔣欣搭檔鄭元暢演繹新版《半生緣》
    最近新版《半生緣》在各大視頻網站熱映,主演陣容可謂十分搶眼:闊別螢屏許久的54歲影后劉嘉玲,攜手「樊勝美」蔣欣出演顧氏姐妹花,男主鄭元暢也一改往日偶像小生的形象,新造型讓人眼前一亮。和老版一樣,新版《半生緣》同樣沿用了張愛玲原版小說的故事框架,講述了上個世紀的上海,為了維持生計,姐姐無奈當了歌女謀生,最後所託非人;妹妹在工作中結識了男主,兩人相愛卻因為命運的捉弄,彼此錯過的悲劇故事。
  • 蔣欣被嘲把《半生緣》演成「半身圓」,她卻稱觀眾審美需改觀
    張愛玲的經典作品《半生緣》先前拍過電影版和電視劇版,電影版陣容是吳倩蓮的顧曼楨、梅豔芳的顧曼璐和黎明的沈詩鈞,收穫了良好的票房與口碑。電視劇版林心如和譚耀文也不遜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蔣勤勤,紅唇加旗袍風情萬種,凌厲又明豔。
  • 《半生緣》比劉嘉玲裝嫩更糟心,是蔣欣變男人,瓊瑤劇反派閃瞎眼
    新版《半生緣》註定是一部要超越原著的電視劇了,人物形象面目全非,觀眾們習慣了"老黃瓜刷綠漆"的顧曼璐後,定睛一看劇情也修改的很糟心,顧曼楨和反派祝鴻才的人設已經完全崩塌,後面的劇情顯然有趣了!#蔣欣劉嘉玲版半生緣
  • 又一部佳作突擊空降,劉嘉玲蔣欣同飆演技,期待鄭元暢再續半生緣
    2020年11月20日晚上,根據張愛玲小說《半生緣》改編而成的電視劇《情深緣淺》突擊空降,沒有過多的宣傳造勢,沒有亂七八糟的彩虹屁刷屏,劉嘉玲和蔣欣在劇中同飆演技,鄭元暢郭曉冬攜手,再續起了舊上海記憶裡那段感人至深的半生緣。首先從名字的改動上就不難看出,這一版的《半生緣》很希望區別開林心如的舊版本,才會在前期劇照都定了的情況下還堅持改片名了。
  • 新《半生緣》魔改:曼璐祝鴻才成兄妹情,借腹生子重頭戲也沒了?
    新《半生緣》劇情過了三分之二,如果說之前還有在觀望的觀眾,那麼看到現在,已全然明白了新版魔改嚴重。不僅人設顛覆,連劇情都與以往大不相同。這段戲一直都是《半生緣》裡的重頭戲。舊版裡無論是曼璐知道張豫瑾的心上人後,用剪刀撕扯曾經最愛的紫色旗袍,歇斯底裡而又瘋狂絕望,還是曼幀被祝鴻才強迫,曼璐就在門外看著,默不作聲,直到一道道閃電的光打在她冷漠的臉上。
  • 新版半生緣改名《情深緣起》,我看到了曼楨和世鈞分手的深層原因
    《半生緣》作為張愛玲小說中最為人熟知的一部,也同樣如此。舊版半生緣可以說是悲情至極,讓觀眾看到一半都不忍繼續看下去。為什麼?因為太悲了,太慘了。相信看過蔣勤勤和林心如版的半生緣,都能夠感受得到。而新版半生緣改了名字叫《情深緣起》,在處理人物細節上時,不同於以往劇集中為了悲而悲,而是以悲劇中帶有一絲活潑的對比手法,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命運,使得人物性格更加飽滿和立體。
  • 《半生緣》: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她是我為數不多喜歡作者中的一個,從《傾城之戀》到《金鎖記》,從《紅玫瑰與白玫瑰》到《半生緣》。她筆下的生命或多或少都帶有她的印記。林心如版的《半生緣》看的是最揪心的。在那個時代,作為家裡年長的顧曼璐,從小沒有得到足夠的呵護,卻不得不為了生計奔波,過早的體驗人情冷暖。對我印象最深的部分就是,顧母對待兩個孩子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