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媒體利津行|「老街長巷」帶你領略利津傳統的風俗民情

2020-12-22 魯中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乃馨 唐夢琳 東營報導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婉轉悠揚的戲曲聲中,又帶有北方豪爽的特性,走進「老街長巷」,映入眼帘的便是四方戲臺上群眾們自發組織的揚琴說唱戲曲表演,引得周邊觀眾拍手叫好。

  不僅如此,長街兩旁的傳統手工作坊最大限度的還原生態工藝做法,存在於童年記憶中的炒豆萁、傳統民俗織布將絲線聚合編織成作品以及復古的婚禮表演,保留了傳統婚俗風情,村民們組成的聲勢浩大的迎親隊伍,走街串巷好不熱鬧。

  據了解,「老街長巷」是利津縣重點打造的集非遺文化館、民俗文化展示體驗館、老戲臺、傳統手工坊、南嶺豆腐、北嶺丸子、民間小吃、遊客休閒廣場等具有特色風俗文化於一體的旅遊長廊,力在推動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旅遊業態。

  「初步統計,整個國慶期間,老街長巷的遊客突破一萬人。」利津縣鹽窩鎮宣傳委員張培鋒介紹,近年來,利津縣將「保護老街、傳承文化」作為重點工作內容,計劃投資5600萬元分步實施「老街長巷」暨「非遺文化傳承一條街」建設項目。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運作模式,沿老街集中建設非遺戲曲演繹、非遺手工製作、民俗文化展演、鄉土風情展示等項目,打造集休閒、遊覽、體驗、購物為一體的鄉土民情旅遊目的地,逐步沉澱文化底蘊、打造文化品牌,推進文旅融合健康發展,拓展富民強村增收渠道,逐步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如果您有好的新聞線索歡迎撥打魯中網新聞熱線0533-5355377,或關注魯中網小魯哥微信公眾平臺(lznewscn)發送。線索獎由矽元瓷器贊助,最低50元,上不封頂!矽元瓷器,「第一國窯」,走進中南海三十年!

相關焦點

  • 全國媒體利津行|利津縣王莊險工:巍巍堤工 水上長城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許洪勝 呂康麗 劉炎 東營報導11月14日,全國媒體利津行採訪團來到了被譽為「黃河下遊第一險」的利津縣王莊險工,它位於山東省利津縣城城北13公裡處,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工程長2526米,護砌長2920米,共有80段壩岸,素以險、峻、雄、奇著稱。
  • 全國媒體利津行|走近「利津遊戲」,看孩子如何在玩中啟智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許洪勝 呂康麗 劉炎 東營報導隨著「南安吉、北利津」在學前教育領域的聲名遠播,這次全國媒體利津行採訪團記者們也有幸走進這樣一家佔地50畝,建築面積6600㎡的幼兒園,幼兒園內被打造得像森林公園一般,有山有水,有花有果,無垠的種植園、專業的動物園、超大的攀爬架、樹屋、大滑梯、森林棧道、各式各樣天然的玩具和野在每一個地方的孩子
  • 全國媒體利津行|利津建全國最大單體肉羊養殖園區打造「黃河口灘羊」金字招牌
    然而,當你走入黃河口灘羊產業園,這一觀念將被顛覆。11月13日,全國媒體利津行採訪團一行來到利津縣鹽窩鎮肉羊養殖園區,一排排高標準的羊舍整齊排列藍色的彩鋼棚頂在陽光下閃著光,道路中心的綠化帶既為園區做了整體布局隔斷,又能淨化空氣成為綠色觀光風景帶。這現代化養殖模式的背後,離不開肉羊養殖全產業鏈條的探索打造,更離不開養殖觀念的更新以及勤勞的付出。
  • 趙蘭會:利津遊戲是學前教育的本質回歸
    小孩子不玩是長不大的。只有讓他們玩,才能健康成長。「玩」童才是健康的兒童。龍應臺說:玩,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我覺得不懂得「玩」,確實是一種缺點。法國教育家盧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應該象兒童的樣子。如果打亂了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果實早熟,既不甜美又不豐滿,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掉。」
  • 如何學習真實的「利津遊戲」,最好的方法在這裡!| 新書推薦 文末福利
    「利津遊戲」按其形式和內容可分為傳統遊戲、自主遊戲、科學遊戲和野趣遊戲。「利津遊戲」通過戶外環境創設,賦予幼兒遊戲文化傳承、科學探究、親近自然和挑戰勇氣等功能。可以說,「利津遊戲」不僅僅是戶外體育遊戲,而是融合了民間傳統遊戲與戶外「野趣」遊戲的、具有「黃河精神」的遊戲課程模式。
  • 臺灣企業永和豆漿店在利津落地生根
    中國臺灣網6月26日利津訊 永和豆漿利津店坐落於利津縣城商業繁華地段,位於銀座商城商業區,周邊是東營百貨大樓利津店以及多處住宅小區3000餘戶,還有即將開工建設的利三路中段改造小區。 自2014年落戶利津以來,在臺灣董事長林炳生先生的帶領下,秉持「健康、養生、環保、文化」的發展理念,注重在發展健康飲食、傳播養生理念的同時,支持環保事業、文化事業、公益事業、慈善事業等公共事業,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共同發展;該店鋪開業以來生意一直紅紅火火,店鋪規模不斷擴大,經營範圍以豆漿油條為主,兼營其它主食,特別是豆漿油條深受利津人民的厚愛
  • 山東藍海集團接管利津賓館「羊」帆起航
    利津賓館是藍海酒店集團在東營的第11家門店,11家風格迥異的酒店輻射東營三縣兩區。  利津賓館是以美食和美居為特色,突出藍海自身政務接待優勢,引領本地高端政務、商務住宿消費理念,滿足當地企業、政府接待需求,力爭與利津藍海禧華大飯店共同打造成當地最具影響力的酒店品牌。
  • 利津絲瓜價格多變 本地品種最值錢
    自6月份以來,利津絲瓜供應量增加,價格呈現多變態勢,本地絲瓜最為值錢。  據國家統計局利津調查隊市場調查,隨著本地絲瓜上市,絲瓜價格呈多變態勢,外來絲瓜價格低落,本地品種最為值錢。7月10日棗園市場,外地長絲瓜價格為1.0元/斤,短粗絲瓜是2.0元/斤,而本地稜絲瓜為3.0-3.5元/斤。  稜絲瓜是本地農家特色品種,水分含量少,絲瓜香味濃,做菜後口感爽滑,加上是現摘現賣,很受居民喜歡。
  • 利津鹽鹼地上建起智慧化田間工廠
    記者 李明通訊員 王玲玉 報導本報利津訊 1月4日,利津縣鳳凰城街道智聯農創現代示範園區,16號棚裡的種植戶張會東夫婦正忙著採摘西紅柿。「今年西紅柿市場行情不錯,剛剛濟南客商又打電話催促說一會兒就來拉貨,得趕緊備好貨。」
  • 山東東營利津法院:當法庭遇上區塊鏈
    通知指出:各高級人民法院在推進司法鏈應用過程中,應不斷研究、創新、拓展新的典型應用場景,並及時向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總結上報應用成效和工作經驗,以便向全國法院推廣普及,切實發揮區塊鏈技術在提高司法能力,提升司法效能和增強司法公信力等方面的價值。
  • 在空中吊箱測量取樣、分析水情,山東利津水文站邢西金
    在黃河入海前的最後一個水文站監測利津水文站是為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生態用水監測的控制站,也是黃河入海前的最後一個水文站。在利津水文站站所斜對面,立著一塊石頭,寫著「劉夾河險工」,旁邊整齊地碼著一塊塊大石頭,石頭堆另一側緊挨著黃河。
  • 利津一農民鹽鹼地上種「洋菜」每畝收入3萬
    利津一農民鹽鹼地上種「洋菜」每畝收入3萬 2011-08-10 07:55:00    作者:東乾 秀成 連玉   來源:大眾日報  我要評論 關鍵詞: 鹽鹼地 農民 西洋 灌溉 地下滷水
  • 【直播預告】幼兒園如何學習真實的「利津遊戲」,最好的方法在這裡!今晚7點半,聽趙蘭會園長聊戶外遊戲
    在2017年9月舉辦的「利津遊戲」專題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經過討論研究,下了這麼一個定義:「利津遊戲」是「山東省利津縣幼兒園戶外遊戲教育」簡稱,由利津縣第二實驗幼兒園園長趙蘭會(原利津第一幼兒園園長)等為代表的利津幼教工作者歷經10餘年探索創建,其特點是嘗試引入民間傳統遊戲,積極拓展幼兒戶外遊戲活動,將民間文化融入幼兒遊戲,重點打造戶外遊戲環境,進而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與
  • 山東移動東營利津分公司舉辦「幸福1+1」體驗館親子行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小傑8月27日,山東移動東營利津分公司組織公司員工子女到5G聯合創新中心和東營科技館參觀體驗,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孩子們一早來到公司集合,山東移動東營利津分公司工會主席簡單講解活動流程和安全等注意事項後,活動正式開始。在5G聯合創新中心,孩子們零距離體驗了5G帶來的新鮮體驗,親身感受了現代科技帶來的無窮魅力。
  • 幼兒教育是人生黃金時期基石教育一利津遊戲的創始者造訪崇德動漫
    趙先德高度評價了利津遊戲及其團隊,認為其一直抓住了學前教育的本質,將遊戲作為教育的主要手段,同時根植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地域民間文化沃土,是推進學前教育本土創新的典範。近年來,在中國學前教育界廣為流傳著「南有安吉遊戲,北有利津遊戲」的說法。
  • 喜報:利津一中4名同學入選「國家培訓班」
    2019年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成績公布「2019年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成績公布利津一中利津一中4名入選同學名單為:尹佳鑫(高二,指導教師劉文亮)馬璐悅(高一,指導教師韓紅專)張憲茂(高二,指導教師劉文亮)趙文燕(高二,指導教師劉文亮)
  • 誠城聯合集團成功舉辦利津環保科技千畝產業綜合體發布會暨籤約儀式!
    聚焦利津,產城融合發布會伊始,利津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陳其文主持本次「產城融合 創見未來」——利津環保科技千畝產業綜合體發布會暨籤約儀式。利津縣委副書記、利津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許明德為本次產業峰會致辭並圍繞利津的產業發展前景,特色的產業體系,特有的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體系等做了詳盡介紹,利津是山東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歡迎各位企業家選擇利津、投資利津
  • 利津農商銀行「金融+文旅」 攜手描繪鄉村振興新藍圖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許洪勝 通訊員 王磊 東營報導12月18日,利津農商銀行與利津東津渡投資有限公司聯合開展青年主題活動,通過項目觀摩、體驗交流、團建共建等形式,進一步深化「金融+文旅」溝通交流,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 省非物質文化傳承項目-利津水煎包製作培訓班舉行
    為傳承經典技藝弘揚特色美食,近日,利津縣人社局組織開展了首期非物質文化傳承項目-利津水煎包製作項目制培訓班,來自縣內各鄉鎮街道的15名農村轉移勞動力參加了培訓。利津水煎包是利津縣經典特色的地方名吃,始於清代,揚名於民國年間,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利津水煎包皮呈金黃色,酥而不硬,餡多皮薄,香而不膩,老少皆宜,堪稱麵食之佳品,被評為山東地方名吃,其製作技藝入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利津街道組織開展消防應急演練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許洪勝 劉炎 索乃玲 東營報導為進一步提高村民消防安全意識,加強應對家庭突發火災處置能力,11月27日,利津街道特邀請東營市消防支隊和利津縣消防大隊到崔林村聯合開展消防應急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