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家網際網路社區醫療健康服務中心

2020-12-22 資訊前沿

不需要就診卡和醫保卡、不帶現金或銀行卡,在家門口就能隨時約上專家號,與三甲醫院的醫生實時溝通、尋醫問診。這是近日在福州市鼓樓區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到的場景。社區居民說:從前來社區看病拿藥都要帶著就診卡和病歷。現如今,只要拿著一部手機就可以通過APP、微信公眾號、支付寶生活號等渠道實現預約取號、就診繳費、結算取藥等功能,實現就診服務精準對接,減少排隊等候,大大提升了就診效率。

為迎接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踐行「數字福建」發展戰略,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醫療服務水平,易聯眾(300096)助力福州市率先完成鼓樓區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工作,建設了全國首個網際網路+社區醫療健康服務中心,讓病人少跑路,讓醫生少跑腿,成為峰會外又一看點。

網際網路+社區醫療健康服務中心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物聯網應用,結合線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特點,以方便百姓就醫用藥和健康管理為核心,以提高社區醫療服務能力為入口,在改善就醫環境、優化就診流程、提升醫療能力、提高服務水平、實現醫、藥、保、健互聯互通、方便百姓就醫用藥,打造基層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新模式,讓社區百姓在家門口享受三甲醫院的醫療服務。

一、「網際網路+醫療」賦能基層,助推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在原來,社區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只能享受到一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碰上疑難雜症還是得往大醫院跑。現在在網際網路技術和物聯網應用的加持下,社區醫生可以直接與三甲醫院專家開啟遠程會診,極大提升了診療服務能力。社區居民不需要去大醫院花費大量時間排隊預約專家號,就能在家門口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專家資源,就醫體驗大幅改善。對社區醫生來說,如今他們為病患就診開藥變得更加簡單智能。得益於網際網路、AI技術和智能輔診系統的幫助,醫生能更好地確診病情,智能安全用藥管理則讓用藥開方更加精確。技術賦能讓優質醫療資源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真正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既滿足了百姓的看病需求,也緩解了大醫院的門診壓力。

二、網際網路+社區醫療,防治結合打造社區慢病管理新模式

社區居民林先生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患有高血壓要定時測量血壓,定時定量服務藥物控制病情。自己平日裡忙於工作,偶爾沒人提醒父親會忘了吃藥導致血壓升高。現在,社區給林先生的父親配上了移動智能設備,並且為他籤約了家庭醫生。這樣一來,林先生父親的體徵數據就可以實時上傳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管理大屏上。當患者的體徵數據超出預警值時,社區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就可以得到通知並進行及時幹預。如此貼心的服務,讓林先生和他的家人讚不絕口!

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病人需要長期服藥,控制病情。以往,林先生的父親開藥續方需要坐十幾分鐘公交車上醫院排隊取號,與主治醫師交流病情後醫生會開出藥方病人再去購藥。現在,東街社區的慢病病人只需要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自助設備上發起在線複診,主治醫生就能通過網絡實時了解病情,並開具電子處方。之後,電子處方會流轉到患者的手機上,在手機上進行結算後,就可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自助取藥機上取藥回家。如此一來,病人時間得到有效節省,也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服務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計劃免疫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承載的一項重要職能,疫苗安全也是近年來社會公眾關心的熱點。如今,福州鼓樓區東街社區的居民們只要拿出手機,就能對所要注射的疫苗進行在線溯源,疫苗接種過程真正做到了有跡可循、安全放心。

三、易聯眾助力試點改造,深挖便民惠醫服務能力

在東街社區衛網際網路+社區醫療健康服務中心的建設過程中,易聯眾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中心整體業務流程規劃及功能整合。改造過程中,易聯眾集中了「網際網路醫院開放平臺」、「電子健康卡」、「三碼融合」、「電子處方流轉」、「慢病管理平臺」等優勢產品及解決方案,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有的服務流程進行自助化、移動化、條碼化、智能化、協同化流程重構,為醫患提供近30餘項便民惠醫服務,優化就醫流程,提高診療效率,提升機構服務能力,推動「分級診療」政策落地。

作為三明醫改信息化和福建省醫保改革信息化建設的總承建商,易聯眾為福建省醫改的不斷深化與推進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在相關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近年來,易聯眾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領域積極探索創新,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行動支付、人工智慧等技術,賦能各級醫療機構,推出電子健康卡、三碼融合、網際網路醫院開放平臺等優質產品,讓群眾看病更便捷、醫生診療更高效、讓機構監管更有力。

(來源:北國網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上海市兒童醫院「網際網路+」兒童醫療健康服務系統
    上海市兒童醫院是一所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康復於一體的三級甲等兒童醫院,前身是由我國著名兒科專家富文壽及現代兒童營養學創始人蘇祖斐等前輩於1937年創辦的上海難童醫院,1953年更名為上海市兒童醫院,是我國第一家兒童專科醫院。2003年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 重慶銘博醫院「網際網路+醫療」提供全方位醫療健康服務
    聞康集團董事長鄭早明表示,網際網路醫院的未來,一定是讓患者享受從方便快捷到人文關懷的優質醫療服務。作為重慶市首批網際網路醫院,重慶銘博醫院建設網際網路醫院具有先天優勢——依託聞康集團旗下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醫療一站式服務平臺「尋醫問藥網」的強大資料庫,應用移動信息化、大數據分析和應用等領先技術,打造了整套醫療雲數據系統。
  • 鹿城2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出智慧醫養服務
    溫州網訊  老年人安坐家中,只要按下電視機遙控,心裡對健康知識的疑惑就能第一時間得到回應。日前,鹿城區衛健局聯手中廣有線溫州分公司推出智慧醫養服務,已在2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
  •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助力中國新醫改
    在醫院的另一個房間,值班醫生也面對著一臺大屏幕,屏幕的那邊是銀川市大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位患者在社區醫生的陪同下,正通過在線網際網路門診接受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的診療。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信息,寧夏「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示範區自2018年獲批以來,已構建起從自治區覆蓋到鄉村的五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
  • 北京新增182家老年友善醫療機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
    市衛生健康委近日公布了北京市2020年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名單,北京同仁醫院等182家醫療機構被確定為2020年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為積極應對老齡化需求,本市在全國率先開展老年友善醫院建設,主要從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務、老年友善環境4個方面推進醫療機構為老服務。滿足老年人不斷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健全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務體系,更好地適應老年人健康及醫療需求。目前,本市已建成253家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 國內19家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發展狀況
    在這種需求的背景之下,網際網路+傳統產業的企業開始運營而生,這其中,也催生了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從已有的數據顯示,國外的網際網路醫療已經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各種細分領域比如養老等也相應地誕生,反觀中國,目前國內的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生存狀況如何?究竟有多少家網際網路醫療企業?這些醫療企業的融資情況如何?
  • 「文明虹口」智慧醫療、健康服務,拓展社區衛生服務效能
    曲陽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轄區10萬餘居民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作為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首批試點單位和虹口區家庭醫生制服務首家試點單位,積極打造「15分鐘健康生活服務圈」,逐步構建成「一個中心加五個診所」的標準化家庭醫生服務網絡。
  • 尋醫問藥網——值得信賴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平臺
    尋醫問藥網成立於2004年,是目前中國值得信賴的一站式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平臺,也是中國較早探索和實踐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平臺之一。經過十餘年的深耕細作,尋醫問藥網運用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智能醫療設備等先進技術,圍繞患者、醫生、醫院、藥企,將其有機結合,搭建並形成了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產業鏈條的完整布局和生態體系建設。
  • 連接頂尖醫療資源 京東健康致力於打造「國家級網際網路醫療中心」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韓雅玲表示,「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和技術,打破空間和地域限制,連接國家級醫療資源,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診療服務和健康管理,來打造針對心臟疾病、乃至更多專病專科的『大型網際網路醫療中心』,是一個可行、可期的發展趨勢。」京東健康心臟中心的開啟正是打造大型的國家級網際網路醫療中心的積極實踐。
  • 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疫情期間在線醫療諮詢人次...
    3月2日消息,國家醫療保障局官網發布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 廣陽區花園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民健康 大事一樁
    12月13日,花園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內,中醫為兒童進行臍灸。 記者 賈珺 攝12月13日,花園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在查閱檔案。記者 賈珺 攝近年來,我市以基層為著力點,藉助網際網路優勢,全力打造覆蓋全業務、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1+5+6+N」健康服務模式。
  • 海外頂級醫療健康保險公司網際網路醫療布局|網際網路|醫療|布局|...
    目前,我國正處於醫療改革的加速階段,網際網路醫療也借政策紅利飛速發展著,在這樣的黃金時期,商業保險巨頭怎能無動於衷?和所有初創公司一樣,海內外頂級醫療健康保險公司都先後入場,紛紛在各細分板塊落子布棋,希望在跑馬圈地的混戰時代,能儘快衝到賽點,結束戰鬥。國內以中國平安為首,入局網際網路醫療的步伐最快。
  • 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
    各地要發揮遠程醫療平臺作用,藉助信息技術下沉專家資源,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疫情防控能力。加強面向海外華人華僑的網際網路諮詢服務平臺建設應用,更好地為海外華人華僑提供健康諮詢服務。各級衛生健康、醫保和中醫藥主管部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組織領導,細化服務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 從CVS的業務發展,看國內網際網路醫療企業應如何布局
    近期,港交所披露了京東健康招股說明書,信息量很大,不僅披露了京東健康超百億業績規模,也詳細描述了其正在打造的綜合在線醫療健康服務生態圈和未來發展方向。不禁讓我們想到規模超千億美元的美國醫藥健康行業巨頭,京東健康這樣的國內網際網路龍頭與其差距還有多大?中美醫藥健康企業發展策略有何異同?
  • 金地健康 樂享人生丨金地社區健康養老服務發布會盛大啟幕
    金地翠堤灣業主代表羅德清,金地物業管理集團助理總經理賴安秦、總部社區生態運營部總經理孫衛華、深圳物業公司總經理夏舟,復瑞健醫療總監楊新生,復瑞健全齡活力康復中心旗艦店店長劉曉強,及眾多媒體單位共襄盛舉,共同出席並見證了此次服務發布會。此次活動順利舉行,提升和強化了金地業主對居家養老的品牌認知,讓業主暢享健康居家養老服務。
  • 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
    網際網路醫院要與線下依託的實體醫療機構之間實現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提供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連續服務。鼓勵各地運用智能物聯終端設備,開展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特徵指標數據的監測跟蹤和管理,結合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將健康管理下沉到社區服務站點。推進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院在基層醫療服務中的作用,引導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有序促進分級診療。
  • 走近數字中國 探索以福建為藍本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
    在「數字福建」藍圖中,醫療作為重要的惠民領域被納入。早在2001年,「數字福建」建設示範區——福州鼓樓區的居民便可通過網際網路,利用12345便民呼叫中心完成線上掛號,創我國先例。如今,在數位技術的推動下,福建已經成為我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一顆明珠。在4月22日召開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作為「數字中國」的起點,「數字福建鼓樓示範區」依舊引人注目。
  • 揚州蔣王社區新衛生服務中心揭牌 市民家門口享高端醫療資源
    新落成的大樓、全新的醫療器械……昨天上午,揚州邗江區蔣王街道蔣王社區全新打造的衛生服務中心揭牌。據了解,該衛生服務中心用地面積11畝,總建築面積9190平方米,主體建築地上五層、地下一層,其中地上面積7020平方米。內設外科、內科、骨科、婦科、口腔科、中醫科、康復科、心超室等科室,並按國家規範建設中醫館。
  • 春雨國際攜手中國金茂 共同打造國際化健康社區
    北京2016年12月23日電 /美通社/ -- 在12月20日舉行的2016中國青島·金茂產業發展峰會上,海外醫療網際網路服務第一平臺春雨國際與知名地產企業中國金茂正式籤約,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夥伴,今後將在品牌、資源、渠道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打造國際化健康社區。
  • 【上海市「創新醫療服務品牌」】南翔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養社」
    榮譽近日,上海市衛生健康系統第四批30個「創新醫療服務品牌」項目發布,南翔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康養社」項目榜上有名。「康養社」醫養服務綜合體分為「康」「養」「社」三個部分組成。「康」是針對患有慢性病、有健康保健需求、需要延續醫療護理服務的老年人,為他們提供基本醫療和專業化健康服務。「養」是針對失能失智以及其他生活自理困難的高齡、獨居老年人,為他們提供專業化社區養老照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