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三觀」有什麼

2020-12-11 中公教師網

在教招和黑龍江特崗教師考試中,有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十分愛考,考試中佔的比重也很大,那就是——新課改。可是許多同學對新課改的知識一無所知。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新課改的考點。

一、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

二、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觀

(一)學生觀

1.學生是發展的人

第一,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第二,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第三,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

第一,學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第三,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第一,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第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第三,學生是責權的主體。

(三)教師觀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具體來說,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係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五)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

2.在對待教學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當然,這「三觀」還需要同學們對著傳統教育自己去發掘、去理解。把這些掌握了,那麼新課改的基本思想也就差不多了。

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新課改背景下的「三觀」
    無論是在在教師資格考試還是教師招聘考試中,材料分析題必然會涉及到的就是新課改相關方面的材料分析題,很多學生對此非常的頭痛,現在只需記住四句口訣就能幫我們在考場上快速提取知識點。在此期間,有的同事調到條件更好的學校去了,有的則步入了職業倦怠期,有幾所條件更好的城區學校想引進他,但他總是拒絕說:「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明白農村孩子也需要良好的教育,這裡的孩子離不開我。」
  • 全國教師資格證統考:新課改的理論依據
    新課改無疑是考試重點;這部分內容涉及到新課改的理念、目標、內容、教育觀、評價觀等眾多內容。那麼,新課程改革作為我們國家一項重要的教育改革,它的理論依據是什麼?下文將進行梳理。
  • 新課改的評價觀
    同學們在複習新課改的知識點時已經明白,新課程改革是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以及多元智力理論的基礎之上,對於課程實現目標、內容以及評價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與此同時,全方位的發展性評價觀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視,因此,在這一篇中,我們就新課改的評價觀給大家做一梳理。
  • 新課改的背景與瓶頸
    如果說這些人錯失了新世紀的第一次新課改,難道還要更小的孩子錯失第二次新課改嗎?記住,不積極投入新課改的教育工作者必定是民族發展的罪人!除了師生陳舊的教學觀念外,不會運用項目學習法成了當前讓新課改舉步維艱的一大瓶頸。
  • 新課改的教學觀
    新課改的教學觀是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的,主要涉及三類題型。一、以單選的形式進行考查;二、以辨析題的形式出現在教師資格考試中學卷中;三、以案例題的形式出現在綜合素質和科目二的試卷中。考查學生對其中的每一條具體理念的理解,以下主要圍繞新課改教學觀進行詳細陳述:一、新課改的教學觀提倡教學從教育者中心轉向學習者中心「教育者中心」是傳統應試教育背景下的一種理念,突出表現為教師忽視學生的實際需要和興趣愛好,主導一切,主控課堂,一味的採用灌輸式的理念和作風,這種專制的教育方式嚴重打擊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抑制了學生獨立性的發展。
  • 高中新課改 讓學生全面有個性發展
    新課改讓學生全面有個性發展 本文導讀:今年9月,我市高一新生將迎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簡稱新課改)。
  • 高中新課改政策解讀:新課改最難的地方在哪裡
    新課改最難的地方在哪裡?  學生自主選課,這是最大的亮點,也是最大的難點!這其中,有高中學生自身的問題,比如高中生對社會的了解不深,人生規劃的意識和能力不強,不知道自己今後想幹什麼、能幹什麼,因此也就不知道該選什麼課;有家長的問題,家長期望的未必是孩子喜歡的,選課時聽誰的?
  • 淺析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
    教師資格證科目一綜合素質的考試內容中,三觀的考察是重點,尤其教育觀,出材料題的概率很高,所以在教師觀的備考中,不僅要識記下來,更要理解性進行記憶,這樣材料題中才能準確的找到行為,並和理論能夠對應。新課改下的教師觀要求教師從教的角色中解放出來,要促進學生的學為重點,促進學生的和諧全面健康的發展,教師不再只傳授知識,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啟迪者和引導者,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案例中,只要提到學生有進步,就可以回答這個理論)。從教學和研究的關係看,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 湖北高中新課改方案出爐
    按照新課改要求,今年秋季新高一的學生,語文必須要學習5本必修課本,另外有11門課程供學生自己選擇。  全自動洗衣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記者近日走訪湖北部分農村高中時發現,在教育資源嚴重失衡的現狀下,許多農村師生擔心,新課改會出現「城市化」傾向,使本來就有較大差距的農村孩子越落越遠。
  • 關於新課改的三大誤區
    這無疑成為課程目標的一大的問題,為此新課改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從而將教學目標確定為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但是,當下課堂教學過分注重三維目標,死板的規定每節課堂的教學目標必須分為三個維度,從而缺乏一定的現實性和適切性。
  • 新課改之名詞解釋
    新課改之名詞解釋2  綜合素質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對今年的成都高一新生來說並不算新鮮。成都市早從2006年開始,就建立起了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當然,人們最關心的是,綜合素質評級到底會不會和高考掛鈎?  就記者在其他課改先行省份的調查來看,綜合素質評價在高考中的地位其實頗為尷尬。
  • 高中新課改:選課大約從什麼時候開始?
    高中新課改:選課大約從什麼時候開始? http://gaozhong.eol.cn/  來源:  作者:來源:《新課改500問》  2010-12-23  字體:大 中 小   答: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各學科課程標準(實驗)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指導意見
  • 課改十周年 不足三成教師對新課改成效滿意
    不到1/10教師認為「減負」有成效  「2011年教師評價新課改的網絡調查」回收問卷8213份,對其中由中小學教師填寫的3740份問卷進行統計,受調查教師覆蓋了全國29個省市區的城鄉各級教師。  數據顯示,74%的受調查中小學教師認同「合作、自主、探究」的新課改理念;63%的受調查中小學教師認為新課改在自己所在的學校得到了積極開展。
  • 當高考遭遇新課改 是不幸還是機會?
    另一種聲音說:新課改之目的是為了減負,刪減了一些偏難的內容,應該是趨於簡單了。況且,紮實的基本功,可令往屆考生在知識點的掌握和運用方面更具優勢。  還有一種聲音說:是否選擇高考復讀,關鍵要分析考不好的原因,新課改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因素。改革的傾向是以能力為本,只要有本事,考遍天下都無畏。
  • 從整本書閱讀的條件看新課改的制度保障
    前幾天寫了兩篇文章《要防備舊考題帶偏新課改》《讓你看一遍就懂語文新課改》,但都沒有涉及推行新課改的具體措施,即如何保障新課改能順利實施。很多家長已認識到,2020年中考招生學生上普高越來越難了,以後還會越來越難,因為教育部早就定調普職招生比總體上要達到1:1。
  • 王后雄談「全面解讀新課改高考」
    年04月14日 08時05分 【顯示字體:小 中 大】【列印】【關閉本頁】 原題:報告會上全面解讀新課改高考被喻為「中國高考命題泰鬥」的王后雄教授告訴記者,在報告會上,他會對新課改高考進行全面解讀。把他以及「高考研究團隊」所有成員對高考多年研究的成果,對哈爾濱市的學生和家長進行面對面的指導,使他們充分了解新課改後的第一年高考。王后雄說:「這些研究成果和最新指導,不僅對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有用,高一、高二的學生同樣受益,因為他們馬上也要面臨同樣的新課改高考。」
  • 讓你看一遍就懂語文新課改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頒布以來,很多省市的高中老師或多或少參加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的網絡培訓和現場培訓,新課改、新課標、新高考正向我們師生迎面走來。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天津、山東、遼寧、海南等省市在課改或新教材使用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四川、廣東等高考強省正在追趕新課改的「先頭部隊」,勢頭很足。
  • 湖北漢川新課改在農村「落地生根」
    長期以來,農村新課改面臨著觀念轉變不到位、教師素質不高、課改內容與農村實際相脫離等問題。漢川市是如何從根本上破題的?把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農村要想進行新課改,首先應該轉變以升學率為主、趕鴨子上架的觀念。」漢川市華嚴農場中學校長楊劍說。
  • 備考2020韶關教師招考:淺談新課改的具體目標
    課改改了什麼——淺談新課改的具體目標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課,我國的新課改倡導「以人為本」,從方方面面進行了改革,那麼具體來說改了哪些內容呢?其次,在課程結構方面,新課改強調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改變以往的學科本位、科目過多、缺乏整合的情況。均衡性指的是各科比例恰當,適當增副科、減主科,綜合性指加強學科聯繫、設置綜合課程和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選擇性是給予地方和學校和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只有這樣做,才能真正地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使得「體育音樂不重要」的錯誤思想得到糾正。
  • 福建高中新課改正式來臨,你的孩子需要什麼能力?
    也就是說,2020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將是此次課改的首屆學生,至2022年參加高考時,高一至高三所有年級將全面實施新課程。那麼問題來了——新課改下課程結構將如何變化?這些變化對學生提出了哪些新的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