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郭文杰 王榮海 陳倩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曲嚴 實習生 朱希
大學生按照武漢「零門檻」落戶政策辦落戶,卻被要求到社區警務室辦理公共戶核查;房管部門網站遲遲不更新大學畢業生租賃房配租公告,導致大學生錯過配租公寓……今年以來,武漢大力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工程」,出臺多項政策、舉措激勵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取得了顯著成效。昨晚,武漢2017年下半年電視問政第三場開考,問政現場卻曝光了相關政策、舉措在落實、推進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大學生想落戶漢陽 「零門檻」變有「門檻」
【暗訪短片】
留漢大學畢業生如何落戶?武漢市公安局「平安武漢」官網的公示信息,在租或借住房屋所在地社區公共戶落戶的,只需戶口本、身份證、學歷證明和租賃房屋協議,到擬落戶地的所在區政務中心公安戶籍窗口申辦即可。但漢陽的楊先生在辦理時卻被告知,光有這些不行,還得到社區警務室辦理公共戶核查。
「我去社區民警那裡籤字時,對方提了很多我覺得無理的要求,比如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住這裡呢?我要去電梯裡調監控錄像,我要去你家看有沒有生活用品?」楊先生說,後來他向市長熱線投訴,事情立刻變簡單了,「他(民警)說你過來我幫你籤字,不用核查了,你對我這個服務態度滿不滿意?」
針對楊先生的投訴,11月27日上午9時,巡查員來到漢陽區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政務中心工作人員稱,需要拿租房合同去派出所籤字蓋章。巡查員又來到楊先生投訴的漢陽區五榮社區警務室,民警稱要把租房合同錄入到電腦裡才能籤字。而在漢陽區琴斷口派出所旺達社區警務室,工作人員則稱要房東帶上租房合同、不動產證一起過來才行。
電視問政現場播放大學生諮詢漢陽落戶政策的短片
【問政現場】
「看了短片你們滿不滿意?」主持人現場提問,一位觀眾立即回答:「不滿意,難道非要投訴才能解決嗎?」隨後,主持人列出了武漢市和漢陽區關於大學生落戶的規定的對比,漢陽區居然比武漢市的規定多四項。
為什麼同樣的政策,在漢陽出現了「差異化」?漢陽公安分局分管負責人明確表示,這不符合規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明確,程序清晰簡便,但個別基層民警執行按老觀念和土政策,各行其政讓執行打了折扣。
主持人還現場展示了青山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10分鐘內就能辦完落戶的相關報導,向漢陽區區委副書記、代區長閻磊發問:「這位大學生在青山10分鐘就能辦好落戶,為什麼漢陽區做不到?」
閻磊坦言,個別工作人員的做法離市委市政府要求和人民需要有差距,跟兄弟城區相比有差距。他承諾,今天就召集會議,嚴格整改,舉一反三,打造優化、簡化、標準化的流程,避免「布置標準化,執行差異化」的情況發生。同時,由於漢陽區現有的政府服務中心較小,漢陽區將重新選址增設窗口,打造全市一流政務服務中心。
房源信息公布滯後 大學生錯過配租公寓
【暗訪短片】
今年10月,中國地質大學畢業的小陳在青山區找到一份工作,想申請入住青山區大學生人才公寓。11月17日,小陳聽說青山人才公寓正在配租,趕緊到區政務服務中心詢問。窗口工作人員對他說,第四期配租才配完,現在配租需要排隊,可以關注市房管局網上的信息。小陳登錄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網站,查看「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專欄」,發現「各區大學畢業生租賃房配租公告」最後的更新信息停留在8月17日。
但奇怪的是,就在電視問政節目播出前,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網站上的各區大學畢業生租賃房配租公告信息更新到12月15日,並補齊了8月至今的配租公寓信息。
【問政現場】
「能不能告訴大家,這些信息是哪一天更新的?」面對主持人的詢問,武漢市房管局信息中心的負責人表示,是在武漢市召開第十次拼搏趕超的會議以後,準備了相關內容,這兩天及時更新和補齊。
「您是補給誰看?是補給大學生看?是補給領導看?還是補給電視問政的觀眾看? 」主持人連續發問,武漢市房管局信息中心負責人表情有些尷尬,稱是補給大學生看的。
隨後,武漢市房管局局長鄧萬想回應,各區大學畢業生租賃房配租公告信息在其他平臺也有公布,房管局應該及時連結,讓大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通過這個事情,我們要舉一反三,加強作風建設,服務百姓。」
【嘉賓點評】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陳銘:有些部門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雖然現在網站上補齊了8、9、10、11月的人才公寓信息,對大學生來說卻是失效信息。而且是在領導注意之後,全部補上來的。充分說明這不是技術問題,關鍵就是誰注意到了。「好像群眾注意到了效果不大,領導注意到,立馬見效。」
市民急辦籤證 值班領導窗口卻無人
【暗訪短片】
市民張女士反映,今年7月,她來到市民之家辦理港澳通行證續籤。按正常程序,續籤只需幾分鐘,但她卻發現自己的卡在機器上不能用,顯示身份信息無法識別。張女士找到工作人員,得知系統正在升級,如果個人信息更新了,可以使用自助服務,否則只能到窗口辦理。張女士隨後去窗口辦理,因為暑假人多,需要10個工作日才能辦理下來,導致她所有的計劃都被迫改變,訂的酒店也要退。
12月1日,作風巡查員再次來到市民之家出入境窗口,發現不少市民在辦理自助籤注時,都提示「核查人口照片失敗」,只能去櫃檯人工辦理。窗口民警稱,有50%到70%的人都籤注不了,是電腦程式問題。「為什麼剛才我的籤了,我愛人的卻籤不了?」一位市民問,窗口民警回應:「是啊,你屬於30%可籤的,她就是70%籤不了的。」
在窗口辦理,需要一個星期。當巡查員提出如果急著辦籤證怎麼辦,窗口民警稱要和26號值班領導窗口的值班領導說,可是巡查員等了十幾分鐘,該窗口始終無人辦公。
【問政現場】
武漢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張貴達回應,這反映的還是幹部作風問題落實不到位。武漢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作為政務服務監督管理部門,不能出現問題就怪系統。電腦系統要升級,也要有應急方案,不能因此影響市民辦事。系統升級可選擇周末或小區域試點。張貴達表示,將以曝光的問題為契機,對市民之家政務服務窗口進行整改,完善應急預案,真正實現馬上辦,保證市民辦事不受影響。
【嘉賓點評】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陳銘:領導如同領頭雁,值班領導離開辦事窗口,得有一個說明,得有一個輪班,得有人來替換,否則頭雁效應怕是要變成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