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曾與阿迪達斯一起推出capsule系列的鞋子、包包和衣服的英國生活方式品牌Tom Dixon(需求面積:120-260平方米)進駐杭州萬象城(開業時間:2010-04-22、已籤約299個品牌),成為中國大陸首家零售體驗店。這不僅標誌著Tom Dixon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全新開端,也為中國內地家居、生活方式和空間設計領域帶來了專屬英倫設計魅力。
早前,其已在中國香港開設門店,據其逛網信息顯示,其餘門店還包括倫敦Coal Office旗艦店、米蘭曼佐尼精品店暨概念餐廳、牛津比斯特精品店、紐約SOHO精品店、洛杉磯卡爾弗精品店,以及東京澀谷精品店。
全新零售體驗店的設計理念秉持品牌一貫的陳列風格——以黑白灰為主色調,搭配不同產品的創意,兼顧實用功能與美學價值的表達,凸顯Tom Dixon作品的靈動型格。
貨品方面,從品牌的經典之作,如Pylon座椅、Mirror Ball燈具、Brew咖啡器具,到新近推出的Fat座椅、Bump茶具、Tank酒具……Tom Dixon全品類標誌性產品。一應俱全。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首店還提供家具系列定製化服務,從沙發麵料到桌面材質,消費者可根據個人風格、喜好及需求進行篩選,滿足個性化需求。
不難發現,Tom Dixon選擇在此時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其實也是察覺到了中國消費升級下,消費者對家居體驗的生活方式正發生深刻的改變;另一方面,中國家居市場前景廣闊,將引來新一輪紅利期。
據騰訊家居發布的《2019影響中國家居生活方式趨勢報告》顯示,作為當今消費主力軍的90後,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學,他們更樂於利用身邊的小細節去取悅自己。62.20%的受訪者認同在居住空間的體驗比房子的所有權更重要,他們會精心打扮房子來提升他們居住的幸福感與生活品質。騰訊數據實驗室提供的數據顯示,近一半的90後(46.3%)在電商網站進行搜索時會關注「家居家裝」產品。
另一方面,家居用品還在以雙位數的年平均增長率上升。據相關數據統計,家居用品年銷售額已從2010年約6331億元上升至2015年的10514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1%。與此同時,2015年我國家居裝飾及家具產品的人均支出僅為2694.65元,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美國的全國人均支出達6435.21元,而英國達5399.62元),進一步突顯了家居行業未來的增長潛力。
這也解釋了除了本文提到的Tom Dixon,還有像宜家、無印良品等國際生活方式品牌,以及像造作、ONE ZONE等國內品牌為何紛紛興起。
據贏商網大數據統計的《2018年度購物中心關注家居/生活服務品牌榜TOP50》顯示,其中,家居類品牌上榜35家,佔據大頭。從中,我們也可窺見了一些趨勢,可供生活方式品牌借鑑。
1、理性消費時代,高質價比品牌發展駛入「快車道」
研究表明,中國城市居民消費已逐漸進入「趨於理性、平衡價格與品質」的新消費時代。【NǒME】【ONE ZONE】【NITORI】【DCAMP】等品牌,均以高品質產品、大眾化價格定位實現突圍。
2、原創設計能力、「黑科技」滲透率成為關注重點
為抓住追求時尚、崇尚新潮、看重「顏值」的年輕消費客群,越來越多原創設計家居品牌成為購物中心「新寵」,如【drömGalaxy築夢美學】【造作】【HAY】等品牌;京東、網易、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攜「黑科技」入侵家居領域,智能投影儀、智能穿戴等「新物種」成消費熱點,美容護理朝智能科技高端化方向發展。
3、門店主題化,跨界多元業態打造差異化
【EDITOR】以「一店一主題」樹立差異化認知,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尚品宅配】【順電】【吱音】在店內融入咖啡、花藝、書吧等,打造成生活方式體驗中心,提升消費者黏性。
4、通過體驗+零售、剛需+特需,化低頻為高頻
【XURFAC超體面】的消費者在完成美容護理後,可直接在線上商場購買對應產品;【星和醫美】形成醫美診所與美容護理、護膚品零售相結合的閉環體系;【海馬體照相館】在證件照之外,延伸出聖誕照、新年照等「限時記憶」系列,以此挖掘新的消費需求。
5、加碼「網紅營銷」,迅速提升知名度、美譽度
基於消費者熱衷拍照打卡的心態,家居/生活服務品牌紛紛著力於通過高顏值門店、挖掘流量話題、與線上社交平臺合作等,將自己打造成「網紅」,從而提高購買轉化、連帶消費及復購。如【LILY NAILS】通過與明星、KOL、網紅合作,僅半月便可獲得上千萬網絡曝光量,年營收增長率達19%。
註解:品牌圖片來源杭州萬象城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