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現慢的文娛領域,華蓋資本的投資邏輯是形成閉環,實現體系內...

2020-12-11 三聲

在內容+消費升級的基本邏輯下,陳春柳帶領的華蓋文化基金將方向聚焦在新媒體 、新科技和消費新體驗上。

作者 | 劉丹如

今年年初在參加一次創投活動時,陳春柳被問到近兩年投資文化產業的感受,她用了一個「貴」字。在接受《三聲》(ID:toshansheng)採訪時,陳春柳解釋說,「雖然都說資本寒冬,但其實文化領域並不存在寒冬。」

在文化產業投資領域,陳春柳有超過十年的投資經驗。在加入華蓋資本之前,她作為建銀國際文化基金的創始人之一,參與和領導了建銀國際文化基金的籌建、募集及前期投資管理工作。

 

2014年加入華蓋資本後,陳春柳繼續專員於文化產業領域的投資,兩年來她的投資清單上已經有了開心麻花、果麥文化、皙悅傳媒、鹹蛋動畫等不少優秀的投資標的,其中不乏《心花路放》、《一路驚喜》、《年獸大作戰》、《黎明決戰》等影視項目。

 

近兩年來,文化產業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新文創類基金層出不窮,這也使得文化領域的項目估值一路飆升。總結個人的投資策略,陳春柳認為投資文化產業內心始終要有所堅持,要相信自己所堅持的理念在一定階段是正確的。她表示,自己所帶領的華蓋文化基金的投資原則是建立在不追高、不跟風這兩大原則之上。「市場每年都有熱點,但文化產業發展是一個長期的事,尤其是內容,需要投資人和創業者都能耐得住性子。」她說。

 

「高價融資是雙刃劍,等市場回歸理性,就很難用高價再去融資,如果降價前一輪投資人就會很難接受。」在她看來,目前市場正在逐漸回歸冷靜,尤其在2017年出臺了一系列限制內容的政策之後,文化市場上的泡沫被擠壓了不少。

 

華蓋文化基金將目光聚焦在了「內容+新媒體 」、「內容+新科技」、「 內容+新體驗 」三個方向上。

以下是《三聲》與陳春柳的對話:

 

《三聲》:與之前華蓋在文化領域的投資策略相比,今年華蓋在文化產業的投資定位和投資邏輯上都有怎樣的調整?

 

陳春柳:過去幾年我們沿著內容鏈條區分出了內容的生產、運營、衍生的投資邏輯,早期我們聚焦在生產和原創,最近一年我們想在內容的運營和衍生端做更多的布局和投資。

 

華蓋基資本對於文化基金新的定位是「內容+消費升級」。但消費升級的概念十分大,我們也做了更聚焦的梳理叫三個新:「內容+新媒體」、「內容+新體驗」和「內容+新科技」。實際上這三個方向也是根據我們過往的投資經驗做了一個更加精準的提煉。我們認為投資越聚焦,選擇項目的效率和精準度也越高,判斷標準也更清晰。

 

每個項目投資之前,我們都要做一個細分領域的全行業研究,去梳理行業裡有代表性的企業,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研究之後我們會看到未來的空間在哪裡,可以投資的標的和團隊會是什麼樣,機會在哪裡。當我們把未來的發展空間和方向判斷出來,聚焦的定位也就更加清晰。

 

《三聲》:與其他基金相比,華蓋的文化基金有什麼不同的布局?

 

陳春柳:我們的基金有完整的布局設計。比如從基金募資開始,我們就會把未來的擬投項目、退出路徑規劃好。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文化基金更適合做一些小而美的事情,但小而美沒有規模就很難進入真正的資本市場。所以從募資開始,在面向LP的時候我們就會優先選擇產業裡的上市公司或者具備上市條件的公司,希望將這些細分領域的頭部公司吸納進來,在華蓋的基金閉環裡會形成一個收購主體,而之後就會沿這些細分領域的投資鏈條再做布局。

 

我們投資的早期項目可以跟作為LP的頭部公司進行業務協同和資本合作,之後再去投頭部公司,也會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未來我們會在基金內部沿著頭部公司的訴求去做投資和布局,對於準備上市的頭部公司,我們可以在上市前幫它去裝資產,對於已經上市的公司,我們也可以在它上市後做更多的收購併購。

 

未來我們想在每個細分領域都這麼做,在基金內部形成相對的閉環,不同環節互相合作協同,來支持本身的業務發展,然後在華蓋資本內部也形成一個閉環。

 

《三聲》:內容和新媒體領域,很難避開最近一系列政策調整。從投資角度,你怎麼看待這些政策帶來的影響?

 

陳春柳:最近很多政策出來,包括對內容的限制對資本市場限制,我覺得都是好事,它會把市場上的泡沫擠壓掉。可能目前整個市場上有一半的內容並不好,但是因為這些不好的內容會導致整個內容市場的企業估值太高,出現了很多泡沫。實際上政策限制也是一個規範。良性的市場需要更規範,用政策的手段來擠壓泡沫,對於一級市場投資人無論是談估值還是找項目,以都是好事。

 

事實上,今年開始文化市場正在回歸理智。相比前兩年,資本更加看好變現能力強的項目。因為在過去兩年好的內容和好的團隊越來越多,本身的變現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再加上新的變現模式的出現,也使得變現越來越容易。

 

《三聲》:在近兩年資本湧向文化產業的過程中,一直有著熱錢並不能砸出好的IP的質疑,囤積的好IP正在被消耗,而新的IP卻沒有誕生,你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陳春柳:任何事情的發展總是會有高峰和低谷。現在可能大家覺得是一個低谷,但未來肯定會有一個呈上升、更上升的趨勢會出現。

 

前十年內容的孵化其實並沒好的市場基礎和資本基礎,好IP是通過很長時間的孵化產生的。現在良好的市場和資本基礎會觸發更多有創意的團隊深入文化領域創作內容,但這個階段你也需要給他們做好內容的時間,好內容從創作到孵化出來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未來五年也好,甚至十年也好,會有大量的真正好的IP會呈現出來,它的價值慢慢會放大出來,然後更多的會在變現領域去看到。所以IP其實真正的能量還沒有釋放出來,好IP未來還會孵化更多,好的團隊也會越來越多。

 

《三聲》:近期華蓋投資了偏技術的產品appMagics,對於華蓋而言,技術類項目的價值在哪裡?

 

陳春柳:首先appMagics特別契合我們內容加新科技的方向和定位。這是一款基於虛擬混合現實的技術產品,針對動漫內容生產,它在應用轉化、內容播出,內容呈現以及內容的生產上做的特別好。儘管現在還在打磨階段,但我認為如果能做好,它能很大程度提高動漫內容生產效率。實際上,我認為技術離變現更近,因為只要技術足夠強,在跟內容平臺或者播出內容平臺談合作時,就有更好的談判基礎和條件,就不只是簡單為別人提供服務,而是通過合作擁有更多變現模式。

 

過去若森為什麼能做到行業領先?也是因為有一套獨特後臺系統提高了動漫的生產效率。很多人都知道做動漫需要很長時間,很耗人力和成本,但如果通過技術能夠快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就能會推動整個動漫行業往前快速的發展。

 

《三聲》:過往華蓋一直表示很看好動漫產業,近兩年動漫產業的發展很快,你們現在怎們看這個行業?

 

在新總結出三個新的方向中,內容端我們更關注動漫方向。我認為動漫近幾年已經出現了很好的發展態勢。過去大家認為動漫不賺錢,但實際上動漫的黃金時期還沒有真正到來,未來好的動漫作品團隊和動漫IP內容也會越來越多,中國的動漫市場會很大,只是現在沒有完全釋放出來。

 

動漫作為一個內容的IP,相比單純的文字、影視劇或者明星,在衍生端的變現價值會更大。所以我們就需要聚焦在未來變現可能性更大的IP上,而在衡量是否是好的IP時,我們的主要衡量條件有幾個:一個是形象是否具有可拓展空間,背後的故事是否有可擴展性,類似像漫威這種動漫形象,主角之間相互關聯又相對獨立,每一塊未來都有擴展空間。另外在衍生端,不管玩具手辦,還是線下的娛樂活動,是否具有拓展性。好的團隊能夠為一個IP賦予更好的內容進行持續創作,對於整個IP會有清晰的戰略方向和規劃。

 

事實上,現在動漫市場存量的優秀團隊已經被挖掘的差不多了,但根據市場規律未來會有很多新的團隊出來,大的團隊也會分裂出獨立團隊,而且速度會越來越快。我們也會把一部分精力放在過去投的項目中,幫助他們再慢慢的孵化更多的項目,然後去衍生去變現。 未來五年甚至十年,會有大量的真正好IP呈現出來,動漫的價值會慢慢放大出來。

 

《三聲》:未來是否還會關注影視投資,還看好哪些領域?

 

陳春柳:過去兩年,我們投資了很多單個的影視項目。參與影視項目投資之後,我發現純財務性資金並不適合去投單獨的影視項目。發行方、營銷方或者影視製作方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獲得收入來彌補未來可能承擔的風險和損失,但對於財務性投資沒有。這就讓單個影視項目的投資變成高風險低收益,目前電影市場賺錢項目的比例非常低,一個小概率事件肯定不適合以基金的方式去投,基金要投的是大概率事件,比如聚焦在細分領域和方向的項目。

 

目前我們雖然還在看影視公司,但看的非常謹慎。影視公司重點是看人,實際上從在建銀國際開始,我看過了非常多的影視公司,但我們發現影視行業的坑非常多,能夠穩定生產的影視公司並不多。我們最近看好的公司,已經跟了有兩年的時間。在投資影視公司上,我們會幫項目方整合鏈條上的團隊和資產,從而讓他的產量更穩定,我們也會沿著這個鏈條再去做相對早期的一些投資,使生產鏈條更完整。

 

在未來的新領域中,我們比較看好體育,這個領域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但現在體育相關的商業模式還比較單一,市面上存在的項目大多集中在做賽事品牌和賽事IP,但是對資源和評判性要求很高。除此之外,當下比較看好的還有體育營銷,但我們認為這個模式本身並不是很吸引人。我們投資了一個體育和格鬥相結合的項目,同時也打造體育明星,在體育領域類似於這樣的跨界想法我們認為還是有比較大的想像空間。

相關焦點

  • 華創資本熊偉銘:生命科學領域需要更包容長周期的投資體系丨專訪
    中國消費網際網路領域回報最高的 2 個項目——軟銀與阿里巴巴、Naspers 與騰訊,都離不開資本的長期支持,本就屬於長周期、高投入的生命科學行業就更是如此,國際上一種新藥的研發成本目前已經超過 10 億美元,研發周期超過 10 年。如果沒有資本的長期支持,創新將難以為繼。在華創資本合伙人熊偉銘看來,做生命科學投資,意味著要和時間做朋友。
  • 深度訪談多位文娛投資大佬,詳細剖析寒冬生存法則
    在當前文娛產業所處的資本環境下,我們提出了一系列廣受關注的問題: 1.身處一線的投資人如何看待這場凸顯在文娛領域資本市場的由熱轉冷現象主導投資的案例有:淘夢網,7娛樂,影譜科技,小問傳媒,鹹蛋動畫,麓森國際,弈客圍棋,界內體育,懶熊體育,語戲,any shop style等。
  • 君聯資本王超:投資金融科技的邏輯
    好買說:2013年前後,"網際網路+"成為風口,此後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如P2P網貸、眾籌、消費金融創業高潮迭起。2017年,監管落地,政策開始收割"裸泳者",但許多企業上市後出現股價打折現象,原因何在?君聯資本執行董事王超從網際網路金融的成長周期、投資關注點以及監管環境等角度解析了金融科技的投資邏輯。
  • 金匙醫學完成2.3億元C輪融資 華蓋資本領投
    原標題:金匙醫學完成2.3億元C輪融資,華蓋資本領投   金匙醫學宣布完成2.3億元
  • 智能金融科技公司卡方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華蓋資本領投
    投資界12月12日消息,智能金融科技公司上海卡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方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 華蓋資本 領投、銘笙資本跟投。此前,卡方科技曾獲 明勢資本 Pre-A輪投資。從證券算法向全業務覆蓋值得一提的是,卡方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的ATGO系統為用戶提供算法交易策略和量化投資的整體解決方案,並且在短短兩年內,ATGO算法已經從3.0向4.0迭代,從證券算法向全業務覆蓋轉型,從單一算法業務向周邊業務延伸。
  • 眾源資本:投資圈的「文化力量」
    這場直播的推動方正是眾源資本——它是手握《長安十二時辰》IP的娛躍文化背後的投資方。這家由上海市委宣傳部牽頭、上海報業集團發起,聯合上海閔行區政府、浦發銀行、上海城投集團等參與投資的文化產業基金素來低調,但只要看看他們成立三年來投資的項目,就會發現文化消費領域的許多熱點他們都沒有錯過,而且越來越主動地參與到一線的項目投資中。
  • 首發|智能金融科技公司卡方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華蓋資本領投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12月12日消息,智能金融科技公司上海卡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方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華蓋資本領投、銘笙資本跟投。此前,卡方科技曾獲明勢資本Pre-A輪投資。
  • 啟賦資本顧凱:區塊鏈投資需回歸商業本質,一份白皮書就能融到很多...
    「區塊鏈時代的經濟模型使得用戶真正掌握了自己數據的所有權,從而使得整個生態體系內的參與者都可以受益,這將會是生產關係領域的一次革命。但就目前區塊鏈的技術成熟度和應用落地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啟賦資本顧凱談區塊鏈帶來的變革和應用落地時說道。
  • 今日私募股權基金公司投資動態 【12月30日】
    本輪融資由騰訊領投,禮來亞洲、軟銀中國資本、夏爾巴投資、鼎暉投資等現有股東共同參與。 新格元生物於今年9月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及11月完成超過1000萬美元融資,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新格元生物共完成三輪總計約7000萬美元的融資。
  • 被忽略的戰略閉環管理
    第二,戰略閉環管理是一個開放的制度化平臺,來自組織的不同業務板塊、層面的人員,都會在這個制度化的平臺上,針對企業業務的實際執行情況來做差異的對比分析,以及經驗交流、分享,同時實現群策群力,提出改進措施。2. 戰略快速轉化為業績的邏輯
  • 三文娛峰會:摩點黃勝利——「資本寒冬」,ACGN大中小型企業該如何...
    參與嘉賓還包括企鵝影視動漫工作室製作總監佘媛媛、小明太極副總裁鄭方平、聯通沃悅讀副總經理晏宗明、嘉佳卡通副總經理羅曉星、樂遊資本合伙人段斌等業內大咖,對當下的產業環境進行了交流,得出了和文娛平臺相關的用戶趨勢。
  • 創新資本助力中國智造 股權投資迎接科創機遇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在「十四五」以及未來更長一段時間內,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都將是我國經濟工作的主題和主線。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面前,為了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要以國內大循環的穩定性和確定性來對衝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
  • 新資本 | 「正心谷」合伙人厲成賓:瞄準偉大企業,用「正心誠意」做...
    創立於 2015 年,正心谷創新資本目前管理規模300 億,專注於一級市場,已經投資了羅輯思維、Bilibili、開心麻花、陽光保險、君實生物、康寧醫院、高思教育、八億時空、中控技術、康華醫院等企業,涵蓋高科技、醫療、文娛、教育等領域。近日,正心谷獲評36氪「中國最受LP歡迎私募股權投資機構top30」。
  • 國宏嘉信資本冼漢迪:一個「創業者」型投資人的自我修養
    成立四年,投資項目超過30個,代表項目包括:蔚來汽車、縱橫文學、Blued、Kika、愷興文化、奇樹有魚、明星動畫、菠蘿斑馬等;已實現2個IPO——國宏嘉信資本這家年輕的機構正在快速成長。 國宏嘉信資本的三位創始合伙人均來自於中手遊科技集團(00302.HK)。他們是投資者,更是實現過夢想的創業者。
  • 文娛寒冬年:達晨、華映、君聯等頭部機構有什麼策略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淯心 實習生 張燕徵 2018年,投資人感受到文娛行業發生很多變化。文娛行業今年的投資金額、投資數量同比去年均有大幅下降。據清科統計,截止2018年10月,文娛行業投資數量356起,投資金額144.69億元,而去年行業整體投資金額將近240億元,2018年只剩下兩個月,預計今年文娛行業的投資額將有大幅下降。10月24日,在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由北京農商銀行攜手清科集團舉辦的「第七屆中國文化金融創新峰會」上,華映資本、君聯資本、達晨創投、辰海資本等機構分享了對今年文創行業變化的看法和接下來的投資策略。
  • CMC資本完成對線下親子生活品牌奈爾寶的上億元B輪投資
    6月5日,CMC資本(CMCCapital)宣布完成對「家庭親子生活品牌」奈爾寶家庭中心(NEOBIO)的B輪獨家投資,投資金額達上億元。奈爾寶家庭中心主要面向一二線城市的中產親子家庭,營造4,000-8,000平米的一體化場景式室內娛樂及休閒空間。
  • | 東峰資本的價值投資
    且看這次,透過對投資笑果文化的頂層邏輯解構,我們都在關注和研究著什麼。以電影成片為例,它從劇本、籌拍、殺青、發行、上映,所涉及的每一步的各項權利或版權,如大電影版權,周邊產品版權等,都被很好地保護起來,從而也就能在資本化的背景下,最大限度推高其商業價值並可通過多樣性的分發方式實現運營變現與資本投資回報。好萊塢健全的完片保險制度與行業規範,給全世界的文化產業人提供了典型而有效的範例。
  • 本周投融資快訊 企業服務和文娛最受青睞
    投融資快訊:本周收錄國內外投融資共91條,覆蓋14個領域;其中,國內事件59條,焦點集中在文娛體行業,國外事件32條,焦點依舊是企業服務行業。據悉,此次融資金額為10.8億元人民幣,本輪投資方包括招商證券國際、招商致遠資本、陽光融匯資本、中金佳泰、泛海投資等多家機構,藍馳創投、光速中國等早期投資方跟投。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加大ICT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推進全球骨幹網絡建設、擴大行業與區域市場覆蓋,以及增加企業服務生態建設投入,聯合更多合作夥伴繁榮企業應用的開發與交付市場。
  • 東方財富Choice發布金融終端5.0版 實現一站式投資閉環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一帆 2017年11月27日,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正式發布5.0版本,標誌著此前專業投資者需要在多平臺反覆切換才能完成的投資閉環,現可實現一站式完成。Choice金融終端是財經門戶網站東方財富網(股票簡稱:東方財富,股票代碼:300059)旗下專業的金融數據分析與投資管理軟體,全面涵蓋股票、固收、基金、商品、外匯及宏觀行業等領域的資訊及數據,同時提供條件選股、回測分析、組合管理等投資決策功能以及Excel插件、量化接口等應用工具,是一款集信息查詢、統計分析、投資決策於一體的金融數據終端。
  • 三七互娛林均全:以遊戲為核心,泛文創閉環如何打造?
    三七互娛圍繞泛文娛領域進行的是全產業鏈的布局,在影視方面,其入股優映文化、金海拾藝、成名影視、中匯影業等影視公司,動漫領域則分別入股獲得了《三體》動漫改編權的藝畫開天與絕厲文化。甚至在音樂和藝人經紀領域也分別入股了風華秋實與原計畫和好好榜樣等公司。對於這種全產業鏈的布局,三七互娛的思路並非是讓它們做簡單的「蓄水池」或「資源庫」,而是基於每家公司所擅長領域的不同進行生態內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