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優秀作品,,這些文人墨客用他們的才學展示優秀作品,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這些作品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文化中的文化瑰寶。今天我們來介紹一首柳宗元的詩歌《江雪》。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同樣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可見他在中國史上他的詩歌文學成就十分的突出。
柳宗元的這首《江雪》的創作背景是他當時參加了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但是由於保守派勢力與宦官的聯合反攻,導致了革新失敗,革新運動失敗後,詩人肯定受到牽連,於是慘遭貶謫貶到有「南荒」之稱的永州。政治上的失意讓詩人心中有了憤懣之情,詩人的無奈和心中的失意正是通過這首表達了出來,心中的幽憤之情在這首詩歌裡面都可以讀出來。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使用短短的20個字個字為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副畫面,在下大雪的江面上,一個老漁翁駕著他一葉孤單的小舟,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讀完以後我們能夠感覺到這是一副非常幽靜寒冷的畫面,詩人用「千山」「萬徑」兩個詞為下文做了鋪墊。山上的飛鳥和路上的行人本來是十分日常可見的形象,也是我們在詩歌中經常會看到的環境描寫,但是詩人把它放在千山和萬徑之後,再加上「絕」和「滅」,一下子就讓一個非常日常生活化的畫面,變成了一個極端寂靜和沉默,為讀者勾勒出一副非常不平常的景象。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在這樣一個極其寂靜的日子裡,一位老翁駕著自己的小舟,在這寒冷的江面上獨自垂釣。詩歌的前兩句為不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遊記的景象,更是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十分廣大遼闊的環境背景,讓此時此刻的孤獨的垂釣老人的形象更加的突出。作者用了一個「寒」字,字面意思上是突出了當時的天氣的寒冷,但是詩人的主觀意圖更是想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在這樣一個極其寒冷的世界環境中,老漁翁,不怕天寒地凍和雪大,能夠在這裡專心致志的垂釣,雖然他是十分的孤獨,但是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
通讀全篇詩歌,我們可以看出詩人通過描述這樣一幅畫面,先打出自己的那一份孤傲情感。整首詩中詩人又具體而細緻的手法來描摹寫背景,精雕細琢和極度誇張的概括出這樣的畫面。天地之間因為有了這場大雪變得如此純潔而寂靜,沒有任何事物的打擾,一切都是寧靜;獨自垂釣的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於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社會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詩歌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的憤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