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在安理會與德國激烈交鋒,中國代表:德國所作所為想入常很難

2020-12-25 騰訊網

綜合多家德國媒體近日集中發布的報導稱,德國作為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已經接近期滿,為期兩年的時間讓德國在安理會上「出盡了風頭」,特別是在有關中東問題上德國極為活躍,尤其是集中在有關對敘利亞人道援助的問題上,德國甚至要比美國更加主動。也正是因為如此,德國和中俄兩國也多次出現激烈交鋒,在最近一次安理會上,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毫無根據地點名批評中俄,稱中俄已經成為了「妨礙向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的最大障礙,對於德國代表這種無理髮言,我國常駐聯合國代理副代表當場駁斥,稱德國的所作所為與安理會的期望背道而馳,德國想要進入常任理事國將會變得非常困難。

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顯示,之所以中俄德三國在安理會上出現交鋒,其實是圍繞著安理會有關對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的2533號決議。在這份決議中,安理會決定將位於巴卜海瓦的跨境點授權延期12個月,而過境的地點最初原定計劃是4個,但是在俄羅斯的強烈要求之下減少到2個,可是從今年7月份開始,俄羅斯就提議進一步縮減運輸口岸數量,應該限制成一個。

對於俄羅斯的這個提議,德國代表在安理會上表達了強烈抗議,認為俄羅斯的這個提議是在破壞人道主義救援工作,而中國贊同俄羅斯的做法就是在助紂為虐,還聲稱如若遵循中俄提議,那麼安理會就是打算「放棄」敘利亞。但事實上,從俄羅斯代表在安理會上披露的資料來看,這些所謂的人道主義救援,非但沒有幫助敘利亞人民早日擺脫困境,反而成為了敘利亞內亂的助推器。

因為有大量的證據表明,最初設定的4個通往敘利亞的物資運輸口岸,正在成為西方向敘利亞叛軍武裝提供武器裝備和彈藥補給的「特殊渠道」,有了這些渠道之後,敘利亞叛軍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補給,而後繼續同俄敘聯軍進行作戰,至於所謂的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究竟能夠在這樣的局面下發揮多少作用,恐怕沒人能夠回答上來。

因此為了確保敘利亞能夠早日恢復和平,儘快開展戰後重建工作,中俄作為正義力量不斷在安理會和西方展開交鋒,目的就是為了阻撓西方的陰謀伎倆,確保不會有更多的戰爭資源打著「人道救援」的旗號偷偷流入敘利亞,而德國就是因為奸計沒能得逞才惱羞成怒,不僅扭曲了事實而且還對中俄百般地誣衊,但事實終究是事實,無論怎樣去遮掩和歪曲,只要還有正義力量的存在就不會消亡。

相關焦點

  • 德國在安理會上露臉攻擊中俄,中方火力全開:德國入常將困難
    德國一直是工業強國,在歐盟內部它也是領頭羊級別的存在,國際社會上德國也有很大的影響力。據德國媒體「德國之聲」17日報導,近日召開的聯合國會議中,中俄德三方展開了激烈辯論,德國駐聯合國代表大使指責中俄正在阻礙敘利亞民眾接受人道主義援助,中俄代表對此作出激烈抨擊。
  • 任期將結束,德國在安理會上攻擊中俄,中方:德國入常將很困難
    在聯合國,德國駐聯合國代表的任期即將結束,於是開始上演最後的瘋狂,在安理會上攻擊中國和俄羅斯,中國表示,這將增加德國入常的難度。是的,德國想要成為安理常任理事國,就應該拿出負責任大國的樣子,如果一意孤行,那只會讓德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公信力減弱,這應該不是德國政府想要的結果。
  • 俄中在安理會與德國激烈交鋒,德國爭取常任理事國的努力要泡湯
    環球時報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的報導稱,俄中兩國與德國在安理會發生激烈「交鋒」。當地時間16日,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激烈批評俄羅斯和中國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德國的無理指責,俄中兩國代表毫不猶豫地懟了回去。
  • 德國在聯合國突然發難,面對無端指責,中俄強勢反擊
    而在近日的聯合國大會上,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又突然聲稱中俄兩國阻礙了外界對敘利亞提供的人道援助。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指責中俄兩國據相關媒體此前報導稱,德國外長在卸任前曾表示,中俄兩國的相關舉措讓敘利亞民眾得不到外界的人道援助,而近日,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又再次發表類似言論,甚至還公開點名指責俄羅斯,稱俄方介入敘利亞戰局,援助阿薩德政府,導致該國民眾遭受更加難以承受的苦難。
  • 德國在安理會對中俄發起攻擊,耿爽直接把話挑明,態度前所未有
    德國在安理會對中俄發起攻擊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安理會於當地時間12月22日召開了今年最後一次會議,在會議上,德國代表霍伊斯根提及了中國逮捕兩位加拿大人的事情,他認為這二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因此希望中方能夠釋放二人。
  • 安理會上,德國代表借敘利亞人道主義援助發起無理指責,俄中代表...
    【環球網報導】「俄中與德國在安理會激烈『交鋒』」,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17日報導,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當地時間16日無理批評俄羅斯和中國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此,俄中代表作出尖銳抨擊。
  • 中俄德「火藥味」十足,德國遭狂懟
    導讀:12月16日,各國代表通過視頻舉行了聯合國安理會會議,在這個過程中,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對俄羅斯和中國進行批判,表示兩國阻礙了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這引發了國際關注。同時霍伊斯根表示,中俄兩國指責救援物資無法抵達敘利亞的說法是非常錯誤的,北京和莫斯科兩地必須要開放更多的跨境運輸口岸,才能夠真正解救敘利亞民眾。他還指出,俄羅斯在敘利亞內戰中支持阿薩德,這對於當地的民眾來講,無疑是一種更深的迫害,並表示聯合國安理會不作為,對此竟然不加制止。這種無理的控訴讓中俄兩方代表都感到非常憤怒。
  • 安理會上,中美代表就敘利亞跨境人道援助問題正面交鋒
    【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據路透社5月20日報導,在19日聯合國安理會關於敘利亞人道問題的視頻會議上,中美兩國代表正面交鋒。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凱莉·克拉夫特(Kelly Craft)稱中國應允許聯合國增設向敘利亞提供跨境人道主義援助的過境點,以「證明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方面的全球領導力」。
  • 德國代表將離開安理會 耿爽:希望沒有你能更好
    德國代表將離開安理會 耿爽:希望沒有你能更好 時間:2020年12月23日 08:00:10&nbsp中財網   12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伊朗核問題舉行視頻公開會。德國常駐代表霍伊斯根在發言中就所謂康明凱案發表評論,妄稱康明凱在中國受到不公正待遇,中方應儘快將其釋放。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大使當場要求再次發言,對霍予以批駁。耿爽發言全文如下:  主席先生,  我剛才說過,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天的會議將是2020年安理會舉行的最後一場會議。
  • 安理會上,耿爽有理有據回懟,德國代表相形見絀
    撰文:Daydreamer近期,在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的有關伊朗核問題的視頻會上,德國代表霍伊斯根就康明凱案件進行了發言,表示其在中國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並且要求中國儘快將其釋放。我國代表耿爽當場發言進行回應。
  • 安理會上,印度新官上任,張口就索要一票否決權:五常理應有我們
    目前常任理事國除了中俄之外,就是英法美。日本、德國、印度都想要成為常任理事國一員,為此他們做出巨大努力。印度在這些國際中積極性最大,它一直在推動安理會改革,增加常任理事國名額。最近,據中宏網報導,安理會上印度新官剛上任,就口出狂言。直接張口就索要一票否決權,還表示五常理應有我們印度。印度時隔九年再次成為非常任理事國,對此印度國內相當興奮。
  • 痛批安理會工作效率低下,默克爾獻出妙計,意外暴露德國真正野心
    近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痛批安理會工作效率地下,並且獻出妙計,這下就暴露德國的真正野心了。不過,德國想要實現願望,恐怕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達成的。 默克爾的真實意圖 默克爾最後表明了真實意圖,那就是希望德國入常,默克爾指出,德國願意繼續承認起責任,為世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 德國:中俄故意用計量單位拖延
    德國指責俄羅斯和中國阻止聯合國安理會一個委員會對朝鮮是否違反聯合國規定的成品油進口上限作出裁定。自2006年以來,安理會加大了對朝鮮的制裁力度,以切斷平壤核項目和彈道飛彈項目的資金來源。2017年,它將朝鮮的精鍊石油進口限制在每年50萬桶。
  • 印度入常,每回都是四票通過一票否決,想要入個常咋就這麼難?
    比如說1949年,印度的鋼產量是中國的8倍,國際關係之如魚得水更是遠勝當時的新中國。 印度也挺爭氣,幾十年內搞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錫金等一堆陸上鄰國,弄到不少好處,對印度洋也著意經營。面對中國雖然戰爭沒佔到上風,至今在邊界上也還不肯消停…… 關於國際上更多的利益、更大的話語權,印度是否有想法?
  • 印度是世界第5大經濟體,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有多大?
    向來都是小姐的心、丫鬟的命的印度的野心非常大,具體來講有有三個層面:第一,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第二,未來成為美國、中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個超級大國;第三,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未來幾十年,印度的GDP也會相繼超越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印度的另一個優勢是龐大的人口,2020年2月,印度的人口達到了13.8億,未來五年內,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人口國。而且,印度的年輕人口世界第一,為印度經濟的振興、國家的繁榮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些都是印度不可多得的優勢、潛力。
  • 日本的新內閣,野心不小,茂木敏充:已做好入常準備
    日本再次發出入常請求根據共同社的報導,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此前在提及聯合國改革事宜的時候,再次提到了日本尋求入常的問題。這個話題的契機還要從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日開始說起,當時茂木敏充就在紀念視頻中表達了這個訴求,希望擴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並且希望日本能夠有一席之地。
  • 聯合國安理會:中國代表當著所有國家的面,呼籲徹查外軍犯罪行為
    據環球時報報導,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中國代表張軍當著與會所有國家代表的面,正式呼籲徹查外軍犯罪行為,國際社會應將衝突後國家的外國駐軍犯罪行為繩之以法。與美英兩國籤署了軍事協定的國家,又能得到一份信任,但這份信任是建立在"對方接受監督"的前提下,就像德國總理默克爾被美國監聽。而與英美兩國籤署軍事協定的國家則有整個北約,日韓和其它國家等。由於這些國家佔據了"世界主要國家"的一大半,所以"輿論權"都落在了它們的手裡。目前,聯合國共有193個成員國,2個觀察國,真正具有"國際曝光度"的國家,其實也就是那麼一小撮。
  • 默克爾的野望:從未放棄德國重返世界
    目前為止,華為確實為很多國家都提供服務,在德國逐漸向5G技術靠攏的時候,這個問題肯定會被放大。華為的系統非常複雜,很難追蹤,所以聯邦政府才會對其加以限制。  很多事情上我們不能聽信片面之詞,中國的法律法規與我們的法律大相逕庭,必須要謹慎對待,這些都是我們在同合作夥伴洽談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 中國代表在安理會駁斥日方辯解系「自欺欺人」
    中國代表在安理會駁斥日方辯解系「自欺欺人」   中新社聯合國1月29日電 (記者 李洋)當地時間1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會議期間,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在日本代表就靖國神社等問題辯解後發言,進行駁斥。
  • 中俄戰機聯合巡航傳遞什麼信號?俄媒:美國不是世界統治者
    視頻截圖(來源:央視軍事)【環球時報駐美國、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蕭達 郭偉民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譚福榕 陳康 柳玉鵬 王偉】中國和俄羅斯兩國空軍22日組織實施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震動了美國及其亞太盟友敏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