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會上,德國代表借敘利亞人道主義援助發起無理指責,俄中代表...

2020-12-22 人民資訊

【環球網報導】「俄中與德國在安理會激烈『交鋒』」,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17日報導,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當地時間16日無理批評俄羅斯和中國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此,俄中代表作出尖銳抨擊。

聯合國安理會2014年通過決議,授權聯合國人道主義機構及其執行夥伴可跨越邊界線和衝突線,為敘利亞人民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救援。今年7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的2533號決議,決定將巴卜海瓦跨境點授權延期12個月至2021年7月10日。但「德國之聲」宣稱,人道救援最初可以經過四個邊境口岸抵達敘利亞,「在俄羅斯的壓力下,四個口岸減少為兩個。今年7月,俄羅斯要求將運輸口岸進一步限制為一處。」

當地時間16日,德國代表霍伊斯根藉此對俄中發起攻擊。

據《世界報》報導,霍伊斯根當天在安理會視頻會議上聲稱,俄中指責救援物資無法運達敘利亞的說法「十分冷酷無情」。他敦促莫斯科和北京重新考慮其立場允許開放更多跨境運輸口岸,並批評聯合國安理會「放棄」了敘利亞民眾。

此外,霍伊斯根還宣稱,俄羅斯不僅在敘利亞內戰中支持阿薩德,而且加劇了民眾的「痛苦與死亡」。

「德國之聲」還提到,就在同一天,德國外長馬斯在非常任理事國兩年任期結束之際作總結時也發表類似抹黑論調稱,「過去兩年困難的時刻之一是俄中幾乎阻礙了對敘利亞的人道主義援助。」

針對這番無理指責,俄中常駐聯合國代表反擊了。

據《每日鏡報》報導,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德米特裡·波利揚斯基當時反擊德國說,如果安理會放棄了敘利亞民眾,責任在於德國和西方的「虛偽行為」。他還對霍伊斯根說:「我們不會想你的。」報導提到,德國今年年底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

報導還稱,中國常駐聯合國代理副代表姚紹俊則批評說,「德國在安理會的表現不符合世界以及安理會的期待。」他還說,德國通往常任理事國的道路「將會是困難的」。

相關焦點

  • 俄中在安理會與德國激烈交鋒,德國爭取常任理事國的努力要泡湯
    環球時報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的報導稱,俄中兩國與德國在安理會發生激烈「交鋒」。當地時間16日,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激烈批評俄羅斯和中國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德國的無理指責,俄中兩國代表毫不猶豫地懟了回去。
  • 安理會上,中美代表就敘利亞跨境人道援助問題正面交鋒
    【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據路透社5月20日報導,在19日聯合國安理會關於敘利亞人道問題的視頻會議上,中美兩國代表正面交鋒。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凱莉·克拉夫特(Kelly Craft)稱中國應允許聯合國增設向敘利亞提供跨境人道主義援助的過境點,以「證明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方面的全球領導力」。
  • 中俄在安理會與德國激烈交鋒,中國代表:德國所作所為想入常很難
    綜合多家德國媒體近日集中發布的報導稱,德國作為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已經接近期滿,為期兩年的時間讓德國在安理會上「出盡了風頭」,特別是在有關中東問題上德國極為活躍,尤其是集中在有關對敘利亞人道援助的問題上,德國甚至要比美國更加主動。
  • 德國在安理會上露臉攻擊中俄,中方火力全開:德國入常將困難
    德國一直是工業強國,在歐盟內部它也是領頭羊級別的存在,國際社會上德國也有很大的影響力。據德國媒體「德國之聲」17日報導,近日召開的聯合國會議中,中俄德三方展開了激烈辯論,德國駐聯合國代表大使指責中俄正在阻礙敘利亞民眾接受人道主義援助,中俄代表對此作出激烈抨擊。
  • 任期將結束,德國在安理會上攻擊中俄,中方:德國入常將很困難
    在聯合國,德國駐聯合國代表的任期即將結束,於是開始上演最後的瘋狂,在安理會上攻擊中國和俄羅斯,中國表示,這將增加德國入常的難度。是的,德國想要成為安理常任理事國,就應該拿出負責任大國的樣子,如果一意孤行,那只會讓德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公信力減弱,這應該不是德國政府想要的結果。
  • 中國又一次行使否決權,對安理會第5次投票通過的議案,中方棄權
    觀察者網7月13日消息,近日聯合國召開大會,討論是否有必要對敘利亞實施的跨境人道主義援助協議進行延期,德國、比利時提交草案後,中國和俄羅斯都行使了作為常任理事國擁有的否決權。
  • 希拉蕊促安理會出兵敘利亞獲附議 稱俄中將付出代價
    敘利亞之友第三次會議,今天在法國巴黎召開,與會各國繼續就如何解決敘利亞危機展開討論。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要求安理會啟動《聯合國憲章第七章》,對敘利亞進行武力幹預。英法德澳等國都對此作出附議。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會議上發言,敦促各國迅速採取行動,解決敘利亞危機。
  • 中俄德「火藥味」十足,德國遭狂懟
    導讀:12月16日,各國代表通過視頻舉行了聯合國安理會會議,在這個過程中,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對俄羅斯和中國進行批判,表示兩國阻礙了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這引發了國際關注。早在2014年,聯合國安理會就表示授權聯合國人道主義機構可以越過邊界線和衝突線,為敘利亞人民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救援,今年通過的第2533號決議決定將巴卜海瓦跨境點授權延期12個月至2021年7月10日。
  • 安理會上,耿爽有理有據回懟,德國代表相形見絀
    撰文:Daydreamer近期,在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的有關伊朗核問題的視頻會上,德國代表霍伊斯根就康明凱案件進行了發言,表示其在中國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並且要求中國儘快將其釋放。我國代表耿爽當場發言進行回應。
  • 德國在聯合國突然發難,面對無端指責,中俄強勢反擊
    而在近日的聯合國大會上,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又突然聲稱中俄兩國阻礙了外界對敘利亞提供的人道援助。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指責中俄兩國據相關媒體此前報導稱,德國外長在卸任前曾表示,中俄兩國的相關舉措讓敘利亞民眾得不到外界的人道援助,而近日,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又再次發表類似言論,甚至還公開點名指責俄羅斯,稱俄方介入敘利亞戰局,援助阿薩德政府,導致該國民眾遭受更加難以承受的苦難。
  • 安理會上,俄涉敘草案第二次被否決,15國中僅4國表示支持
    本月11日俄羅斯媒體的消息,俄羅斯所提交的和敘利亞相關的草案在聯合國安理會上遭到再次否決。根據俄羅斯在草案中的描述,希望能夠在土耳其以及敘利亞的邊境地區只留下一個通行檢查站,通過這樣的方式將來自國際社會人道主義援助運往敘利亞。
  • 安理會一致通過決議 決定核查和銷毀敘利亞化學武器
    人民網9月28日訊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安理會15個成員9月27日以一致贊成的結果通過了授權對敘利亞存在的化學武器進行核查和銷毀的決議草案。這是自敘利亞衝突爆發以來,安理會所通過的第一份有關敘利亞問題的決議草案。 本月輪值主席國澳大利亞常駐聯合國代表昆蘭大使主持了9月27日的安理會會議。
  • 中國代表在安理會通過關於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措施延期決議後作...
    新華社聯合國12月19日電在  聯合國安理會19日表決通過關於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措施延期決議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吳海濤作了解釋性發言。  吳海濤說,中方對當前敘利亞人道局勢深表關切,高度重視緩解敘利亞人道局勢的努力。敘利亞整體安全形勢好轉,為進行人道救援行動創造了良好條件。
  • 聯合國上中美直面交鋒,在敘利亞人道問題上,中方明確表態
    這次聯合國安理會在7月29日時,就敘利亞的人道主義展開討論,中方闡明自己的立場。敘利亞境內人道危機自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給國內的民眾帶來了深重苦難,人們流離失所,找不到安穩的工作,保障不了正常的生活。在現在這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下,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令人心驚,也該讓人反思。
  • 為幫助敘利亞難民,歐盟德國韓國將提供更多援助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費代麗卡·莫蓋裡尼周四在布魯塞爾第三屆敘利亞國際捐助者會議上表示,歐盟確認向土耳其的難民捐款15億歐元(合17億美元),以此來支持敘利亞和該地區的未來。莫蓋裡尼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想確認歐盟為土耳其難民再次提供15億歐元的捐款。並且,我今天很自豪地宣布歐盟正在確認向敘利亞難民提供5.6億歐元,即6.34億美元,並在2020年提供同樣數額。我們有志於在2021年維持相同的水平。」同時,德國表示將向敘利亞提供1.63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
  • 聯合國大會通過敘利亞問題決議 137個國家贊成
    呼籲任命特使  決議呼籲聯合國任命一位特使,為和平解決敘利亞危機進行斡旋,並通過提供技術和物質援助的方式,為阿盟處理敘利亞危機的努力提供支持。  解釋  根據《聯合國憲章》,聯合國大會決議與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有所不同:前者具有政治影響力,但沒有法律約束力;後者具有強制性,相關國家必須接受並履行。
  • 德國在安理會對中俄發起攻擊,耿爽直接把話挑明,態度前所未有
    一直以來,德國在國際社會上基本不輕易表態,因為德國方面的態度一向非常謹慎,除了必要的外交辭令以外,德國並不會單獨對其它國家進行指責,不過近日,德國方面的態度卻似乎發生了變化。德國在安理會對中俄發起攻擊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安理會於當地時間12月22日召開了今年最後一次會議,在會議上,德國代表霍伊斯根提及了中國逮捕兩位加拿大人的事情,他認為這二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因此希望中方能夠釋放二人。
  • 美英法軍事打擊敘利亞 安理會緊急會議未通過譴責決議
    隨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強硬表態,空襲沒有經過聯合國安理會授權,違反了國際法。普京表示,美國及其盟友對敘利亞軍用和民用設施進行武力打擊未獲聯合國安理會授權,是違背《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的侵略行為,必將加重當地人道主義危機。俄方對此強烈譴責,並將要求安理會成員召開緊急會議。
  • 葉門政府向聯合國安理會告狀
    【新華社微特稿】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阿拉伯國家外交官2日披露,葉門政府及其盟國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去年年底致信聯合國安理會,指認葉門胡塞武裝違反停火協議。這名外交官告訴法新社記者,去年12月31日,上述三國駐聯合國代表致信時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稱胡塞武裝在停火協議生效後出動狙擊手和中程彈道飛彈,在紅海港口城市荷臺達發動攻擊。三國指認胡塞武裝在荷臺達設立路障、挖掘戰壕。荷臺達是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進入葉門的主要門戶,2014年以來由胡塞武裝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