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絡搜索愛滋病信息,超七成人不清楚檢測時機、方法
近日,中國家庭報聯合搜狗搜索共同發布《基於愛滋病相關信息網絡搜索行為特徵分析報告》,這是國內首份聚焦愛滋病相關信息網際網路+檢索行為,對網際網路用戶網絡搜索、諮詢行為做出人群基本畫像及行為特徵分析的報告。
報告顯示,2017至2019年三年間,通過搜狗搜索、諮詢愛滋病相關信息的用戶總數已達1.2億人次。報告建議,如能抓住高危行為後4-12周的關鍵時期,為高危人群及時傳遞權威檢測信息、構建有效隱私保護,可為推動愛滋病早篩、早診、早治療目標的實現提供助力。
超九成搜索來自15至35歲的性活躍群體,八成為男性
報告顯示,三年來,通過搜狗搜索、諮詢愛滋病相關信息的用戶數量從2017年的2617萬人次,攀升至2019年的5241萬人次,總數已達1.2億人次,仍不斷增長。
從人群性別分布上看,在愛滋病感染風險的搜索及諮詢用戶中,超過八成為男性,男性獲取愛滋病相關信息及服務的需求更加強烈。從年齡上看,風險行為群體超九成為15至24歲及25至35歲的性活躍群體。
「這部分群體同時也是網際網路重度用戶,通過網絡手段加強愛滋病相關防治信息普及,開展網際網路+動員檢測、綜合幹預、感染者關懷救助等一系列工作,無疑將收穫更好的宣教效果。」搜狗AI醫療中心總經理任斌表示。
超六成用戶高危行為後六周之內即上網搜索
從搜索內容上看,近半數用戶對「皮疹」「紅點」、「疙瘩」等常見症狀類信息最為敏感,容易引發是否感染愛滋病的警惕。用戶希望通過搜索獲得更多權威內容,與自身對比、判斷是否感染愛滋病。
超六成用戶高危行為後六周之內即上網搜索、諮詢相關信息,尋求網絡幫助。首次發生風險行為後,超六成用戶願意選擇網際網路渠道尋求幫助。超八成用戶願意儘快接受檢測,但超七成人不清楚檢測的時機、合適的方法、準確地點及檢測費用等詳細信息。在不願意檢測的人群中,超過四成人出於擔心隱私洩露的考慮。
報告指出,如能抓住高危行為後4至12周這個關鍵時期,為高危人群及時傳遞權威檢測信息、構建有效隱私保護,可為推動愛滋病早篩、早診、早治療,提升工作效能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數據顯示,有40.7%的用戶所描述的行為其實並不存在感染風險。
如「愛滋病(患者)穿過的衣服我再穿會傳染嗎」、「超市裡手劃出血了得愛滋嗎」等也經常在用戶的網際網路檢索中出現。這一行為背後也體現出,用科學知識打消無知恐慌,拓展愛滋病科普傳播的方式、影響人群覆蓋面等工作仍任務艱巨。
(責任編輯:DF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