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寧區北新涇街道作為全市唯一「AI+社區」,入選上海市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
早在2018年底,北新涇街道便作為全市「AI+社區」場景建設主體,探索人工智慧融入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地區、跨領域的高效資源整合,推動各項服務「智能化」「掌上化」,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智慧便捷。
如今,九大類30個項目在新涇六村實現了集中應用,這裡究竟藏著多少「黑科技」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細數一下↓↓
●「智慧健康小屋」
「智慧健康小屋」讓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看病配藥、打點滴,得到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同的服務。引入的智能設備,可以協助醫生開展體質檢測、慢病隨訪、早期眼病篩查等。
居民在健康雲平臺上,刷刷醫保卡就能查詢到自己的健康數據(既往病史、檢查報告、用藥記錄),還能預約全市二、三級醫院的專家號。
小屋還打通為老服務中心、居家養老、家庭醫生、社區衛生站等各節點數據流,隨時為老人提供近在身邊的康養驛站、智能眼底照相、困難老人健康管理等康養服務。
為了滿足居民夜間普通問診和購藥需求,活動室門口還配置了「平安好醫生」,24小時開放,集健康體測、在線問診、醫藥零售功能於一體。
●「愛家書房」
「愛家書房」是「群眾家門口的圖書館」。紙質書籍可自助借閱,在全市統借統還。「瀑布流電子書」、墨水屏閱讀本等,為居民提供閱讀、聽書、外借、下載等全方位服務。
「朗讀亭」提供沉浸式朗讀環境,「美聲」後的誦讀作品還可下載分享到朋友圈。
家長們還可以帶上孩子在親子互動區享受寓教於樂的小時光,這裡有一排圓弧形的書架,書架上有各種兒童繪本等等,中間還設有兩塊電子互動屏幕,既可以觀看動畫繪本,也可以學習漢語拼寫功能。
●健身「體魔方」
健身「體魔方」被居民親切地稱為「AI私教」。「體魔方」能結合個人健康檔案開出個性化「運動處方」,分類指導居民特別是慢性病人群更加科學地健身。
這片健康運動區域,還深受小區年輕人和周邊白領的歡迎,大家會來健身交友、打卡曬單配圖。
●家門口的「辦事大廳」
「一網通辦」、電力服務等終端設備,能在線辦理71個政務服務事項,讓居民在小區裡就能辦好醫保就醫記錄冊申領、居住證續籤、各類證明材料列印、繳納公用事業費等,大大減少了居民往返和等待的時間。
此外,北新涇街道的「社區大腦」還全面接入了市區一網統管系統,並深化了智能門磁、店招店牌、電梯安全監測等多個特色應用模塊,充分利用技術紅利解決城市治理痛點,小區垃圾分類、物業管理處置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智能門磁
智能門磁被試點安裝在部分80歲以上老人的家門口,通過感應磁鐵來判斷門的開關狀態,開關門的信息會上傳到雲端,一旦老人超過48小時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預警信息會第一時間同步推送到街道「一網統管」平臺以及居委老齡幹部手機中。
●無線人體體徵感知傳感器
無線人體體徵感知傳感器被試點安裝在居民家中的臥室、衛生間等場所,可以針對日常生活不便的人群起到24小時不間斷看護作用,居民體徵狀態、睡眠狀態、動作狀態等都能夠清楚識別,並做到實時的監控和記錄,一旦發生異常,30秒內立即主動報警,為居民贏回寶貴的時間。
●智慧電梯
今年5月,北新涇街道推行AI智慧電梯運行安全監控系統工程,電梯內新安裝的攝像頭對實時採集到的視頻圖像進行智能分析,一旦電瓶車進入電梯,電梯會第一時間發出警示信息,24小時實時檢測實時報警,電梯門也將無法關閉。同時,預警的畫面也會第一時間傳送至居民區監控室,通知保安及時杜絕非機動車進樓道的現象。
在區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北新涇街道抓住一批人工智慧龍頭企業和獨角獸創新企業集聚長寧的契機,積極向企業開放社區多樣的實踐空間和應用場景,形成了「財政投入合理、居民感受深切、政府創新引導、企業主體參與」的共建模式。
作為「上海市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北新涇街道將繼續積極實踐「科技」,深入智慧社區建設,在前期試點基礎上,將成熟、規模化的解決方案,推廣輻射到整個街道,讓百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猜你喜歡
驚豔!泉口路新增6大景觀,美圖先睹為快!100%同意!3部交付,終圓「加梯夢」!長寧區區管幹部提任前公示這波老照片裡的「天山街市」,阿拉「老長寧」還記得嗎?這位89歲的老人講述20年不變的情緣……記者:孔建宏
原標題:《長寧這個市級「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究竟藏有多少「黑科技」?》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