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看過四季輪轉之間的繁華和凋零,也經歷過一目繁星的燦爛。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總會遇見各式各樣的人,也會體驗親情、友情、愛情,而此間種種因緣糾葛,亦不是你我一字一句就能夠交代清楚的。
在這個錯綜複雜的社會裡,有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有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也有夜幕之下、蕭瑟破敗。
可是,一個人只要來到這個世間,終有一日會踏入社會,終有一天也會去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這是每個人都將經歷的,不論好壞不論結果,也不論你願或不願。
但是每個人,總是期待美好生活的,所以即使這個世道艱難,每一個人還是努力地去追求生活中種種的小確幸,以求讓自己每一天都過得和和美美、倖幸福福的。
再來,人吶,總是期待在這短短的幾十載人生中能夠豐富自己的,畢竟,人對美好的事物有追求,當然對自己也有一定的要求了。
所以在人生的每一次歷練裡,人們都期待自己有很大的提升。而當一個人愈發的成熟和懂得人生的真諦之後,那麼他的修養將由內而外散發出來,這是自然而然的,也是人生過程中的一次又一次沉澱。
提升自己修養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有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清楚明白,那就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
在《弟子規》裡,有這樣一句話:「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在這個社會裡,很多時候,一個人最大的修養就是要懂得顧忌他人的感受,在一些情況下也要懂得給別人留面子。
當然,在一些情況下,或許對方是真的做錯了,可是往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作為旁觀者的我們知道他錯了,作為當局者的他們卻並不知道。
又或許是因為拉不下面子,對方可能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是很多時候他們需要的並不是當面的指出來,而是希望能夠得到足夠的尊重。
所以,有時候千萬不要急著去指責他們,也不要對別人的行為和話語評頭論足,因為這可能會適得其反,好心辦了壞事。
聰明的人要懂得給別人留面子,試著去理解他們,這是修養高的表現,也是一個擁有生活智慧和包容心的人才能夠做到的。
我們常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時候面對別人不好的言論和錯誤的行為時,或者說看到別人處在某種尷尬的境地的時候,這時候我們更應該做的就是給別人留面子。
或許你也看不慣對方的態度和做法,也受不了別人的處事方式,但正如剛才所說,一個有修養的人絕對不是見到一點點不如自己意的人或事,就急著跳出來評頭論足的人。
因為對於有修養的人來說,和這種人溝通才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不掉價的。
任何人都值得被尊重,因為人格是平等的,不論什麼階級地位,在這個社會上,我們都應該互相尊重彼此,而不是為了圖一時暢快就去駁他人的面子。
然而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一類人,他們不管什麼事情都能夠拔到最高的高度,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制裁別人。
在這些人的世界裡,即使是一件芝麻大小的事情,他們也可以把它搞到像西瓜那麼大,而這往往是非常殘忍和可惡的,因為對於被制裁的人來說,這往往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極端的。
其實這樣做又有什麼好處呢?事情本來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而卻為了自己一時的暢快,讓別人得到了超過應得懲罰的懲罰,而自己也因此平白的得到了一股怨氣,有必要嗎?
在我們日常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更應該注意,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不該說話,在什麼人面前說什麼話。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本無意去傷害別人,只是可能說話時語氣表達不當,所以對別人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傷害。
故而,若是我們想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就必須得先學會表達自己,甚至有時候我們更應該學會如何去委婉的表達自己的不滿。
在這個社會上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夠橫衝直撞、直來直往,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那些在現實生活中耿直的人,往往會容易在職場裡,或者是在平時和他人的相處過程中,因為快言快語而得罪人吃虧,便是這個道理。
當然,這些人在一些場合裡也會說出一些不適當的話,這樣的人,沒錯,他們是耿直豪爽,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想過他們的話,說出來別人能不能夠承受得起,這樣的人,又何談修養?
所以,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懂得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思考一下別人所面臨的處境,那麼你就會明白,給別人留面子是多麼有必要的了。
當然,當你學會了顧及他人情緒的同時,你的修養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