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意評價別人,才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2020-12-25 讀行人生

生活中,有些人總以為自己看到的那一部分就是全部事實,總喜歡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身上,對別人妄下評論。

聽過這樣一段話:「請你不要冒然評價我,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卻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是聽聞我做了什麼,卻不知道我經歷過什麼。」

不要輕易評價別人,因為你看見的,不一定都是事實。

許多人都會忍不住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讀別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你的未必就總是對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就是錯的。這個世界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如果一味地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難免給人不尊重人的感覺。

即便看到了對方的弱點,我們也無權理直氣壯地揶揄和玩笑甚至向別人「扔石頭」。這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嗎?恐怕沒有。每個人的經歷、特長、審美、生活方式都不一樣,假如對方有什麼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你自己又何嘗十全十美?

這世界上總有和你不同的人,不一樣的想法,不能交融的價值觀,有時候並不需要你下很多決心,做很大的改變,不妄加評論,不隨意幹涉,就已經是最好的尊重和修養。

世上也從來沒有兩個人能擁有完全相同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可以選擇豪車敞篷沙灘美女,他也可以選擇蝸居一角仰望星空。

就算你有錢、有資歷也不代表你就可以隨意介入別人的生活,因為你永遠沒有和別人一樣的生活經歷,自然也就無法對別人的選擇感同身受。

你沒有經歷過別人的生活,就不要輕易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不要在沒有搞清楚事情真相之前,就輕易做評判、下結論。

不隨意評價一個人,是一種善良。

活在這個世界上,誰都不容易。

你只看到濃妝豔抹的女孩在夜店打工,卻不知她辛苦工作為了遠在家鄉的爹娘。你只看到滿身紋身的壯漢對著司機罵罵咧咧,卻不知他剛剛救下了一隻橫穿馬路差點被車撞到的小貓。

你覺得好的事情,別人未必覺得如此,而你覺得不值一提的物品,可能在別人眼裡也是彌足珍貴。

也許一個人最大的惡意,便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到其他人的身上。

正如《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這樣一段話:「我還年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非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不隨便評價別人,收斂嘴舌,是一種很高級的修養,這份修養裡藏著成熟和包容。因為你並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

韓寒說,如果你不了解,就請你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如果你了解,那你就更應該閉嘴。

可惜,我們總是習慣輕易地去評價一個人,給其貼上標籤,卻忽略了我們不曾身在其中,根本做不到感同身受。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有各自的生活方式,我們不能要求別人絕對理解自己,也不能要求別人和自己一樣。我們不必要求自己去按照別人的生活方式而活,但也別強求別人與我們完全相同。

有一些人過分喜歡評價他人的生活,殊不知語言暴力有多可怕,傷口就有多深,它可以隨時,可以隨地,甚至可以隨心所欲地傷害一個人。

說到底,我們沒有資格去評價任何人的人生,有時我們以為的真相,其實只是表象。不要用你自己的眼光隨便去評價別人的生活,因為你根本不懂別人的幸與不幸。

人活在世,要學會尊重他人,接納他人,正如俗話所說,閒談莫論是非,靜坐常思己過。

不隨意評論別人,不隨意幹涉別人,才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相關焦點

  • 不隨意去評價別人,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總是喜歡把自己的觀點強行加在別人的身上,對別人的評價也是信口雌黃。曾經特別喜歡這一句話:「你好,請你不要冒昧的評價我,因為你可能只知道我的名字,但是不清楚我的故事。你只是道聽途說我做了什麼,但卻不明白我到底經歷了什麼。」不要去輕易的評價別人,可能你眼睛看見的,耳朵聽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實的。
  • 不隨意評價指責別人,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包括在得知別人的傷心事時,我也總以為能夠感同身受,但其實不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假如你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或許你還可以領會一二,如果這事情從來沒有發生在你身上,那麼當事人的心情我們壓根不能理解。從前我總是習慣從別人的口中去看待一個人,如果他們說他好,那我就覺得他好,說他不好,那就是不好。
  • 不隨意評論別人的生活,是一種尊重,更是一種修養
    不要輕易地去評價別人的生活,每個人的行為,都有著自己的出發點和原因,也容易被自身所局限,多嘗試換位思考和尋找共情,求同存異地去理解別人。有些人總是忍不住想表達自己的看法,控制不住自己的嘴,總感覺不說出自己的看法好像自己不存在一樣,這種圖自己一時口快,給別人和自己帶來不必要煩惱的做法,實在是不可取。
  •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是不輕易評價他人,最好的狀態是不被評價左右
    一個人遇事看得開,放得下,想得通,不期望,不失望,坦坦蕩蕩,從不刻意評價任何人,這才是可貴之處。時間是個好東西,她能幫助你忘記所有的不愉快,能讓你變得不再悲傷,能讓你重拾生活的信心。永遠不要在別人的評價裡認識一個人,如果你沒有接觸過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慢慢去了解。
  • 一個人最深層次的修養,是不輕易評價別人的是非!
    確實如此,人類悲歡本來就不相通,如果不了解別人曾經歷或者正在經歷什麼,就不要輕易的下結論,一個人最深層次的修養,就是永遠不要輕易評判別人的是非。我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什麼樣的書都會去看,有一次和朋友逛書店,我看見一本名叫《希望永遠都在》的書,內容很精彩,便在一旁坐著,翻看了一會。
  • 不隨意評價他人是一種修養
    真正有修養的人,不會隨意評價他人,因為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維和觀點,這是無法阻止的。其實,沒有人喜歡聽別人說道理,因為聽再多的道理,也不是屬於自己的道理,在生命中體現不出什麼實質性,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某些事情以後,我們才能領悟到其中的深意。
  • 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的人,沒見過世面」,請不要隨意評價別人
    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將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隨意去評價和猜測別人的生活。 不知道你怎麼看待,這種隨意評價別人生活的人呢?
  • 老祖宗智慧:不隨意評價他人,是一種良好的修養
    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氣質高貴的人必然是有著良好修養,他的一舉一動都讓人感到舒服,真正有修養的人不止在獨處的時候能夠保持一份平靜的心態,在眾人裡也能堅持自己的內心,不隨意評判他人,老祖宗說:「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是非」,不隨意評價他人是一種良好的修養。
  • 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
    而當一個人愈發的成熟和懂得人生的真諦之後,那麼他的修養將由內而外散發出來,這是自然而然的,也是人生過程中的一次又一次沉澱。提升自己修養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有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清楚明白,那就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在《弟子規》裡,有這樣一句話:「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 一個人最大的成熟,是懂得尊重別人的不同
    很多人都說這個大媽沒修養,沒口德,非常同意,但我還想再多加一個:不成熟。成熟從來不是看一個人的年齡,而是看他(她)對別人、對這個世界是否足夠地包容和理解。《奇蹟男孩》裡一出生就面部畸形的奧吉說,「相對於面對成年人,我更害怕面對小孩子,因為他們見到我都會害怕,小孩子不太會掩飾。」
  • 將心比心,是一個人最大的善良,最好的修養
    所謂將心比心,就是遇事能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別人的心,能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中國人自古就很有人情味,就提倡做人做事要將心比心。儒家經典著作《論語》有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說,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這句話強調的其實也就是將心比心。將心比心,是一個人最大的善良,最好的修養。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尊重別人
    人生在世,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贏來尊重。贏人心者,必有眾人幫襯;被認同者,自然招來好運。懂得尊重別人,也會得到好運相伴。尊重別人的付出,尊重別人的不同、尊重別人的幸福,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一個人最高的修養是:在上不傲人,在下不卑人。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在蛋糕店門口踟躕,路過的行人神色異常。店裡的夥計不耐煩地說道:「一邊去,一邊去、別影響生意」。
  • 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
    曾看到一句話說:「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一個人最大的惡意,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一個人最大的善意是真心理解別人的幸福並祝福人家幸福。」01你隨意評價別人的樣子,真「醜」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底下有個評論十分刺眼。
  • 尊重是一種修養,願每個人都學會尊重別人,受到別人的尊重
    人和人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格,是一種謙虛。是對他人人格和自我人格,他人價值和自我價值的肯定。尊重是尊敬,任何受人尊敬的人,他一定會尊重別人。尊重是一陣春風,一隻白鴿,一泓湖水。
  • 不多管閒事,不幹涉別人,才是對彼此最大的尊重
    可如今我腦子閃現的只有八個字——「不求不助」和「守好界限」。「不求不助」是心理諮詢師的諮詢原則。說起來會有點複雜,但總結起來就是,當對方不需要改變,或者不想改變時候,絕對不勉強,即使他在你眼中已經存在很大的問題。人和人永遠是不同的個體,我們所持的只是自己的價值觀,擁有著自己主觀的感受。而心理諮詢,一定要尊重對方的感受。
  • 最好的修養是懂得尊重
    AGOOD MAN最好的修養是慢慢的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恭敬其實是在莊嚴你自己。比如堅強,比如努力,再比如尊重他人。孟子有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一個人在與別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的理解別人,尊重別人,那麼他一定會得到別人百倍的理解和尊重!
  • 《天賜的聲音》高進被批太「土」,尊重別人,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最新一期節目丁太升又評價說高進的聲音太土,鄉土味太重。 我們先不說樂評人丁太升的言論是否能代表大眾的審美,單以他出言刻薄的態度,就從側面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現下好多人都覺得批評別人能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和審美獨特。
  •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值得收藏 )
    圖片來源:pexels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是尊重他人 尊重的內涵 尊重朋友的隱私, 不嘲笑,不散布; 尊重親人的關愛, 不厭煩,不逃避; 尊重孩子的思想, 不強勢,不打擊。
  • 不輕易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
    你沒有經歷過我的苦,就很難理解我的痛,你沒有經歷過我的人生,便不知道有些事情對我的意義。就像有一句話說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走不進去,我把最深的秘密放在那裡,所以,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 尊重別人是一種修養,但遇到別人不尊重自己怎麼辦?
    遇到別人不尊重自己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他不尊重別人,別人又何必尊重他,遇到所以說你就當他不存在,無視他,不作任何反應,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視他才是最有力的反擊。不尊重自己的人,就需要我們學會放寬心態,調節情緒,並以此為鏡,反觀自己,磨礪自己,感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