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深層次的修養,是不輕易評價別人的是非!

2020-12-13 沐陽說

曾有一個女性朋友說,最討厭那種喜歡指手畫腳、尤其是對姑娘品頭論足的男人。

我深以為然,並對此行徑極其厭惡。

但我們周圍,好像總是有這種愛對別人指手畫腳的人,他們不管夠不夠了解,總是輕易的下結論,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去評判他人,甚至站在某種「制高點」上對別人進行隨意的指責。

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把所有的結果理所當然用自己想當然的邏輯來解釋,這何嘗不是一種惡意。

電影《搜索》中的高圓圓,因拒絕給老大爺讓座,被眾人集體指責其道德淪喪。

可他們並不知道,上公交車之前的她,剛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心灰意冷、沉浸在驚愕與恐懼之中。

在現實中,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

曾經有一個新聞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大多數人或許都看過相關的報導,整個事情很簡單,上海的某路公交車上,一個女孩拒絕給一個老人讓座,車上其他人以及那個老人對女孩再三指責,甚至有人強行拖拽,女孩很倔強就是不讓座,整個過程被好事者拍了下來並上傳到網上,一石掀起千層浪,眾多網友紛紛留言指責女孩,甚至牽連到整個「90後」,最後小女孩迫於壓力哭著站起來,其他人才發現這女孩白色的褲子上已經滲出血漬,在生理期沒有處理的小女孩羞紅了臉,眾人沉默不語,隨後小姑娘艱難的退到一角,老人嘟囔著坐了下去。

事情的真相曝出之後,網上的議論呈現出一邊倒的形勢,紛紛為小女孩叫屈:

「這是道德綁架啊……

「明明有時候累到不行,好不容易有個座,真的不想讓座!」

「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那小姑娘才是那個有需要的人吧。」

「有些老人,吵架的力氣都有,站一會怎麼了?」

有一個大V在微博上說,這幫網友可真有意思,說人不是,給小姑娘捅刀子的是他們,最後賣同情,給人餵糖的也是他們。

確實如此,人類悲歡本來就不相通,如果不了解別人曾經歷或者正在經歷什麼,就不要輕易的下結論,一個人最深層次的修養,就是永遠不要輕易評判別人的是非。

我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什麼樣的書都會去看,有一次和朋友逛書店,我看見一本名叫《希望永遠都在》的書,內容很精彩,便在一旁坐著,翻看了一會。

朋友走過來,瞅了瞅書名,隨即嘲笑我說,看不出來,你還喜歡看這種雞湯啊?

但是他不知道,其實這本書是在講柬埔寨的歷史,它記錄了世界的變革,內容可以說是血淋淋的慘烈,只不過名字看起來很「雞湯」。

我倒是沒有怪他的無知,只是覺得,這種先入為主的揣測和評判,實在是太過於草率了。

這讓我想起另一本書,名叫《豐乳肥臀》,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的代表作,但是,乍看這名字恐怕會有很多人帶著有色眼鏡去猜測內容吧。

韓寒曾說過一句話,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如果你了解,那你就更應該閉嘴。

不隨意評價,即使看破,也不必說破,這是做人的智慧,更是應該深到骨子裡的修養。

電視劇《匹諾曹》中,有個情節讓人印象深刻。

一個體重90多公斤的重度肥胖大嬸,在健身房瘋狂運動,減到了70多公斤,卻不幸因運動過度心臟麻痺而死。

所有人都在好奇她為什麼不要命的減肥,當記者前去採訪,眾多猜測鋪天蓋地:

大嬸的前夫再婚,對象是個苗條的女人,所以才受到刺激,下狠心減肥。

於是,媒體鋪天蓋地的新聞都是以「不要因為愛美而過度減肥」為主題,大嬸的照片被公布,遭到了人們各種各樣的嘲笑。

可事實卻是,大嬸的女兒被查出肝硬化已經到了末期,只有接受肝移植才能活下去,大嬸想要將自己的移植給女兒,卻因為自己得了脂肪肝無法手術,只有減重30公斤以上,才能手術,酒女心切的大嬸為了短期迅速減重,沒日沒夜的在健身房運動,最終釀成慘劇。

那些張口即來的人有多武斷,真相就有多沉重。

正如男主角所說:

不管自己的話有多大分量,就信口胡言的人,實在太可怕。

而更可怕的是,有人不僅僅隨意評判你的生活,甚至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你。

有一個朋友,畢業之後在一線城市打拼,事業順風順水,不到三年就在公司混到了中層,年薪20萬,常常自詡為「精英」。

一次同學聚會上,酒過三巡,他在飯桌上侃侃而談,為別人傳授「成功經驗」,有一個畢業後做了村官的同學,成了他主要的說教對象:

農村有什麼好的呀,沒什麼前途,浪費青春,還得去大城市打拼,人生才有奔頭。

言語之間,甚至帶著些嘲諷意味:

你看你,渾身都帶著些土腥味,穿的也土拉八幾的。

其他人並不待見這位「精英」,場面一度尷尬,直到有人說了一句:

你混的是事業,人家是混仕途的,你們不一樣。

眾人紛紛附和,氣氛這才緩和下來,而那位「村官」同學一言不發,埋著臉顧自吃喝,我想他心裡必然不好受。

王爾德在《英倫情人》中說,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別人按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

正是如此,你有你的追求,別人有別人的理想,但你要把你的價值觀強灌給別人,此舉實在太low!

你在大城市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奉獻創意,混的風生水起;而我在小縣城邁不開腳的格子間犧牲汗水,同樣過的多姿多彩。

生活本就是豐富多彩的,各有各的姿態,也各有各的方式,每一種都值得尊重。

有一位作家曾說,我們是人類,卻不是一類人。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誰都不曾經歷別人的生活,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誰都沒有權利去指手畫腳。

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開篇有這樣一段話: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所以,那些想當然的臆想,往往並不是真的。

在學校裡舉止邋遢,頓頓就著免費例湯啃饅頭的少年,可能不是因為通宵上網花光了生活費。

深夜酒館裡趴在桌子上睡著的上班族,可能並不是出來「找樂子」的油膩男人。

那個在地鐵上穿著奇裝異服的姑娘,可能也並不是「思想有問題」的異裝癖。

我們會因為某些蛛絲馬跡,就輕易給別人貼上各種標籤,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取向和價值選擇,每個人都有你不知道的經歷,那個少年,舉止邋遢,天天啃饅頭可能是因為家裡突逢變故,已經給不起生活費;那個深夜在酒館睡著的上班族,可能因為失業痛哭了一場;那個奇裝異服的姑娘,也有可能是趕著去一場演出……

世有萬象,人有千面,輕斷別人的生活或觀念,未免太過狹隘。

正如郭敬明所說,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

而人生在世,要想過的輕鬆活得簡單,就不要活在別人的評價裡,就像楊絳先生所說,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不去評價別人,更多的去關注自己,你可以觀人及己,看到不了解的現象,何不閉上嘴巴去了解,碰到不能理解的東西,何不安安靜靜去學習。

人心都有桿秤,最重要的是有辨是非的能力,而不是嚼是非的嘴巴。

同時,面對別人的評價,也不必耿耿於懷,好的且當做鼓勵,壞的且當做鞭策,能承受多少讚譽,就要承受多少詆傷,修煉出一個強大的內心,何其重要。

在高口碑科幻劇《黑鏡》中,有一集講得是在未來的生活中,一套評分體系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這種評分機制也影響著人們的階層。每個人都有一個分值,無論是朋友和陌生人都可以互相評分,分值越高打分的權重也越高,而分值的多少也時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比如租車,搭乘飛機都需要相應的分值。

故事的女主角萊西是個普通的上班族,她每天注重舉止儀表練習假笑,對每一個人都面帶微笑保持友善,給每一個人都打滿5分,其目的不言而喻。

後來為了買一棟心儀的房子,需要提高分值,她不得已聯繫自己的高分閨蜜,得知閨蜜要結婚,萊西更是高興壞了,婚禮當天都是高分人群,自己表現好了漲分自然很簡單.

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正如片名「急轉直下」,在去機場的路上因為司機打了低分,萊西總分下降無法搭乘飛機,又因為爆粗口評分一降再降,後來只能租一臺低檔次的車,卻又在半路拋錨,她終於崩潰了,一身狼藉大鬧閨蜜的婚禮現場,分值降為1分的萊西被關進監獄,而她終於才發現,在別人的評價裡,才能得到久違的輕鬆感。

糾結於別人的評價,固步自封,註定過不好這一生。

所以,不必執著於別人的評價,也別為了別人的評價一昧迎合,最終失掉自我。

誠然,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渴望被了解,但漸漸就會明白,真正與你心意相通的人少的可憐,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也都有自己的軌跡,喜怒哀樂皆不,成敗榮辱也各有各的不同,人生百態,本就豐富而多彩。

所以,不要輕易定義或評價別人的生活,這是最基本的修養。

同時,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判,請顧自生活,認真過好自己的人生,這是每個人必經的修行。

相關焦點

  • 不隨意評價別人,才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生活中,有些人總以為自己看到的那一部分就是全部事實,總喜歡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身上,對別人妄下評論。聽過這樣一段話:「請你不要冒然評價我,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卻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是聽聞我做了什麼,卻不知道我經歷過什麼。」不要輕易評價別人,因為你看見的,不一定都是事實。
  • 不輕易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
    你沒有經歷過我的苦,就很難理解我的痛,你沒有經歷過我的人生,便不知道有些事情對我的意義。就像有一句話說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走不進去,我把最深的秘密放在那裡,所以,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 不隨意去評價別人,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總是喜歡把自己的觀點強行加在別人的身上,對別人的評價也是信口雌黃。曾經特別喜歡這一句話:「你好,請你不要冒昧的評價我,因為你可能只知道我的名字,但是不清楚我的故事。你只是道聽途說我做了什麼,但卻不明白我到底經歷了什麼。」不要去輕易的評價別人,可能你眼睛看見的,耳朵聽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實的。
  •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是不輕易評價他人,最好的狀態是不被評價左右
    一個人遇事看得開,放得下,想得通,不期望,不失望,坦坦蕩蕩,從不刻意評價任何人,這才是可貴之處。時間是個好東西,她能幫助你忘記所有的不愉快,能讓你變得不再悲傷,能讓你重拾生活的信心。永遠不要在別人的評價裡認識一個人,如果你沒有接觸過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慢慢去了解。
  • 不輕易遷怒別人,是一個人的基本修養
    因為平時表妹,找老闆籤字,說事,談工作前,首先要先觀老闆的相,看老闆的心情,如果發現苗頭不對,事情也可以緩一緩,她就會等「雨過天晴」以後,再來匯報。原來表妹的老闆,特別喜歡遷怒於人,一旦他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比如跟老婆吵架了,跟供應商沒談好,買的股票又虧了,他都會把別人當出氣筒。
  • 不隨意評論別人的生活,是一種尊重,更是一種修養
    不要輕易地去評價別人的生活,每個人的行為,都有著自己的出發點和原因,也容易被自身所局限,多嘗試換位思考和尋找共情,求同存異地去理解別人。有些人總是忍不住想表達自己的看法,控制不住自己的嘴,總感覺不說出自己的看法好像自己不存在一樣,這種圖自己一時口快,給別人和自己帶來不必要煩惱的做法,實在是不可取。
  • 不輕易評價他人,是一個人最大的成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馬克吐溫曾說:「良好的教養在於隱藏我們對自己較佳的評價,以及隱藏我們對他人較差的評價。」在現實生活中,人難免不被他人評價,也難免不去評價他人。
  • 老祖宗智慧:不隨意評價他人,是一種良好的修養
    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氣質高貴的人必然是有著良好修養,他的一舉一動都讓人感到舒服,真正有修養的人不止在獨處的時候能夠保持一份平靜的心態,在眾人裡也能堅持自己的內心,不隨意評判他人,老祖宗說:「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是非」,不隨意評價他人是一種良好的修養。
  • 不隨意評價他人是一種修養
    同樣,是非對錯,也從來沒有絕對,好與壞之間的界限往往只在某一點上。真正有修養的人,不會隨意評價他人,因為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維和觀點,這是無法阻止的。當你捧著虛偽的語言去誇讚別人的時候,別人會看出來你的奉承,只是不說而已。當你拿著惡毒的語言去戳別人的脊梁骨時,別人之所以忍讓著你只不過是因為他們修養比你好而已。在他們眼中你就是一個跳梁小丑,而你卻不自知。
  • 永遠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
    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裡,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的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因此我們只能孤獨的行走,儘管身體相互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的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其實,了解一個人,並不容易。
  • 不隨意評價指責別人,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包括在得知別人的傷心事時,我也總以為能夠感同身受,但其實不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假如你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或許你還可以領會一二,如果這事情從來沒有發生在你身上,那麼當事人的心情我們壓根不能理解。從前我總是習慣從別人的口中去看待一個人,如果他們說他好,那我就覺得他好,說他不好,那就是不好。
  • 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
    曾看到一句話說:「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一個人最大的惡意,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一個人最大的善意是真心理解別人的幸福並祝福人家幸福。」的確如此,可生活中總有不少喜歡挑刺找毛病的人,總喜歡揪著別人的弱點或者不足,以最令人難堪的言語批評和詆毀別人,忽略了別人的本身的閃光點和付出的努力。而在這種行為的背後,往往會讓人覺得這個人格局很小,沒有教養,不值得深交。
  • 因果不饒人,別去評價別人,修好自己的福
    說話是人的能力,不說話是人的智慧,會說話是人的覺悟。在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有一個毛病,總喜歡評價別人,對別人做的某件事去下定義,雖說有些話無傷大雅,但這都是不好的習氣,也很容易給自己感召不善的果報。評價別人,如果不懂得適可而止,慢慢的就會演變為講人是非。
  • 你如何評價別人,別人同樣也會這樣評價你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我最喜歡的男明星是周星馳,很多人對他都或多或少的有些負面評價,小氣、工作狂、神經病等等都不在少數,可是你可曾看到他說過別人一句不是呢?為什麼小氣的人喜歡說別人小氣,愛耍小聰明的人喜歡說別人愛耍小聰明呢?這一點我一直感到好奇。有這樣一句話,「烏鴉笑豬黑」。但只憑這句來理解還是覺得不足,我一直在思考更深層次的原因,直到最近,我才找到。小氣的人會為了自己的一點點利益而非常節省,斤斤計較。
  • 真正有教養的人,從不輕易評價別人(深度好文)
    有些人說,偏見不過是一種無知罷了,不去理會就好了。但偏見猛於虎,所有的偏見都是會在一個人身上長長久久地存在的,就像是一個傷疤,會結痂,但永遠不會消退。最近看到一個視頻。隨後,二十個觀眾開始對嘉賓肆意評價,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屏幕上出現了無數嘲諷不屑甚至是侮辱性的詞彙。給予嘉賓一的評價:黑社會,癮君子,暴力狂,不敢嫁,古惑仔。對嘉賓二的評價:綠茶婊,陪酒女,心機深,不正經,交際花。
  • 高情商的人,從不輕易對別人品頭論足
    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都有自己的世界和活法,所以請不要輕易對一個人品頭論足,指手畫腳。 我們常說做人要成熟,要有修養,處世要高情商,我認為上面這句話就是最好的衡量標準。 在《莊子·秋水》裡有這麼一句話: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 為什麼不要輕易評價他人?
    因此,我們需要認清自己的評判標準來自於自我,而不要輕易評論他人的是非功過。其實,你看到的,只是業力允許你看到的。」我們之所以只能用眼、耳、鼻、舌等感官去了解世界,就是因為自己充滿了業力,生存在這堅固而精密的業力之網裡,由於自己的心沒有清淨,業力所成的感官都很擅於挑別人的毛病。
  • 心理學:一個人深層次的自卑,大都逃不開這幾個原因,你是嗎?
    當我們在成長的時候,面對環境不適應,面對周圍的環境對我們的評價與苛刻,都會不知不覺影響我們內在的心靈,自卑是我們來自和環境比較所產生的一種感受。 其實自卑並不可怕,比起自卑更可怕的是低自尊,低自尊根本來自不相信自己的價值,尤其是面對人生的種種評價與體驗的時候,深深被這種評價所影響。
  • 議論別人是非的人,一定就是是非之人
    到處散播謠言,傳播是非。殊不知背後議論他人,只能證明自己就是是非之人。結局就是並一定擊垮對手,反而弄得自己滿鼻子灰,招人嫌棄。我有個同事,自己在業務上不精進,反而背後到處去說人壞話,這個人怎麼樣,那個人又如何。漸漸的眾人遠離了他。他到處議論別人的不好,說明他自己更不是個好東西。福報都是有定數的。
  • 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
    而當一個人愈發的成熟和懂得人生的真諦之後,那麼他的修養將由內而外散發出來,這是自然而然的,也是人生過程中的一次又一次沉澱。提升自己修養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有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清楚明白,那就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在《弟子規》裡,有這樣一句話:「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