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意去評價別人,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2020-12-12 情感壹號官方

在生活中,總是有一些人以為自己所看到的那一部分,就是事實的全部真相。總是喜歡把自己的觀點強行加在別人的身上,對別人的評價也是信口雌黃。

曾經特別喜歡這一句話:「你好,請你不要冒昧的評價我,因為你可能只知道我的名字,但是不清楚我的故事。你只是道聽途說我做了什麼,但卻不明白我到底經歷了什麼。」不要去輕易的評價別人,可能你眼睛看見的,耳朵聽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實的。

其實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強行加到別人身上,把事情的結果天經地義用自己的經歷和生活去解釋,並感覺自己才是正確的。現實生活中有特別多的人喜歡用自己的立場去評判他人。在自己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況下,用自己度他人,隨意評論。

就像之前,有兩個上海姑娘,可能是因為太累了蹲在地上等地鐵到來,但是被人抓拍曝光,很多人都評價其「不雅觀」、「沒教養」。但是你怎麼知道人家不是因為已經走了很久,工作了一天特別累,或是她們的身體不舒服呢?

還有在電影《搜索》裡面的葉藍秋,因為拒絕在公交車上給老大爺讓座,被所有人指責道德泯滅喪。可他們並不知道,在上公交車之前,葉藍秋剛剛得知自己患上了癌症,整個人心灰意冷、沉浸在驚愕與恐懼之中。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莊子》有云: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不了解他人,就不要輕易的下結論。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從來不隨意評價他人。

在公司準備擴大營業規模的時候,需要宣傳的專業人才,用來負責公司的整體形象和宣傳。為此,公司領導就請員工推薦一下人才,參與這次的面試。

很快,一個叫明玉的人,經常被大家所提及。明玉是一個新媒體作家,經常報紙上發表自己的文章,還有一個專門的運營團隊,內容新穎,特別有創意,而且粉絲眾多。當領導想邀請明玉來公司面試時,就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她是一個新媒體人,還有自己的團隊,怎麼會來紀律嚴格的公司呢?」從前有一家公司要請她做策劃,她特別高傲,直接就不去。」「她都三十了還沒有結婚,性格比較強勢,肯定不好相處」

人還沒有來,就各種說法。好在公司領導,是個格局比較大的人。大家越是議論紛紛,反而對她越感興趣。

最後,明玉還是來應聘了,也確實給了公司一個特別大的驚喜!她對於公司宣傳的理解和定位,很切合實際,操作性也很強,很快就做出來成績。

做出成績之後,沒有人再說三道四了。對於她超強的工作能力和應有獎賞,雖然有的人嫉妒恨,但也只能在背地裡抱怨幾句。因為明玉的付出和成果,大家都看在眼裡。

如果你不了解一個人,一定不要輕易去評價,因為自己所知道的只是望風捕影,自己說得越多,就會顯得自己越沒有修養。只有真正的理解一人了,才懂得了他的全部,才不會輕易評價。

相關焦點

  • 不隨意評價別人,才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每個人的經歷、特長、審美、生活方式都不一樣,假如對方有什麼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你自己又何嘗十全十美?這世界上總有和你不同的人,不一樣的想法,不能交融的價值觀,有時候並不需要你下很多決心,做很大的改變,不妄加評論,不隨意幹涉,就已經是最好的尊重和修養。
  • 不隨意評論別人的生活,是一種尊重,更是一種修養
    不要輕易地去評價別人的生活,每個人的行為,都有著自己的出發點和原因,也容易被自身所局限,多嘗試換位思考和尋找共情,求同存異地去理解別人。有些人總是忍不住想表達自己的看法,控制不住自己的嘴,總感覺不說出自己的看法好像自己不存在一樣,這種圖自己一時口快,給別人和自己帶來不必要煩惱的做法,實在是不可取。
  • 一個人最大的成熟,是尊重別人的不同
    洞見(DJ00123987)
  • 一個人最大的成熟,是懂得尊重別人的不同
    很多人都說這個大媽沒修養,沒口德,非常同意,但我還想再多加一個:不成熟。成熟從來不是看一個人的年齡,而是看他(她)對別人、對這個世界是否足夠地包容和理解。《奇蹟男孩》裡一出生就面部畸形的奧吉說,「相對於面對成年人,我更害怕面對小孩子,因為他們見到我都會害怕,小孩子不太會掩飾。」
  • 不隨意評價指責別人,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包括在得知別人的傷心事時,我也總以為能夠感同身受,但其實不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假如你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或許你還可以領會一二,如果這事情從來沒有發生在你身上,那麼當事人的心情我們壓根不能理解。從前我總是習慣從別人的口中去看待一個人,如果他們說他好,那我就覺得他好,說他不好,那就是不好。
  • 不隨意評價他人是一種修養
    真正有修養的人,不會隨意評價他人,因為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維和觀點,這是無法阻止的。其實,沒有人喜歡聽別人說道理,因為聽再多的道理,也不是屬於自己的道理,在生命中體現不出什麼實質性,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某些事情以後,我們才能領悟到其中的深意。
  • 一個人最深層次的修養,是不輕易評價別人的是非!
    但我們周圍,好像總是有這種愛對別人指手畫腳的人,他們不管夠不夠了解,總是輕易的下結論,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去評判他人,甚至站在某種「制高點」上對別人進行隨意的指責。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把所有的結果理所當然用自己想當然的邏輯來解釋,這何嘗不是一種惡意。
  • 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的人,沒見過世面」,請不要隨意評價別人
    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將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隨意去評價和猜測別人的生活。 不知道你怎麼看待,這種隨意評價別人生活的人呢?
  • 活在別人眼裡,是對自己最大的不尊重!
    如果要說其他人,自然是不可能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更何況,自私是人的本性,就算大家不自私,但也不可能無恥到這種地步。為別人而活還有另外一層意思,並不是你無私奉獻,而是你總是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會在不知不覺中,按照別人的目光去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 《天賜的聲音》高進被批太「土」,尊重別人,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最新一期節目丁太升又評價說高進的聲音太土,鄉土味太重。 我們先不說樂評人丁太升的言論是否能代表大眾的審美,單以他出言刻薄的態度,就從側面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現下好多人都覺得批評別人能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和審美獨特。
  • 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
    而當一個人愈發的成熟和懂得人生的真諦之後,那麼他的修養將由內而外散發出來,這是自然而然的,也是人生過程中的一次又一次沉澱。提升自己修養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有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清楚明白,那就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在《弟子規》裡,有這樣一句話:「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尊重別人
    人生在世,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贏來尊重。贏人心者,必有眾人幫襯;被認同者,自然招來好運。懂得尊重別人,也會得到好運相伴。尊重別人的付出,尊重別人的不同、尊重別人的幸福,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一個人最高的修養是:在上不傲人,在下不卑人。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在蛋糕店門口踟躕,路過的行人神色異常。店裡的夥計不耐煩地說道:「一邊去,一邊去、別影響生意」。
  • 老祖宗智慧:不隨意評價他人,是一種良好的修養
    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氣質高貴的人必然是有著良好修養,他的一舉一動都讓人感到舒服,真正有修養的人不止在獨處的時候能夠保持一份平靜的心態,在眾人裡也能堅持自己的內心,不隨意評判他人,老祖宗說:「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是非」,不隨意評價他人是一種良好的修養。
  • 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
    曾看到一句話說:「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一個人最大的惡意,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一個人最大的善意是真心理解別人的幸福並祝福人家幸福。」01你隨意評價別人的樣子,真「醜」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底下有個評論十分刺眼。
  • 不輕易評價他人,是一個人最大的成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馬克吐溫曾說:「良好的教養在於隱藏我們對自己較佳的評價,以及隱藏我們對他人較差的評價。」在現實生活中,人難免不被他人評價,也難免不去評價他人。
  • 將心比心,是一個人最大的善良,最好的修養
    所謂將心比心,就是遇事能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別人的心,能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中國人自古就很有人情味,就提倡做人做事要將心比心。儒家經典著作《論語》有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說,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這句話強調的其實也就是將心比心。將心比心,是一個人最大的善良,最好的修養。
  • 不多管閒事,不幹涉別人,才是對彼此最大的尊重
    可如今我腦子閃現的只有八個字——「不求不助」和「守好界限」。「不求不助」是心理諮詢師的諮詢原則。說起來會有點複雜,但總結起來就是,當對方不需要改變,或者不想改變時候,絕對不勉強,即使他在你眼中已經存在很大的問題。人和人永遠是不同的個體,我們所持的只是自己的價值觀,擁有著自己主觀的感受。而心理諮詢,一定要尊重對方的感受。
  • 不輕易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
    你沒有經歷過我的苦,就很難理解我的痛,你沒有經歷過我的人生,便不知道有些事情對我的意義。就像有一句話說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走不進去,我把最深的秘密放在那裡,所以,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 尊重是一種修養,願每個人都學會尊重別人,受到別人的尊重
    人和人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格,是一種謙虛。是對他人人格和自我人格,他人價值和自我價值的肯定。尊重是尊敬,任何受人尊敬的人,他一定會尊重別人。尊重是一陣春風,一隻白鴿,一泓湖水。
  •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是不輕易評價他人,最好的狀態是不被評價左右
    一個人遇事看得開,放得下,想得通,不期望,不失望,坦坦蕩蕩,從不刻意評價任何人,這才是可貴之處。很多事情我們都是局外人,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作為旁觀者我們雖然看得清楚,但也不要隨意去評價局中人,因為很多時候你並不清楚事情的原委,你並不了解這個人,你不是他,你只是看到了,聽說了,卻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做好自己的該做的事,走好自己的路,這樣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