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大的成熟,是懂得尊重別人的不同

2021-02-20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國粹君

來源: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ID: gxjhshys)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周周朗讀音頻

聽過一個故事。

有一對很恩愛的擺地攤夫妻,到中午飯點了,男人過來給妻子送飯。

在兩人很開心地坐在臺階上吃飯的時候,一個路過的大媽瞥了他們一眼,對女人說:「大妹子你太可憐了!辛辛苦苦掙錢,老公就給你吃這麼寒酸的東西。」

聽到這句話,女人端著手中的飯,眼裡噙滿了淚花,身旁的男人眼圈也紅紅的,再也沒有心情吃飯了.

很多人都說這個大媽沒修養,沒口德,非常同意,但我還想再多加一個:不成熟。

成熟從來不是看一個人的年齡,而是看他(她)對別人、對這個世界是否足夠地包容和理解。

《奇蹟男孩》裡一出生就面部畸形的奧吉說,「相對於面對成年人,我更害怕面對小孩子,因為他們見到我都會害怕,小孩子不太會掩飾。」

小孩子才會直接對一個人說:「你好老啊」「你好醜」「我討厭你」,小孩子才會很喜歡問大人,電視裡出現的那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因為把事情分類成兩種是非常簡單的,對心智要求不高。但要同時看到並接納一個人身上的複雜性和多元性,就要難得多了。

遺憾的是,很多成年人雖然在生理上已經成熟,但在心智上並沒有比他們5歲時有本質上的進步。

不是到了三十歲就一定要結婚,不是結婚了就一定要有孩子,不是成為富人才算是成功的人生,不是吃得好穿得貴才叫幸福 ...

這些都只是你的思維、你的價值觀,但不是所有人的——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往往更理解和尊重別人。

而一個不成熟的人,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思維對別人的人生品頭論足,用自己有限的眼界看待這個世界。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件事。

女生說,自己和朋友去了一家評分很高的西餐廳,那裡的意面和鱈魚排特別好吃。

沒想到,這樣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竟被男友諷刺「裝B」「令人無語」,甚至說:「吃那玩意還不如吃樓下麻辣燙呢。」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這位男友的態度,卻很有問題。

《論語》中說,「君子和而不同」。

在人際交往中,君子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

不管是戀愛婚姻,還是社會交際,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你想要的你喜歡的你愛的,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甚至唾棄。而你厭惡至極的,卻很可能是別人眼中的寶貝。

有人喜歡吃榴槤、臭豆腐,也有人聞到都想吐;

有人追求繁華的大都會,有人嚮往偏遠的小山村;

有人對韓劇一往情深,有人卻對韓劇嗤之以鼻.

哲學家說,這世界上,有一半人的快樂,另一半人不理解。

在你眼中是砒霜,在別人眼中很可能是蜜糖。

很多夫妻的飲食習慣並不相同,這才有了「魚頭的故事」:

一個人喜歡吃魚頭,以為對方也喜歡,把魚頭謙讓給對方一輩子,最後才知道,對方根本不喜歡吃魚頭,但為了不傷愛人的心,硬是吃了一輩子。

所以我們常常以為對另一個人的好,未必是對方真正需要的。

《莊子·外篇·至樂》中的魯侯,用他自己享樂的方式來供養一隻「神鳥」:「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

人總是一廂情願,覺得自己喜歡什麼別人也一定喜歡,不會傾聽別人的想法,不懂如何去換位思考。

周國平說:我們應該記住,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樣不可施於人。

如果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個文明人的起碼品德,它反對的是對他人的故意傷害,主張自己活也讓別人活。

那麼,「己所欲,勿施於人」便是一個文明人的高級修養,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獨立人格和精神自由,進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活,也讓別人按別人的方式活。

魯迅和林語堂,曾經是多年好友。後來,兩人卻做了不同的選擇:

林語堂高談幽默,表現性靈閒適,曲折地表示對現實的不滿;魯迅選擇直面慘澹的人生,把文學當作「匕首」和「投槍」,刺向敵人。

就這樣,他們在思想上越走越遠,合作也越來越少,最終分道揚鑣。

1935年,林語堂遠赴美國,終此一生,兩人沒再見面。1936年,魯迅因肺結核逝世。林語堂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魯迅與我相得者二次,疏離者二次.吾始終敬魯迅.大凡以所見相左相同,而為離合之跡,絕無私人意氣存焉。

《浮生六記》中,沈復和芸娘的愛情讓我們心嚮往之,兩人的和諧,從心靈相通滲透到了日常生活中。

生活並不寬裕,但芸娘總能做出讓人驚喜的美味,被沈復稱讚,連他生平最討厭的臭豆腐,最後也成了非常喜愛的佳餚。

周國平說:一個人如何對待持有不同觀點的人,比他自己持有何種觀點更能反映他的文明程度。

有了尊重,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就多了一份難以磨滅的堅韌;

有了尊重,那份情就有了鮮活的靈魂,任時空變幻,不會輕易改變。

《了不起的蓋茨比》開頭是這麼一段話: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要記住,這個世界上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哲學家萊布尼茨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

世界這麼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也難免習慣從自己的立場出發看問題。

尊重別人的不同,是一生的修行。

當你面對看不慣的東西,不再指指點點,而是嘗試去包容、接納一切;

當你懂得尊重別人的喜好、習慣和處事方式,包容別人的差異和習俗;

當你不再總以自我為中心,總想著去改變別人,而是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恭喜你,離成熟又近了一步。

有道是:

允許自己與別人不同,讓你特立獨行;

允許別人與你不同,則讓你海納百川。

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焦點

  • 層次越高,越懂得尊重別人
    - 01 -尊重是一種平等,不仰望不俯瞰,不卑不亢。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尊重別人,他們更懂得尊重中包含的平等、價值、人格和修養的意義。「作者層次好高哦,總是喜歡給別人貼這樣那樣的標籤,寫軟文彰顯優越感」;「總是寫些屎味的毒雞湯,你臉皮挺厚的,都是一群自命不凡的噴子在一起的偽營銷,這明顯是在騙點擊。」
  • 《天賜的聲音》高進被批太「土」,尊重別人,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我們先不說樂評人丁太升的言論是否能代表大眾的審美,單以他出言刻薄的態度,就從側面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現下好多人都覺得批評別人能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和審美獨特。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尊重別人
    人生在世,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贏來尊重。贏人心者,必有眾人幫襯;被認同者,自然招來好運。懂得尊重別人,也會得到好運相伴。尊重別人的付出,尊重別人的不同、尊重別人的幸福,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無論一個人貧窮還是富有,都值得被尊重。」小孩聽著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很喜歡一句話: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懂得尊重的人,總能給人舒適溫暖。
  • 不隨意評價別人,才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許多人都會忍不住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讀別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你的未必就總是對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就是錯的。這個世界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如果一味地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難免給人不尊重人的感覺。即便看到了對方的弱點,我們也無權理直氣壯地揶揄和玩笑甚至向別人「扔石頭」。這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嗎?恐怕沒有。
  • 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
    而當一個人愈發的成熟和懂得人生的真諦之後,那麼他的修養將由內而外散發出來,這是自然而然的,也是人生過程中的一次又一次沉澱。提升自己修養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有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清楚明白,那就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在《弟子規》裡,有這樣一句話:「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不總想著改變別人
    之所以講這個故事,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改變自己,因為改變自己往往比改變外界(別人)更容易做到,也更容易解決問題。在我看來,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不指望改變別人。換句話說,真正成熟的人,相比起改變別人,他們更願意改變自己。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這都是極為實用的。
  • 不隨意去評價別人,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總是喜歡把自己的觀點強行加在別人的身上,對別人的評價也是信口雌黃。曾經特別喜歡這一句話:「你好,請你不要冒昧的評價我,因為你可能只知道我的名字,但是不清楚我的故事。你只是道聽途說我做了什麼,但卻不明白我到底經歷了什麼。」不要去輕易的評價別人,可能你眼睛看見的,耳朵聽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實的。
  • 懂得知足,是一個人最大的富有!
    所以,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懂得滿足,一個人最大的快樂和幸福就是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懂得知足,是一個人最大的富有!懂得知足的人,才能最大程度地享受幸福!一直以為感受幸福是件很困難的事,那是一種燈火闌珊處的境界。
  • 一個人如何表現,才能說明他已成熟?
    當一個人懂得了凡事先內求的時候,懂得尋求內心自我認知與生命體驗的時候,真正開始關注生命本身的價值,他就放下了驕傲和自滿,放下了成見和教條,就會從迷茫中沉著下來,從焦慮中冷靜下來,對生命有客觀認知,尊重自己的內心體驗,有自己對事物的理解和判斷。
  • 優秀的人通常都懂得尊重別人,這才是大智慧!
    記得曾經看過的一句話:「我原本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慢慢的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恭敬其實是在莊嚴你自己。是啊,層次高的人都懂得尊重他人,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都不容易,他們比一般人更加理解「感同身受」和「換位思考」這兩個詞語!義大利一位插畫家:Marco Melgrati曾經根據現實為題材而創作出一幅畫——「你永遠不知道跟你玩的是誰!」
  • 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
    在社會交往中,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可是現在的孩子,由於獨生子女居多,加上父母對孩子的寵溺,最不擅長與人交往,不懂得尊重別人,做事蠻橫無理。所以,教會孩子學會尊重別人,非常有必要。俗話說:「不怕沒有錢,就怕沒尊嚴。」尊嚴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從小就要有骨氣、有尊嚴。不僅如此,還要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尊嚴。
  • 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懂得體諒別人的不易
    ,而是懂得體諒別人。人性最大的善良,是彼此之間懂得相互之間的感情,是懂得體諒相互之間彼此的難處。人生一輩子,很多時候,其實每個人在這世界生存都是困難的。02很多時候,自己一個人不顧所有的事情,一個人面對人生許多的自己難言的苦楚。
  • 說說一個人心理成熟的具體表現都有哪些?
    一個人心理成熟有哪些具體的表現?讓我們一起看看。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一、懂得尊重是相互的,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心理成熟和生理成熟沒有必然的聯繫。有的人10歲就已少年老成,有的人40歲還天真爛漫。成長經歷不同,心智成熟度也不同。
  •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懂得「換位思考」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同樣的一件事、一個人,你換一種角度去思考,你會發現大不一樣,甚至有驚奇的發現,可以震撼到自己。周末和同學張柳去爬山。我們在一個山谷停留了很久,走走停停。張柳說:「你看前面的山,像不像一個帽子?」我說:「你從我這個角度看,山就像一個巨大的麵包。」
  • 最好的修養是懂得尊重
    慢慢的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恭敬其實是在莊嚴你自己。比如堅強,比如努力,再比如尊重他人。孟子有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一個人在與別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的理解別人,尊重別人,那麼他一定會得到別人百倍的理解和尊重!
  • 學會尊重別人,懂得愛自己
    愛一個人,要先學會愛自己不懂得愛自己的人也沒有愛別人的能力01 懂得尊重別人對於半藏森林:永遠不要當第三者,當男人能背叛妻子和你在一起時,他也一定會因為別的女人背叛你,而你的處境會比他的前任更慘。另外,要懂得尊重別人,不要隨便插足別人的感情。愛情永遠都是兩個人的堡壘,有了三個人,沒有誰可以保衛得天衣無縫。紙包不住火,你不要僥倖去躲藏。不要僥倖去愛,要愛得光明正大。
  • 學生課堂上扯下老師假髮:懂得尊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教養
    他們不懂得尊重在場的選手,甚至,連對行業中早已功成名就的前輩們最起碼的禮貌和尊重都沒有。尊重,始終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世界不會因為你的高學歷而對你降低要求,也不會因為你的高學歷而和顏悅色。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也無法換來別人的善意和尊重。一個人人都不推崇不喜歡的人,試問,他又能飛得多高,走得多遠?2.真正優秀的人,都會尊重他人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恭敬其實是在莊嚴你自己。
  • 做人,一定要懂得尊重!(經典)
    文/飛魚做人,一定要懂得尊重,尊重別人,即是善待自己。只有懂得學會尊重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懂得尊重別人,是一種有品味,有修養,品德兼備,心胸開闊,包容謙讓,操守善良的人。尊重,是一種修養,是人生的必修課,需要一輩子努力修行。懂得感恩,懂得尊重別人,你既贏得了別人的心,得到了別人的心,你就是贏家,得人心者得天下。一個真正懂得尊重別人的人,一定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品行正派的人。我們在每一個環境中,把最美慈善的心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保持祥和的心態,尊重我們身邊的所有人,尊重別人的缺陷,不嘲笑,不打壓,不看輕他人,也是尊重著自己。
  •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沉默
    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勢,挖掘出自己與別人的不同,將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最大化,這才是一個人最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一個人最大的成熟,就是接納自己的性格,不盲目的跟風於某一件事情,有自己的判斷力,在很多不適合自己的事情上,保持自己的想法,不隨意的跟風。
  • 活在別人眼裡,是對自己最大的不尊重!
    關於這個問題,想必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回答,因為很多人對這句話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有人以為為別人而活的意思就是處處替別人著想,甚至毫不保留的奉獻。如果是這層意思,的確很少有人做到,如果大家真的做到了,大概也是為了自己的父母或者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