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交往中,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可是現在的孩子,由於獨生子女居多,加上父母對孩子的寵溺,最不擅長與人交往,不懂得尊重別人,做事蠻橫無理。所以,教會孩子學會尊重別人,非常有必要。
俗話說:「不怕沒有錢,就怕沒尊嚴。」尊嚴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從小就要有骨氣、有尊嚴。不僅如此,還要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尊嚴。只有學會尊重別人,才是真正的尊重自己。
讓孩子知道,也許只是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一句誇讚,一個祝福,都可以為入們彼此的溝通與交往果設一座心靈的橋梁。編織一條情感的組帶,在相互尊重中傳遞出溫暖與關愛,接受著祝福與幫助。
可是,怎麼樣才能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習慣呢?可以考慮下面的五點做法。
1.真誠地欣賞別人
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類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想要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就必須讓他學會誠實地、真心地欣賞不同的人,只有這樣,他オ會找出別人身上的特點,從而讓他覺得尊重和敬佩。所以,應該讓孩子學會找出每個人身上獨特的地方,並欣賞他的特點,從而形成一種習慣
現在的孩子都喜歡把人分類,諸如老師、學生、家長、孩子、同學、朋友等等,並認為只有少數人和他們是同一類的。這樣一來就限制了他自己。假如他認為自己喜歡某種人的話,他就會和他所喜歡的那類人走得很近。但是,當他和其他類型的人相處的時候,就會覺得非常緊張。而且和他們不欣賞的人相處的時候就不會找出別入身上的特點,也就不會對別人表現出他的尊重。所以,父母要教會孩子和不同的人相處,不要把自己鎖在一個小圈子裡、要學會欣賞不同人的特點、學會等重所有的人。
2、真誠地關心他人
你若不尊重別人、別人也很難尊重你。而尊重一個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去關心他。心理學家亞德洛說:「對想人不感興趣的人、生活中困難最大,損害也最大。」所一人類中的失敗、都在這些人當中發生。美國前總統羅斯福非常受歡迎和尊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關心別人。想要與別人很好的相處、就應學會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當然、熱心助人是要花時間和精力的。比如,孩子要交朋友、他們就有必要記住朋友的生日、並按時致賀,與朋友打招呼掛電話時,都要表現出熱忱。
3、培養感受別人經歷的能力
要學會」體會」別人的感受,這將使孩子的生活更豐富。如果孩子經歷過某種感受、就可以體會到別人在某個特殊情況下的感覺。譬如,當他還記得心愛的東西被弄壞時的那種感覺,現在他的一個朋友的書包上被人劃了一條口子,他就可以體會朋友的那種感覺。他們或許還可以談一下自己心裡的感覺。父母要告訴孩子,要儘量記住別人的話,並且嘗試體會他們的經歷和感受。
4.記住別人的名字
美國總統詹森,把與人相處的九條原則寫在紙上,放在自己的辦公桌裡。其中第一條就是記住別人的名字,如果做不到,就意味著你對那個人不太關心。許多人往對自己的事物較有興趣,尤其是對自己的名字最感興趣。如果能記住一個人的名字,並能容易叫出,這樣會是對一個人最大的尊重。
5.避免譏諷別人
譏諷別人不僅不討人喜歡,而且是危險的。因為它傷害了一個人的自尊心,並會激起他人的反抗。所以,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即使你不喜歡一個人,你可以減少和他的交往或是接觸,但是,絕對不能對他有不尊重的話語和行為。
在人際關係中要得到他人的尊重最好的辦法就是尊重他人,任何人在心底都有獲得尊重的渴望,受到尊重的人會變得寬容、友好、容易溝通。所以,讓孩子學會怎麼去尊重別人,也就教會了孩子怎麼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樣,孩子以後踏入社會就會自然而然地對別人表示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