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別人眼裡,是對自己最大的不尊重!

2020-12-14 十裡說情

朋友你好!我們的遇見,就是久別重逢。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做一輩子的朋友!

文:十裡

插圖:來源於網絡

問所有人一個問題,你們有為了別人而活嗎?

關於這個問題,想必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回答,因為很多人對這句話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有人以為為別人而活的意思就是處處替別人著想,甚至毫不保留的奉獻。

如果是這層意思,的確很少有人做到,如果大家真的做到了,大概也是為了自己的父母或者兒女。

如果要說其他人,自然是不可能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更何況,自私是人的本性,就算大家不自私,但也不可能無恥到這種地步。

為別人而活還有另外一層意思,並不是你無私奉獻,而是你總是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會在不知不覺中,按照別人的目光去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這聽起來好像是一件無比搞笑的事情,但在現實生活當中卻真的有很多這樣的人存在,比如小王就是其中的一個。

小王今年三十二歲,有房有車,應該算得上大家眼中的小康水平,可事實上他的日子過得一塌糊塗。

小王原本是雲南人,大學畢業之後才來到杭州,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沒有想過離開,因為他想留在這裡,這裡的確比老家更加繁華,他也希望所有親戚能夠明白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的。

雖然之前他家窮困潦倒,但從他這一代人開始,他的命運就會發生質的飛躍,於是他努力打拼,經過十年的時間,終於首付了一套房子。

在這座城市,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這的確算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只是他每個月都需要還八千多的房貸,而他的收入也就只有一萬左右。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個人每月都需要還八千多的房貸,收入卻只有一萬左右,這樣的日子該如何繼續下去?

他是屬於那種過得特別艱辛,並且特別節儉的人,雖然在外面過得光彩亮麗,但在家裡面卻過得非常寒磣,他不敢交女朋友,更不敢結婚,畢竟以他現在的條件,這一切仿佛都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公司會包一餐午飯,所以每天早上他都會一大早起來做飯,可能很多人覺得非常奇怪,現在的年輕人怎麼會做飯呢?

只要買點包子饅頭吃就行了,但是他捨不得,他覺得做飯的成本是最低的,早上吃不完,晚上回來繼續吃,這樣可以省下許多錢。

雖然日子過得艱辛一點,但只要一想到在別人眼中自己依舊是一個事業有成的人,他就覺得非常開心,並且他絕對不會把自己的房子賣掉,哪怕壓力再大也不會,因為他認為這是他的尊嚴。

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多少人是為別人而活的,有多少人一直活在別人眼裡,從而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關於這件事情,恐怕大家平時從來沒有去好好思考過吧,畢竟這已經變成了一種現實,甚至是一種常態。

許多人都是這樣過活的,有的人不僅喜歡在現實生活當中爭面子,而且還喜歡在網絡當中炫富,以此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只是這種做法難免會讓人覺得發笑。

一個如此在意別人眼光,甚至完完全全活在別人眼中的人,真的能夠幸福嗎?

活在別人眼裡,是對自己最大的不尊重

就拿小王來說吧,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樣的生活,他一直以來都在意別人的看法,考上大學那會兒,他是他們村裡面最有面子的人,因為他上的是九八五重點院校。

他的父母也以他為榮,而他從那個時候就發誓,一定要幹出一番大事業,並且光宗耀祖。

等到他真正畢業之後才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有那麼多大家難以掌控的事情,現在這個社會的競爭力總是遠超於大家的想像,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去掌控自己的人生。

小王自然也是不例外的,由於他本就是一個外地普通人,雖然有著不錯的學歷,但在大城市裡面她並不算非常優秀的,既然自己很普通,就應該接受普通的現實,於是,他就過上了現在這般日子。

活在別人眼裡,仿佛就是專程為別人而活,每天都想著別人會怎樣看自己,但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是否喜歡這樣的日子。

漸漸的他也就習以為常了,而很多年輕人其實也是如此,大家都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他們仿佛都忘了真實的自己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大家好不容易來世間走一遭,竟然不是為了按照自己的心意過一輩子,而是為了在別人的目光當中演一輩子,這不僅荒唐可笑,而且極度不尊重自己。

人生並沒有大家所想像的那麼漫長,幾十年稍縱即逝,大家回首一下,你們上學的時光跟現在相比,是不是仿佛一剎那,人生真的很快,一晃一輩子就過去了,等到年老之時大家或許會發現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

人活一輩子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大家卻天天想著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別人會不會羨慕自己,別人會不會瞧不起自己,然後完完全全根據別人的看法去改變自己的道路,這又怎麼對得起自己來世間走一遭?

隨心而活,才是對人生最大的報答

曾經有一位老人說過,人活著輩子,沒有絕對的成功與失敗,因為每一個人所想要的生活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一個人想要很多錢,並且他達到了這樣的目的,那麼他算是非常成功的,如果一個人就想呆在農村,並且娶妻生子,然後平平淡淡的過一輩子,即便他這輩子都碌碌無為,但從他的角度而言,他也是成功的。

老人就是不一樣,他活了幾十年,走過了許多人生之路,自然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不得不承認他說的,真的是一種現實所在。

人活於世間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過一輩子,這樣等到年老之時即將離開的時候,才會覺得不虛此行,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一生。

的確有人做到過,比如說謝霆鋒跟王菲就是如此,他們是屬於那種根本不在意別人看法的人,不管是結婚還是離婚又或者複合,總之這些年來他們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過日子的。

雖然他們時常遭受到網絡暴力,但外界的東西對於他們的影響並不大,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為自己而活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本身就要替自己著想,別人怎麼想,他們真的不會太在意。

對生命最大的尊重是隨心前行

大家為什麼來世間走一遭?你們成為人的目的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想必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想過,有些人的人生完全就是複製粘貼,別人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像個沒有靈魂的機器人一樣,跟隨著別人的腳步行走,是對生命最大的不尊重,活在別人眼中按照別人的想法去走自己的道路,是一件荒唐可笑的事情,人這輩子對生命最大的尊重,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行走。

也許這條道路對於別人來說並不是那麼美好,甚至算不上成功,但只要這是你想走的,這是你所渴望的,你就應該堅持,畢竟這才是你最嚮往的地方,只要你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活一輩子,你就是成功的。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對嗎」?

相關焦點

  • 不隨意評價別人,才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許多人都會忍不住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讀別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你的未必就總是對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就是錯的。這個世界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如果一味地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難免給人不尊重人的感覺。即便看到了對方的弱點,我們也無權理直氣壯地揶揄和玩笑甚至向別人「扔石頭」。這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嗎?恐怕沒有。
  • 不想永遠活在別人的眼裡,活在別人的聲音裡,只想單純地做好自己
    寧願像個孩子,不去看太多的事,不去聽太多的不是,就那樣單純一輩子。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奢望,或是不可能的幻想,但好像每天都會去祈禱——生活裡能夠有一個微笑。是傻也好,是蠢也好!但如此地奢望,只是不想永遠活在別人的眼裡,活在別人的聲音裡,只想單純地做好自己。
  • 尊重別人是一種修養,但遇到別人不尊重自己怎麼辦?
    遇到別人不尊重自己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他不尊重別人,別人又何必尊重他,遇到所以說你就當他不存在,無視他,不作任何反應,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視他才是最有力的反擊。不尊重自己的人,就需要我們學會放寬心態,調節情緒,並以此為鏡,反觀自己,磨礪自己,感染他人。
  • 一個人最大的成熟,是懂得尊重別人的不同
    聽到這句話,女人端著手中的飯,眼裡噙滿了淚花,身旁的男人眼圈也紅紅的,再也沒有心情吃飯了.很多人都說這個大媽沒修養,沒口德,非常同意,但我還想再多加一個:不成熟。成熟從來不是看一個人的年齡,而是看他(她)對別人、對這個世界是否足夠地包容和理解。
  • 「心理」何必活成別人眼裡對的樣子?
    別人Someone else《女孩》聽閨蜜訴說完苦水後我氣不打一處來也著實地心疼曾經活躍在操場揮灑青春汗水的颯爽女孩如今收斂成身著花花裙子穿起帶跟的鞋都覺得磨腳的恬靜小姑娘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往往容易被打亂自己原本清晰的思緒
  • 你不尊重別人,憑什麼讓別人尊重你!讓孩子明白尊重的兩面性
    所以人類的這種渴望被尊重的心理是天性需要。但是想要的到尊重,首先要付出尊重,如果我們不尊重別人,憑什麼獲得別人的尊重?你不尊重別人,憑什麼讓別人尊重你!讓孩子明白尊重的兩面性在現代社會的人際交往中,對別人尊重的態度能夠讓我們的人際關係更加的良好,畢竟沒有人會為難一個尊重自己的人。而且我們付出自己的尊重,也必定會收穫別人的尊重。那些不尊重別人的人,不僅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還會讓別人覺得厭煩和討厭。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學會尊重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先尊重別人。
  • 不隨意去評價別人,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在生活中,總是有一些人以為自己所看到的那一部分,就是事實的全部真相。總是喜歡把自己的觀點強行加在別人的身上,對別人的評價也是信口雌黃。曾經特別喜歡這一句話:「你好,請你不要冒昧的評價我,因為你可能只知道我的名字,但是不清楚我的故事。
  • 別再滿足別人的期待了,你就為自己活一次
    一起去購物上廁所時,大家手裡的東西通常是交給小洋保管,而她自己卻因為不知如何開口讓她人幫忙,只能自己帶著東西去上廁所,而當出來時,室友們早已離去,且沒有任何人意識到有人落了單。在舍友們的眼裡,小洋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 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為自己而活的星座: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獅子人不喜歡別人管控他們,也不喜歡別人對自己的生活指手畫腳。你可以參與,但是不能取代他們做決定。他們從來不在意外界怎麼看自己,也不願活在別人的眼光裡,我行我素,只管順應自己的心意而為。也許也會被人評論,指責,可是又如何呢?當自己不放在心上,那些「明刀暗箭」便沒有任何力量,完全影響不了自己。
  • 不多管閒事,不幹涉別人,才是對彼此最大的尊重
    可如今我腦子閃現的只有八個字——「不求不助」和「守好界限」。「不求不助」是心理諮詢師的諮詢原則。說起來會有點複雜,但總結起來就是,當對方不需要改變,或者不想改變時候,絕對不勉強,即使他在你眼中已經存在很大的問題。人和人永遠是不同的個體,我們所持的只是自己的價值觀,擁有著自己主觀的感受。而心理諮詢,一定要尊重對方的感受。
  • 學會尊重別人,懂得愛自己
    愛一個人,要先學會愛自己不懂得愛自己的人也沒有愛別人的能力01 懂得尊重別人對於半藏森林:永遠不要當第三者,當男人能背叛妻子和你在一起時,他也一定會因為別的女人背叛你,而你的處境會比他的前任更慘。不確定如何愛的男人,不決定從一而終的男人,不值得你愛,不值得你拋棄一切去愛。另外,要懂得尊重別人,不要隨便插足別人的感情。愛情永遠都是兩個人的堡壘,有了三個人,沒有誰可以保衛得天衣無縫。
  • 不尊重別人的人,走不遠
    其實第一種更討厭,就是他不尊重你,但他自己還渾然不覺,且總是常常表現出一種自我優越感,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唯我獨尊。第二種人屬於知道自己脾氣差,容易冒犯別人,但下不了決心改。其實不尊重別人的人,總得來說是自己吃虧的,我相信他們不會走得太遠,甚至會處處碰壁,處處不順,幹什麼事都特別艱難,一生有很多波折。這樣說是不是言重了呢?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尊重別人
    一個人最高的修養是:在上不傲人,在下不卑人。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在蛋糕店門口踟躕,路過的行人神色異常。店裡的夥計不耐煩地說道:「一邊去,一邊去、別影響生意」。一旁老闆的孫子看在眼裡,不解地問道:「爺爺,你為什麼對乞丐還這麼客氣?」店老闆說:「雖然他是乞丐,卻也是我們的顧客,況且,他為了來買蛋糕,也是自己一點點積攢而來的錢,很不容易,所以要熱情接待」。孫子又說:「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收錢呢?」
  • 言語間,少些犀利,多些餘地,是對別人的仁慈,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01言語之間,少些犀利,多些餘地,是對別人的仁慈,也是對自己的尊重。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03說話的時候,要多換位思考,多設身處地,你不了解別人經歷了什麼,就不要妄評你看到的什麼,不要拿自己的個性去挑戰別人的脾氣
  • 引起共鳴的文案||活在別人的眼光裡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我不希望誰能成為我的長遠未來。我害怕最後是一場大夢。」"I no longer show off the people around me. I am worried that leaving suddenly will make me feel embarrassed.
  • 做回真正的自己,別活在別人眼裡(名人名言英語)
    不活在別人的眼中,就是不活在別人的期待中,不活在別人的評價中。只要不涉及原則對錯,別人說什麼聽聽就好。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又何必為了別人委屈自己。鯤鵬萬裡,扶搖直上,燕雀安知鴻鵠之志!Seuss做你自己,說你所想,你在乎的人不會介意,介意的人對你無足輕重。蘇斯博士Do what you feel in your heart to be right, for you'll be criticized anyway.
  • 別人不尊重自己,自己還要尊重他人麼?這裡有答案
    每個人都有自尊,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人與人之間雖然在財富、地位、學識、能力、膚色、性別等許多方面各有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為何自己的尊嚴是每個人最強烈的意願,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如果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對方就很可能也會千方百計的傷害我們的自尊,相互傷害何必呢,而如何我們維護了別人的自尊,別人不說會有所回報,但起碼不會記恨我們,職場或者社會上,少一個敵人,都是優勢。
  • 不去羨慕別人的生活,穩穩地活出自己的幸福!
    文/飛魚你是別人眼裡的草,你卻足家中的天。別人終究是別人,羨慕只能讓自己添亂,生活是自己過出來的,不是活給別人看的。正確認識自己,相信自己也能活得精彩。或許你會有羞怯的心理,其實那就是對自己不自信!想克服羞怯的方法首先要了解自己,人無完人,提升自己的過程中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做,做好做細,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比別人好的時候就會得到別人的贊同,這樣自信就開始積累起來了。
  • 生活不是畫素描,人生亦旅突,不要活在別人眼裡
    從第一次離家遠行,到因為生計和朋友各奔東西,再到擁有自己的家庭摯愛。少年青蔥一去不還,前路漫漫,所有經歷匯聚交織成一馬平川抑或峰巒疊嶂的各異風景,誰是那個陪你一路走過的ta?是誰給你溫暖,又是誰讓你一路歡笑?
  • 什麼才是「別人眼裡最好的自己」
    每個人都很在意在別人眼中自己的樣子。也經常聽到「做最好的自己」的勵志豪言。在中國人的傳統裡,安身立命、立己達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別人眼裡的最好的自己」。怎麼做,《論語》如是說: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以「臨別贈言」這種隆重的方式告訴孟敬子,待人接物有三方面應該被我們足夠地重視:嚴肅自己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