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

2020-12-16 小星星的情感觀

曾看到一句話說:「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一個人最大的惡意,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一個人最大的善意是真心理解別人的幸福並祝福人家幸福。」

的確如此,可生活中總有不少喜歡挑刺找毛病的人,總喜歡揪著別人的弱點或者不足,以最令人難堪的言語批評和詆毀別人,忽略了別人的本身的閃光點和付出的努力。

而在這種行為的背後,往往會讓人覺得這個人格局很小,沒有教養,不值得深交。

真正有格局的人,常常能夠在指出別人不足的時候,又能提出很好的參考意見,在肯定他人的同時,也肯定了自己的能力。

01你隨意評價別人的樣子,真「醜」

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底下有個評論十分刺眼。我是一個絕對接受大家意見的人,可是那一條評論真的讓我很生氣,因為我覺得你可以不贊成我的觀點,可以否定我的創作內容,但請不要對別人進行人身攻擊。

每個人的思想不同,才會造就不一樣的性格和個性,這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本質。

可當你隨便的把別人的東西貶低的一文不值的時候,真的顯得這個人層次不高,格局很小。如果你對別人有意見,你可以提出你的意見並且給別人一個你認為的好的方法,那麼是可以被接受的,別人也會覺得你很有想法。

而如果你一個方法也沒有就在那裡瞎說,瞎評論,只會讓人覺得這個人沒有教養。

前段時間,網紅主播薇婭在合肥與當地政府領導進行商談,主要是與當地政府合作,不僅準備在合肥建立直播培訓基地、開展直播人才培養,還利用電商直播,計劃幫助當地企業開展網絡營銷,公益助農等等。

這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卻因為薇婭的一張照片而遭到了部分網友的冷嘲熱諷。原因是她穿著短裙並翹著二郎腿,這就引起了一些網友說:「難道你這麼大個網紅連基本的禮儀都不懂?」「一個賣東西的真沒教養.....層次不高」「網紅跟領導不是一個層次的人.....」

他們將矛頭指向薇婭的出身、教養,總之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一個網紅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的意思。

但是我想,薇婭公司一年的銷售額達到上百億,那些嘲諷人家是「一個賣東西的,」「沒見過世面」的那些人你是否能做到她一半的成就?或者說你是否比她見過世面?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承認每個人都有自己說話的權利,但當你帶著一種酸味來罵人,不懷好意的說別人的時候,真的顯得你很沒有教養罷了。

當評價變成了挑剔和苛刻,批評就變成了一種毒藥,你隨便評價別人的方式,暴露了你的教養和層次的高低。

02喜歡隨意評價別人的人,是病得「治」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

「很多愛挑刺的人有深刻的自卑感,自我評價很低、內心怯弱,需要通過挑別人毛病來取得心理上的優勢。」

一個在言行舉止之間都表現出一種要處處凌駕於別人之上的人,真的需要做出一些努力來抵消自卑感的存在。任何試圖顯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行為背後,其實都可能隱藏著深深的自卑。

朋友西瓜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西瓜出身在一個偏遠的南方小城,她通過高考來到大城市上大學。因為自己的出身和經歷跟同學們都格格不入,因此她在上大學的時候十分自卑。

她的那種自卑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言行舉止,比如她看到室友買了一件裙子,而那件裙子的價值超乎她的預算,她就會直接說人家沒有品味,衣服跟人一樣醜。

在她內心隱藏的自卑感是如影隨形的,這種自欺欺人、借著言語逞能的做法實在令人討厭,但卻能讓他們的內心獲得愉悅感和力量,以此挽回自己的自尊心。

其實這些做法的背後都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接納自己,想要逃避自己不足,以這種攻擊別人的方式來達到安慰自己心理的目的,卻恰恰讓自己失去了很多。

至於後來我為什麼跟西瓜成了朋友,是因為大學的時候我的第二專業是心理學,平時我會在我們學校的心理諮詢室幫老師整理文件和做一些簡單的心理輔導,西瓜是主動來尋求心理幫助,一來二去我們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後來西瓜也通過學校心理老師以及醫生的幫助下走出自卑,逐漸變得自信起來。每個人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有一點自卑,如果你不能學會接納自己,反而是放大那種自卑感,走向一種極端,那麼你遲早都會因為自己的口無遮攔而付出代價。

每一個人在別人評頭論足的時候,請你想想他是否已經努力了;在評價一件事情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真的了解了事情的全部;在用語言攻擊別人之前,想想如果是自己被攻擊會是什麼感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可以用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但絕不能在不了解任何事情的情況下隨便說,對別人造成傷害,對你自己也沒有好處。

03欣賞別人、認同別人,是一種教養

你知道為什麼那些有成就、有實力的人,從來不以標榜自我來彰顯自己,反而會以認同別人為習慣嗎?

事實上承認和學習別人優秀的地方,才是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的動力。

朋友丁子曾給我講過一個他的經歷,在他們公司有一個和他同時期入職的同事,他們倆實力相當,學歷也差不多,唯一差別的是那個同事比他多半年的工作經驗,但這都不是重點。

重點在於項目經理要在他們兩個人中間挑選一個做項目組長,也就是說兩個人本質上存在競爭關係。要是換做別人或許早已經針鋒相對,為自己上位使出渾身解數了,可兩個人並沒有對彼此使絆子,反而是互相配合工作,甚至他們倆成為了職場上難得交心的朋友。

丁子說,「我欣賞他在工作上的態度,也知道他的為人,他也一樣。我們倆就像子期和伯牙的關係,我們都不介意誰勝誰輸,如果他當了組長我就乖乖在他手底下做事,他也一樣。」

後來丁子所在項目組擴招,兩個人都成了項目組長,各自帶領項目,一直到現在兩個人都兄弟一樣相處著,的確有競爭,但友誼也是真的。

丁子說:「我們欣賞彼此,是對手也是朋友,他優秀也會讓我變得更優秀。」

欣賞的魅力是無窮盡的,當你能夠欣賞別人,認同別人的時候,你的心胸也將變得寬闊,廣闊的心境也會讓你收穫到無數人的欣賞和敬佩。

學會欣賞別人,也是一種教養。

真正的欣賞決不是生搬硬套的話語,也不是逢場作戲的虛假面容,更不是為了獲取利益的阿諛奉承。真正的欣賞是發自內心的讚美,是心口如一的誇讚,是對別人的優點的肯定和認可。

三毛說:「人活著還真是件美好的事,不在於風景多美多壯觀,而是在於遇見了誰,被溫暖了一下,然後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為小太陽,去溫暖別人。」

欣賞也是如此,我們永遠都不知道自己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或者稱讚的話,就會給別人鼓勵和歡樂。我們也不知道自己在這趟人生路上,被自己善于欣賞別人的品質吸引過來的有多少,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所以,要是你有一天遇上了那種不分青紅皂白,不分是非對錯,不分場合就隨意評價別人的人,請你跟這種人說一聲:「你隨便評價別人的樣子,真醜。」

本文配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相關焦點

  • 夜讀|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
    ……  桃子說,這些日子被親戚朋友的語言轟炸搞得疲憊不堪,恨不得生出一萬張嘴求大家不要評論自己的決定,不要幹涉陽陽的興趣。  桃子說,陽陽學古箏學得並不開心,雖然被桃子逼著也會練習,可是活潑好動的陽陽坐下來彈古箏鮮少有耐心,卻願意自己苦練民族舞的基本功,她真正的興趣在跳舞上。
  • 你說話的方式,暴露了你的修養
    說話的方式,暴露了一個人的層次上大學的表妹突然找我吐槽:「姐,你說那些總是打斷別人說話的人是怎麼想的?」原來,表妹有一個舍友小曼。一開始表妹覺得小曼為人熱情,知道的東西也多,兩個人很喜歡在一起聊天。可後來,表妹發現小曼有一個習慣:動不動就打斷別人說話。
  • 你在辦公室的音量,暴露了你的修養
    你有沒有碰到那種人:在辦公室大家都安安靜靜工作的時候,突然扯著嗓子說話,生怕別人聽不到,不管是公事還是私事,絲毫不顧及場合,恨不得有擴音器。其實說話音量的高低,反應了一個人的素質與修養。領導說:「她本身沒有什麼大毛病,但是音量大,真的是一個人素質及修養不佳的表現,如果在面對客戶的時候,她也這樣,那豈不是對公司損失很大嗎?」領導的這句話其實潛臺詞就是:如果你連自己的音量大小都無法控制,那你怎麼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處理好工作方方面面呢?能控制好自己的音量,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也是自身的一種修行。
  • 你有修養的樣子,真美!
    一個漂亮的女孩兒,不在於她今天畫了多濃的睫毛,不在於她塗了多麼豔麗的口紅,而是在不經意間透漏出來的修養,一種為他人著想的善良,一份能傳遞給別人溫暖的感染力。我們的身邊從來不缺乏這樣的又修養的「美人」,只不過我們不再是那個善於發現美的人!
  • 不隨意評價別人,才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生活中,有些人總以為自己看到的那一部分就是全部事實,總喜歡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身上,對別人妄下評論。聽過這樣一段話:「請你不要冒然評價我,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卻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是聽聞我做了什麼,卻不知道我經歷過什麼。」不要輕易評價別人,因為你看見的,不一定都是事實。
  • 你如何評價別人,別人同樣也會這樣評價你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我最喜歡的男明星是周星馳,很多人對他都或多或少的有些負面評價,小氣、工作狂、神經病等等都不在少數,可是你可曾看到他說過別人一句不是呢?這意味著,你怎麼評價別人,最終自己也會得到同樣的評價,換而言之你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缺點,其實你自己也有。一、小氣晚輩和耍聰明的大哥有個從小就認識的晚輩。有一天,他說我是「小氣鬼」。對此我反間道:「難道你就不是小氣鬼嗎?」他略顯尷尬地回答:「我也是小氣鬼」!
  • 喜歡評價別人?可能你很自卑啊
    多數人背後議論別人的時候可能心裡都是暢快淋漓的,畢竟說別人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表白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言下之意是「你看我就不是這樣。」心裡的優越感不言自喻。我有個同事就特別喜歡評價別人,不僅背後評價就是當面也從不錯過機會。只要聽到或者看到別人說話做事讓他不順眼的時候,就免不了要一番評價。背後的話常是「他就不會為人處世,說話不上道。」
  • 你的微信回復,暴露了你的修養
    每一個社交軟體上的字符,都隱藏著我們為人處世的修養。 有修養的人,懂得尊重別人 木心先生寫過這樣一首詩: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
  • 你的音量,暴露了你的修養
    ,會讓別人很難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孝是善良的第一步,一個人對父母保持感恩,學會去愛他們,在此基礎上才能更進一步去愛別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親人都不愛,那這個人也絕對不會對別人善良。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所有中國人修養品德的第一步,學會善良的第一步。孝是善的原點,是德行的根本,沒有孝,這個家庭就離敗落不遠了。有事此心不亂,無事此心不空。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
  • 「你穿高仿鞋好醜哦」:你隨意評價別人的樣子,更醜
    買假貨固然不對,但你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嘲笑別人,又有多高尚? 買盜版確實有錯,但是當面嘲笑、侮辱穿盜版的人這種做法就有修養了?用貶低別人來顯示自己有錢嗎?你嘲笑他的高仿,我嘲笑你的人格。 事實上,這個小男孩家境優渥,並不是沒錢買正品。穿高仿的不一定虛榮,但嘲諷別人穿高仿才是真虛榮。
  • 不隨意去評價別人,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總是喜歡把自己的觀點強行加在別人的身上,對別人的評價也是信口雌黃。曾經特別喜歡這一句話:「你好,請你不要冒昧的評價我,因為你可能只知道我的名字,但是不清楚我的故事。你只是道聽途說我做了什麼,但卻不明白我到底經歷了什麼。」不要去輕易的評價別人,可能你眼睛看見的,耳朵聽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實的。
  • 一個人最深層次的修養,是不輕易評價別人的是非!
    韓寒曾說過一句話,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如果你了解,那你就更應該閉嘴。不隨意評價,即使看破,也不必說破,這是做人的智慧,更是應該深到骨子裡的修養。電視劇《匹諾曹》中,有個情節讓人印象深刻。
  • 不隨意評價指責別人,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以前總是聽到有人會這樣安慰另一個人:你現在的心情,我完全能夠理解。包括在得知別人的傷心事時,我也總以為能夠感同身受,但其實不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假如你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或許你還可以領會一二,如果這事情從來沒有發生在你身上,那麼當事人的心情我們壓根不能理解。
  • 參加飯局時,這三種說話的方式,會暴露你的修養較差
    其實在參加飯局的時候,年輕人更應該懂規矩一些,尤其是如果你總是表現出以下這三種說話的方式,只會暴露你的修養較差,所以大家應該儘早改正。第一、打斷領導和客戶發言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有很多年輕人他們總是刻意的去打斷他人說話,但是也有些大學生在進入飯局以後,他們有意無意的都會開始講述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或許已經養成了習慣,動不動就打斷別人說話,其實這些都是不禮貌的行為。
  • 不輕易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
    你沒有經歷過我的苦,就很難理解我的痛,你沒有經歷過我的人生,便不知道有些事情對我的意義。就像有一句話說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走不進去,我把最深的秘密放在那裡,所以,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 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飯桌上的秦霄賢非常緊張,忙著給師傅們倒了茶水,卻不料出了差錯。郭德綱瞟了一眼說:「你就這麼壺嘴衝著我?」一旁的于謙提了醒:「這規矩得懂,孩子!」 原來,秦霄賢倒完茶水,擺放茶壺的時候直接將茶壺嘴對著郭德綱。 老祖宗的餐桌禮儀有一條:茶壺嘴對著誰,就表示這個人是主人不歡迎的客人。這段內容迅速引發爭議。
  • 不隨意評價他人是一種修養
    真正有修養的人,不會隨意評價他人,因為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維和觀點,這是無法阻止的。其實,沒有人喜歡聽別人說道理,因為聽再多的道理,也不是屬於自己的道理,在生命中體現不出什麼實質性,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某些事情以後,我們才能領悟到其中的深意。
  • 【師說言論】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一個吃飯的樣子,也還需要從細節抓起,我們天天說,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希望這不是一句空話。飯桌雖是方寸之地,卻最容易暴露人的真實一面,也最能窺見一個人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有人評論:「假如現在就可以知道,30年後你的孩子是什麼樣,取得了怎樣的成就,是被人尊重還是受人取笑?你會不會重新審視自己給孩子的教育呢?」
  • 你說話的音量,散發著你的修養
    你說話的音量,散發著你的修養一個人的素養不是單憑某一個指標就能斷言,就像人們經常疑問看書到底有沒有用,短時間裡是無法體現的,但是時間長了,你讀過的書就融合在你的氣質裡,你的修養體現在舉手投足間。而你在平常說話的音量就能體現出你的修養。
  • 「你關門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層次」
    事實上這樣類似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經常發生著的,或許當事人認為沒什麼,但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習慣往往會給周圍的人帶來不同的影響,甚至會暴露自己的層次,哪怕只是她關上一扇門的樣子。01、一門之間,暴露了你的教養看似只是隔著一扇門,實則通過那扇門的時候,你所有的小動作都是在向他人展現你的教養,會給人留下的印象自然也會有很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