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言論】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2020-11-06 師說藝譜

教育從來都不是小事。一個吃飯的樣子,也還需要從細節抓起,我們天天說,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希望這不是一句空話。

01

德雲社近期上過兩次熱搜,都發生在餐桌上。

第一次是關於少班主郭麒麟:

在和華少的一次訪談中,兩個人坐下來喝茶聊天。

斟茶時,郭麒麟沒有掌握好火候,一不小心讓茶水溢了出來。

他立馬表達歉意:「不好意思,這杯我喝。」

他解釋道:茶要半,酒要滿,這是基本的餐桌禮儀。

另一次,是徒弟秦霄賢和德雲社的兩位「大佬」郭德綱、于謙吃飯。

飯桌上的秦霄賢非常緊張,忙著給師傅們倒了茶水,卻不料出了差錯。

郭德綱瞟了一眼說:「你就這麼壺嘴衝著我?」

秦霄賢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一旁的于謙提了醒:「這規矩得懂,孩子!」

原來,秦霄賢倒完茶水,擺放茶壺的時候直接將茶壺嘴對著郭德綱。

老祖宗的餐桌禮儀有一條:茶壺嘴對著誰,就表示這個人是主人不歡迎的客人。

這段內容迅速引發爭議。

有網友認為郭德綱倚老賣老,欺負年輕人。

也有人認為餐桌見人品,連最基本的餐桌禮儀都做不好,談何傳承更深層次的相聲藝術?

眾所周知,郭德綱家規很嚴,關於吃飯的家規更是不少:

吃飯不能吧唧嘴;

全家人圍坐用餐,大人不動孩子不能動;

家裡有客要讓客人先上桌吃飯;

給客人添飯不能問:還要飯嗎?而是問:給您再添點?

家裡做了什麼好吃的,師兄們先吃,師兄們吃完了,剩下的郭麒麟才準碰;

......

飯桌雖是方寸之地,卻最容易暴露人的真實一面,也最能窺見一個人的家庭背景和教育。

有人評論:

「假如現在就可以知道,30年後你的孩子是什麼樣,取得了怎樣的成就,是被人尊重還是受人取笑?

你會不會重新審視自己給孩子的教育呢?」

  • 02

前陣子適逢假期,免不了參加各類飯局,我也因此看到了餐桌上的千面人生。

有一次參加一個婚宴,並不太熟絡的人被隨機分到了一桌。

吃到一半,服務員端上了一盤大閘蟹,一桌人你推我讓,最後讓一個老者先動筷子。

這時候,同桌的一個11歲左右的的小男孩也踮起腳躍躍欲試。

沒等他起身,老爺爺已經夾走了一隻大閘蟹,其他人也陸續動筷。

小男孩一時氣急,將筷子摔到桌上,大吼:「為什麼不讓我先吃?」

一桌人面面相覷,尷尬至極。

孩子又哭又鬧,媽媽一邊拽走他一邊哄:「爺爺壞,等會媽媽再給你買,全給你吃。」

還有一次,去一個遠方親戚家做客。

吃飯時,他家小孩直接把一道紅燒雞翅端到自己面前,全程盯著那一盤菜猛吃。

我很客氣地提醒:「要不要吃點其他菜,小朋友可不要挑食哦。」

他置若罔聞,依舊埋頭吃。

雞翅吃完,他把碗往前一推,跳下椅子:「不吃了。」

奶奶這時卻在一旁責備起媽媽:「讓你多買點給孩子吃,你不聽。」

說完,奶奶自顧自誇起孫子來:

「我家樂樂前幾天又被老師表揚了,都說這孩子以後肯定能考上清華北大,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一桌人笑了笑,沒有說出口的話也都咽進了肚子裡。

還有一次,我們幾個老朋友相聚。

朋友家孩子都上小學三年級了,卻還要媽媽追著餵飯。

席間,我們正聊得開心,孩子的一句話,打破了這種和諧歡快的氣氛。

原來,媽媽夾了一塊肉給孩子吃,沒想到孩子嚼了兩口,就哇地一下全吐到了碗裡,大聲埋怨:「呸呸,真難吃,媽媽,我要回家!」

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過:

「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工夫,就可以知道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教育背景如何。」

飯桌上的細節,藏著一個孩子從小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

想起一期節目中,有嘉賓稱讚應採兒很會選菜,不多不少剛剛夠吃。

應採兒說自己深惡痛絕鋪張浪費的行為,並且分享了自己家的餐桌教育:

告誡兒子不要浪費食物;

不可以把菜都轉到孩子面前,讓孩子先吃;

不能讓孩子在飯桌上擁有特權感:家裡不是餐廳,有什麼就吃什麼。

朱丹不以為然,認為應採兒給孩子定了太多的規矩。

這時候應採兒毫不客氣地回懟:「這不是規矩多,這是基本禮儀。」

很多家長無視餐桌禮儀,對孩子不雅的吃相視若無睹,甚至無底線地縱容。

卻不知道,餐桌並無小事。

真正的家庭教育,就藏在小小的一方餐桌上,藏在平常的一日三餐裡。

03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你是因為什麼事跟對象分手的?

高贊回答裡有這樣一條:因為一頓飯。

她寫道:

和男友交往快半年了,雙方都覺得挺合適,就趁著假期帶男友回老家給父母看看。

男友第一次上門,自己父母十分重視,做了一桌好菜。

飯桌上,男友的表現卻讓人大失所望:

一路風捲殘雲,嘴裡塞得滿滿的,又去不斷夾菜到碗裡。

其中一道女孩母親的拿手菜,男友直接上手,不僅抓著鴨骨頭吮得滋滋作響,吃完之後還暢快地打了一個長長的飽嗝。

這頓飯之後,女孩便跟男友提出了分手。

她最後是這樣說的:

「從小父母就一直跟我說,在餐桌上一定要注意,因為你代表的不止你一個人,還代表著你的父母和家庭。

別人會根據你的行為去評價所受到的教育,我現在好好教你,就是不希望你以後被人被別人指著說沒教養。

我覺得男友的表現讓我很失望。

首先,他夾菜只顧自己,東西在碗裡全部都堆在一起,完全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其次,缺乏禮儀,吃沒有吃相,後來甚至直接上手了,還肆無忌憚地當著我們的面打嗝。

我真的難以想像他的父母是怎麼教他的,這樣的人,我沒有信心能跟他長久,不如好聚好散。」

近幾年流行起一句話:吃品見人品,餐桌見三觀。

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兩個人合不合適,一起吃頓飯就知道了。

知名學者馬未都曾講過一個故事:

一位爸爸跟兒子及其朋友吃飯,吃完後,這位爸爸對兒子說:「你這個朋友,不可深交。」

兒子很疑惑,爸爸解釋道:

「你看他夾菜時,習慣把筷子插到菜裡翻上來,扒拉兩下夾起自個兒的菜,根本不顧及別人,這種人就很自私。」

飯桌上的教養,影響著孩子的婚姻和交友,決定著孩子的未來,甚至預示著他一生的成就。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曾說:

「沒有什麼是一頓飯局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中國人的餐桌,吃的是飯,組的是局,看的是為人處世的智慧。

聽很多做HR的朋友說,現在很多企業將餐桌作為面試的最後一關,以餐桌上的表現作為考核標準來選拔人才。

可以說是,成也餐桌,敗也餐桌。

全國政協委員張曉梅在其寫的《曉梅說禮儀》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發現不少很在意舉止修養的人,到了餐桌前卻會鬆懈下來,忽略了這個時刻應該具有的風度和禮儀,洩露出暗藏的毛病和缺陷,讓自己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

用餐時保持良好的儀態修養,是顯現個人品質最有效的時刻。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應該從小就教會孩子好好吃飯。

04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短視頻:

一個媽媽帶著3歲的兒子去看太爺爺,一家人樂呵呵地在一起吃飯。

太爺爺由於年紀大了,拿筷子時手會發抖。

小男孩見此,停下吃飯,湊到太爺爺面前,很貼心地一勺勺餵太爺爺吃飯。

一老一少,配合默契,雖然太爺爺吃得慢,但小男孩非常有耐心,互動畫面非常有愛。

視頻一經發布立馬走紅,小男孩被網友封為「最孝順寶寶」。

網友紛紛評論:「這才是最高級的教養。」

一些細心的網友表示:「孩子餵老人的動作有模有樣,這指定是大人平時經常餵老人被孩子學到了。」

民間一直有「桌前教子」的傳統,如今卻慢慢被遺忘。

吃得好,吃得精,父母們一門心思想著如何給孩子飯碗中添加營養,卻對孩子飯桌上的教養少有注重。

飯桌上的規矩和禮儀,看似沒什麼了不起,卻在一個孩子的成長軌跡中顯山露水。

飯桌是家庭教育最好的道場。

刻在骨子裡的教養,細節處也不馬虎的優秀習慣,才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

本文系網絡收集整理轉發,如有雷同或者出處,請聯繫平臺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他立馬表達歉意:「不好意思,這杯我喝。」另一次,是徒弟秦霄賢和德雲社的兩位「大佬」郭德綱、于謙吃飯。 飯桌上的秦霄賢非常緊張,忙著給師傅們倒了茶水,卻不料出了差錯。郭德綱瞟了一眼說:「你就這麼壺嘴衝著我?」一旁的于謙提了醒:「這規矩得懂,孩子!」 原來,秦霄賢倒完茶水,擺放茶壺的時候直接將茶壺嘴對著郭德綱。
  • 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 家長必讀
    奶奶這時卻在一旁責備起媽媽:「讓你多買點給孩子吃,你不聽。」說完,奶奶自顧自誇起孫子來:「我家樂樂前幾天又被老師表揚了,都說這孩子以後肯定能考上清華北大,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她最後是這樣說的:「從小父母就一直跟我說,在餐桌上一定要注意,因為你代表的不止你一個人,還代表著你的父母和家庭。
  • 應採兒回懟朱丹獲網友點讚:孩子的吃飯表現,暴露了家庭的教養
    ,暴露了家庭的教養憑藉爽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綜藝感,應採兒在很多綜藝節目中都有很出色的表現,贏得了非常多觀眾的喜歡,而應採兒與陳小春的孩子jasper也由於和媽媽一起參加綜藝節目得到了不小的關注。,應採兒聽完後則立即露出了一副驚訝不敢置信的樣子直言道:「這是最基本的餐桌禮儀,不是什麼規矩多。」
  • 應採兒懟朱丹: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家庭的教養
    因為這件小事被網友懟「虐待」孩子,PUA孩子,媽媽我真是一臉黑線呀!到底啥事呢,後邊漫畫會說。不能讓孩子在飯桌上擁有特權感:家裡不是餐廳,有什麼就吃什麼。卻不知道,飯桌上的細節,藏著一個孩子從小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沒那麼高深莫測,就藏在小小的一方餐桌上,藏在平常的一日三餐裡。
  • 應採兒懟朱丹獲千萬點讚:孩子吃飯時的表現,暴露家庭的教養
    一個人的教養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沒教養的人,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家長沒教好。家長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沒教養的人,所以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教他們生活禮儀。應採兒懟朱丹獲千萬點讚:孩子的教養 ,隱藏在吃飯時的表現中很多人都知道,明星應採兒有個乖巧懂事的兒子。
  • 郭德綱的家規獲千萬點讚: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上周末天氣不錯,我邀請然然媽和朵大伯帶著孩子,到我家來做客。看見小傢伙們眼饞的樣子,之前準備得再辛苦,都值得了。:1.吃飯不能吧唧嘴;去做客的家庭沒有準備兒童餐具、主人有潔癖、疫情期間保護孩子……你會這麼做嗎?你是贊同還是反對,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吧~
  • 一節車廂兩個孩子,卻暴露出兩個家庭的教養,孩子的前途一目了然
    導讀:一節車廂兩個孩子,卻暴露出兩個家庭的教養,孩子的前途一目了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節車廂兩個孩子,卻暴露出兩個家庭的教養,孩子的前途一目了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你孩子的樣子
    你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你孩子的樣子你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你孩子的樣子,中國正面管教高級導師張宏武,同時也是微課傳奇家庭教育籤約導師說過,教養方式可以從父母對子女的情感支持程度和父母對子女的控制程度,分為權威型,控制型,放任型和忽視型四種教養方式。
  • 一個孩子的家庭教養如何,就看他飯桌上的吃相,藏不住的
    後來,我才意識到有時候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往往能夠折射出一個人的家庭教養,在飯桌上的吃相,暴露出的教養問題,藏不住的。,孩子吃飯時的表現,能夠真實地暴露出他的心理狀態以及教養。知名的文化學者馬未都曾經講過,有一次他跟孩子的朋友吃飯,飯後他覺得對方不可深交。原因是,他看見對方吃飯時習慣性地把筷子插進菜裡,然後再翻上來,反覆扒拉幾下,才夾起自個的菜吃。在飯桌上吃飯不顧及別人的孩子,自私自利,沒有教養,不值得深交。後來,他兒子的朋友,果然就因為一點小利益,做出了因利忘義的事情。
  • 「你關門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層次」
    據他所說,在他小時候因為父母之間關係惡化的原因,跟著母親離開了家庭,而他的妹妹則是留在了父親身邊生活,如今一晃十來年過去,父親因病在今年離開了,然後在母親的建議下,他們決定把妹妹重新接到身邊一起生活。有些人在原生家庭不好的環境,能成為一個良好的人格,而有些人卻不能,現實一直如此。事實上這樣類似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經常發生著的,或許當事人認為沒什麼,但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習慣往往會給周圍的人帶來不同的影響,甚至會暴露自己的層次,哪怕只是她關上一扇門的樣子。
  • 【弘揚好家風好家訓】教養 | 別讓孩子的吃相,暴露了你的家風
    吃相是一個孩子教養的綜合體現,日常生活中注重培養,餐桌上他就一定能成為家庭的名片別讓孩子的吃相,暴露了你的家風。誰也不會直言道出你家孩子缺家教,但是一場飯局下來,有的人會漸漸疏遠你,有的人會暗暗投訴你,還有的因為與領導同桌,孩子的表現導致個人形象大打折扣,你孩子的吃相,正在逐漸毀了你。
  • 應採兒因「餐桌禮儀」回懟朱丹,飯桌上的小細節,暴露孩子的教養
    、穿得暖不暖,但在這之上,你是否會關心孩子吃飯的表現是不是有禮貌、有教養?但也有的父母認為,應該從小給孩子立下規矩,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飯的時候也要遵守餐桌禮儀,這樣的孩子才具備良好的教養。應採兒和朱丹的分歧,暴露了對孩子不同的教養方式。
  • 孩子,你沒有教養的樣子,真的很醜
    其實窮養也好,富養也罷,有教養才是最重要的。百度百科上如此解釋教養:教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它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屬於他律教化顯現。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一般是指文化和品德的修養。
  • 每個孩子的模樣,都是原生家庭的教養
    -01-看一個孩子是否有教養,看他平時做事的細節便一目了然了。前段時間,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家庭聚會,我就遇到了一個奇葩的孩子。沒有人會告訴你,你家孩子真沒禮貌。但是所有人都會討厭你家孩子。孩子的行為,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結什麼樣的果,孩子身上藏著父母最真實的品行。
  • 你有教養的樣子,真美
    讓她洗手吃飯,菜還在上,她也不等大家就坐,一個人先吃開了。在飯桌上,小蘭全程玩手機,對表姐的問題,不是敷衍的「嗯、對、是的」回答,就是盯著手機沒聽見。吃完飯,大家在客廳坐下,表姐想繼續了解了解小蘭。還沒說話呢,小蘭說想喝水,表姐說飲水機就在旁邊,指給她看,可她卻讓表姐給她倒水。
  • 新年將至,聚餐的背後是孩子家庭教養的顯露,學應採兒的餐桌禮儀
    餐桌上的禮儀可謂是「大學問」,一些小孩子平日裡看著像模像樣,可一到餐桌上教養就被暴露了,餐桌禮儀可是一個「重災區」。新年將至,少不了聚餐活動,和沒有禮貌的熊孩子一起吃飯,怕是不少人的顧慮了。熊孩子的話題層出不窮,但孩子還小,常常得到寬容,矛頭總會指向父母,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不負責任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後是教養的缺失。
  • 孩子刮蹭私家車,留下字條引網友熱議:你有教養的樣子真美
    當網友看到了這條消息之後,紛紛為這個孩子點點讚:這才是父母最高級的炫富啊,你有教養的樣子真美。的確,我們滿足了孩子多少物質需求,這都沒有辦法改變孩子的內心。而真正的炫富,炫耀的都是內在美,就像是這個孩子一樣,分分鐘就把自己的教養暴露的一覽無餘。
  • 少年 你鞠躬的樣子真帥:孩子的教養才是父母最值得炫耀的資本
    網友說,這位少年,你彎腰鞠躬的樣子真帥! 而我除了感動之外,還從孩子的身上發現了另一種光芒,那就是教養。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無論走到哪裡,都會令人喜歡,受人尊敬。 因此,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關注孩子的教養問題。
  • 帶孩子出去吃飯被說沒教養?最高級的家風,是孩子的吃相!
    吃飯早就不只是吃的含義,而是一種文化與修養。在飯桌上,每一個細小動作,都能反映這個人的修養。現代社會,做父母的都是在關注孩子的食量,常常鼓勵孩子「好好吃飯,多吃肉」,卻很少去注意孩子吃起飯來的樣子。這就導致,許多孩子「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吃沒吃相」。吃是每個孩子的本能,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吃相」。孩子有一個好的吃相,無疑會更勝一籌。
  • 一個孩子的吃相,暴露他的未來和教養,你家孩子屬於哪種?
    因為一個人在餐桌上的表現,暴露出他的未來和教養。途中,上來一盤蝦,這孩子都不帶拿筷子的,直接用手抓。一邊吃一邊說話,嘴裡的飯菜都噴了出來。坐在我旁邊的一個阿姨跟我吐槽:這家人真是得,跟沒吃飯一樣,孩子也太沒家教了。是呀,吃飯並不是簡單的吃飯。從一個人的吃相,能看出他的家教,受到的教育。像是這樣不顧及他人,只顧自己享樂,會給人留下很不好的影響。到那時候,就不僅僅是一頓飯的問題了。有規矩,知禮儀的孩子才讓人喜歡,才最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