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將至,聚餐的背後是孩子家庭教養的顯露,學應採兒的餐桌禮儀

2021-01-21 育兒女神Miss劉

「文/育兒女神Miss劉(個人原創,歡迎轉載分享)」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注重禮儀的國家,從最初的三叩九拜到如今的握手微笑,這是禮儀被繼承弘揚、不斷進步的過程。

餐桌上的禮儀可謂是「大學問」,一些小孩子平日裡看著像模像樣,可一到餐桌上教養就被暴露了,餐桌禮儀可是一個「重災區」。新年將至,少不了聚餐活動,和沒有禮貌的熊孩子一起吃飯,怕是不少人的顧慮了。

熊孩子的話題層出不窮,但孩子還小,常常得到寬容,矛頭總會指向父母,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不負責任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後是教養的缺失。

「虎媽」應採兒育兒觀念爆紅,餐桌文化是基本禮儀

Jasper在幾檔綜藝節目中的表現,讓網友疑惑,火爆脾氣的應採兒是如何養育出小甜椒兒子的。採訪中應採兒給出了答覆,一時間應採兒的育兒觀念爆紅,贏得網友掌聲。

其中最值得學習的就是應採兒的餐桌禮儀,這也是大多家長忽視的問題。應採兒表示從一開始就給兒子定下了三大餐桌規矩。

(1) 不可以吃獨食,把自己喜歡吃的菜放到自己面前。

(2) 任何人沒有特權,做什麼吃什麼,有什麼吃什麼,家裡不是餐廳。

(3) 不可以浪費食物,吃飯要注意不要把食物掉得哪裡都是。

聽到這些,主持人表示,是不是給孩子立的規矩太多了,但應採兒直截了當地說;「這不是規矩多,這是基本禮儀」。

不得不說,應採兒說的太對了,要給她一個大大的贊了。身為父母除了教育孩子為人處事,也不能忽視禮儀的教導,尤其是餐桌禮儀。因為中國人喜歡在飯局上談事情,一頓飯就足以體現一個人的教養。

餐桌禮儀的背後隱藏的這兩大「秘密」

了解一個人不能單單依靠別人的三言兩語,外貌氣質也只是皮毛,禮儀規矩才是「王道」。行為舉止的背後往往能折射出一個家庭的樣子,更能顯而易見地呈現本人的教養。

一.餐桌禮儀的背後是家庭素養的體現

「一看就知道這是誰家孩子」這句話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也說過,這句話可不是胡說,確有其理。

一個孩子的用餐禮儀,代表著父母的教育,折射出家庭教養,甚至成為評判父母合格與否的標準。幼兒初來乍到,不懂禮儀規矩,為人父母要言傳身教。

禮貌的用餐禮儀背後,是良好家風的營造,是舒適成長環境的提供。

二.餐桌禮儀的背後是未來社交的預示

正確掌握用餐禮儀的孩子,短短一頓飯的時間裡,能給他人留下懂禮貌、有規矩的社交初印象。為日後的相處,創造了機會,提供了便利。

如今社會競爭激烈,好的人緣和廣泛的社交能力都是強有力的競爭優勢。短時間內高質量的辦事效率更能得到伯樂的賞識,更何況是一頓飯的時間呢。

禮貌的用餐禮儀背後,是社交認可的體現,是機會的不斷爭取。

聰明的家長這樣教給孩子餐桌禮儀

孩子本是一張白紙,父母要繪製藍圖,禮儀規矩是不可或缺的色彩,當然了父母本身就是那支繪製藍圖的畫筆。

一.言傳身教是教育的前提

作為父母要求孩子的前提是自己可以做得到,不然孩子會出現不公平的心理觀念。榜樣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教育妙招,看到周圍人都是這樣做的,孩子就會主動去模仿學習。

二.糾正錯誤是教育的關鍵

人無完人,犯錯誤在所難免,也不可怕,及時糾正就可以。孩子出現禮儀規矩問題大多會在公眾場合,這個時候父母不要急於求成,糾正錯誤可以但不要讓孩子當眾難堪。

禮貌的餐桌禮儀是孩子儘快融入社會環境、社交關係的名片,餐桌禮儀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傳統禮儀規矩中的一小部分。禮儀涉及到交往、穿著、溝通、情商等多個方面,任何一個細節和禮儀都不能被忽視,因此對父母的考驗就又增加了。

現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尤其在學習上為各位家長和小朋友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禮儀常識大畫書》這套兒童繪本,就可以成為各位父母的得力助手,教給孩子禮儀知識。

這套繪本共分為四本書籍,涉及內容從公共場所、校園環境、家庭關係、人際交往四個方面著手。以動畫故事的情節為敘述方向,簡潔幹練的言語出發,滿足寶寶輕鬆愉悅學知識的需求。

豐富的動畫內容呈現,色彩鮮豔,讓寶寶在觀賞動畫圖片的過程中,能夠記憶禮儀姿勢的表達、呈現。

ps:本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應採兒因「餐桌禮儀」回懟朱丹,飯桌上的小細節,暴露孩子的教養
    、穿得暖不暖,但在這之上,你是否會關心孩子吃飯的表現是不是有禮貌、有教養?但也有的父母認為,應該從小給孩子立下規矩,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飯的時候也要遵守餐桌禮儀,這樣的孩子才具備良好的教養。,有人說:「吃有吃相,飯桌上的小細節,就能暴露孩子的教養。」
  • 拒絕隔代寵,應採兒「虎媽式教育」獲贊,餐桌規矩體現孩子教養
    Jasper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是,他的一舉一動都很有紳士風度,並且在吃飯時都能體現這個孩子的教養。很多寶媽非常好奇,應採兒到底是怎麼教育孩子的?除了反對點餐行為外,應採兒還會要求Jasper不能浪費食物,因此Jasper在就餐的時候表現出了非常好的禮儀。而應採兒自己同樣會遵守這些餐桌規矩,讓自己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 應採兒回懟朱丹獲網友點讚:孩子的吃飯表現,暴露了家庭的教養
    其實不管家長採用怎樣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能夠明白在各種場合需要保持的基本禮儀,為孩子養成良好的教養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吃飯表現,暴露了家庭的教養憑藉爽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綜藝感,應採兒在很多綜藝節目中都有很出色的表現,贏得了非常多觀眾的喜歡,而應採兒與陳小春的孩子jasper也由於和媽媽一起參加綜藝節目得到了不小的關注
  • 明星家那些餐桌規矩:孩子禮儀教養培養的好壞,一頓飯就能看出來
    文丨福林媽咪到了年末,聚餐之類的活動就會多起來,每到這個時候,就能看出來每個人的餐桌禮儀。娛樂圈中很多明星,在節目當中就透露過自己家的一些餐桌規矩,和我們很多人家裡的一些規矩也是一樣的。用餐禮儀,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可以說是息息相關的,但同時它也是最容易被家長忽略的一種禮儀規範。有一次和一個朋友吃飯,他家孩子剛坐下就立馬把自己喜歡吃的菜放到自己的面前,一整個盤子都歸了他,媽媽卻不以為然。很多時候我們都很關注孩子平時的營養,反而忽略了孩子在飯桌上的教養。前段時間看了一檔綜藝節目《童言有計》,節目中應採兒和她兒子Jasper也有參加。
  • 應採兒懟朱丹獲千萬點讚:孩子吃飯時的表現,暴露家庭的教養
    一個人的教養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沒教養的人,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家長沒教好。家長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沒教養的人,所以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教他們生活禮儀。應採兒懟朱丹獲千萬點讚:孩子的教養 ,隱藏在吃飯時的表現中很多人都知道,明星應採兒有個乖巧懂事的兒子。
  • 應採兒懟朱丹: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家庭的教養
    今天分享我家餐桌上發生的一件小事,其實蠻早前就寫了,但遲遲沒有分享。因為這件小事被網友懟「虐待」孩子,PUA孩子,媽媽我真是一臉黑線呀!到底啥事呢,後邊漫畫會說。應採兒說自己深惡痛絕鋪張浪費的行為,並且分享了自己家的餐桌教育:告誡兒子不要浪費食物;不可以把菜都轉到孩子面前,讓孩子先吃;
  • 這3個餐桌惡習,你家孩子有嗎?10個餐桌禮儀,孩子學會更受歡迎
    ,這種教養的養成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資產,並且是永恆的。為什麼小到人,大到國家都注重禮儀?因為這背後是修養、素質的體現。,注重孩子的教養,這樣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會是彬彬有禮。當你帶孩子外出聚餐時,孩子吃的是飯,別人讚賞的是家長的教育、家庭的良好風氣。培養孩子餐桌上的禮儀,意味著幫助孩子矯正猥瑣的、散漫的習慣,養成得體有度的成功者的習慣。
  • 應採兒節目懟朱丹,卻獲3000萬點讚:別不重視,決定孩子教養
    許多家長覺得吃飯不是大事,沒必要特意給孩子立規矩,只要吃得開心就行。但孩子可不是蒙恬都在家裡吃飯,家族聚餐時就會發現,哪些孩子懂規矩一眼就能看出來。應採兒則回懟道:「這不是規矩多,這是基本禮儀」。·漢森說過:「善於觀察的人,一頓飯的時間,就可以了解你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
  • 應採兒回懟朱丹獲贊:孩子教養如何,飯桌上的小細節,已顯現端倪
    應採兒立馬回懟:「這是基本禮儀啊!」: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恰好暴露了家庭教養的好壞應採兒的這一番話,獲得了很多網友的認同與點讚。「像應採兒這樣的媽媽,是真的很有育兒智慧。」「小時候很討厭自己家規矩多,現在才知道感謝父母的嚴格。」「餐桌上真的能夠看出一個孩子的教養,也能看到父母的素質和為人。」
  • 家庭聚餐的時候,有哪些特殊的講究呢?餐桌禮儀不能缺少
    在我國有很多文化禮儀,我國中餐桌禮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在禮儀當中不可缺少的,其中在家庭聚餐中有哪些特殊的講究呢?一個好的餐桌禮儀不僅是個人素養的體現,也是一個家庭的體現,在富裕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在餐桌禮儀方面往往不用別人教,就能夠學得很好,而且在富裕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不用別人教,就能夠自動學會一些技能。長大之後,在為人處世和為人相處的時候,更能夠遊刃有餘,更能夠輕鬆做到,所以在餐桌當中,餐桌禮儀一定不能缺少,那麼在家庭聚餐中有哪些特殊的講究呢?
  • 黃磊應採兒的「吃飯教育」,不是規矩而是教養,父母的引導很重要
    但是教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過程是漫長的,所以從小教會孩子有教養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為這是一種對人自身的要求,但是我們可以從一些小事中不難看出一個人是否有教養。但是應採兒卻直接回懟道「這不是規矩多,這是基本禮儀」。這一觀點可也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確實,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只要自己舒服就好了,不用太在乎自己的形象,拘束壓抑。但是出門在外,僅在一個飯桌上小小的細節都能夠反映出一個孩子從小所受的家庭教育。
  • 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說完,奶奶自顧自誇起孫子來:「我家樂樂前幾天又被老師表揚了,都說這孩子以後肯定能考上清華北大,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一桌人笑了笑,沒有說出口的話也都咽進了肚子裡。還有一次,我們幾個老朋友相聚。朋友家孩子都上小學三年級了,卻還要媽媽追著餵飯。席間,我們正聊得開心,孩子的一句話,打破了這種和諧歡快的氣氛。
  • 餐桌上的習慣能看出教養,孩子6歲前,這些餐桌禮儀要狠心培養
    孩子6歲前,這些「吃飯壞習慣」要及時糾正,餐桌上的禮儀反應教養但是不可否認,總有一些人在教養這方面做得不夠,特別是在餐桌上的禮儀,很反應一個人的教養。其實,餐桌上的禮儀就能體現一個人的教養,家長莫要覺得孩子還小,飯桌上有點小毛病以後會自行改掉。李玫瑾教授曾坦言:6歲前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過了這個年齡後,想要糾正壞毛病就比較困難了。
  • Jasper犯錯後對著每個鏡頭道歉,被贊教養好,應採兒育兒引熱議
    而小小春的優秀是有目共睹的,大家都說Jasper是小太陽,情商高,而且是暖男一名,想來,這些都離不開應採兒優秀的日常教育吧。在我很看來,應採兒對孩子的「恩威並重」最值得借鑑,既不失溫情,又不失教養。威嚴來自於立規矩,方寸餐桌見三觀,餐桌禮儀,是家庭的基本禮儀應採兒給小小春立規矩,首先就體現在餐桌禮儀上,她在節目中分享了自己家的餐桌教育:全家人一起吃飯時,要先給長輩,不可以把菜都轉到孩子面前,讓孩子先吃;不能讓孩子在飯桌上擁有特權感,愛吃什麼就一口氣夾光……
  • 【師說言論】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應採兒說自己深惡痛絕鋪張浪費的行為,並且分享了自己家的餐桌教育:告誡兒子不要浪費食物;不可以把菜都轉到孩子面前,讓孩子先吃;不能讓孩子在飯桌上擁有特權感:家裡不是餐廳,有什麼就吃什麼。朱丹不以為然,認為應採兒給孩子定了太多的規矩。這時候應採兒毫不客氣地回懟:「這不是規矩多,這是基本禮儀。」
  • 如何教孩子餐桌禮儀,在春節家庭聚會時,孩子不丟臉,家長不尷尬
    可話又說回來了,孩子都是這樣的嗎?其實不然,只要我們在平時多培養孩子一些餐桌禮儀,在家庭聚餐時,就不會造成孩子丟臉,家長尷尬的現象。從這裡可以看出,吃飯並不是一件小事,它與我們的教養有關。記得小時候我們在吃飯的時候,家人總是這樣教導我們:吃飯時一個手扶碗,一個手吃飯,夾菜時不能夠東翻西翻,夾到什麼吃什麼,打噴嚏時一定要把臉轉去一邊,或者是用手捂著……然而,這就是幾十年前最樸素的餐桌禮儀教育。正是這些最樸素的餐桌禮儀,讓我們在公共場合用餐時從未失禮過。
  • 飯桌上見教養,想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父母需做到這三點
    人們總喜歡與有教養的人相處,養成良好的餐桌禮儀不僅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也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如此重要,家長們又該如何下手呢?第一、建立起完善的、適合孩子們的用餐規則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家長們在思想上重視了對於孩子餐桌禮儀的培養並做好了相關的計劃,才能有條不紊地幫助孩子養成餐桌禮儀。
  • 隔代寵,應採兒「虎媽式教育」圈粉,吃飯也能體現孩子的教養
    網友的這個評論「一看Jasper就是擁有很好的教育的孩子。」被其他網友瘋狂點讚,一句簡單的評價居然能夠收到的破6萬條的評論,簡直就是不可思議。Jasper讓網友一度認為這麼好的教養離不開他媽媽的功勞,所採用的教育方式也很特殊。應採兒也在平臺上發布過自己是如何教育Jasper的,這個短暫的片段收穫到了70萬的點讚。
  • 朱茵女兒綜藝首秀被爆贊: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是孩子的好教養!
    父母在娛樂圈地位舉足輕重,女兒卻絲毫沒有星二代的架子,黃鶯能有這麼好的教養,與黃貫中和朱茵的正確教導是分不開的。孩子是果,家庭是因,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孩子在外體現出來的樣子,就是一個家庭的真實模樣。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就是教出了有超高教養的孩子。
  • 孩子吃飯時有3種「壞習慣」,家長別不當回事,餐桌禮儀體現教養
    1、亂翻,挑自己喜歡的夾現在很多家長從來都不會去對孩子進行餐桌禮儀教育,所以導致孩子養成了愛挑挑揀揀的壞習慣。這三種壞習慣會讓孩子變得非常差勁,不過我們還需要了解一點,那就是在這些壞習慣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心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