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餐桌惡習,你家孩子有嗎?10個餐桌禮儀,孩子學會更受歡迎

2020-08-10 紐博恩

一般菜上桌,有人揮動筷子如舞長矛,如野火燒天橫掃全境,有人大膽心細徹底翻騰如拔草尋蛇,更有人在菜碗裡撿起一塊肉,掂掂之後又放下了,再撿起一塊再掂掂再放下,最後才選得比較中意的一塊,夾起來送進血盆大口之後,還要把筷子橫在嘴裡吮一下......

——梁實秋《圓桌與筷子》

別小看餐桌禮儀,它可能讓別人對你家孩子贊口不絕,也有可能讓別人對你家孩子頻頻搖頭。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的生活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良好的餐桌習慣,是保證孩子將來成功的前提,這種教養的養成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資產,並且是永恆的。

1.趙麗穎吃飯行為引爭議:剪輯問題還是教養問題?

今年生完孩子的趙麗穎終於復工了,在參加一檔綜藝節目時,因其在餐桌上的行為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趙麗穎和同事在鏡頭前吃飯時,在菜盤子裡面扒拉了好幾次,在找自己想吃的菜,結果,這一幕被放大到鏡頭屏幕前,引起眾多網友的爭議。

有網友認為這種行為只是節目組惡意剪輯;也有網友認為這種行為很過分,在和別人一起吃飯時,不考慮同桌吃飯人的感受;

還有網友深度探索之後得出:趙麗穎多次在其他節目也是如此,這要放在平常家,那就是家教不好。

大家更傾向於哪樣?

2.人無禮而不生!吃的是飯,看的是父母的教育!

不管是哪樣?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餐桌上禮儀有那麼重要嗎?

「這不過是形式主義,太裝了!」當然,不乏一些沒有理解禮儀基本內涵的人會如此說到!

荀子說:「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而不成,國無禮而不寧。」

為什麼小到人,大到國家都注重禮儀?因為這背後是修養、素質的體現。

而禮儀的培養要從孩子小時候抓起,而餐桌禮儀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和自身素養的最好開端。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的生活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圖片:威廉漢森

可以說,一個人餐桌上的禮儀與其從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不良習慣,而是其父母的教育方式!

  • 試想,爸爸媽媽之間不和諧,家裡亂糟糟,不注重孩子的細節培養,更不用說培養孩子各方面的禮儀了。

  • 如果爸爸媽媽之間恩愛和諧,關注孩子的日常起居,注重孩子的教養,這樣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會是彬彬有禮。

當你帶孩子外出聚餐時,孩子吃的是飯,別人讚賞的是家長的教育、家庭的良好風氣。

培養孩子餐桌上的禮儀,意味著幫助孩子矯正猥瑣的、散漫的習慣,養成得體有度的成功者的習慣。

3.餐桌不良行為無形中阻礙孩子!可以將不良行為從萌芽遏制!

餐桌禮儀對孩子來講,在其未來的社會生存中是很重要,因為孩子的每一個習慣素養都是緊密相連的。

有這樣一個案例:某知名公司招了一位名牌大學的大學生,並且是以極高的分數被錄取,在他入公司後,卻被辭退了。

原因竟是:這位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一點基本的餐桌素養都沒有!

飯局上,他高談闊論,吃飯時唾沫星子亂飛,無視他人感受!

要知道飯桌就是發展社會關係的重要場合!

養成一個文明、儒雅的用餐方式,是保證孩子將來在社會上的適應,人際互動上的和諧,以及各種條件下事業的成功的要素。

當然,很多父母的意識比較強,將孩子的一些不良餐桌習慣從萌芽就拔掉,從點滴培養孩子良好的餐桌禮儀,比如以下這兩位!

  • 應採兒:有什麼吃什麼!

今年生完二胎的媽媽應採兒曾在節目中提到,自己並不喜歡把孩子交給父母帶,因為父母總是非常溺愛孩子。

有一次陳小春的父親準備做飯的時候,看到孫子小小春之後立馬問小小春想要吃什麼,小小春想吃什麼,他就做什麼。

一旁的應採兒立刻提到,有什麼就吃什麼,以後孩子到別人家吃飯,在別人家,難道人家還會問你吃什麼嗎?

  • 袁詠儀:長輩開筷才能吃!最後一塊不應該讓孩子吃!

袁詠儀也曾講到,一家人在吃飯的時候,孩子姥姥總會把菜轉到孩子面前再吃。

後來袁詠儀對此表示反對,她表示孩子要等長輩開筷子之後才可以吃,如果桌上就剩下最後一塊,也不應該讓孩子吃!

正如很多媽媽覺得自家孩子學習不好,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但其實不是靠盯著孩子完成作業就可以的,是否有思考過,在日常生活點滴中,是否注重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學習的良好習慣。

4.教育孩子;這些餐桌惡習要不得!10大餐桌禮儀要懂得!

各位爸爸媽媽們,你家孩子在餐桌上,有不良行為嗎?

如果有,請及時糾正孩子!切勿釀成不良後果!

比如以下幾種,切忌要不得!

  • 吃飯挑挑揀揀!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挑三揀四!

像這樣:

  • 嘴裡有飯時大聲說話,飯從嘴裡噴出,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吃的啥!

像這樣:

  • 將筷子含在嘴裡,生怕別人不知道他也有筷子!

像這樣:

如果出門遇上這樣的人,你會怎麼辦?你是否也在想他們的父母也是如此「不拘小節」嗎?

那麼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呢?

各位爸爸媽媽們不妨從以下幾點慢慢糾正孩子!

  • 1.飯前幫忙擺碗筷

在吃飯之前,讓孩子幫助擺放碗筷、端菜等,可以讓孩子一起體驗這個過程。

  • 2.讓長輩先吃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長平時就要做好示範,吃飯時先請家中長輩入座,並先給長輩盛飯。

  • 3.不說做的飯難吃

每一餐都是做飯的人辛苦準備的,告訴孩子,即使不合口味,也不要抱怨別人準備的飯菜不合口味。

  • 4.吃飯時不要敲打碗筷

在飯桌上玩耍碗筷是很沒有教養的行為,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會引起同桌吃飯的人的反感和厭惡。

  • 5.不要在盤中翻來翻去

有的人喜歡在盤子裡挑揀自己喜歡吃的菜,從而在菜盤裡用筷子翻來翻去,這樣也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 6.吃飯時儘可能不要發出聲音

告訴孩子,吃飯時,飯在在口中不要說話;儘量不要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響。

  • 7.用筷禮儀要記好

不要拿筷子或刀叉指著別人或用來玩耍打架,不要到別人餐盤中拿取食物,不要把夾出來的食物再放回去,不要把筷子放在嘴裡舔,不要越過別人去夾菜,不要把筷子插在飯菜上。

  • 8.不當眾做不文明的行為

告訴孩子咳嗽、打噴嚏應單手掩嘴朝向無人的一邊,剔牙和摳鼻要用餐巾紙或手擋住,以免影響在場的其他客人的食慾。

  • 9.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幹別的事情

吃飯的時間是家人朋友聚在一起溝通的時間,提醒孩子,吃飯時不可以玩玩具、看電視、玩iPad,吃飯過程也儘量讓孩子不要離開座位走動。

爸爸媽媽們也要以身作則不玩手機。

  • 10.吃完後可以這麼做!

吃完飯後若要先離席,要跟長輩打招呼,飯後幫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幫助洗碗。

這也是一項基本的禮儀。如果孩子先吃好飯,應起身對大家說,「我已經吃好了,大家請慢用」,然後再離開餐桌。

在用餐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小動作,都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

好的餐桌禮儀會讓孩子更加受歡迎,長大後步入社會也不會討人嫌,而且這些好的習慣也會受益終生!

總之,要讓孩子從小知道餐桌不僅僅是品嘗美味的地方,同時也是塑造自主能力以及學會尊重他人的地方。

教孩子養成良好的餐桌習慣,各位媽媽爸爸們可以就放心帶孩子出門了,任他七大姑八大姨,誰不說一聲:這孩子吃飯習慣真好,爸爸媽媽教的真好!

今日話題:

您在餐桌上遇到過沒有餐桌禮儀的人嗎?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您會怎麼處理?

各位爸爸媽媽們,您平時又是怎樣教自家孩子餐桌禮儀的?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孩子上學前需懂的餐桌禮儀
    與朋友交流時,良好的餐桌禮儀會讓交流者用不一樣眼光看自己,而餐桌禮儀就像他們的第二件衣服。因此,對於孩子,我們應該從小就養成兒童餐桌禮儀,使孩子們在未來的生活中得到別人的尊重,越來越受歡迎。不要因為桌子上的小禮節而被別人看不起。
  • 孩子飯桌上沒規矩怎麼辦?父母記住這三點,培養孩子餐桌禮儀
    在有些事情上,家長無視是錯誤的,說得越多也會適得其反,反而孩子越牴觸做得越不好,孩子會出現惰性心理。所以在提醒孩子守規矩時,父母要給孩子簡短、明了、有重點的口令,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讓孩子知錯就改。很多孩子不重視餐桌禮儀,就是不守規矩的體現,那麼讓孩子學會餐桌禮儀有哪些好處呢?
  • 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陶虹說:家裡的規矩,要從一點點建立起來,我們家就格外重視吃飯的規矩。深以為然,一個孩子的教養如何,在餐桌上就能見分曉。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 孩子應該知道的餐桌禮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每天都要吃飯,餐桌上也有餐桌禮儀,在餐桌上的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教養。沒有哪個人一出生就什麼禮儀都懂,而是需要被父母教育。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學習餐桌禮儀呢?
  • 引導孩子學會餐桌禮儀,父母要牢記「8要」原則,孩子更有教養
    有些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還是不能好好吃飯,吃飯時要麼看著電視才能吃,要麼不專心吃飯,吃一口又去玩一會。甚至有些更過分的,這麼大了還是要求父母餵飯,其實這些種種的情況,都跟家長沒有正確引導孩子學習飯桌上的禮儀有關。
  • 孩子有無教養,吃一頓飯便知!七個餐桌禮儀,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因此,經常發生一些大人不願意和一些帶孩子的人一桌就餐。因此,餐桌禮儀的作用可見一斑。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說想要看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一起吃頓飯就知道了。是不是第一反應就覺得這個孩子的行為很噁心,其次就覺得是這家長沒有教育好孩子呢?凡是有這樣想法的人,那就說明這個孩子的家教確實不行了,如果他再不做出一些改變,未來就很可能因這兩個字而被社會淘汰。大家必須抓緊時間了。
  • 你們平時會教孩子的餐桌禮儀嗎
    「我跟你講,我不缺兒子,這些東西我沒必要教你」寶媽餐桌怒斥丈夫。一家三口吃飯時,丈夫在飯菜裡扒拉,惹老婆不悅。老婆認為這行為很不好,尤其是孩子還在邊上。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平時一些不良習慣,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在菜裡「翻來覆去」的本身是不禮貌和不衛生的行為,如果孩子學了去,以後去別人家裡吃飯,必然會被嫌棄。
  • 給孩子一個有教養的餐桌,孩子還你一個有成就的將來
    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 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 周六和朋友吃飯,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席間孩子一直沒消停,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
  • 明星家那些餐桌規矩:孩子禮儀教養培養的好壞,一頓飯就能看出來
    文丨福林媽咪到了年末,聚餐之類的活動就會多起來,每到這個時候,就能看出來每個人的餐桌禮儀。娛樂圈中很多明星,在節目當中就透露過自己家的一些餐桌規矩,和我們很多人家裡的一些規矩也是一樣的。但應採兒卻霸氣回應:這是最基本的餐桌禮儀!這次真的要給應採兒一個大大的讚揚。身為父母,除了要教育孩子如何為人處事,同時也要重視飯桌上教養的培養。餐桌禮儀為什麼重要?一個人是否擁有好的素質,通過一頓飯就能夠體現出來。如何培養孩子的得體的餐桌禮儀?1)古語有云「食不言寢不語」。這裡面其實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吃飯時候不喧譁;二是吃飯用具不打架。
  • 孩子餐桌禮儀不容忽視,一餐飯的功夫,便知你的生活教育背景
    禮儀它代表的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是由許多個歷史不斷地累積而成的,它是經得起時間的推敲的,然而這種餐桌禮儀文化也是表現在很多方面的。②設立規矩自古有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若想將餐桌禮儀根深蒂固地印刻在孩子的頭腦中,父母便少不了要為孩子設立相應的餐桌禮儀規矩。
  • 餐桌上的習慣能看出教養,孩子6歲前,這些餐桌禮儀要狠心培養
    孩子6歲前,這些「吃飯壞習慣」要及時糾正,餐桌上的禮儀反應教養但是不可否認,總有一些人在教養這方面做得不夠,特別是在餐桌上的禮儀,很反應一個人的教養。餐桌上的禮儀與教養,關係到孩子將來的人際關係和個人形象,不良的餐桌禮儀會讓一個人難登大雅之堂。
  • 餐桌上的習慣,藏著孩子的未來
    我們和同事一起吃飯,和朋友一起吃飯、和家人一起吃飯,在餐桌上談生意,在餐桌上聯絡感情,在餐桌上發展關係。可以肯定地說,養成良好的用餐禮儀,是保證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後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這種教養的養成是父母留個孩子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這種資產是永恆而無限的。
  • 幼兒禮儀之餐桌禮儀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一點不假,孩子小時候的所作所為就註定他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特別是在餐桌上,一個孩子坐的端正,吃相斯文,言談舉止皆有禮貌,定是一個有教養的人。如果這個孩子只顧自己吃得開心,不理會他人,而且任性蠻橫,想怎樣就怎樣,定是一個沒素質之人。
  • 孩子吃飯時有3種「壞習慣」,家長別不當回事,餐桌禮儀體現教養
    其實大多數人在餐桌前都是有著基本禮儀的,可是不乏有一些孩子,他們在餐桌上面過於隨心所欲,總是搞一些小動作,影響到別人的食慾。每一個場合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規則,在餐桌上面自然也會存在著餐桌禮儀。但孩子無視這些規則和禮儀,隨心所欲的去做事情,只是單單覺得自己這麼做會開心,只是認為自己這麼做不會受到約束,感覺自由一些。由此可見,這類孩子註定是沒有辦法讓人喜歡的。所以在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嚴肅一些。那麼當遇到孩子有這類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呢?
  • 深度|一餐飯便知你的生活教育背景,孩子的餐桌禮儀培養全攻略
    長幼秩序的用餐禮儀關乎品德教育。在孩子剛懂事時就培養這方面的意識,好品格才會猶如與生俱來一般。若有長輩在場,一定要等長輩先坐定,先動筷子。這體現了中國人尊重長者的傳統。關於用餐禮儀的教育,父母不能只停留於口頭上的說教。父母言行對孩子的意識培養更重要。比如說,飯菜端上來,你是會先讓自己的父母先吃,還是先顧著給孩子夾食物?
  • 吃獨食、杯盤狼藉,孩子的餐桌禮儀你是否很重視?
    父母的言傳身教能夠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李玫瑾曾表示:孩子的餐桌禮儀很重要,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時都會有這些表現,家長們就需要幫助孩子進行糾正。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教會孩子良好的餐桌禮儀,這不僅能夠反應出一個人的教養,也可以從側面反應出孩子的品格、格局。情商低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呢?1.
  • 孩子的餐桌禮儀,體現了粑粑麻麻的素質
    起先,人們吃飯是為了填飽肚子;經過幾千年的演化,特別是到了現代,吃飯已經遠遠超出了果腹的意義,還逐漸形成了餐桌文化和特定的餐桌禮儀。有次參加大學同學聚會,一位老同學帶了正在讀小學的孩子赴會。吃飯時,那個孩子總是用筷子把盤子底部的菜翻上來,每一盤菜都被他翻了一遍。還有一次參加朋友婚宴,席上有一個孩子,居然拿出一個早已準備好的袋子,把服務員剛端上桌的波士頓龍蝦給打包了,讓人無語。
  • 小餐桌 大智慧:餐桌是禮儀和愛的一方小世界
    ,不就是想讓兒子吃的開心,然後給你點個大大的贊嘛,不要用帶著挑剔諷刺的語氣說孩子了哈。」,做個十足的男子漢,但是呢你看,爸爸有點用詞不當,表達太直白了。但「飯桌上的教育」還真離不開這接地氣的親子「閒聊」。在我與孩子,你一言我一語的歡樂互動中,老公又重新加入進來,並且露出了笑臉,跟孩子有說有笑的,吃了一頓美味又開心的晚餐。
  • 年末聚會多,請提前教會孩子這些餐桌禮儀!(建議家長收藏)
    在飯店吃飯,隔壁桌的幾個孩子在走廊裡肆意地喊叫玩耍。服務員過來勸導家長,家長卻站起來直接與其對峙,還口口聲聲說孩子本性就是愛玩。服務員只得無奈地走開了。家人聚餐,其中一個親戚家的孩子,把一大瓶飲料據為己有,誰要也不給......
  • 李玫瑾教授:餐桌上有這3種舉動的孩子,「情商」多不會高
    還有一些孩子喜歡邊看電視邊吃飯,吃飯拖拉更是一件讓父母惱火的事,有些孩子吃飯愛磨蹭,吃一頓飯甚至能吃2個小時。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孩子吃飯時的餐桌表現,不僅能體現孩子的性格,而且還能看出一個孩子是否有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