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禮儀之餐桌禮儀

2020-08-26 萌寶成長營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一點不假,孩子小時候的所作所為就註定他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特別是在餐桌上,一個孩子坐的端正,吃相斯文,言談舉止皆有禮貌,定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如果這個孩子只顧自己吃得開心,不理會他人,而且任性蠻橫,想怎樣就怎樣,定是一個沒素質之人。

教養無聲,卻藏著一個人最好的品質;教養無形,卻彰顯了一個家庭的家風。


所以作為父母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我有幾點經驗分享給大家:

1·吃飯時長輩優先當大家在一起吃飯時,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先把長輩請到桌前,讓孩子幫忙擺放碗筷,放凳子等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準備就緒,讓孩子對長輩說:「開飯啦!」

入座前應該讓長輩先入座,然後孩子再坐。

2·言傳不如身教

給孩子說100遍,讓他做到尊長,不如給孩子做好示範動作,先讓長輩上桌,先給長輩盛飯,長輩沒有動筷子,晚輩們都不能動。


只有長輩們吃起來晚輩們才可以動碗筷,這樣,不僅給孩子做了好的榜樣,更重要的是這些行為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3·飯桌上的學問

吃飯時,不能把自己喜歡吃的菜都放到跟前。

夾菜的時候也不宜一次加的太多,更不能用筷子在菜裡隨意攪動。

在吃飯時不要摳鼻孔或者是邊吃邊說話,如果感覺要打噴嚏,應該把頭轉向後面,然後用餐巾紙捂住嘴……

餐桌禮儀不容忽視,雖然孩子尚小,但是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多點耐心,多點關注

4·引導孩子看動畫片或者繪本

讓孩子看動畫片或者繪本都是不錯的引導方式。

比如:繪本《小小餐桌禮儀》通過一個個非常可愛的小動物形象,幫助孩子來規範在餐桌上的行為。在一點一滴中教會孩子餐桌上的禮儀,讓孩子們都變身為小紳士、小公主。

5.抓住培養孩子禮儀的重要時期一般來說,3-6歲的孩子正處在自我約束的重要時期,3歲前父母應該包容,但3歲後就需要教導孩子正確的禮儀。


曾有研究表明:在作為個體發展的過程中,有些行為習慣有屬於自己的關鍵期,在這個期間,如果能夠進行必要的刺激或是幫助,那麼孩子的某些行為會迅速發展起來,並產生深遠的影響。

學齡前兒童可塑性較強,也易接受來自外界的信息,而這個時候也是培養他們各種行為的最佳時期,更是養成禮儀好習慣的好時候。

因為禮儀教育的本質就是培育一個人的教養,懂得如何尊重別人以及與人相處的一門大學問。

只有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禮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美德。

培養孩子們的餐桌禮儀,讓他們養成良好習慣。


教育孩子懂文明有禮貌,是我們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巴金曾說: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

一個好習慣,藏著家長的教養,更藏著孩子的未來。


相關焦點

  • 世界餐桌禮儀之——日本的餐桌禮儀
    無不反映出人類璀璨的文化結晶——餐桌禮儀。世界上每個國家文化的不同構建造就了各國這多姿多彩的餐桌禮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國,西方和日本三大地區。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江戶時期1663年,由於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隔絕了當時日本與外界的聯繫,對當時的日本發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卻也讓日本能在不受外國的幹擾下肆意發展其獨特的本土文化。而這「食」之道,日本則發展了一套獨特的日本料理文化且其中便包含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
  • 主題課程:餐桌禮儀我行動
    教師結合我園醫教課程,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了解正確的餐桌禮儀。但我們時常會發現幼兒在用餐的仍然存在問題:進食時講話、不會細嚼慢咽、不用正確使用餐具等問題,可以看出幼兒對用餐禮儀意識仍然模糊。   那如何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餐桌禮儀呢?為幫助幼兒餐桌禮儀的養成,成為一個文明就餐的幼兒,快快行動吧!1.了解基本的餐桌禮儀文化。
  • 市一幼教幼兒文明禮儀知識
    本網訊(通訊員徐夢、王倩)為提高幼兒的文明禮儀素養,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近日,市一幼小中大三個年級組分別開展了文明禮儀系列活動。小班組老師與幼兒進行簡單的禮貌用語交流。同時,教師指導幼兒獨立用餐,做到不浪費食物,用餐完畢後自覺收好餐具,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 兒童餐桌禮儀 你值得一看
    兒童餐桌禮儀 你值得一看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餐桌禮儀可謂是歷史悠久。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周代,就已經形成一套相當完備的餐飲禮儀制度,這也是我國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表現。
  • 孩子應該知道的餐桌禮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每天都要吃飯,餐桌上也有餐桌禮儀,在餐桌上的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教養。沒有哪個人一出生就什麼禮儀都懂,而是需要被父母教育。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學習餐桌禮儀呢?
  • 西方餐桌禮儀之餐具擺放閱讀
    每個國家的餐桌禮儀所講究的都各有不同,餐具的使用及擺放更是如此,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西方餐桌禮儀:餐具擺放,希望能幫到大家!西方餐桌禮儀之餐具擺放餐具是根據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順序精心排列起來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盤(或湯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
  • 餐桌上的禮儀
    西方餐桌座次禮儀總結:   女士優先(女主人:主位/男主人:第二主位)   恭敬主賓(男女主賓分別僅靠女主人和男主人)   以右為尊(男主賓坐於女主人右側,女主賓坐於男主人右側)   距離定位(距主位越近,地位越高)
  • 沂源實驗幼兒園:文明禮儀從幼兒抓起
    因此,沂源實驗幼兒園把開展禮儀教育列為主要工作之一,並且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教育內容具體化,制定由淺入深的禮儀行為計劃。在教育過程中,該園把禮儀教育進行討論、結合情境體驗、家庭實踐相結合。使幼兒親身感知情境禮儀、實踐禮儀內容,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意識和禮儀行為,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的發展。
  • 餐桌禮儀之——「吃相不太好看」
    餐桌上,坐著三代人,倆個家庭。作為年輕人,總會自己自覺點讓老人和孩子先吃,可是老人出於疼愛孫子的心理,說:我不餓,先讓孩子吃,別餓著。可等菜期間,親戚家八歲大的孩子無聊看著手機,正玩著卻被其父親沒收,瞬間有點惱怒。用筷子敲著碗吼著:菜咋還不上?等上菜後,不管任何人,每個菜先轉自己跟前,若好吃,就不讓從自己跟前轉走,若不好吃,說:太難吃了,給你們。其父母全程沒說一句話!
  • 沂源實驗幼兒園:文明禮儀從幼兒抓起
    幼兒時期是塑造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行為的敏感期,適時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讓幼兒從小學禮、知禮、懂禮、用禮,是塑造培養幼兒健全人格、奠基人生最佳開端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沂源實驗幼兒園把開展禮儀教育列為主要工作之一,並且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教育內容具體化,制定由淺入深的禮儀行為計劃。在教育過程中,該園把禮儀教育進行討論、結合情境體驗、家庭實踐相結合。
  • 透過《唐頓莊園》中的英國貴族禮儀,看英國淑女餐桌禮儀文化
    因此,在整個莊園的故事中所有的禮儀就成為點綴整個過程的重點。而《唐頓莊園》系列的電視劇在全世界都曾掀起過「英國熱潮」,而電影中的餐桌禮儀也深深影響到全世界各地的人,人們都為那個時期英國莊重的古典禮儀和文化而沉醉。 「我們生活在紛擾的時期,唐頓的世界卻有一種安靜的力量。裡面的人們按時起床、穿衣,對彼此彬彬有禮。」
  • 與領導吃飯需要注意的餐桌禮儀
    餐桌禮儀在中國人的整個生活秩序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認為,吃飯不僅是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經驗。因此,掌握一些中國餐桌禮儀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是主人還是客人,你都必須掌握一些規則。
  • 孩子上學前需懂的餐桌禮儀
    與朋友交流時,良好的餐桌禮儀會讓交流者用不一樣眼光看自己,而餐桌禮儀就像他們的第二件衣服。因此,對於孩子,我們應該從小就養成兒童餐桌禮儀,使孩子們在未來的生活中得到別人的尊重,越來越受歡迎。不要因為桌子上的小禮節而被別人看不起。
  • 新年將至,聚餐的背後是孩子家庭教養的顯露,學應採兒的餐桌禮儀
    「文/育兒女神Miss劉(個人原創,歡迎轉載分享)」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注重禮儀的國家,從最初的三叩九拜到如今的握手微笑,這是禮儀被繼承弘揚、不斷進步的過程。餐桌上的禮儀可謂是「大學問」,一些小孩子平日裡看著像模像樣,可一到餐桌上教養就被暴露了,餐桌禮儀可是一個「重災區」。
  • 媒體聞濤|這些禮儀你記得嗎? 聞濤小學開出餐桌禮儀課程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餐桌禮儀,而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小學生更應學習和掌握餐桌禮儀。從9月28日開始,杭州市聞濤小學開啟為期三周的「PBL課程:21日節約糧食習慣養成記」,在課程指導下,開展了「文明就餐,優雅我先行」的餐桌禮儀課程。9月28日,聞濤學子們在各班主任老師的組織下,學習觀看了餐桌禮儀的視頻,制定了「學校版」和「家庭版」的餐桌禮儀標準。
  • 萌寶貝的「糟糕」餐桌禮儀(圖集)
    原標題:萌寶貝的「糟糕」餐桌禮儀 視頻向網友們展示了寶寶們「糟糕」的餐桌禮儀簡直就是災難。 剪輯視頻中,多位寶寶看著鏡頭,毫不膽怯地展現自己「糟糕」的餐桌禮儀。面對餐桌上美味的巧克力棒、巧克力醬或是巧克力蛋糕,寶寶們絲毫不注意個人形 象,有的狼吞虎咽起來,有的一邊吃一邊玩,還有的直接一頭栽進巧克力蛋糕裡,弄得自己的小臉蛋、小胳膊、小手上全是黏糊糊的巧克力醬。
  • 《幼兒禮儀圖畫書(全6冊)》僧伽羅語新書發布
    學前教育出版是教科社的一個重要板塊,經過多年的耕耘和積澱,已經出版了多套優質精品讀物,受到廣大幼兒園和小讀者們的一致好評,此次發布的《幼兒禮儀圖畫書(全6冊)》關注與兒童生活聯繫密切的日常行為養成問題,能夠幫助孩子在生動的故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希望這套書能夠陪伴斯裡蘭卡兒童的健康成長。
  • 中式餐桌禮儀攻略,你都知道嗎?
    當禮與食相結合,餐桌上的禮儀則必不可少。時至今日,傳統習俗逐漸被遺忘,靠著約定俗成的禮儀制度,人們依舊會在餐桌之上謙讓座次、對舉杯高低有著一定的講究……
  • 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要開始訓練孩子的餐桌禮儀了
    吃飯習慣不好,是因為家長忽略了訓練孩子的餐桌禮儀。提到餐桌禮儀,很多家長就會想到正襟危坐,舉止得體,不發出不雅的聲音等等一系列比較高標準的畫面,會認為那都是對於大孩子的標準,小孩子最重要的是「多吃」。其實,只要是吃飯時的行為習慣,統統都屬於「餐桌禮儀」的範疇。
  • 文明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
    中國有句俗話叫民以食為天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小餐桌大文明>飲食是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餐桌文明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朋友們在您心目中什麼是文明餐桌?我們又該如何倡導文明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