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家那些餐桌規矩:孩子禮儀教養培養的好壞,一頓飯就能看出來

2021-01-21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到了年末,聚餐之類的活動就會多起來,每到這個時候,就能看出來每個人的餐桌禮儀。

娛樂圈中很多明星,在節目當中就透露過自己家的一些餐桌規矩,和我們很多人家裡的一些規矩也是一樣的。

比如,關曉彤是北京人,很小的時候上節目,就跟主持人講爸爸媽媽要求自己的那些規矩:壺嘴不能對著人、不能說您還要飯嗎得說您還加飯嗎、長輩不動筷子小輩的就不能動筷子;

德雲社張雲雷講小時候被要求的吃飯規矩,在喜歡的菜不能夾超過三筷子,如果還想吃,要等到這個菜再轉過來的時候再吃;

陳小春的兒子Jasper,吃飯的時候會被奶奶要求碗筷擺在桌子上的時候輕一點。

用餐禮儀,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可以說是息息相關的,但同時它也是最容易被家長忽略的一種禮儀規範。有一次和一個朋友吃飯,他家孩子剛坐下就立馬把自己喜歡吃的菜放到自己的面前,一整個盤子都歸了他,媽媽卻不以為然。

很多時候我們都很關注孩子平時的營養,反而忽略了孩子在飯桌上的教養。

前段時間看了一檔綜藝節目《童言有計》,節目中應採兒和她兒子Jasper也有參加。裡面講到有一幕是應採兒給嘉賓們點菜,她點的菜的分量是剛剛好,大家用餐完畢後都沒剩下多少,嘉賓們都紛紛表示應採兒點菜點得好。接下來,應採兒也有跟嘉賓們聊到平時是怎樣教導自己的兒子餐桌禮儀的。她表示,她給兒子立了飯桌上的三大規定:1. 不能浪費食物

2. 無論誰在飯桌上都沒有特權

3. 孩子吃飯沒有優先權在一旁的朱丹聽到之後立馬反駁表示孩子太小沒必要立下那麼多規矩。但應採兒卻霸氣回應:這是最基本的餐桌禮儀!

這次真的要給應採兒一個大大的讚揚。身為父母,除了要教育孩子如何為人處事,同時也要重視飯桌上教養的培養。餐桌禮儀為什麼重要?一個人是否擁有好的素質,通過一頓飯就能夠體現出來。如何培養孩子的得體的餐桌禮儀?1)古語有云「食不言寢不語」。

這裡面其實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吃飯時候不喧譁;二是吃飯用具不打架。

吃飯的時候,首先能不說話就不要說。一邊吃飯一邊說話,口沫滿天飛不僅印象分大打折扣,而且也不利於腸道的消化,危害身體健康。

另外,不管你有多喜歡一道菜,又或者你肚子有多餓,吃飯最宜慢嚼細吞,切勿讓筷子碗碟發出呯呯嘭嘭的聲音,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表現。必須要教育孩子吃飯餐具得輕拿輕放。2)飯前學會好好等待。飯點到了,有些孩子會迫不及待地想要馬上加入吃飯陣營。這時候,要教會孩子等人齊了才能吃飯。告訴孩子一家人吃飯是一件很樂雅融融的事情,不能因為一個人的放肆提前而破壞了快樂的氛圍。3)先讓長輩就座。

一家子吃飯的時候,是要講求就座的順序的。要教育孩子讓長輩先坐,這是對長輩必要的尊重。4)吃飯前學會感恩。

飯菜來之不易,讓孩子懂得食物的珍貴,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珍惜糧食,不能鋪張浪費。5)拒絕亂扒亂拉有一些小朋友很喜歡把自己喜歡吃的放面前,不喜歡的放得遠遠的。所以要讓孩子懂得食物並不是自己一個人的,這是全家都會享用的共同的一道菜,沒有理由你自己吃完的道理。6)讓孩子有衛生意識。孩子平時在外面玩,手指肯定會有很多細菌,所以在吃飯前一定要告訴孩子先洗手。還有一些年齡較小的寶寶吃飯很邋遢,可以幫他們圍上小圍兜避免弄髒臺面。等孩子長大之後,教會孩子用筷子吃飯,避免用手。讓筷子成為孩子用餐的一種習慣。

7)小細節做到位,拒絕不雅行為。

吃飯時候遇到想要打噴嚏的時候,用紙巾捂住嘴巴。若第一時間來不及拿紙巾,也要扭頭向著沒人的那個方向打噴嚏。

好的餐桌禮儀能夠,是孩子進入社會時候人際交往的名片,別小看這些細節和禮儀,因為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給孩子加分,什麼時候會給孩子減分,養成習慣,知行合一,才能讓孩子更有素質和教養。

相關焦點

  • 應採兒因「餐桌禮儀」回懟朱丹,飯桌上的小細節,暴露孩子的教養
    但也有的父母認為,應該從小給孩子立下規矩,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飯的時候也要遵守餐桌禮儀,這樣的孩子才具備良好的教養。還有人表示:「一個人的家教如何,吃一頓飯就能看出來。」規矩和禮儀還是有區別的,規矩通常是從外部約束孩子的行為,但是孩子內心不一定願意遵守;禮儀展現是一個人的思想水平和內在修養,是發自內心並符合自己品格的行為。
  • 不把熊孩子培養成沒教養,一頓飯看出孩子的教養,餐桌上教育孩子
    而這些行為在餐桌上都能體現出這個孩子有沒有教養。為什麼說在餐桌能體現出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這不只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餐桌文化特別濃鬱的國家,而在餐桌上更能體現出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如果說這個孩子只是調皮搗蛋一些,外人還可以接受。可這已經不是調皮搗蛋了,這整個就是沒有修養與教養。從這個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是多麼的溺愛。我不知道同桌的那些朋友們有沒有吃飽,反正我是沒有吃幾口。而這個媽媽的行為是讓大家哭笑不得的。最後看大家也不怎麼吃了,竟然把剩下的所有菜都打包走了。
  • 新年將至,聚餐的背後是孩子家庭教養的顯露,學應採兒的餐桌禮儀
    聽到這些,主持人表示,是不是給孩子立的規矩太多了,但應採兒直截了當地說;「這不是規矩多,這是基本禮儀」。不得不說,應採兒說的太對了,要給她一個大大的贊了。身為父母除了教育孩子為人處事,也不能忽視禮儀的教導,尤其是餐桌禮儀。因為中國人喜歡在飯局上談事情,一頓飯就足以體現一個人的教養。
  • 孩子有沒有教養,一頓飯就能夠看得出來,兒時打好基礎很重要
    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時,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希望能給孩子的人生打好基礎,讓孩子變得很優秀。家庭教育很有必要,接受過家庭教育的孩子,會非常有教養,這一點不用家長說,通過孩子的一些舉動就可以體現出來,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孩子是否有教養,會被別人看得一清二楚。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餐桌禮儀就能看出來,家長要及時糾正
    所以,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在外的表現,都是反映了平時在家,父母的教育方式。餐桌禮儀的重要性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教養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家長長期的教育養成的,所以如果想孩子將來有出息,一定要從日常生活中點滴抓起。
  • 孩子有無教養,吃一頓飯便知!七個餐桌禮儀,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而是由部門經理和公司的老闆帶著幾個人去吃了一頓飯。就這樣,那些帶著孩子坐在一桌的人,有很多菜並非所有人都能吃到的,但孩子的碗裡總是滿滿當當的,他們又不吃完。因此,經常發生一些大人不願意和一些帶孩子的人一桌就餐。因此,餐桌禮儀的作用可見一斑。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說想要看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一起吃頓飯就知道了。
  • 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李靜採訪小陶虹時,在談到對孩子的禮儀教育上,小陶虹朋友透露:他們家徐小寶光吃飯的規矩就寫了滿滿一張紙!陶虹說:家裡的規矩,要從一點點建立起來,我們家就格外重視吃飯的規矩。深以為然,一個孩子的教養如何,在餐桌上就能見分曉。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 陶虹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孩子的吃相裡,藏著你的家庭教養!
    節目中,主持人李靜探到了孩子禮儀方面的教育問題,一開始陶虹只是掩嘴笑,而坐在旁邊的朋友立馬說:他們家徐小寶吃飯的規矩,徐崢寫了滿滿一張紙。 剛上來一盤豬頭肉,一個男孩便把筷子插到肉上,直接上手,全都拖到了自己面前……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過這樣一句話: 「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 餐桌禮儀最體現孩子的教養
    很多人都說在餐桌上最能體驗一個人的教養。還有人說想了解一個人就吃一頓飯……今天專門分享我們家的餐桌禮儀。今天的十條是家長孩子們必須遵守的。第八十一條:餐廳裡的轉盤不許當玩具亂轉,吃飯時轉的要慢,有其他人夾菜的時候不許轉,要等別人夾完以後再轉。現在親戚朋友請客吃飯機會非常多,家長也經常帶著孩子們一起赴宴。
  • 媽媽帶兒子喝喜酒,全桌人憤怒離席,餐桌前展現一個人的教養
    記得小時候家裡管教特別嚴,尤其是那些餐桌禮儀:吃飯時要大人先入座我才能坐下,肚子再餓也要等老人先動筷子我才能吃飯,碗筷不能敲得叮噹響,吃飯時嘴巴不能發出聲音…小時候總是難以理解這些規矩,感覺都什麼年代了還瞎講究,餓了就吃,怎麼舒服怎麼吃,我敲敲碗筷玩一玩為什麼要被批評,長大後才明白,這些餐桌禮儀直接展現出一個人的教養。
  • 餐桌上的習慣能看出教養,孩子6歲前,這些餐桌禮儀要狠心培養
    孩子6歲前,這些「吃飯壞習慣」要及時糾正,餐桌上的禮儀反應教養但是不可否認,總有一些人在教養這方面做得不夠,特別是在餐桌上的禮儀,很反應一個人的教養。其實,餐桌上的禮儀就能體現一個人的教養,家長莫要覺得孩子還小,飯桌上有點小毛病以後會自行改掉。李玫瑾教授曾坦言:6歲前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過了這個年齡後,想要糾正壞毛病就比較困難了。
  • 深度|一餐飯便知你的生活教育背景,孩子的餐桌禮儀培養全攻略
    文 / 魔斯媽媽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工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一個6歲的小男孩,讓我充分意識到餐桌禮儀的重要性。為此我特地去學習了相關禮儀課程。
  • 拒絕隔代寵,應採兒「虎媽式教育」獲贊,餐桌規矩體現孩子教養
    拒絕隔代寵,應採兒&34;獲贊,餐桌規矩體現孩子教養除了反對點餐行為外,應採兒還會要求Jasper不能浪費食物,因此Jasper在就餐的時候表現出了非常好的禮儀。而應採兒自己同樣會遵守這些餐桌規矩,讓自己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 餐桌禮儀從家庭開始培養
    愛惜糧食應從娃娃抓起,節約意識應從小培養。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應該把愛惜糧食的種子紮根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從小就懂得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最近,就有一位父親教育孩子節約糧食的視頻火了:視頻中,小女孩始終不願意把自己碗裡的飯吃完,浪費了糧食。父親嚴厲批評,並表示:剩多少粒米飯,就做多少道題。
  • 一個孩子是否有教養,吃頓飯就知道了,飯桌教育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所以,我們要成一個有教養的人,應該從吃好每一頓飯開始。
  • 應採兒回懟朱丹獲贊:孩子教養如何,飯桌上的小細節,已顯現端倪
    「小時候很討厭自己家規矩多,現在才知道感謝父母的嚴格。」「餐桌上真的能夠看出一個孩子的教養,也能看到父母的素質和為人。」,但是能透露出的信息量卻很「大」,想知道一個人的教養到底如何,和他吃一頓飯就能有所知。
  • 這3個餐桌惡習,你家孩子有嗎?10個餐桌禮儀,孩子學會更受歡迎
    ——梁實秋《圓桌與筷子》別小看餐桌禮儀,它可能讓別人對你家孩子贊口不絕,也有可能讓別人對你家孩子頻頻搖頭。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的生活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 李玫瑾坦言: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一頓飯就能看出來,家長別大意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特意提到過孩子的餐桌禮儀,並表示: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吃頓飯知道,家長別大意周末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宴,來的客人很多,開飯的時候,大夥也顧不上認不認識,湊在一塊坐。席間,有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特別不消停。
  • 孩子的餐桌禮儀培養全攻略,一餐飯窺探你的生活教育背景
    孩子胃口小,很快就吃飽了,一般孩子吃飽後便會跑去玩耍,但是小男孩卻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靜靜的聽大人說話。我讓他去玩,他卻說:「阿姨,沒關係的,等大家吃完飯我再去吧。」我一臉驚詫的看著朋友,朋友解釋說:「我從小便要求他沒有吃完飯,不能離開餐桌。」我突然意識到,原來這就是餐桌禮儀。
  • 飯桌上見教養,想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父母需做到這三點
    一個小孩子有沒有教養最容易在平常生活的細節中體現出來,而用餐時的細節又是最容易被發現的。小孩子吃飯時的種種表現不僅體現出他的生活習慣,更體現出家庭教育的優劣。人們總喜歡與有教養的人相處,養成良好的餐桌禮儀不僅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也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