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餐桌禮儀培養全攻略,一餐飯窺探你的生活教育背景

2020-09-05 壞媽媽日記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和一位朋友出去吃飯,朋友帶著自己的兒子一同赴會。這個小男孩才六歲大,很是可愛。但是,想到之前接觸過的與小孩子一起吃飯的情景,我不禁對這頓飯有些擔憂。

但是很出乎我意料的事,小男孩兒在飯桌上的表現很合體,完完全全都不是我印象中的六歲的小孩子吃飯的樣子。吃飯的時候,小男孩沒有哭鬧,也不說話,安安靜靜的。

但是,等我問他問題的時候,他又可以大大方方的回答。我還注意到,小男孩兒,在每一道菜上來之後,總要等大人先動筷子,他才會去夾菜。

孩子胃口小,很快就吃飽了,一般孩子吃飽後便會跑去玩耍,但是小男孩卻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靜靜的聽大人說話。

我讓他去玩,他卻說:「阿姨,沒關係的,等大家吃完飯我再去吧。」我一臉驚詫的看著朋友,朋友解釋說:「我從小便要求他沒有吃完飯,不能離開餐桌。」我突然意識到,原來這就是餐桌禮儀。

一、餐桌禮儀的重要性

1、「餐桌社交」對餐桌禮儀的影響。

餐桌社交其實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社交方式。在人們看來,餐桌同樣可以成為一種社交場合。在吃飯的時候,一個人的教養可以通過他的言談舉止表現出來,這就叫餐桌社交。

當今時代的父母,很關心孩子的營養,也注意對孩子的教養,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但是卻有很大一部分家長忘記了餐桌禮儀這一碼事情。

其實,孩子吃飯時的表現是最能表現,家庭教養的。不止是孩子,還有很多大人,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被別人注意到。所以,注意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顯得尤為重要。

2、禮儀的根本:心懷愛心,尊重他人。

古語有云:人無禮無以立。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禮儀,就很難與別人相處,做事也很難獲得成功。

由此可見,禮儀對於個人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國無禮則不寧,是說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了禮儀,沒有禮儀來約束黎民百姓,那麼這個國家是不會安寧發展的。

我們要認識到禮儀的實質,但便是心懷愛心,尊重他人,懂得為別人考慮,多顧及別人的感受。比如說,在要開飯的時候,合乎禮儀的做法是,讓就餐的人中的最長者先動筷子,這其中表現出來的,其實是對長者的尊重,表現眾人的心靈之美。

3、日常生活中的相互影響。

我們要認識到,在生活中,孩子的每一個習慣,每一個行為,都是相互影響的。比如說,一個孩子總是不能安安靜靜的坐在書桌前,完成自己的作業,那麼很難想像,這個孩子可以安安靜靜的坐在飯桌前吃完飯。這兩件看似毫不相關的事情,其實都表現出孩子一個重要的能力,自制力。

家長們總是因為孩子缺乏自制能力而苦惱,但是,要注意到,培養孩子的自制力,不僅僅需要從一個方面下手,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各個方面共同影響,才真正有助於孩子自控能力的培養。

二、對於不同年齡段孩子餐桌禮儀的培養。

1、3到6歲。

首先這個年齡段孩子已經開始學會自主用餐,所以父母們一定要抓好機會,正確的引導,不要急於幫忙,讓孩子自己吃完碗裡的飯。

此外,父母們還要注意的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在大量模仿爸爸媽媽的行為。所以,在這個時期,父母們以身作則,顯得尤為重要。

具體需要讓孩子做到的有:飯前洗手,吃飯的時候不要亂動,不要挑食,吃飯時候不要說話,特別是嘴裡有食物的時候,吃飯不要吧唧嘴,飯後要漱口。這個年齡段,只要父母以身作則,加以正確的指導,孩子很容易就會被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2、7到12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一定要注意培養良好的坐姿。因為孩子開始上學,經常背著沉重的書包等因素,都會對自身的坐姿有所影響,這個時候如果不加以注意,孩子很容易養成彎腰駝背的習慣。

父母們一定要注意孩子在餐桌上的坐姿,因為有的孩子可能就趴在飯桌上,這樣做不僅吃相難看,而且對孩子的脊柱也有很大的傷害,可能會導致脊柱側彎等問題,這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影響非常大,所以一定要注意讓孩子培養好的坐姿。

其次,我們要開始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意識。具體要求孩子做的可以有,不要在盤子裡挑挑揀揀的吃飯,不能挑食,不要用筷子指著別人說話,一家人吃飯時,讓長輩先入座,等等。通過這樣做,來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意識,照顧別人的感受。

同時,我們要讓孩子注意管理自身形象。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嘴角有菜,拿紙巾擦去,而不是用舌頭去舔,感覺牙縫中有菜,要用手捂著嘴,然後用牙籤剔除,而不可以直接用手。

3、12歲之後。

12歲之後的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有了自己的想法,性格上也會比較叛逆,這時候父母人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因為孩子不久後便會步入社會,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同樣要注意孩子人際關係的培養。

在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教導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要看書,不要玩手機。且不說吃飯的時候看書玩手機是對同桌人的不尊重,同時也會影響自身的消化,還會影響自身勢力,並且在這種不專注的情況下,很難想像看書可以學到些什麼。所以,要讓孩子學會做事情,先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亞洲專注的習慣?

還有,這個時候我們就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尊敬長輩的習慣了,比如說給長輩夾菜盛飯,要學會照顧自己的長輩。

三、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首先,我們作為父母,要以身作則,自身要有良好的餐桌禮儀,用餐習慣,通過言傳身教來影響孩子。其次,我們給孩子所立的規矩,要正確明了,不要過分苛責。還有,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是一件長久的事情,父母需要堅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廢。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深度|一餐飯便知你的生活教育背景,孩子的餐桌禮儀培養全攻略
    文 / 魔斯媽媽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工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一個6歲的小男孩,讓我充分意識到餐桌禮儀的重要性。為此我特地去學習了相關禮儀課程。
  • 孩子餐桌禮儀不容忽視,一餐飯的功夫,便知你的生活教育背景
    聽到閨蜜的解釋,我不禁感嘆:你的教育真的很成功,孩子也是十分的出色、有規矩,剛剛我便發現淘淘一直在等待著大人們先動筷子,隨後他才自己緩緩拿起筷子吃飯,並且在吃飯中途也是將食不言寢不語貫穿得淋漓盡致,我們嘮嗑他便安靜地在一旁聆聽,我若問他話,他也會隨機大大方方地應對如流
  • 這3個餐桌惡習,你家孩子有嗎?10個餐桌禮儀,孩子學會更受歡迎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的生活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的生活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 從小培養寶寶餐桌禮儀,千萬別這樣餵飯,影響孩子一生
    等到孩子長大成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沒有哪家的女孩願意,致使孤獨一生。所以從小培養寶寶餐桌禮儀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是對寶寶胃腸的健康或是性格的發展都是有利無弊,每天在飯桌上給孩子餵飯是一個大難題,培養寶寶從小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還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我們必須為寶寶培養良好的習慣。
  • 餐桌上的習慣能看出教養,孩子6歲前,這些餐桌禮儀要狠心培養
    孩子6歲前,這些「吃飯壞習慣」要及時糾正,餐桌上的禮儀反應教養但是不可否認,總有一些人在教養這方面做得不夠,特別是在餐桌上的禮儀,很反應一個人的教養。但是在吃著飯的過程中,周圍的顧客時不時受到兩個孩子的幹擾,他們除了在自己的餐桌上作怪,亂翻亂撿之外,還用勺子筷子敲周圍顧客的椅背,有顧客低聲制止他們,但是他們的家長卻視而不見,還一直在聊天。
  • 餐桌禮儀從家庭開始培養
    愛惜糧食應從娃娃抓起,節約意識應從小培養。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應該把愛惜糧食的種子紮根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從小就懂得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最近,就有一位父親教育孩子節約糧食的視頻火了:視頻中,小女孩始終不願意把自己碗裡的飯吃完,浪費了糧食。父親嚴厲批評,並表示:剩多少粒米飯,就做多少道題。
  • 明星家那些餐桌規矩:孩子禮儀教養培養的好壞,一頓飯就能看出來
    用餐禮儀,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可以說是息息相關的,但同時它也是最容易被家長忽略的一種禮儀規範。有一次和一個朋友吃飯,他家孩子剛坐下就立馬把自己喜歡吃的菜放到自己的面前,一整個盤子都歸了他,媽媽卻不以為然。很多時候我們都很關注孩子平時的營養,反而忽略了孩子在飯桌上的教養。前段時間看了一檔綜藝節目《童言有計》,節目中應採兒和她兒子Jasper也有參加。
  • 孩子上學前需懂的餐桌禮儀
    與朋友交流時,良好的餐桌禮儀會讓交流者用不一樣眼光看自己,而餐桌禮儀就像他們的第二件衣服。因此,對於孩子,我們應該從小就養成兒童餐桌禮儀,使孩子們在未來的生活中得到別人的尊重,越來越受歡迎。不要因為桌子上的小禮節而被別人看不起。
  • 孩子牢記飯桌上的三要一不要,有助於孩子未來的生活
    important}記得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曾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作為父母,我們一定不能忽視了孩子的餐桌教育!在孩子的餐桌教育中,其實是最好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開始,餐桌教育,我們要告訴孩子三要一不要。
  • 孩子餐桌教育重不重要?應採兒對jasper的餐桌教育,網友大呼認可
    文/育兒全明白教育學家尹建莉曾說過: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餐桌就是最好的課堂,而家則是最好的學校。餐桌這個課堂出現的問題,看起來很小,但卻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的餐桌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忽略孩子的餐桌教育,覺得孩子在餐桌上的行為無傷大雅,但餐桌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接下來將為大家科普一下教育的重要性。餐桌教育究竟有多重要?禮儀大師威廉.漢森曾說過:有見識的人,只有用一頓飯的時間,就知道這人的家庭背景以及教育背景。
  • 幼兒禮儀之餐桌禮儀
    在吃飯時不要摳鼻孔或者是邊吃邊說話,如果感覺要打噴嚏,應該把頭轉向後面,然後用餐巾紙捂住嘴……餐桌禮儀不容忽視,雖然孩子尚小,但是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多點耐心,多點關注4·引導孩子看動畫片或者繪本讓孩子看動畫片或者繪本都是不錯的引導方式。比如:繪本《小小餐桌禮儀》通過一個個非常可愛的小動物形象,幫助孩子來規範在餐桌上的行為。
  • 吃獨食、杯盤狼藉,孩子的餐桌禮儀你是否很重視?
    父母的言傳身教能夠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李玫瑾曾表示:孩子的餐桌禮儀很重要,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時都會有這些表現,家長們就需要幫助孩子進行糾正。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教會孩子良好的餐桌禮儀,這不僅能夠反應出一個人的教養,也可以從側面反應出孩子的品格、格局。情商低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呢?1.
  •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如何在餐桌上教育孩子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一日三餐,看似永遠循規蹈矩,卻蘊藏著父母和孩子的教養。聰明的父母,都懂得如何在餐桌上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用餐禮儀,這是保證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後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這種教養的養成,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這種資產是永恆而無限的。
  • 3歲孩子餐桌禮儀的培養,從爸爸開始
    餐桌禮儀訓練要從小開始 以前一直以為,兒子皮皮在餐桌上的禮儀,應該是按照我們「言傳」的去做的 後來發現,其實更多的是來自父母尤其是父親的「身教」。 我小時候每次吃完飯,都要在放下碗筷後,向大家說:「我吃飽了,您們慢慢吃。」 忘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已經不習慣開口說了。 所以,皮皮每次吃完飯後,也都不會這種餐桌上的禮儀。 皮媽媽決重建家庭餐桌禮儀,樹立吃飯規矩。
  • 小餐桌 大智慧:餐桌是禮儀和愛的一方小世界
    ,不就是想讓兒子吃的開心,然後給你點個大大的贊嘛,不要用帶著挑剔諷刺的語氣說孩子了哈。」但「飯桌上的教育」還真離不開這接地氣的親子「閒聊」。在我與孩子,你一言我一語的歡樂互動中,老公又重新加入進來,並且露出了笑臉,跟孩子有說有笑的,吃了一頓美味又開心的晚餐。
  • 吃飯長輩先動筷,嘴裡有飯不說話,這些餐桌禮儀,家長務必教孩子
    很多家長都下大功夫去培養孩子在各方面的禮儀,現在最受家長重視的就是孩子餐桌禮儀的培養了,不管是在哪裡、幹什麼,人都不可能不吃飯,也不可能總是自己一個人吃飯,這時候,良好的餐桌禮儀就是必備的了。身邊的人既沒有教過孩子餐桌禮儀,又不注重自己的餐桌禮儀,孩子在身邊人的影響下,不僅不可能培養出良好的餐桌禮儀還很容易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
  • 世界餐桌禮儀之——日本的餐桌禮儀
    無不反映出人類璀璨的文化結晶——餐桌禮儀。世界上每個國家文化的不同構建造就了各國這多姿多彩的餐桌禮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國,西方和日本三大地區。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江戶時期1663年,由於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隔絕了當時日本與外界的聯繫,對當時的日本發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卻也讓日本能在不受外國的幹擾下肆意發展其獨特的本土文化。而這「食」之道,日本則發展了一套獨特的日本料理文化且其中便包含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
  • 培養孩子餐桌禮儀,要從小學起,家長看完收藏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但卻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孩子的禮儀教育,特別是在餐桌禮儀。過去,中國人講究餐桌禮儀,尤其注重從小開始培養孩子,那為什麼現在大多數家庭都不那麼注重了呢?一日三餐是最普通的一件事,但同時也暴露了一個人的很多問題,飯桌上會顯示一個人的教養,也會凸顯出一個家庭的家教。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不能因為太寵孩子而丟失了最基礎的東西。
  • 你們平時會教孩子的餐桌禮儀嗎
    「我跟你講,我不缺兒子,這些東西我沒必要教你」寶媽餐桌怒斥丈夫。一家三口吃飯時,丈夫在飯菜裡扒拉,惹老婆不悅。老婆認為這行為很不好,尤其是孩子還在邊上。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平時一些不良習慣,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在菜裡「翻來覆去」的本身是不禮貌和不衛生的行為,如果孩子學了去,以後去別人家裡吃飯,必然會被嫌棄。
  • 餐桌禮儀最體現孩子的教養
    很多人都說在餐桌上最能體驗一個人的教養。還有人說想了解一個人就吃一頓飯……今天專門分享我們家的餐桌禮儀。今天的十條是家長孩子們必須遵守的。第八十一條:餐廳裡的轉盤不許當玩具亂轉,吃飯時轉的要慢,有其他人夾菜的時候不許轉,要等別人夾完以後再轉。現在親戚朋友請客吃飯機會非常多,家長也經常帶著孩子們一起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