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禮儀訓練要從小開始
以前一直以為,兒子皮皮在餐桌上的禮儀,應該是按照我們「言傳」的去做的 後來發現,其實更多的是來自父母尤其是父親的「身教」。
1
「我吃飽了。」
我小時候每次吃完飯,都要在放下碗筷後,向大家說:「我吃飽了,您們慢慢吃。」
忘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已經不習慣開口說了。
所以,皮皮每次吃完飯後,也都不會這種餐桌上的禮儀。
皮媽媽決重建家庭餐桌禮儀,樹立吃飯規矩。
但因為皮媽要負責餵飯,是最後一個吃完飯的人。她沒有機會展示這些禮節。
所以,要求從我做起。第一個就是這句話。
第一天,失敗了。我吃完飯後,沒好意思說出口。
第二天,說出來了。
第三天,皮皮吃完飯後,很自然地說了句:「我吃飽了,你們慢慢吃」。跟我說的一樣,一字不差的。
2
皮皮曾在不經意間,就有了一些不好的習慣:追著餵飯、吃飯看抖音等。
之前,皮皮在飯菜不太合口,或者看到新的好玩東西時,他就會沒吃完飯就溜下餐椅。
我有時心疼他會吃不飽,也會追著喂。
有次帶皮皮在外面吃飯。當時餐廳食客暴滿,服務員為了快快翻臺,所以整個人節奏特別快人也比較的燥。
結果這種燥動,直接影響到了皮皮——他不太願意坐著,老是鬧著要出去。
為了不影響餐廳做生意,讓皮皮能安靜下來吃飯,我只好打開抖音給他看。
結果從此以後,皮皮吃飯時,就一定要看電視或抖音。
為了改正皮皮這些不良習慣,皮媽立下的餐桌規矩之一是:下了桌就沒飯吃,吃飯時不能看抖音和電視。
堅持了幾次,皮皮見我們是來真的,他也就改過了。
其間,只要皮皮一不想吃飯,皮媽就會讓我把他的那份吃掉。
雖然會因此吃撐,但效果很直接,只要皮媽一說:「你不吃,給爸爸了。」皮皮就會趕緊繼續吃。
3
這些禮儀與規矩,皮皮學習的很快,並開始反過來督促糾正我們了。
有次吃飯,我沒用手扶著碗邊。
皮皮一直喊:「爸爸,扶著,扶著。」
我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皮皮馬上親自用手示範:要用手扶著碗。
有一次比較忙,我快速吃完飯就進了書房,結果忘了跟他說「我吃飽」。
結果皮皮一直坐在餐椅上等。
在阿姨要收拾餐桌時,皮皮阻止了。說:爸爸還沒有吃完飯。
噢,原來我還有一個環節忘記了。
一次,我從廚房往餐廳裡拿飯菜,因為雙手都拿著了東西,只好用嘴咬著勺子。
皮皮見了,很認真地說:「爸爸,不要咬勺子。」
「好。」
「我批評你了。」
「好的。」
一天中午,陳阿姨邊吃飯邊匯報今天的菜品做法,皮皮指著陳阿姨說:「嘴裡有東西,不能說話。」
「好」
「嗯下去再說,嗯下去」。皮皮盯著陳阿姨說。
父親做為一家之主,對小孩,不僅在大事上要言傳身教,在小事兒也要以身作則。因為在孩子眼裡,父親是權威,所以影響力更大。
育兒路上,點滴父愛,都能溫暖孩子的成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