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私信問Professor:怎麼體現出一個孩子有沒有家教呢?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Professor 在知乎上看到了一條#有哪些好的家庭教育的例子#的話題,有許多高贊回答,其中最令Professor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小男孩吃飯的視頻。
這個小男孩吃的飯菜很簡單,一份素菜,一份主食,可是小男孩吃的很仔細,一點也沒有掉到地上,也不會吵著看動畫片,只是安安靜靜認認真真吃飯。
看起來是很小的一件事,但是家教恰恰體現在生活中的種種小事中。
吃飯、穿衣、走路等小細節,最容易被忽略,卻也是爸爸媽媽們最應該重視的地方。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了規矩的重要性。
壹
為什麼要給孩子立規矩
Professor曾看到過一段關於陶虹的訪談節目。
節目中,主持人李靜探到了孩子禮儀方面的教育問題,一開始陶虹只是掩嘴笑,而坐在旁邊的朋友立馬說:他們家徐小寶吃飯的規矩,徐崢寫了滿滿一張紙。
此話一出,立馬引起了主持人的興趣。
陶虹便和大家分享了一下他們夫妻倆給徐小寶立下的吃飯的規矩:
吃飯的時候不許說話;
吃完飯要把自己的餐具放到洗手槽裡;
不許評價食物的好壞……
可能很多人認為陶虹和徐崢的做法有些誇張了,對孩子沒有必要這麼嚴格。可是,如果你看到下面這個場景,也許就不會這麼覺得了:
在一個宴席上,一群孩子一起吃飯。剛上來一盤豬頭肉,一個男孩便把筷子插到肉上,直接上手,全都拖到了自己面前……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過這樣一句話:
「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有此可見,孩子是生活中仍是需要有些規矩的,這些規矩不僅體現著孩子的教養,更可以在一舉一動間影響孩子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與觀感。
貳
父母要在哪些方面給孩子立規矩
12月1日,德雲社2020年開箱,對於等待了大半年的粉絲而言絕對是件喜事。而更令眾多粉絲暖心的是,開箱公告中明確表示不再進行二次售票,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黃牛惡意抬高價格的問題。
在Professor看來,這便是德雲社的規矩,相聲本來就是傳統藝術,而誠信便是基本的規矩。作為德雲社的當家人郭德綱,不僅在大的方面講規矩,在吃飯、穿衣等等小事兒上也講規矩。
有一次,郭德綱和徒弟們一起吃飯的時候就講到了,在餐桌上的一些規矩,也就是禮儀。
郭德綱說:到家裡聚餐,每次去的人都很多,但是你們師娘一般都會多預備一些菜,你們吃的越多,她就越高興,吃得多沒關係,但是吃飯的時候得守規矩。
吃飯的時候不能吧唧嘴,不能張著嘴巴吃,不能邊吃邊評論;
夾菜的時候不能「過河、抬轎」,就吃麵前的那一塊;
吃飯的時候筷子不能插在碗裡……
可能有人會說:這些規矩太細了,沒必要這麼追求細節。
誠然,德雲社所遵循的古禮有很多說法,很多家庭沒必要全盤照搬,事事講規矩,件件有說法。但是在大方向上,我們依然要對孩子有所制約。
首先,吃飯的時候不可以有粗野、粗俗的行為,大聲講話、亂扔食物、亂扔餐具這些基本的規矩,父母要嚴格要求孩子。
其次,不可以隨意打斷別人的話,隨便打斷別人的話是一件非常不尊重別人的事,父母應該從小就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最後,不可以亂搶其他小朋友的東西,有喜歡的東西可以跟爸爸媽媽要,也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去獲取,但是不可以去搶別人的。
叄
規矩要立,但要合理
Professor的一位朋友對孩子非常嚴格,處處立規矩。例如:吃飯必須在餐桌上吃,不可以一邊看一邊在電視前的茶几上吃,如果孩子不聽話,朋友要麼強行關閉電視,要麼大家都別吃,直到動畫片結束。
一段時間之後,孩子雖然養成了「好習慣」,做事情卻越來越偏執、認死理。
給孩子立規矩是好事兒,但要學會正確的方法,立規矩並不是要體現出父母的權威,而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的同時,也能明白父母的期望。
父母「立規矩」的方式將影響孩子大腦的健康發育,給孩子定立的規矩要明確,切不可朝令夕改,同時要明確告訴孩子不守規矩的後果,也要告訴孩子守規矩會給予什麼樣的獎勵。
父母在立規矩的同時讓孩子也要有期待,立規矩之前也要好好聽聽孩子的想法,父母要跟孩子平等相處,一起商量好如何去定立規矩,不應該是父母決定了的事情不顧孩子的反對堅決執行。
定立的規矩也要有彈性,生活中存在很多的變數,不能將一條規矩一味地執行下去,規矩也要有彈性,適當的給孩子空間,過於嚴厲的規矩會讓孩子感覺到壓抑。
Professor點評:
「
如何給孩子定規矩每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的方式,此時的「較真」,是為了孩子未來更好的成長與發展。
刻在骨子裡的教養,細節處也不馬虎的優秀習慣,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