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是一個人最大的善良,最好的修養

2021-02-21 微文

所謂將心比心,就是遇事能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別人的心,能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中國人自古就很有人情味,就提倡做人做事要將心比心。儒家經典著作《論語》有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說,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這句話強調的其實也就是將心比心。將心比心,是一個人最大的善良,最好的修養。

一、一個人如果能夠將心比心,就更能體察生活的艱難和人生的不易,更能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深夜,一位住院的母親在兒子的陪同下,來到醫院門前的小餐館吃飯。小餐館裡已經沒有什麼人,就只有他們這一桌了。兒子點了幾個菜,母親都沒怎麼吃得下去。當兒子說回醫院的時候,母親卻讓他再坐一會。兒子不知道母親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還是陪母親坐著。

過了一會兒,在廚房裡清洗餐具、準備結束一天工作的老闆走了出來,滿臉大汗。母親對他說:「不好意思啊,你做的菜很好吃,只是我病了,胃口不是很好,所以剩了這麼多。」老闆聽後,愣了一會,笑著說:「那就好,聽到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

原來,母親特地留下來,就是為了跟老闆說這句話。她是擔心老闆看到這麼多的剩菜,會懷疑是自己的廚藝不好,心裡難過。

這位心地善良的母親,深知勞動艱辛,非常尊重普通勞動者的辛勤付出,為了不至於讓忙碌一天的餐館老闆產生誤解,及時用自己真誠的語言去解釋、去安慰,體現了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二、一個人如果能夠將心比心,就更能對他人的人生遭遇感同身受,更能同情他人,原諒他人

蘇東坡出任杭州行政長官時候,曾處理過一個非常特殊的案子。

一個名叫吳味道的人,打著蘇軾本人的旗號往京城運送紗布,被稅吏抓獲。

蘇軾了解情況之後,知道吳味道是一個逃稅的考生,假借自己的名義運送紗布偷逃稅款。這個考生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趕考的路費不夠,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蘇軾本人也是通過寒窗苦讀才功成名就的。所以非常了解和同情貧苦書生的不容易。於是,對這個案子特事特辦,非但沒有追究,反而另外送了一批貨給吳味道,讓他安心趕考。

站在對方的角度,感同身受,將心比心,多一份寬宥,少一點指責,心地陽光而美好,這是一種善良,也是一種智慧。

三、一個人如果能夠將心比心,就不至於斤斤計較,而是能通情達理,能寬容他人,方便他人

一天晚上,楚莊王為酬謝有功將士,在宮廷大擺酒宴,君臣開懷暢飲。

忽然,燈火全部熄滅。黑暗中,莊王的愛妾遭受一個將士的調戲。她急中生智,一把抓下那個將士的頭冠,讓莊王點燈,捉拿那個沒戴頭冠的人。

楚莊王不愧為春秋五霸之一,非常大度,不但沒有發怒,反而下達指令:所有的人都取下頭冠。

當燈火再亮時,將士中無一人戴頭冠。調戲事件不了了之。

數年之後,楚軍與晉軍交戰。楚莊王身處困境。這時,一位將士冒死衝鋒,奮勇殺敵,不僅解救出楚莊王,還由此使戰爭轉敗為勝。

這位將士就是當年調戲楚莊王愛妾的那個人。

楚莊王非常理解熱血男兒在輕歌曼舞的特定氛圍之中,如果自控能力差,難免酒色亂性。因此能寬以待人,能留一步與人行,放人一條生路。以至於到最後善有善報,既方便了別人,也成全了自己。

四、一個人如果能夠將心比心,就可以通過換位思考化解相互衝突,就更能認可他人,欣賞他人

人與人之間,有時候之所以會互相不認同,往往就是因為不能換位思考,無法將心比心。

有這樣一個哲理小故事。

一個人指著他面前的數字,說這是6,而站在他對面的人,則堅定地說這是9。

兩個人為此爭個不停。

其實兩個人說的都沒錯,但卻都無法說服和理解對方,甚至因此互相為難,因為他們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

人生百態,站的位置不同,角度便不同,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然也千差萬別。人與人之間,最難的是將心比心,最可貴的亦是將心比心。

許多時候,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往往能有效地避免衝突,能化幹戈為玉帛,能彼此欣賞而不是彼此為難。

五、一個人如果能夠將心比心,就不至於冷漠無情,就會更有同情心,更有慈悲心,就更能關心他人,有愛他人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豬、綿羊和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裡。有一次,牧人捉住豬,它大聲嚎叫。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嚎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捉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人的感受就不一樣。

在這個故事裡,豬即將被宰殺,作為室友的綿羊和乳牛非但不予同情,反而加以嘲諷。之所以如此冷漠無情,主要原因就在於不能將心比心,以至於無法理解別人行之將死的痛苦。

一個獵人每日捕殺野獸,箭射刀殺,網捕茅刺,非常殘忍。人們競相勸說要同情動物,少殺生,多積德,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樂此不疲。

後來有一天,他被山民捉到,要火燒祭神。這時,他才感受到面臨死亡的恐懼,才體會到死亡來臨的痛苦。才幡然悔悟:在過去的打獵生涯中,由於缺乏慈悲友善,不能將心比心,冷漠無情地屠殺了許多無辜的野生動物。

由此可見,將心比心,就是善良之心,就是道德修養。

小結:將心比心,方得人心。一個人,只有能夠做到將心比心,才能尊重他人,體諒他人,方便他人,認可他人,友善他人。可以說,將心比心的善良,是一個人最高級的道德修養。

相關焦點

  • 將心比心,是一個人最大的善良
    大家都各有各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難,我們缺的往往不是說服他人的能力,而是換位思考的智慧與將心比心的善良。 1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 夜讀|將心比心的善良,是最高級的修養
    將心比心的善良是最高級的修養來自新華社00:0007:44世間的溫暖和美好,由善意的瞬間組成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難處和心酸一個人,越懂得將心比心的善良,就越能擁有最美的遇見。疫情期間,全國各地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大年初三下午,一家住著數百位醫護人員的酒店門口,來了一位菜農,45歲的秦師傅。他開著農用三輪車趕來,車上,裝了24箱蔬菜。
  • 「美文欣賞」將心比心的善良,是最高級的修養
    將心比心的善良,是最高級的修養1什麼才是真正的高情商?有些人會說:說話好聽、做事圓滑、善於社交、從不得罪人……但我更認同另一個答案:真正高情商的人,說話會讓人舒服,做事能讓人安心,在權衡利弊後仍始終選擇善良。
  • 不隨意評價別人,才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這世界上總有和你不同的人,不一樣的想法,不能交融的價值觀,有時候並不需要你下很多決心,做很大的改變,不妄加評論,不隨意幹涉,就已經是最好的尊重和修養。世上也從來沒有兩個人能擁有完全相同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可以選擇豪車敞篷沙灘美女,他也可以選擇蝸居一角仰望星空。
  •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看破不說破
    這其實也是一種修養和素質,主要靠後天的學習和經驗來獲得。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不是每個地方都會貼著「禁止隨地吐痰」、「禁止隨地丟垃圾」的標語,但你還是知道這些不能做,你也不會做。不管是人際交往的潛規則,還是公共場合的文明禮儀要求,其實針對的都是個人的素質和修養。在交往中,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就是看破不說破。什麼叫看破不說破呢?看破,就是看穿真相,透過表象看清了事實的面貌。而不說破,即使心裡透亮但嘴上什麼也不說。
  • 一個人真正的修養,看失意時的善良
    但當一個人即使自己窮困潦倒,失意頹喪,也願意對他人傾囊相助,那這個人必定擁有高貴的靈魂和極高的修養。正如陳魯豫所言,一個人的修養,要看失意時的善良。當警察的表哥,跟我說過一件事。有段時間,他們巡邏的地方,路燈被人惡意砸毀。
  • 善良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愛心是人生美麗的花朵
    善良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它與一個人所擁有的物質條件沒有多少關係。你家財萬貫也好,你一貧如洗也罷,善良是骨子裡的東西,是自然的流露,偽裝了一時,卻裝不了一世。你將心比心,世間一切是那麼美好,只有盡力奉獻自己,才覺得活得有所價值。
  • 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是「知而不言」
    殊不知,這樣的人,在自己口無遮攔的同時,把缺點暴露無遺,早在他人心中,落下不好的印象。 古人云:「多門之室生風,多言之人生禍。」 正所謂「禍從口出」,心直口快的人,終要為自己缺失的分寸感買單。 名臣解縉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年少時被朱元璋賞識,本有大好前程,卻因為口不擇言被貶。 解縉的所謂才華,在涵養面前,終究不值一提。
  • 【心靈雞湯】有一種修養,叫遇事不責備。
    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就是發覺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人生中最難的就是不責於人,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大學問,也是一種修養。古語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有可能會犯錯,沒有人是完美的。03將心比心,是最大的善良。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紛繁複雜,每個人活的都不輕鬆。人和人之間更要學會理解和包容,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問題,將心比心。
  • 會說話,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語言作為工具,對於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騎士的重要,最好的駿馬適合最好的騎士,最好的語言適合最好的思想。」|一個人最大的實力從來都不是長得好看02.你會說話的樣子,驚豔了聽覺也驚見了修養有些人不在你的生活裡,時光久遠,你依然會記得那一刻,過往面試經歷中,有這樣一位HR,談話結束時她說:「簡歷照片看起來氣質可佳,那現在是發生了什麼嗎?」她語氣溫和,用詞沒有讓我覺得不舒服。
  • 唯美的愛情,就是將心比心,待人以善,貴在人和
    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是發現可以責備的人越來越少。更多的是容納和接受對方的缺點,提出容易讓對方採納的建設性意見。人生中難得的是不責備於人,遇事先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做一個更加優秀的自己。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人生哲學,也是一種人文內涵的修養。俗語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一個人最大的善良,是「不動聲色」
    有的人的善良是默不作聲,不動聲色的,只有給予者自己知道。他們會用最低調的方式,給人最大的體面。而有的人,他們的善良卻是大張旗鼓的,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在付出。刻意博得很多人的關注,但這樣做的代價就是,踩著受助者的自尊心來成全自己的善良。善良出發點是好的,但要選擇最合適的方式,不需要高聲宣揚,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一個人最大的善良,是「不動聲色」。
  • 退一步,是善良,更是修養
    」善良有的時候,並不會讓你得到些什麼,反而有可能會讓你成為別人欺凌的對象,但如果一個人丟掉了自己的善良,被狗咬了一口之後,一怒之下把狗打死,這樣做不僅不能治好你的傷口,反而還要為狗的主人做出賠償,所以有的時候,選擇善良的人不只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別人負責,退一步,於你而言本就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沒必要非得斤斤計較,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 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
    可是,一個人只要來到這個世間,終有一日會踏入社會,終有一天也會去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這是每個人都將經歷的,不論好壞不論結果,也不論你願或不願。但是每個人,總是期待美好生活的,所以即使這個世道艱難,每一個人還是努力地去追求生活中種種的小確幸,以求讓自己每一天都過得和和美美、倖幸福福的。
  • 人生請多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紛繁複雜,每個人活的都不輕鬆,所以人和人之間要學會理解和包容,要多換位思考,多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多忍耐,多包容,也是一個人的修養修為。一個人心地善良,性格溫和,得饒人處且饒人,這也是大度的體現。向善若水,因果循環,今日容他人,明日他人也能容你。
  • 保持距離,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保持距離也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它不僅僅是一種相處的方式,還是一種修養的體現。比如說,在感情當中,如果你對對方沒有好感,也沒有想要接受的想法。那麼,在對方表達喜歡之後,就應該與對方保持適當的距離。
  •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值得收藏 )
    圖片來源:pexels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是尊重他人 尊重的內涵, 平等,價值,人格,修養。
  • 看破不說破,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
    有人說,看破不說破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因為生活中,看破往往不難,不說破則很難。有些人總是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喜歡一吐為快,卻完全忽略了對方的感受;殊不知,說得越多,矛盾越多,彼此間的距離越遠。給自己一點沉默的時間,思考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這是尊重,是智慧,是善良,更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1看破不說破,是尊重王陽明曾說:「大凡朋友,須箴規指摘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
  • 和顏悅色,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
    一張和顏悅色的臉,不僅體現一個人的好情緒,也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對父母和顏悅色,是孝在一次訪談中,有位主持人問周國平:「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一向儒雅的他也說:「這個錯誤,我也常常犯。」
  • 一個人最好的「風水」,就是他的格局和修養!
    相信你一定會明白一個人好的格局與修養真的是在與人為善的過程中,一點點積累而來的。楊董,是一個億萬級別的富豪,這樣資產雄厚的實力,他在很多方面不太會自卑吧?今天這個事只是他個人的私事,而且全程只有一個人知道,不能說是作秀吧?他的企業、公司以及投資項目佔據全省龍頭,他是市委省委的座上賓,不會沒有歸屬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