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輕雨
編輯/小棉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便利,出門帶個手機就行;智能家居只需要下達指令就行等,但這也讓孩子有了更多接觸電子產品的機會,他們有的可能比大人還懂得玩,這對他們的成長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前段時間,一位寶媽在網絡上分享了一則&34;的視頻。
視頻中,孩子的小姨剛好放假在家休息,孩子平時就跟小姨很親,兩人經常玩在一起,這天,小姨在家呆著,窩在沙發上玩著手機,孩子一看到手機就兩眼發光。
急忙跑到小姨的身邊討好地笑著:&34;
小姨一眼就看出孩子的目的,故作無趣地說到:&34;
孩子顯然不行,於是就坐小姨的身邊,抬起她的腿像模像樣地錘了起來,邊錘還邊說著:&34;
小姨想了想答應了,然後孩子就又錘了好久,還幫她捏了捏肩膀,最後實在是看孩子累了,才讓他停止。
男孩以為等來了玩手機的時間,可誰知道最後小姨說的玩手機是陪她一起看。之間只見孩子被小姨圈在懷裡看著手機,只是臉上的表情似乎寫滿了&34;。
網友們在看到這個視頻後,紛紛發出了自己的評論:
網友A:這是全網混得最差的娃了吧!
網友B:叫聲姨夫,我的給你玩。
網友c:娃走過最長的套路應該就是小姨的套路了吧!
......
電子產品的豐富內容,使得孩子很容易沉迷其中,上文小姨不給孩子自己玩其實是對的,這可以把控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孩子一旦沉迷電子產品就容易帶來一些影響,比如阻礙了他們認知的形成和發展;影響孩子的溝通能力;不利於身心健康等。那麼如果孩子沉迷了,家長要如何對待呢?
1、 不要採用打罵式教育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沉迷電子遊戲,就想要用暴力的方式去阻止,使孩子能夠戒掉他,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一種方式,孩子可能會受到刺激,做出一些偏激行為;而且就算它真的能夠限制孩子玩電子產品的行為,這個限制也是一時的而已,孩子的內心還可能會因為你的打罵而留下不可癒合的創傷,這就得不償失了。
2、 為孩子制定時間計劃
現在社會電子產品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完全杜絕孩子們接觸是不可能的,因此&34;,給孩子制定相對應的規則和時間安排,比如每天玩多久玩多少次,超過了有懲罰等,這會讓孩子對使用電子產品有自己的一個管理,慢慢的孩子就會逐漸走出沉迷的狀態。
3、 以身作則,給予積極影響
&34;,如果父母本身就經常沉迷於電子產品還去要求孩子不要玩,這顯然是不具備說服力的。所以要讓孩子擺脫沉迷的狀態,父母首先要起到榜樣作用,在家的時候少玩手機多陪伴孩子,這不僅能讓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品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電子產品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父母引導孩子把握好了,對孩子的學習是會起到一定的幫助的,還能擴展孩子的認知,所以父母應該懂得引導孩子去合理使用它,充分發揮它的積極影響。希望以上的幾條建議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