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亞洲醫學人文菁英訓練營 :老齡化與照護

2021-02-23 博濟醫學人文

國際名師雲集,老齡化與照護:亞洲醫學人文菁英訓練營,哈佛、耶魯、芝加哥、清華、北大、協和、復旦、中山大學、大阪大學名校精英學者親自授課,助力亞洲醫學人文事業發展。

主辦單位: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深圳市衛生健康發展研究中心

哈佛大學醫學人類學研究項目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

 

協辦單位: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醫學人類學專業委員會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人文護理專業委員會

2018年11月9日-12日

中國 深圳

Arthur Kleinman:哈佛大學醫學人類學教授

程瑜: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中山醫學院醫學人類學教授

姚克勤:深圳市衛生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張玲華: 深圳市衛生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教授

周殷華: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副研究員

 

Kaveh Khoshnood:耶魯全球健康教授

Judith Farquhar: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主任醫學人類學教授

Jeanne L. Shea:佛蒙特大學人類學教授

Mitsuho IKEDA:大阪大學 醫學人類學教授

陳宏圖:哈佛大學精神病學教授

蔡篤堅:屏東基督教醫院 教授 倫理學與社會醫學中心主任

姚志彬:中山大學教授 廣東醫學會會長

袁鍾:協和醫科大學教授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人文專業委員會執行副主委

周程:北京大學 哲學教授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院長

景軍:清華大學 社會學教授 清華大學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

潘天舒:復旦大學 人類學教授 復旦大學-哈佛大學醫學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

 

胡琴 中山大學醫學人類學研究中心 

電子郵箱:864581618@qq.com

申請截止:2018年10月3日

申請結果公布:2018年10月15日

訓練營舉行時間:2018年11月9日-12日

本次培訓的目的為學員提供一個與世界級大師學習以及獲得一對一的指導的機會,從社會科學與人文的視角探索醫學教育和醫學實踐,並通過生動的理論與案例教學,使學員能夠清晰地了解醫學人文在社區護理和臨床治療方面的價值,為促進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提供一個全新的思路與視角。深圳市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聯合哈佛大學醫學人類學研究項目策劃組織了本次培訓。本次培訓是一次將西方成熟的醫學人文教育與研究體系與亞洲地區進行對接的嘗試,並期望以此為亞洲地區的醫學教育、社會科學及人文教育探索一個跨學科的框架。

授課老師與專家分別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佛蒙特大學、大阪大學、臺灣屏東基督教醫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協和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山大學,代表了國際上在醫學人文領域的頂尖水平。培訓課程設置靈活,具體方式包括:授課、小組討論、社區/醫院現場教學以及大師一對一指導。培訓科目有醫學人類學理論與研究方法、醫學社會學、醫學倫理與生命倫理學、和全球健康理論等。招生方式將採取公開競爭的方式,評選專家將從來自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國家與地區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中遴選出不超過40名申請者參加本次培訓。授課老師與專家將會對每名成功申請者感興趣的、醫學人文有關的研究課題進行一對一的指導。

本次培訓申請將為有志投身於醫學人文研究與教育的所有青年學者以及博士生開放。根據申請者的自身條件,計劃從所有申請人中招收學員40名。培訓主辦單位為所有學員提供培訓期間飲食,學員需要自行擔負交通費和住宿費。

申請要求:

(1)接受40歲以下(1978年1月1日後出生),在醫學人文或有關領域有研究經驗、或對醫學人文有興趣者申請。

(2)熟練掌握中文和英語,要求申請者具有使用雙語授課和討論學術問題的能力。

申請處理程序:

(1)將申請信、個人簡歷、語言成績,研究計劃等相關材料在10月3日前通過郵件發送到864581618@qq.com,郵件標題名為「亞洲醫學人文菁英訓練營+申請者姓名」。個人簡歷中應包括一名推薦人信息與聯繫方式。

(2)兩封專家推薦信。在9月30日前由推薦人親自通過電子郵件直接發送到864581618@qq.com。

(3)收到完整的申請材料後,由哈佛大學和中山大學的專家將遴選出學員,並在10月15日通過電子郵件統一發放錄取通知。

(4)申請人必須在收到錄取通知後10天內給予確認,否則將會視為放棄本次培訓機會。

本次培訓的授課與討論主要圍繞在以下幾個議題:

1) 醫學人文主義中的希望或烏託邦:來自臺灣居家養老政策的重要啟示

2) 醫學人類學的重要實踐

3) 全球健康研究中的倫理問題

4) 醫學中的人類學:疾病敘事、解釋模型與涉身性

5) 巨變時代中養老問題的社會挑戰

6) 讓人文光輝照亮醫學道路

7) 中國老年人照護中福利多元主義的困境

8) 醫學人文領域中的老齡化與照護的當前方向

9) 適老科技與日常生活實踐-基于田野觀察的反思與啟示

10) 醫學——形塑中日近代科學發展態勢差異的關鍵學科?

陳宏圖 教授


陳宏圖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高級研究員和精神醫學系的教授。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榮獲過富布賴特學者獎,是哈佛大學伯克全球衛生研究員,擔任了《國際老年》專業雜誌的責任主編。在過去二十年裡致力於老年痴呆症、憂鬱症和其它慢性疾病的長者護理和醫療系統改進的研究。科研領域側重於各類行為健康幹預方案。多次擔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和其它聯邦政府機構重大科研項目總監。並與凱博文教授一起創建了哈佛大學亞洲中心「全球老年照護同盟」和哈佛醫學院的「全球老年與社會變遷研究計劃」。他目前的主要工作集中在開發和評估養老服務資源。

Kaveh Khoshnood 教授


Kaveh Khoshnood教授在耶魯公共衛生學院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傳染病流行病學研究,在愛滋病預防領域有著近30年的研究經驗,並且為中國的研究生培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曾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完成了多項由國立衛生院資助的關於愛滋病和結核病研究的培訓項目,目前正在與中南大學合作主持 「研究倫理培訓與課程設計」項目。此外,他還指導了來自中國的30多位博士後研究人員。Kaveh Khoshnood教授在多個頂尖期刊上發表了80餘篇研究論文和評論,並且完成了多本著作中有關全球健康、衝突與健康以及研究倫理的章節。

馮珠娣(Judith Farquhar)教授

馮珠娣教授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獲碩士、博士學位,目前受聘於芝加哥大學,任人類學講座教授。她對中醫藥和中國社會文化有著深入的研究,《認識實踐:遭遇中醫臨床》乃其漢學處女作。馮珠娣教授最近期完成的著作是由三聯出版社出版的《萬物:當代北京之養生》,她目前正根據對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醫學的田野調查資料,與北京大學賴立裡合作創作《山中採藥(GATHERING MEDICINES IN THE MOUNTAINS)》一書。

邵鏡虹(Jeanne L. Shea)教授


邵鏡虹教授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獲得亞洲研究學士學位,此後在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完成碩士與博士研究。她目前任職於佛蒙特大學人類學系,與哈佛大學和復旦大學在老年人照護和醫學人類學方面有著深入的研究合作。作為醫 學人類學家和社會老年醫學者,邵鏡虹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國和北美的 健康、老齡化、照護、家庭、社區與社會變化。她自 1986 年開始曾到訪中國達 14 次(其中兩次以福布萊特學者的身份),在中國總共度過了 4 年的歲月。她目 前的田野的在上海,主要研究為居家養老的照護體驗、配偶養老、老年人鄰裡互 助和社區支持。邵鏡虹教授同時有著深厚的教學經歷,她主講的課程包括了跨文 化的老齡化、全球健康中的人類學、中國文化與社會、文化人類學、醫學人類學等等。她在大量的學術期刊,如 Ageing International、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Anthropology and Aging、Anthropology and Medicine、Culture, Medicine, and Psychiatry、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Modern China、中西醫結合雜誌、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上發表了論文。

池田光穗 教授


池田光穗教授目前就職於日本大阪大學交流設計研究中心。他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中美洲開始應用醫學人類學研究。回到日本後,池田光穗教授在熊本大學進行醫學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研究與授課,與此同時他發表著作《實踐中的醫學人類學:中美洲醫療體系中的地緣政治發展》(日文)。池田光穗教授在目前在大阪大學引入人類交流理論來為學生開設行為人類學和公共人類學課程。他發表了大量的成果,共計66部著作和134篇論文。

蔡篤堅 教授


蔡篤堅教授現擔任臺灣社會改造協會理事長、屏東基督教醫院生命倫理學與社會醫學中心主任、講座教授。蔡教授1988年獲臺灣國立陽明大學MD學位,1996年獲得美國密西根大學比較歷史與文化研究博士學位。蔡教授曾主持完成多項研究項目,包括震後社區重建、「健康臺灣」、國立生物銀行ELSI研究和臺灣智慧城市等。此外,他曾在臺灣醫師工會全國聯合會、國立健康研究所倫理委員會、臺灣多所大學醫學人文教育改革委員會、臺灣居家養老委員會和臺灣政府「Bio-Taiwan」委員會等許多專業委員會、研究院所和大學擔任重要職務。蔡教授目前是《臺灣生命倫理學會期刊》編委會主任和《兒童發展與精神健康期刊》的副主編。他在生命倫理學、醫學人文、健康技術與社區發展領域共發表論文約250篇,並是超過30本著作的作者或編者。

姚志彬 教授


中山大學教授、博士導師,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廣東省醫學會會長,《解剖學研究》主編,《實用醫學》、《廣東醫學》編委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老年性痴呆的實驗治療和神經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曾任全國政協常委,廣東省政協副主席,中山醫科大學解剖系主任、腦研究室主任、研究生處處長,中山市副市長,廣東省衛生廳廳長,九三學社廣東省委會主委等職。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二百餘篇,主編《腦研究前沿》、《醫用解剖學》等著作5部,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6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出版《春暖杏林—醫德醫風名言錄》、《讓人文照亮醫學》,及詩集《黃梅雨》和《多雪的春天》。

景軍 教授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94年在哈佛大學人類學系獲博士學位;1994年至2001年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從助理教授晉升副教授獲得終身教職;2002年在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從副教授升為教授並獲博士生導師資格;2005年聘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5年聘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研究領域先後包括歷史記憶、水庫移民、生態抗爭運動、兒童飲食養育、自殺及愛滋病;目前研究焦點是涉及公共健康領域的社會和政策議題;學術機構及社會團體職務先後包括清華大學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人類學民族學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類學學會副主席、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理事。

潘天舒 教授  

潘天舒教授主要從事醫學人類學、城市社區和商業和技術人類學研究,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項目和哈佛大學亞洲中心老齡化和護理實踐等國內和國際研究項目。2002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2002-2005年在美國喬治敦大學和霍普金斯高級國際研究院(SAIS)任教。

周程 教授


周程教授是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綜合文化研究科交叉科學系(科學技術基礎論方向)博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院長、醫學部公共教學部主任。兼任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常務理事、科學文化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常務理事、科學・技術・工程倫理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科技方法論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軟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創新戰略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等職。曾任東京大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科技政策室外籍特聘研究員,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早稻田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留學中心客座準教授,北京大學科學研究部副部長等職。

袁鍾 教授


袁鍾教授現任中國醫師協會人文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北京協和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社長/總編、中國醫學科學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主任、《中華醫學百科全書》工作委員會。

期待您的參與!

相關焦點

  • 友情轉載 | 第二屆亞洲醫學人文菁英訓練營 :老齡化與照護
    轉載自公眾號博濟醫學人文國際名師雲集,老齡化與照護:亞洲醫學人文菁英訓練營,哈佛、耶魯、芝加哥、清華、北大、協和、復旦、中山大學、
  • 市健研中心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聯合舉辦第四屆亞洲醫學人文...
    11月1日,由深圳市衛生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聯合舉辦的「第四屆亞洲醫學人文菁英訓練營」勝利落下帷幕。本次訓練營緊扣「生命教育與安寧療護」的主題,邀請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廣州大學和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的11位國內醫學人文領域著名專家學者授課,參訓學員則是從全國數百名申請者中擇優錄取的40多名從事醫學人文和安寧療護研究與實踐的青年學者、醫務工作者以及高年級博士生。
  • 時代菁英訓練營—餘姚營地閉營典禮
    2017年1月25日下午,由紐菲爾德國際教育集團組織的為期七天的第一期時代菁英訓練營-餘姚營地順利閉營。
  • 「時代菁英訓練營」開營啦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裡,天氣雖然嚴寒,但時代菁英訓練營卻可以很溫暖,因為一群求知向上的學生們正在感受來自大洋彼岸的外國老師們帶來的趣味國外課程。
  • 光大銀行陽光菁英訓練營面試圓滿結束
    光大銀行陽光菁英訓練營面試圓滿結束 大字 日期:2017-01-15 來源:     南昌新聞網訊 2017年1月13、14日,光大銀行陽光菁英訓練營第五期學員報名及面試分別在江西財經大學國際學院、光大銀行南昌分行拉開帷幕,參與本次面試的有來自由江西財經大學國際學院、江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國際班推薦的即將出國的同學,也有慕名而來的「準留學生」和已在國外大學就讀的本科院校學生。
  • 姜春力: 老齡化不可逆轉 老年醫養照護體系很關鍵
    5、未來10年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關鍵窗口期,需要抓緊時間建立和完善養老、醫療、照護相關制度和法規,特別是要加快醫養照護體系建設。(三)人口老齡化對全球經濟發展影響深遠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口預期壽命隨之提高,人口老齡化現象對越來越多國家經濟發展產生了影響,並影響著全球經濟增長和資源配置的格局。第一,人口老齡化會使勞動力供給短缺。勞動力資源是經濟增長的基礎條件,勞動人口不足會直接制約經濟增長。第二,社會保障支出大幅上升加大政府財政負擔。
  • 不胖周報|梅沙雙語——未來菁英訓練營,英國移民醫療附加費翻倍
    一周要聞 | 2019.01.07-01.13深圳與全國精選資訊,一篇讀盡國際學校梅沙未來菁英訓練營&交流日梅沙雙語學校第二期未來菁英訓練營將於1月20日進行,第二期主要面向在讀6年級以及優秀的5年級學生開放。
  • 上海交通大學・神戶大學聯合論壇暨第二屆「創新•共創」中日...
    「上海交通大學·神戶大學聯合論壇暨第二屆『創新·共創』中日企業創新合作論壇」會議現場 本網實習記者 陳鍊/攝中國社會科學網報導 12月6日,由上海交通大學、神戶大學、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聯合主辦的上海交通大學
  • STEAM教師菁英成長訓練營順利結營,祝福這群了不起的STEAM教師
    STEAM教師菁英成長訓練營的開辦初衷是為了適應未來教育發展的需求,培養一批符合素質教育要求、能夠在一定區域內發揮示範和引領作用的STEAM學科骨幹教師。結營儀式上,萬老師為參與此次菁英訓練營的老師們頒發芬中國際
  • BesTV百視通:菁英訓練營培訓計劃 | 年度精選案例
    2019 年,百視通基於內部中層管理者能力調研與人才盤點結果,圍繞高、中、低三類中層管理者的潛力與績效水平,開展針對性的培養——「菁英訓練營培訓計劃」通過中歐商業在線管理課程的系統化學習,結合商業案例、線上測試、社群運營等多種有助於學習效果的方式,不斷拓寬學員對整體商業運作的了解,開闊格局,提升商業敏感度,發展全方位的管理能力。
  • 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訓練營導師公布
    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訓練營導師陣容公布1905電影網訊2020年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訓練營(SIFF NEXT)將於12月14-16日在上海舉行第二階段的項目開發工作坊。製片人頓河、編劇焦華靜、導演鵬飛、導演鄭大聖擔任本次創投訓練營工作坊的導師。活動期間,四位導師將與六個訓練營入選項目的創作者進行深度交流,提供劇本、開發、拍攝等方面的指導意見,幫助項目進一步夯實前期寫作和開發的環節,為項目後續進一步融資做好準備。導師們還將討論評選出兩個「最佳訓練營項目」,將在12月16日的訓練營公開日活動現場公布。
  • 深圳梅沙雙語學校3月未來菁英訓練營報名開啟
    如果你有這樣的探索精神,歡迎報名參加梅沙雙語學校「未來菁英訓練營」!第二期未來菁英訓練營將於2021年3月14日舉行,我們與你相約梅雙!#未來菁英訓練營現已開啟報名活動對象具備較好的中英雙語溝通能力,能夠適應全英教學模式,計劃於2021年秋季入讀七年級的在讀小六學生。
  • 融仕國際第五屆CFA夏日投行精英訓練營回顧
    ------講解簡歷編寫技巧 金融企業模擬面試與大咖分享會2018年8月3日,第五屆融仕國際CFA夏日投資菁英訓練營現場。融仕國際教育從始至終都本著培養一流的金融人才和促進全球金融市場操作規範的原則,每年暑假期間都會舉辦針對大學生的夏日投行精英訓練營活動。通過舉辦活動,構建學員與金融企業及金融從業人員的互動交流平臺,讓學生對金融行業有更充分的認知、對未來職業有一個具體規劃、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嚴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培養自己熱愛學習的習慣。
  • 築夢未來 光大銀行陽光菁英訓練營圓滿收官
    青島新聞網訊7月19日,中國光大銀行青島分行開展的「陽光菁英」實習項目落下帷幕,光大銀行青島分行韓曙光副行長等一行領導出席了此次活動。30名預科班學生齊聚光大銀行青島分行,聆聽經驗,分享收穫,為此次實習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哈佛之星教育機構STEAM菁英成長營第四期正式結營
    近日,哈佛之星STEAM菁英成長營第四期正式結營,讓我們一起回顧這期間的精彩亮點吧!STEAM教師菁英成長訓練營的開辦初衷是為了適應未來教育發展的需求,培養一批符合素質教育要求、能夠在一定區域內發揮示範和引領作用的STEAM菁英人才。
  • 臺北動物園動物健康照護 CT掃描技術也派上用場
    臺北動物園動物健康照護 CT掃描技術也派上用場 2012年09月26日 15:0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第二屆「招商杯」創意創新創業大賽訓練營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第二屆「招商杯」創意創新創業大賽訓練營系列活動持續開展中 繼8月13日第二屆「招商杯」創意創新創業大賽訓練營系列活動開營儀式暨首場直播授課後 大賽第二階段工作在6月開啟,圍繞BP撰寫與輔導、創新思維培訓、創業政策輔導、產業對接等方面,與招商局集團內外部合作夥伴多方展開合作,為參賽團隊提供了頗具實戰經驗的培訓和輔導。8月,「招商杯」訓練營順利開營,圍繞宏觀政策解讀,以及供應鏈管理、團隊建設、融資及風險控制等多個創新創業維度,搭建了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
  • 第十期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訓練營
    ,目前已經舉辦九期,此外還有一期經濟學核心論文寫作與發表訓練營和量化論文之SEM核心論文寫作與發表訓練營。 最近,我們收到很多小夥伴的私信,詢問最近論文訓練營的開始時間。在充分借鑑前幾期的經驗基礎上,再次優化訓練營的課程和服務體系,在新中國歡度70周年之際,我們在金秋十月開啟了第十期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訓練營!自課程推出,大家都踴躍報名,截至上周末,本期僅剩3個名額,需要的小夥伴趕緊掃碼報名吧!
  • 第二屆恆豐杯青少年足球精英訓練營開營啦
    日前,第二屆恆豐杯青少年足球精英訓練營在貴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開營。其中,共有來自全省16支隊共160餘名球員及教練入營,球員年齡均以7歲、8歲為主,他們將和教練一同參與此次的足球精英夏令營,從比賽中收穫進步。此外,足球精英夏令營(高年齡組)比賽將在下周開啟,整個夏令營進行過程中,貴州恆豐職業球探也會參與其中,力求發現更多貴州本土苗子。
  • 老齡化催生老年護理巨大需求 易得康打通養老照護「最後一公裡」
    上海2017年7月28日電 /美通社/ -- 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基數巨大的老年群體需要大量具備專業技能的養老從業人員。7月25日起,專業醫療照護連鎖機構易得康為國際公益學院親和源特訓營學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老年高級護理課程培訓,積極參與為老服務行業輸送高級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