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能失智老人服務「最後一公裡」,何時才能打通?
隨著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老年人特別是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料服務供給不足已成為普遍現象,家庭照護精力有限、專業護工難招、養老機構床位緊張等一系列難題亟待解決。如何打通居家、社區、機構養老壁壘,探索合理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
姜春力: 老齡化不可逆轉 老年醫養照護體系很關鍵
但是老年人對醫療照護、康復保健、老年用品及養老服務等方面的消費需求不斷增加,也為發展老齡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二、發展國老年醫養照護體系主要思路人體衰老是自然規律。人進入老年以後,會逐漸出現身體機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智力水平降低。在老年人進入高齡階段,不可避免會出現失能失智生理老化現象。
-
超5000億規模的照護市場 31家護理企業聚焦四大方向
近日,一名養老從業者發表了這樣的言論:「醫養結合運營的核心,不是治療,而是護理」,這一觀點發人深省。在當前人口老齡化巨大的人口壓力下,統計數據顯示有4000餘萬老人有各種各樣的護理需求,或是失能,或是失智,或是慢病。護理工作服務於人的生老病死全過程,在患者疾病的急性期診療、慢性期康復以及臨終期照顧與關懷的各個階段發揮作用。
-
園區家庭養老增加「夜間照護」模式!
園區家庭養老增加「夜間照護」模式!☑打造黨建特色品牌「愛老直通車」,為高齡獨居和無子女照護的老年人家庭配備響應及時的煙感氣感報警設備、方便隨身攜帶的緊急呼叫設備,提供緊急援助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與家庭醫生籤約、巡診相結合,加快整合醫療、養老、康復、長期護理保險等資源,著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
老齡化社會催生健康需求 君康人壽助陣養老健康保障
老齡化社會提升健康需求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稱,自2000年邁入老齡化社會之後,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程度持續加深。到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14%,實現向老齡社會的轉變;2050年,中國老齡化將達到峰值,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27.9%。
-
助推養老服務補短板,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成立護理分會
老齡化日益加深,老年護理問題正受到更多關注。12月5日,中國健康管理協會護理分會在京成立。協會將發揮專業引領作用,助力護理隊伍建設,彌補社會照護人員和護理專業人才短板,推動護理服務向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延伸。「三分治療,七分護理」。
-
資本掘金13萬億養老市場,醫療照護難題如何破
根據上海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方案,年滿60周歲,職工醫保人員中已按照規定辦理申領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手續的人員和居民醫保人員,可自願申請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評估等級為二至六級的失能老人,可申請享受長護險待遇,享受社區居家照護、養老機構照護、住院醫療護理三類不同的護理模式。
-
中國首個老年護理標準出臺 加快發展老年護理服務
一方面,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提升,特別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人口老齡化使得老年護理有廣泛需求;另一方面,計劃生育實施以後第一代獨生子女的雙親日益衰老,越來越多的「4+2+1」模式家庭出現,即4個父母、1個孩子,都依靠夫妻兩人支撐,帶來諸多時間、金錢、精力上的壓力,從而推動了老年護理服務的發展。
-
促進老年用品產業加速發展,失禁護理品牌添寧助力行業服務升級
中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老齡化趨勢不可逆轉。未來10年將是中國構建老齡化應對體系的重要「窗口期」,如何滿足不斷增長的老年人群體在生活保障、養老服務和健康護理等方面的需求將是極大的挑戰。8月26日上午,由《公益時報》社、天貓美妝洗護、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舉辦的「2020中老年健康護理產業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
直擊養老現狀難題,頤康園老年公寓給出完美答案
隨著我國老齡化迎來全面爆發時代,全國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等現象越發凸顯。老齡化的加速以及失能或半失能、失智等人群的增多,慢性疾病對老年人的困擾逐步加劇。面對日趨嚴峻的養老壓力,又要讓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醫」。
-
何文炯:老年照護服務補助制度與成本分析
因此,要轉變政策設計思路,由補供方為主轉向補需方為主,增加有效需求,培育服務市場,建議實施老年照護服務補助制度。經過定量分析,該制度實施成本在財政可承受之範圍,且可通過老年保障領域財政支出結構優化勻得部分資金,並推動體制機制創新。
-
養老護理人員短缺 我國加快「補短板」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田曉航)來自全國老齡辦的數據顯示,我國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而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統計表明,我國養老護理員僅有30萬,遠不能滿足需求。面對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巨大缺口,我國政府和學界積極採取措施,加快「補短板」。
-
正視排洩問題 傳播護理經驗——日本大王安託開展排洩評估與照護培訓
當天,在大王(南通)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安託成人護理銷售部高級經理辰巳晃一、愛心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左烈、愛心家園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邱靜瑜、眾多養老護理專家和學員的共同見證下,「愛心-大王安託排洩評估與照護訓練基地」的揭牌儀式圓滿落成。
-
我國老年長期照護保障制度構建的幾點思考——以照護需求評估為焦點
失智老人增多帶來照護難度的加大,給照護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工作帶來沉重負擔,家庭養老機制已難以承擔,解決老年照護問題已刻不容緩。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探索建立多層次長期照護保障體系。
-
老年護理虛擬仿真教學軟體:VR聯手老年護理,讓老有所依成為現實
老年護理虛擬仿真教學軟體:VR聯手老年護理,讓老有所依成為現實當前全球老齡化形勢嚴峻,增長迅速,其中老齡化問題最為明顯的國家有日本、義大利、德國等,未來中國老齡化程度會進一步加大。到2050年,近四分之一的人將達到60歲以上,是現在的兩倍。此外,80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將翻四倍。老年護理市場目前存在著巨大的供需缺口。老年護理行業普遍存在技能粗糙、無證上崗、「護工荒」、社會認同感不足等問題。養老機構的護工數量短缺、流失率畸高,且多數是50歲上下的來自農村的女性,缺乏護理的專業技能,甚至不會讀體溫計、不知道速效救心丸的使用方法。
-
康養體系建設試點一周年 看寧波這個區如何解難題
可能不少人會搖頭;實際上,目前全市不少公立養老機構已經出現「一床難求」的局面。無論是受傳統觀念影響還是實際情況所限,居家養老是老年人選擇最多的養老方式。然而,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存在病痛或術後康復的需求,這一群體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量大,也最具難度。為補齊養老服務短板,康養體系建設應運而生。去年7月底,寧波海曙獲批省康養體系建設試點單位。
-
構建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體系 築牢幸福養老基準線——江西興國縣...
【引言】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我們下大氣力來應對。
-
社保第六險要來了,當你老了,長期護理險能養老嗎?
我們國家養老服務的制度化、社會化還是在初步階段。 目前,市場環境日益複雜,傳統家庭養老的服務功能逐漸衰退,民辦非營利養老服務機構在快速崛起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故而,在這一轉型過程中,「家庭」應負擔起養老服務的主要責任,「市場」應當滿足一部分老年人更高層次的服務需求,「社會」則為逐漸崛起的責任主體,其非營利性、志願性的優勢要得到充分發揮。
-
添寧ProSkin解決失禁護理新需求
我國已逐漸成為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預計2021年總體市場規模達到5.7萬億元,「銀髮經濟」催生出更加細分的消費需求。重視老年消費群體,重視養老產業,重視長者照護市場,注重提升照護服務質量,豐富照護服務類型已然成為越多越多不同產業關注的趨勢。以老年人為核心消費群的成人紙尿褲,很少被大眾所關注,在外界看來是個傳統、缺乏想像力的細分領域。
-
桐樂集團董事長張春:用情懷和愛心打造社區養老品牌
廣州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然而失能、失智等長者的養老康復,是一個個小家庭無力承受之重,迫切需要全社會合力來解決。10年前就投入到養老事業的桐樂集團董事長張春,探索出一條社區康養的創新之路。她認為,把社區康養做細做實,給失能、失智長者提供優質的康復治療服務,這才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社區養老服務之路。社區嵌入式養老,打通「最後一公裡」中風、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等疾病是老年人的高發疾病,老人治療後出院,家屬如何才能把他們照護得更好,讓不少人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