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2020年,很多人都在思考人生。我們人類其實是宇宙演化過程中、一個偶然的產物。
有哲學家提出,人生的本質就是無意義,這個世界從不輕易讓誰好過,人活著就要不斷經受焦慮、忍受痛苦。
還有人認為,人是沒有尊嚴和自由的,因為我們並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行為,環境和社會運用獎懲來控制我們的行動。
這個世界、我們人生的真相,真是這樣嗎?來看看那些深刻影響了人類世界的心理學大家,看看他們發現的真相是什麼?
阿德勒說: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 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的世界。
榮格說:要對這殘缺的世界保持耐性,也別高估自己的完美。
弗洛伊德說:我們整個心理活動似乎都是在求取歡樂,避免痛苦,而且自動地受唯樂原則的調節。
澳瑞森·梅倫則說:人類心靈深處,有許多沉睡的力量;喚醒這些人們從未夢想過的力量,巧妙運用,便能徹底改變一生。
今天,我們摘選了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等影響世界的心理學大家當中的6位,從他們的經典著作和思想語錄中,整理出50個關於人生的真相,一起來聊聊人生。
01
榮格:通往極富挑戰性世界的嚮導
卡爾·榮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曾與弗洛伊德合作長達6年之久,後理念分歧,分道揚鑣。他的理論和思想至今影響深遠。
代表作《人類及其象徵》《現代靈魂的自我拯救》《心理學與文學》《未發現的自我》等。榮格的觀念能激發人們的思想,而且新穎,他提出了一種關於人的樂觀主義的概念。
▲卡爾·榮格
1.人的任務,就是意識到,從潛意識中努力向上湧出的內容。
2.理解自身的陰暗,是對付他人陰暗面的最好方法。
3.你沒有覺察到的事情,就會改變你的命運。
4.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5.你越是聰明,你的單純就越愚笨。聰明徵服世界,單純卻徵服靈魂。
6.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每個人接收陽光的反應有所不同,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躲開陽光。種子破土發芽前沒有任何的跡象,是因為沒到那個時間點。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7.他人對我們的了解,常常勝於我們對自己的了解。
8.人類的所有成就都源於創造性幻想。那麼我們沒有權利輕視想像力。
9.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從四十歲開始。
10.世界上的風雲大事,歸根結底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個人的生活,這才是偉大變革的所在。整個未來、世界的整個歷史,最終都是對個人潛在能量的宏大總結。
11.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決定著一切。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
12.一年中的夜晚與白天數量相同、持續時間一樣長。即使快樂的生活也有其陰暗筆觸,沒有「悲哀」提供平衡,「愉快」一詞就會失去意義。耐心鎮靜地接受世事變遷,是最好的處事之道。
02
斯金納:神話中的人物、科學家英雄
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1904-1990),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以著名的"斯金納箱"聞名於世,在心理學界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為神話中的著名人物、科學家英雄。
代表作《科學和人類行為》《言語行為》《關於行為主義》等。此外他的《超越自由和尊嚴》一書,曾在美國激起巨大的凡響和爭議。
▲年輕時的斯金納
13.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這段名言曾被愛因斯坦盛讚、引用)
14.在犯了一個尷尬的錯誤後,我們往往會竭力表現得自己什麼都沒做過一樣。我們會抵制任何會是我們失去尊嚴的狀況。
15.人的行為似乎是自發的,但實際上由行動的結果所控制。好比嬰兒偶爾叫了一聲媽,母親便報以微笑和愛撫,孩子便學會了叫媽媽。
16.人是什麼?人和其他動物的真正區別,是人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17.人們喜歡用感受到的東西來解釋一切。
18.人的行為不是自由選擇的,而是環境影響與人所積累的經驗與結果。人們是否做出某種行為,往往取決於行為的後果。
03
赫爾巴特:心理化教育,開一代先河
約翰·弗裡德裡希·赫爾巴特(1776-1841),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
赫爾巴特將心理學知識的運用擴展到學校教育系統,最早明確強調教育學必須以心理學為基礎。在近代教育史上,沒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與之比肩,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稱為「教育科學之父」「現代教育學之父」,
代表作《普通教育學》《心理學應用於教育科學》《心理學研究》《作為科學的心理學》等。
▲赫爾巴特畫像
19.愚蠢的人是不可能有德行的。
20.希望是貧者的麵包。
21.冒犯別人的人,從不原諒別人。
22.你的意志已準備好了,你的腳步也就輕快了。
23.在經常監督的壓力之下成長的人們,不能希望他們多才多藝,不能希望他們有創造的能力,不能希望有果敢的精神,不能希望有自信的行為。
24.道德是人類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5.學校課程內容的選擇,必須與兒童的經驗和興趣相一致,才能引起兒童的興趣。
26.興趣意味著自我活動,興趣須是多方面的。
27.人類活動的全部可能性,均在心理學中從因到果地陳述了。
28.心理學不應讓人感到奇怪,它不是獵奇,而是要讓人在總體上了解人的本來面貌。
29.我們的教育學理論中的眾多分歧,一大部分是由於心理學知識不多而產生的。
30.一個真正的教育者,應儘可能避免侵犯學生個性,而應使個性所具有的鮮明輪廓呈現出來。
04
羅傑斯: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
卡爾·羅傑斯(1902-1987),著名心理學家、哲學博士、美國應用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強調人具備自我調整以恢復心理健康的能力,因「以當事人為中心」的心理治療方法而馳名於世。
代表作《當事人中心治療》《個人形成論》《羅傑斯著作精粹》《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擇偶:婚姻及其選擇》等。
▲羅傑斯
31.一個有趣的悖論是,當我接受我本來的樣子時,我就能改變了。
32.好的人生,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種狀態;它是一個方向,而不是終點。
33.人生來就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人類生來就有學習的潛能,學習者總是懷著一種心理矛盾、渴望發展和學習。這裡的心理矛盾是說任何一種意義學習都包含著某種程度的痛苦。比如,學習本身就是痛苦的。如果在心理上承認這一點無疑是痛苦的,但由此卻能獲得進展。
34.如果有人能聽你訴說衷腸,同時又不試圖評判你,不替你承擔責任,不打算改變你,你就會感到非常愉快。如果有人傾聽並理解你,那些可怕的情感就立刻變得可以忍受。
35.生活,在其最佳狀態中,是一個流動、變化的過程,其中沒有什麼是固定不變的……如果我能夠讓經驗之流帶動我朝向未來,朝向我僅僅朦朧意識到的目標前行,我就會處於最佳的狀態……生活總是處在變化形成的過程之中。
36.對於從別人那裡聽到的大多數陳述,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對此做出直接的評價或判斷,而不是去理解它。容許自己去理解他人,具有極大的價值。同時,理解是在以一種雙重的方式豐富自己。
37.當我沒有受到重視或肯定時,我感到自己被貶低了,而且情緒比較壞。當我被人重視時,我變得更有魅力而開放,我就是一個有趣的人。
05
阿德勒:一生必讀的心理大家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其學說深受叔本華的生活意志論和尼採的權力意志論影響。
代表作《自卑與超越》《人性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生活的科學》《人性洞察》等,他的著作影響廣泛,深受大眾喜愛。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38.一個人生來就有一種內驅力——追求出人頭地,渴望高人一等,想要優越於他人。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向上意志」支配。
39.在我們這個時代,年輕人和年長者一樣,常常會突然發問:「生活所為何求?生活所為何事?」然而我們可以說,他們只在遭受挫敗時才會發問。只要一切順利,沒有困難,這種問題就永遠不會訴諸言辭。
40.在結婚之前避免發生性關係,是愛情和婚姻中親密奉獻的最佳保證。
41.所有失敗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問題兒童、自殺者、墮落者,之所以都是失敗者,是因為他們缺乏同伴和社會興趣。所有真正的「生活意義」的標誌是,它們具有共同的意義——它們是別人可以分享的意義。
42.不是因為你不好,所以有自卑感。無論看起來多麼優秀的人,多少都會感到自卑。只要還有目標,當然就有自卑感。
43.甜蜜的愛情需要真實、忠誠、可靠、不保留、不自私。假如夫妻倆人都決心保留個人的自由,真誠的愛情關係就沒有實現的可能。在愛情關係裡,我們並非無拘無束,我們必須受合作的約束。
44.沒有哪個人能擁有絕對的人生真義,我們所獲得的所有的人生真義都是相對的,處在真理與謬誤之間。何為人生的意義?答案是:關注我們的同類,讓自己成為人類整體當中的一份子。說到底,就是把自己的個人的小意義像河流入海一樣的融入到整個人類的大意義當中。
06
弗洛伊德:喚醒人類的偉大先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
他的學說影響了文學、哲學、神學、倫理學、美學、政治學、社會學!與達爾文和馬克思並稱為20世紀西方思潮的三位先知。代表作《夢的解析》《超越唯樂原則》《性學三論》《圖騰與禁忌》等。
▲人類先知弗洛伊德
45.人類心靈中一切罪惡,作為一種傾向被包含在潛意識中。
46.我堅信人類文明是以犧牲原始的本能為代價而創造出來的。人是一個受本能願望支配的生物。男人用下半身思考。
47.禁慾對身體是有害的,嚴重者男女皆可出現神經症病狀,如失眠、食欲不振、性格孤僻、易發「無名火」等,這是一種性抑鬱的表現。
48.人的內心,既求生,也求死。我們既追逐光明,也追逐黑暗。我們既渴望愛,有時候卻又近乎自毀地浪擲手中的愛。人的心中好像一直有一片荒蕪的夜地,留給那個幽暗又寂寞的自我。
49.對於成功的堅信不疑,時常會導致真正的成功。
50.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工作和愛,為了工作和愛要節制自己的欲望,以免傷了人生最重要的事和人。而人生最不能要的兩樣東西:不該拿的錢、不該要的感情。
文章來源:禪與冥想 公眾號,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如果你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感到厭煩,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充滿了迷茫,如果你想給自己一個改變自我命運的機會,不妨來關注由中美集團董事長、人生六大秘密創始人陳永先生創辦的中美集團陳永工作室推出的《人生六大秘密··如何成為自己》核心培訓課程及系列創新成果,目前正在推出的中美陳永讀書會,教你活出更好的自己,也正在線上線下開辦,人生六大秘密它將讓你真正掌握解開人生的六大秘密的鑰匙——積極自信的秘密、突破自我的秘密、成為自己的秘密、人生責任的秘密、愛的真諦的秘密、生命意義的秘密……衷心地希望你能打破現有不如意的生活,活出更好的自己!
——巔峰成就心理學:人生六大秘密·如何成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