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們有刷短視頻的習慣,肯定看到過這樣的內容:兒子小心翼翼地跟爸爸要零花錢,爸爸板起臉給他五塊十塊,或者直接叫他滾;換成女兒來找爸爸要錢,爸爸立馬笑靨如花,給她一百又一百,還一個勁兒問夠不夠。妥妥的「女兒奴」。
雖然是戲劇化的表達,但是這類視頻能火起來,確實也迎合了現實生活中窮養兒子富養女兒的觀念。
有人說,富養女兒,是為了讓她們見多識廣。生活無憂,就不會被一隻口紅誘惑,不會被一個包包收買,不會被蠅頭小利蒙蔽。以後才不會輕易被利益誘惑。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有句話也說:見過大海的壯闊,便不會再眷戀細微的溪水。如果女兒從小被富養長大,習慣了有求必應的日子,以後為了得到某個東西會不會不擇手段?會不會更經不起誘惑?
無節制無底線的富養,會毀了女兒,害了家庭。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兩年的這條新聞:
「湖南長沙李女士從小被富養,缺乏金錢概念,喜歡追求名牌,熱愛購物,深信「包治百病」。月薪只有四五千,為了維持高消費,李女士偷偷把父親和丈夫的車子做了抵押,還通過各種方式借錢包括高利貸,現在20多萬元本金連本帶息要還70萬左右,讓一家人陷入危機。
李女士的父親,自扇耳光,深深自責,認為自己沒有把女兒教育好,打算賣房為女兒還債。」
出於不讓女兒吃苦的愛意富養女兒,卻養出一個欲望無止境的自私鬼,完全是一個家庭的悲劇。
真正的富養,是注重給女兒精神方面的滋養,培養她的素質,而不是一味滿足她的物質要求。超出經濟能力以外的富養,更是一種盲目。
富養女兒,卻窮養兒子,是另外一種偏心。
女兒要富養的下半句,就是兒子要窮養。提倡兒子要多吃苦,才能變得堅強。
這句話乍一聽沒什麼毛病,但仔細想想,吃苦跟堅強之間,其實不是必然的因果關係。有些孩子吃苦之後不但沒有變得堅強,反而因為不想再吃苦而走上錯誤的道路。
我認識一個警察朋友,他曾經說起一個青少年罪犯小張的故事,讓我記憶猶新。
小張家裡開了一個小賣部,雖說不是大富大貴,但在當地也還算是條件比較不錯的。他的父母就深信「窮養兒富養女」的道理,女兒零花錢隨便拿,兒子卻經常身上一分錢都沒有。
上了初中之後,小張也開始長成大男孩。也開始好強好面子,出去玩總是沒錢,身無分文的他常被同伴們嘲笑,出於小男子漢的自尊心,他開始結交一些可以帶他「賺錢」的朋友。
一開始他們小偷小摸,後來發展到明目張胆搶劫,最終被抓進少管所。
這是一個被父母「窮養」害慘的男孩。直到被抓之後,父母才意識到,正是對兒子的過分嚴格害了他,但為時晚矣。
不知道是不是以前重男輕女的思想影響太嚴重,現在很多父母都開始「重女輕男」。當然一般程度上給女兒更多呵護無可厚非,但是在富養女兒的同時,也不要忘了給予兒子同樣的尊重與愛。
至於網絡上鋪天蓋地鼓吹要富養女兒的「毒雞湯」,家長們看個樂呵就好。根據自己的條件量力而行,要清楚追求精神富足比物質重要太多。
關於「窮養兒子富養女」的觀點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來評論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