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糯媽育兒經自從「孩子」從媽媽的肚子裡爬出來的那一刻起,就成了家裡「最核心」的存在,父母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孩子,並且從來不求回報,才父母的心裡,孩子永遠第一位,捧在手心怕碎含在嘴裡怕化,每個父母都希望把世界上最好的都給孩子,讓孩子健康的成長,可有時候這種無私的愛卻成了溺愛,害了孩子的一生。
前段時間在網上流傳這樣一張照片,吸引了無數網友的思考和評論,照片是一張母子在服務區就餐的照片,吃飯是在普通的事情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爭議? 原來,桌上的食物,和母子的動作引起了網友的討論,寶寶在媽媽面前在服務區精心挑選食物、蔬菜和湯,很豐富,但寶寶不想吃,拿著手機不停地玩。
在媽媽面前,只有一碗方便麵。 寶媽結束戰鬥,拿起餐具餵寶寶。 在餵奶過程中,寶寶的眼睛沒有把手機放在她面前。 直到孩子吃飽,看到這樣的照片,很多網友都直呼:習慣了! 是父母的責任,而很多有孩子的母親都有深刻的認識,這是他們的日常生活。
還有一些網友擔心,孩子就這樣慣著,自理能力那麼差,將來長大了也會變成只會啃老的「巨嬰」這樣的孩子和「廢物」有什麼區別?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不能嚴格一些,非要溺愛,而還有一部分寶媽持反對意見,其實照片中的寶媽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很多寶媽的現狀都是這樣,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只想給孩子最好的難道有錯嗎?
其實站在中立的角度,我覺得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沒有錯,這樣孩子長大後就不會因為小時候得不到,而被社會上的一些人和事物所誘惑,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富養」,但事實上你給予孩子的物質和愛一定是要和你的經濟條件相匹配的。
要讓孩子了解家庭最真實的情況,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不然今天你給了孩子一桌豐盛的食物,她卻並不知道感恩,明天會向你要更難以承受的東西,那個時候你又該怎麼辦呢?所以還在溺愛孩子的父母,該醒醒了,別等孩子長大了才追悔莫及!
1. 要知道「溺愛」不是愛,會害了孩子「溺愛」是愛嗎?當然不是,不僅不是對於孩子來說更是一種傷害,因為你的溺愛,孩子沒有學會獨立,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不懂得感恩,也不懂的分享,他們只會過分的索取,依賴父母,並且性格也非常自私,會因為一個玩具、個顆糖果而哭鬧不止,你覺得溺愛是愛嗎?
2. 要知道「富養」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質上的富養對一個孩子來說重要嗎?我覺得非常重要,最起碼在經濟富裕家庭長大的孩子,能接觸到很多窮人孩子接觸不到的教育資源,但是富養也要適當,它不是今天你給孩子買了最貴的好吃的好玩的孩子開心了,而是你讓孩子精神上得到了什麼,是具備了良好的素養,還是學會了勇敢、堅強?這才是富養的關鍵。
1. 學會獨立獨立對於孩子來說是成長的關鍵,老鷹會在孩子還是雛鷹的時候,就把他們叼起來從懸崖上扔下去,所以雛鷹才學會了起飛,而如果孩子永遠在父母的懷抱中生活,就不會成長,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學會獨立,父母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一些家務,從獨立吃飯、獨立穿衣、獨立完成作業開始,一步一步的養成獨立的性格,這樣孩子也會更加的自信、勇敢。
2. 學會感恩感恩對於孩子來說也很關鍵,如果孩子不懂得感恩就像上面這個小朋友,媽媽給她再好的都無動於衷,所以感恩可以讓一個孩子擁有愛,有一顆同理心,能善待周圍的人和事物,父母可以通過言傳身教,給孩子做榜樣等方式,讓孩子理解父母的愛,並且可以在吃飯的時候,讓孩子多分享食物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感恩的意識。
寄語:教育孩子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事情,所以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孩子就要種下什麼樣的種子,沒有一份勤苦是白付出的,也沒有一個溺愛不會種下惡果,所以作為父母當孩子出生那一刻起我們就要對孩子負責,不要只教會了孩子生活,而沒有教會他們生活的本領。
今天的話題:你認為孩子多大年齡能培養獨立吃飯的能力? 歡迎來到評論部分。 我是諾媽,想和大家分享育兒知識,和寶貝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記得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