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算是富養孩子?父母的自我修養,是對孩子精神的富養

2020-12-24 母嬰期刊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提高,父母們更講究養孩子的方法,都說要富養孩子,孩子在以後的路上才不會迷失自己,那怎麼樣才算是富養孩子呢?

有的人該說有錢的家庭肯定是富養孩子

有足夠的經濟支撐,就可以給孩子買更多的玩具、衣服鞋子、零食等等其他孩子需要的東西,並且只要孩子想要,就可以得到,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不會因為金錢而迷失。

不得不承認,這樣說也有一定的道理,有經濟基礎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會有更多的發展機遇,這是優勢。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即使是有錢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也不一定都是完美的,如果只給孩子金錢上的支持,而沒有情感上的關愛,也沒有精神上的信仰,那只能算是單方面在物質上富養孩子。

而我們所說的真正的富養孩子,除了對孩子提供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要對孩子的心靈進行指引,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信仰。

這就要求父母需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修養來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榜樣,用自己的行為去教導孩子,提高孩子的自我約束意識,從而達到真正的富養孩子,滿足孩子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需求。

所以,沒有經濟基礎的家庭也可以富養孩子。

只要父母有修養,那他們也可以教育出有內涵,有道德的孩子。

比如我們說有這樣兩個孩子,一個家庭比較富裕,他所有的願望都可以輕易地被滿足,他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為了掙錢,父母經常不在他的身邊,所以我們很難從他那臉上看到真正的笑容,他也不怎麼和別的小朋友互動,也不願意打開自己經常是一個人在玩兒。

我們說這樣的孩子他幸福嗎?你要說他不幸福,他過著很多孩子夢寐以求的生活,但是你要說他幸福,他看起來卻一點都不開心。

我們再說另外一個孩子,他的家庭顯然沒有那麼富裕,父母都是打工人,他們連住的房子都很小,吃著最普通的一日三餐,他想要學鋼琴,家裡卻買不起鋼琴,他只能在紙上用蠟筆畫出一架鋼琴,但是他卻很滿足,滿心歡喜地在網上查資料學彈鋼琴。

父母回家的時候也會和他一起探討學鋼琴,父母會對他說,無論自己處在什麼境地,都要保持樂觀,雖然自己沒有彈鋼琴的條件,但是自己要保持學習鋼琴的勁頭。

那這個小孩子他幸福嗎?如果你要說他家連鋼琴都買不起,他一定不幸福吧,但是他的臉上卻常常笑容滿面,雖然彈的是紙上的鋼琴,但他卻自信且從容。

這樣的兩個孩子,哪一個更幸福呢?哪一個家庭算是真正的富養孩子呢?真正的財富是金錢嗎?顯然不是,精神的陪伴是再多的金錢都無法滿足的。

在孩子小的時候,對他來說重要的不是金錢,重要的是關心與愛護,重要的是有父母在身邊,其實孩子小的時候不需要錢,他需要的僅僅是愛罷了。

父母要想真正的富養孩子,就要對孩子付出很多的心血,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對孩子的成長與陪伴當中,教導孩子對於錯,教他明辨是非,教他認知正義與邪惡。

這個教育的過程就是陪伴的過程,父母通過與孩子日常的相處,回答孩子的問題,解決孩子的困難,和孩子一起遊戲等等來一點一點影響孩子的行為,如果父母大度寬容,那教出來的孩子也會很大度。

比起金錢上的富足,精神上的富足更為重要。

父母們在經受過生活的不斷磨練之後,會發現只有富足的精神和強大的身體素質才能夠支撐起這社會的磨練。所以父母們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帶給孩子精神上的富足。如果孩子從小精神有所依靠,那他才會成為一個自信陽光的人,這樣的人有一種天生的魅力,會吸引身邊的其他人與之交往相處。

生活是越來越物質的。

隨處可見的營銷仿佛讓人們覺得有錢就擁有了一切,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如果孩子沒有父母的細心引導,但他長大之後很可能在這樣的物慾中迷失自己,不知不覺養成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的性格。

越是自私的孩子,越是缺少愛的孩子,他越是以自我為中心,越不會去關心他人。他的目的是通過張揚的行為了獲得更多人的關注,但是他越是這樣做越得不到別人的喜愛,反而會讓人覺得反感,因為我們會覺得這樣的人沒有素質,沒有修養。

這是因為在他小的時候,沒有人教育他怎麼樣去和他人相處,怎麼樣才是合適的方式,怎麼樣才是舒服的狀態,所以他不會與他人相處。他以為自己越張揚,別人就會越關注他,其實不是,這樣只會讓人更加的遠離他而已。

而一個真正有修養的孩子,他懂得如何在適當的時間用合適的方式去獲得他人的喜愛。我們往往欣賞這樣的人,他給人感覺就會很舒服,跟他相處起來會很輕鬆愉悅,一個人的修養就是他本身最大的財富了,他自身的人格魅力會給他帶來不斷的人脈幫助他的事業,從而轉變成物質上的財富。

每個人長大後都會經歷自己所經受的磨難,這些痛苦是往往避免不了的,一個人只有在痛苦中才能夠長大,而能夠安全挺過這些痛苦的力量是來源於父母的愛。

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他足夠的關懷和溫暖,讓他在遭受這些困難的時候心中有所支撐,讓他在遭遇黑暗的時候依然相信光明,讓他在無助的時候依然堅信自己有可以走出困難的力量。

這種強大的心理素質是需要父母從小對孩子進行培養,這種堅韌與頑強並不僅僅是用金錢就可以培育的,更多的是需要父母耐心的引導與不斷的鼓勵。

所以,父母們,當孩子惹你生氣的時候,先忍一忍,孩子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而你的態度將會影響孩子以後的行為,先別發火,要告訴孩子,沒有人喜歡無理取鬧的人,即使我們是你的爸爸媽媽,對你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更別說他人了。只有讓孩子明白道理,他才會規範自己的行為,提高自身的修養,成為一個精神富足且充滿人格魅力的人。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精神富養 才是「富養女」的精髓
    人們總是說「窮養兒子,富養女」。於是家長會在物質上儘量滿足女兒,帶她嘗遍各地美食,穿上最美的裙子,甚至將孩子寵出一身公主病。其實這是對富養的誤解,富養不是一味的物質滿足。  富養女兒指的是讓她生活精緻、無憂無慮,讓優越的生活成為一針強勁的免疫針,讓她以後能抵抗誘惑,明辨真偽,成為知情識趣優雅美麗的女子。
  • 什麼是富養孩子?最好的富養就是「家庭幸福,父母恩愛」
    家長總在說孩子要富養總提對孩子的富養,什麼算富養?給孩子蘋果三件套算富養,給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算富養,給孩子每年幾次出國遊夏令營算富養,或者是要星星不敢給月亮算是富養……關於富養的物質標準太多太多了,可是這些被富養的孩子們更需要的是什麼?怎樣才能讓富養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 比起物質富養孩子,精神富養才更加重要,巧用2招孩子更優秀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慢慢變好,可以說大多數人的生活是吃穿不愁的,我們國家離全面小康也越來越近,更多的人對於下一代的培養更是提倡富養。富養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識,提升孩子的閱歷,總的來說,富養是有很多好處的。 可是你知道嗎?
  • 孩子"富養"還是"窮養"?聰明的父母懂得拿捏
    其實這樣錯誤的養育觀念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就是富二代,時間長了,就會讓孩子虛榮心作祟,什麼都想要最好的。家裡有一親戚,老來得子,很是高興,所以從小到大都是把孩子捧在手心裡,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信誓旦旦的說:一定要富養孩子,這樣將來才不能被金錢誘惑。以至於孩子長大後越來越肆無忌憚,要的東西也越來越好,和朋友攀比,父母不給買就鬧騰,折騰不過父母就給錢買。
  • 孩子為什麼要精神上富養?
    談到富養,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給孩子多花錢,吃好、穿好、教育好,尤其是女孩子。這樣的「富養」真的好嗎?不一定,這樣的富養很容易將孩子慣壞甚至拜金,以後走出社會不能吃苦、啃老等等...其實,一個家庭窮與富不是關鍵,關鍵是孩子在「養」的過程中伴隨的價值觀教育才是最重要的,這也就是精神上的富養。
  • 什麼才是真正的富養?
    前幾天,和一位媽媽聊到富養孩子的問題,這位媽媽覺得,富養孩子,就是給孩子好的物質條件,捨得在教育上砸錢真正的富養,不是物質上的富足,而是精神的富足,富養孩子,應該包括三個方面。從小缺愛的孩子,缺乏獲得幸福的能力和勇氣。即便物質匱乏,但是來自父母對孩子興趣愛好的重視,換一種方式來滿足他的需求,也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關懷,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 不砸錢也能富養孩子,富養孩子有四種類型層面,你處在哪種層面
    說起「富養孩子」,相信大家對這個詞都不陌生,在不少父母的眼裡,「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這個話題曾經在很長時間都佔據著育兒榜。更有不少父母認為,」富養「就是砸錢來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孩子想要什麼就儘量滿足。如果是這樣理解的話,就太過於簡單化了,或者說是誤讀了」富養「這個育兒概念。
  • 孩子需要"窮養"還是"富養"
    古語有言,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現在大家也紛紛秉承著窮養兒子富養女理念去培養孩子。聽得最多的就是&34;因為窮養,男孩才能磨練他的意志,讓他面對以後的磕磕絆絆不至於承受不過;富養,女孩才不會一味追求物質,不會輕信花言巧語,更不會被一時的美好騙的墜雲霧中。那到底孩子是要窮養好還是富養好?
  • 孩子該富養還是窮養?
    富養就是父母將對生活的希望與豐盛等光明的一面傳遞給孩子;窮養則是把父母對待生活的沉重和內心的匱乏感傳遞給孩子!所以富養與窮養本質上與貧富無關,而與父母對待金錢的態度有關,與父母內心對匱乏感的自我覺察有關。愛孩子就愛他本來的模樣,不要以愛之名來轉嫁自己的匱乏痛苦;真正的愛是祝福和給予,讓孩子成為單純快樂的孩子!而前提是,作為父母,能否放下執著,快樂生活。
  • 國內教育現狀:富人家孩子在吃苦,窮人家孩子卻在「富養」
    不光是興趣班,表弟他們在女兒的吃穿上也很捨得花錢,每個月光孩子的開銷就夠他們受的了。但他們咬牙撐著,覺得「再苦不能苦孩子」,女孩嘛,就得「富養」著。看,這就是如今父母們普遍的育兒觀——窮養兒富養女。準確一點說,如今連男孩也不窮養了,因為生怕孩子一不小心會自卑,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儘自己能力「富養」著。普通家庭都要富養孩子,中產階層更不用說,那麼貴族階層呢?難道要把「富養孩子」發揮得淋漓盡致?還真不是。
  • 「富養孩子」和「窮養孩子」各有優勢,過來人現身說法,很真實
    在如今的社會當中,不少父母的教育分為「窮養」孩子和「富養」孩子兩種方式。但是有的家長在進行教育的時候,卻沒有把握好這一個度,導致教育出來的孩子不盡如人意。「富養孩子」,不僅要給孩子提供優渥的物質環境,還要給富養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要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讓孩子從中汲取有用的知識,明白做人的道理,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 為啥家貧愛富養,家富多窮養?霍啟剛曬娃照片,揭示豪門富養真相
    人們看到霍啟剛的曬娃照片後,紛紛表示原來這才是豪門的育兒方式:富養和窮養只不過一種教育方式,重要的是教給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培養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錯誤理解了富養的含義是關鍵因素「窮人愛富養」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是少數。許多父母錯誤理解了富養真正的含義,認為富養就是為孩子成長提供充分的物質生活條件。
  • 淺談富養與窮養
    一談到怎麼教育孩子,大家都認為要窮養兒子,富養女兒,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窮養兒子、富養女兒的真正含義呢?有些人認為窮養兒子、富養女兒就是少給兒子花錢,多給女兒花錢,其實不然。窮養兒子是讓男孩子學會吃苦,培養他的意志、品質與責任心,長大後才會有擔當,成為一名真正的男子漢。
  • 富養就是孩子要什麼給什麼?家長,請不要搞錯富養的真正含義
    朋友琪琪媽媽和我抱怨,孩子爸爸太慣孩子了。原來琪琪爸爸堅持「女兒富養」原則,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玩具不管多貴都給女兒買,前幾天又花了好幾千買了一套娃娃給女兒,結果孩子新鮮了幾天就丟在一邊不玩了。其實琪琪家裡也不算是特別富裕的家庭,但是孩子爸爸認為,就一個孩子,只要在能力範圍之內,富養不是問題。現在崇尚富養孩子的家庭比比皆是:流行的電子產品,名牌的衣服鞋子,各種昂貴高端的興趣班,只要是投資在孩子身上,花錢如流水,眼都不眨。
  • 林心如買3億珠寶給愛女慶生,父母花多少錢才算是富養孩子?
    沒有精神滋養,再怎麼富養也無濟於事。俗話說:「窮養兒,富養女。」,究竟什麼才是富養?真正的富養是:知識富養為前提,富養孩子的精神和性格為基礎,塑造正確的三觀。明知家庭條件允許購買,但家長總以節儉為說辭拒絕孩子,孩子極易產生「不配得感」,從而感到自卑。所以,富養孩子的精神和性格也是極其重要的。
  • 「假富養」正在危害孩子心理健康,關於富養的誤區,你知道多少?
    現在有些父母提供充足物質的方式來撫養孩子。由於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他們希望通過給予孩子物質上的滿足來表達對孩子的愛。然而,只關注對孩子金錢上的養育是一種錯誤的方式,它也叫做「假富養」。但如果我們進行深思,就會發現,讓張某構成這種個性,實施這種行為的背後原因,也許就來自父母對他的錯誤教育。金錢觀之所以不正也是因為父母對他進行了「假富養」。那麼,什麼是「假富養」呢?一、什麼叫「假富養」?
  • 不大把砸錢,也能富養孩子。
    說起「富養」,相信父母們都不陌生。「窮養兒子富養女」,這句話裡的「富養」指的是要滿足孩子的各種物質需求。說直白一點,就是大把砸錢,喜歡啥儘管買,有求必應。我認為這過於簡單化,男孩女孩同樣都要「富養」,但決不是花錢那麼簡單,精神上的富養才最重要。富養有以下情形:一肯為孩子花錢。
  • 看了多多,再看王詩齡,「精神富養」和「物質富養」差距一目了然!
    黃磊大家都不陌生,名嘴兼教育家,跟自己的老婆孫莉從初戀到結婚,婚後育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黃多多,不僅長相出眾,氣質更是出眾,活脫脫一個大家閨秀,除了物質上的富養,這都離不開黃磊的「精神富養」
  • 窮養or富養、物質or精神,臺灣作家劉墉先生是這麼說的
    但是窮養和富養的邊界條件是什麼的呢?如果更偏重經濟的話,那在子女身上如何花費算窮養,如何花費算富養?如果更偏重於精神,那何種教育方式算富養,何種算窮養? 劉墉先生對他兒子的教誨,何嘗不是對爭執窮養富養觀念的父母們一個最為明了的啟示?
  • 父母必須送給孩子的3件禮物,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富養!
    真正的富養=用愛來供養,這與金錢無關,是我們對生活品質的態度,用最初的心陪你走更遠的路。家長愛生活、會生活的時候,實際上孩子就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與美好,讓孩子學會如何探索世界取悅自己,富養的真正含義是用愛來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