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曬太陽」還是「照藍光」,媽媽該如何選擇

2020-12-17 育兒春麻麻

據統計80%的正常新生兒在生後早期都會出現皮膚黃染。讓人「談黃色變」的主要原因是嚴重的新生兒黃疸可引起膽紅素腦病,可能會留有耳聾、腦癱、智能落後等後遺症。

新生兒黃疸又分為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黃疸輕,出現晚,退得快,一般情況好。(足月兒生後2-3天出現,3-4天達高峰,5_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兩周。早產兒3-5天出現,5-7天高峰,7-9天消退,最長不超過3-4周)

生理性黃疸處理:本質上是生理性的不用處理也會自然消退!

一、根據新生兒膽紅素代謝途徑中腸-肝循環,多喂,多吃,多排便和補充腸道益生菌有助於減輕黃疸。

二、曬太陽有助於減輕黃疸是因為其中波長425-475nm藍光和510-530nm綠光的光線可以加快皮膚中膽紅素的代謝。

三、怎樣曬才有效?室外、裸露皮膚越多越有效,時間越長效果越好。眼睛、會陰等脆弱部位需要保護(和照藍光原理是一樣的,只是藍光純度不夠,有效程度差一些,只限用於生理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屬於生理性黃疸,一般在母乳餵養2周後出現,黃疸值不高,新生兒吃喝睡都好,停止母乳餵養後,黃疸值明顯下降。恢復母乳餵養後黃疸值再度上升。

病理性黃疸:出現早,長得快,時間長,黃疸值高,退而復現,一般情況差。生後24小時出現。超過小時膽紅素風險曲線的95百分位數,每日上升超過5mg/dl,每小時上升超過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大於2周,早產兒大於4周。黃疸退而復現。血清結合膽紅素大於34umol/L。

處於高危期的新生兒就是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處理:首選是藍光照射治療。一般黃疸值小於13mg/dl,可停光療。沒達到光療標準,可以選擇藥物和生理性黃疸處理建議。

藍光照射的不良反應:皮疹,腹瀉,發熱,青銅症等,症狀都比較輕微,停止光療後,都會好轉。

是否需要藍光照射,參照下圖:

新生兒黃疸中最重的一型是新生兒溶血,多見於母親是O型血,孩子是A型或B型血。其主要表現是出生24小時內出現黃疸,黃疸嚴重,黃疸上升快,有貧血甚至血尿。(可見尿不溼是淡紅色或紅色的)有以上表現需立即治療。

膽紅素腦病:主要見於總膽紅素大於20mg/dl,但也有數據顯示膽紅素值10-14mg/dl也可發生,尤其是早產兒和小於胎齡兒得膽紅素腦病的風險更大。

綜上所述:如何避免膽紅素腦病這些悲劇的發生,就是多監測孩子黃疸情況,新生兒回家後建議2天監測黃疸一次,若有異常,及時處理。很多黃疸孩子除了皮膚及鞏膜黃染,沒有其他任何症狀,但也要相信科學,不留遺憾!

感謝閱讀!若感覺對您有一點點幫助,請動動小手關注、點讚或評論吧!感謝親的鼓勵!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黃疸照藍光的原因,寶寶健康延誤不得
    「新生兒黃疸,」是每個新生兒的媽媽最擔心的事,新生兒出生一周左右,大多新生兒都會出現黃疸,黃疸也分為母乳性、生理性、病理性。母乳性黃疸:一般只需要暫時停止母乳餵養,餵孩子奶粉就可以慢慢降下來了;生理性黃疸:醫生正常都說不用著急處理,多餵養,讓寶寶多排排便,正常7到15天內會自動消退的,每天到醫院檢查黃疸是否偏高,等檢查指數達到正常值就可以了,若還偏高,需及時就醫;病理性黃疸:正常都是發展的很快,反反覆覆的,這就需要及時就醫,不能耽誤,輕微的可以根據醫生的囑咐餵點藥,醫院的治療當地一般是照藍光
  • 不想照藍光?教你一招褪新生兒黃疸的溫和方法
    對於新手媽媽,一開始經歷的便是新生兒黃疸。女兒一開始落地出來的模樣可謂白裡透粉,當時在場的醫護人員都說咱女兒很白嫩,作為母親真的很欣慰,要知道懷胎十月裡面在吃的方面我挑剔地很,也很能戒口,雖然女兒皮膚白大部分原因是遺傳她爸,但是我想在孕期期間合理膳食也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 新生兒黃疸要照藍光嗎?醫生這建議很中肯,別浪費錢寶寶還受苦!
    新生兒黃疸,這可能是很多寶寶都有出現過的,新生兒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的症狀,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兩種黃疸的性質不一樣,所以治療方案也不一樣!
  • 新生兒黃疸,什麼情況要照藍光?
    新生兒在出生後大部分的寶寶會出現黃疸的症狀,由於很多的新生兒的黃疸症狀不是很嚴重,往往醫生不會建議要進行治療,但有些新生兒黃疸的症狀是較為嚴重的,要及時治療,那麼新生兒黃疸必須要照藍光嗎?新生兒黃疸必須要照藍光嗎用於光療的光源有多種:臨床常用一種特殊藍光。通常光療需要一次連續數小時及間斷反覆數天照射才能達到療效,常需住院治療。若膽紅素輕度超標,沒有其他病理因素時,若家長不願住院治療,也可口服中藥,在家中日光浴觀察隨診。大多數生理性黃疸都不需要治療。
  • 面對新生兒黃疸,你也這樣坑過娃嗎?
    很多待孕媽媽都想著冬天把小寶寶生出來,因為炎炎夏日裡生產、帶娃都太辛苦。 不過,冬天出生的寶寶最常面臨的問題便是新生兒黃疸。 冬天的太陽光照時間明顯縮短,而太陽中的藍光和綠光能使寶寶體內的膽紅素值有所下降。
  • 曬太陽或網購藍光燈治療新生兒黃疸,靠譜嗎
    幾天前,小娜帶著剛出生10天的寶寶來門診看黃疸。我為患兒皮測黃疸值為20mg/dl,皮膚黏膜已經達到重度黃染,建議寶寶住院治療黃疸並進行相關檢查明確黃疸病因。小娜捨不得還未滿月的孩子,就問我:醫生,網上說曬太陽或是自己在網上買個藍光燈可以治療黃疸,對嗎? 答案是否定的。
  • 新生兒有黃疸曬太陽就能解決?關於黃疸的護理方式,當媽的要知道
    寶寶的健康是爸爸媽媽時刻關心的事。但從出生開始,家長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小寶寶可能會面臨小小的困難:黃疸。新生兒黃疸是很常見的,很多家長聽說曬太陽可以去黃,所以就將孩子放置在太陽下面直接照射,但這種去黃疸的方式真的有效嗎?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黃疸的基礎知識。1.什麼是黃疸?
  • 僅11天嬰兒照藍光慘死!新生兒黃疸必須照藍光?別被忽悠了
    黃疸為什麼要照藍光新生兒黃疸採用藍光療法是非常簡單而又有效的方法之一。治療機理是這樣的:新生兒黃疸的原因就在於血清中膽紅素濃度過高,在體內積聚到一定水平之後造成了皮膚黃染的一種現象。血清中的膽紅素大部分是以非結合膽紅素為主,非結合膽紅素可以在光的作用下轉變成水溶性的異構體,然後經過膽汁和尿液排出,這就是光照療法治療新生兒黃疸一種機理。光療主要是作用於皮膚的淺層組織,幫助皮膚黃疸快速消退,但是真正的源頭還是血清中的未結合膽紅素,因此光療即使發現皮膚黃疸消退,也不一定表明血清中未結合膽紅素已經降到正常,可能會出現反彈。
  • 黃疸照藍光對寶寶有影響嗎?剛出生的寶寶為什麼會有黃疸
    一些寶寶出生不久,媽媽會發現寶寶膚色會越來越黃,且眼白也變黃了,導致新手爸爸媽媽們十分恐慌,立馬帶著寶寶上醫院,這才發現是黃疸導致,且有些寶寶還需要照藍光治療,那麼剛出生的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黃疸,照藍光對寶寶有影響嗎?
  • 新生兒黃疸全解析,每個媽媽都要重視:收藏這篇就夠了
    膽紅素不超過205μmol/L(皮疸值12),建議曬太陽、持續觀察;2. 膽紅素超過205μmol/L(皮疸值12),尤其超過255μmol/L(皮疸值15),建議住院照藍光;可能會抽血排查是否有ABO溶血等;達到一定數值可能會注射白蛋白,以防止膽紅素入腦,形成膽紅素腦病(核黃症)。
  • 寶寶月子裡出現黃疸怎麼辦?一定要住院照藍光嗎?
    新生兒月子裡出現黃疸是很正常的事,萍媽的兩個孩子月子裡都出現了這種情況,大寶是生理性黃疸,小寶是病理性黃疸!了解黃疸的一些知識,媽媽們才能輕鬆應對!新生兒黃疸是什麼?如何應對寶寶黃疸對於生理性黃疸,媽媽們只需要多觀察,給孩子多喝多排,有條件多曬太陽,有些醫生還會開些退黃疸的藥,做好這些,寶寶黃染現象很快就能褪去!而病理性黃疸,一般醫生都會建議住院治療,照藍光,嚴重者得換血治療!
  • 藍光退黃疸會對寶寶有副作用嗎?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發病率,對於正常足月兒來說大約在30%~50%,早產兒發病率在70%。所以黃疸問題的處理往往是考驗新手媽媽的第一件事。這個建議一被說出,有些媽媽們就開始猶豫了:聽說照藍光對寶寶有傷害,我到底要不要選擇呢?世界上目前所有的研究都指向一點:光療是治療新生兒黃疸最簡便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長時間藍光的照射,患兒血中非結合膽紅素將分解為水溶性的雙吡咯,並經膽道和尿排出。關於這一點媽媽不用擔心。
  • 新生兒黃疸正常,還需要帶寶寶曬太陽補鈣嗎?
    新生兒黃疸正常了,這是好事情。新生兒曬太陽能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能力,因此根據天氣狀況,可以適量地讓寶寶曬曬太陽,但是也不用強求必須每天曬太陽。曬太陽,對輕微的新生兒黃疸具有退黃的作用。但是陽光的光源不好控制,因為光波在430~480nm之間藍光對退黃的效果比較好,所以如果寶寶黃疸比較嚴重,應該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才是正確的選擇。新生兒曬太陽補不了維生素D,也補不了鈣,因為新生兒太小了。對於超過一歲以上的寶寶來說,每天適量曬太陽的確能補充少量的維生素D。
  • 十個嬰兒九個黃,都要住院照藍光,新生兒黃疸有那麼可怕?
    「黃疸」,看著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詞。陌生,是因為不了解,沒有接觸過,所以遇到了會有一種對陌生的恐懼。而熟悉,是因為聽說過,只知道有新生兒有黃疸這個病,但總覺得不會發生在自己周邊。十個嬰兒九個黃,新生兒黃疸很可怕嗎?一、什麼是黃疸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一般新生兒出現的是生理性黃疸,並且這種生理性黃疸可自愈,不用太多的人為幹涉。黃疸,是和寶寶體內膽紅素代謝情況有關。
  • 多少寶媽糾結:新生兒寶寶黃疸到底要不要照藍光?
    一個群裡的新晉爸爸,在群裡問大家:自己兒子生下來之後說是有黃疸,醫生說要照藍光,他想給照,但是老婆說之前看過一些知識普及,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照。這位爸爸很擔心:不照的話會不會出現一些大問題?但是老婆又說:你忍心把孩子一個人孤零零扔進保溫箱嗎?
  • 新生兒黃疸,藍光到底照還是不照?
    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的現象,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多數家長對新生兒黃疸有所了解,但是仍然存在不少認識誤區。 在臨床上,因為這些認識誤區,導致病理性黃疸沒有得到及時規範的治療,進而導致膽紅素腦病以及腦癱等一系列後遺症的病例仍不少見,耽誤了寶寶的一生。
  • 寶寶有黃疸就必須照藍光?
    寶寶出生後的第三天開始出現黃疸,出院那天黃疸指數是12.8,當時對黃疸也不是太了解,只知道這個指數算很高了。婆婆擔心寶寶,找來醫生問情況 。醫生說寶寶皮膚黃的厲害,需要照藍光。那時候以為我們能看到寶寶,醫生說,我可以先出院了,寶寶要留下。因為照藍光,家屬是禁止入內的。
  • 媽媽遵醫囑差點導致寶寶失明,新生兒黃疸到底需要曬太陽嗎
    浩浩剛出生的時候得了新生兒黃疸,而且出院後十多天還沒消,於是浩浩的媽媽就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浩浩一切正常,醫生建議浩浩媽回家後,一定要給浩浩多曬太陽。回家後,浩浩媽謹遵醫囑,每天堅持給浩浩曬太陽。
  • 新生兒黃疸知識大全,新手爸媽快收藏!
    寶寶要住在保溫箱照藍光退黃疸,醫生還說如果黃疸繼續上升的話還有可能需要換血治療,這幾天暫時不能回家。好不容易見到寶寶,剛在懷裡抱了幾天,還沒看夠,就被抱進了病房,蒙住眼睛,孤零零的躺在暖箱裡,全身被藍色的光籠罩著。看到這樣的情形小琳心疼不已,初為人父人母的欣喜也煙消雲散。得了黃疸該怎麼辦?
  • 家有「小黃人」一枚,新生兒黃疸該怎麼辦?
    其實講通俗點,這個類型的寶寶黃疸就是被餓出來的,幾乎2/3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可出現這種黃疸。這種類型的黃疸一定要多吃多排!保證2~3小時餵一次,每天進食8~12次,若媽媽母乳不足,可適當添加配方奶。母乳性黃疸一般不需任何治療,但對於膽紅素水平較高者仍應密切觀察。溶血性黃疸由於新生兒血型與媽媽血型不合所引起的新生兒紅細胞破壞,從而使膽紅素水平迅速增高。這種類型的黃疸也是上述三種類型中最為嚴重的一種,媽媽們需要及時帶寶寶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