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辦員把各戶訂的鮮奶送到門口的盆裡。 通訊員 石招娣攝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永晨 通訊員霍笑楠)一邊是養牛戶看著賣不出去的鮮奶坐困愁城,一邊是潛在消費人群閉門防疫想喝也喝不著。河北省臨城縣鴨鴿營鄉積極為雙方牽線搭橋,依託服務民生的代辦員群體義務代送,滯銷的鮮奶轉眼間變得供不應求。
53歲的趙現辰是臨城縣鴨鴿營鄉東鴨鴿營村的養牛戶。他養了30多頭奶牛,每天產鮮奶四五百斤,以前走街串巷不到半天就能把所有的鮮奶賣完,可疫情防控管制導致原來的銷售模式停擺,實在無法處置的鮮奶只能被白白扔掉。
2月10日,趙現辰找到進村走訪的鄉黨委書記趙書岐訴說苦衷。趙書岐當場試嘗了新煮開的鮮奶,並考察了趙現辰鮮奶作坊的相關資質,覺得應該想辦法幫其解決燃眉之急。
他把目光停留在遍布城鄉的代辦員網絡上。為加強疫情防控,臨城縣廣泛推行了代辦員制度,村民需要什麼藥品、生活用品等就在村微信群裡申報,由黨員志願者代為採購後送到家門口。藉助這個系統,完全可以幫助雙方牽線搭橋。
「本地出產的鮮奶,好喝!咱們一起幫小奶牛場渡過難關!」鄉鎮幹部在鴨鴿營鄉工作群幫著吆喝,各村負責人再轉到村微信群,不到1個小時,訂貨量就超過了鮮奶產量。
「我在村微信群裡轉發後,不少村民踴躍報名,因為封閉期間,沒人幫著張羅的話可是喝不上鮮奶的。」溝裡韓村村委會主任馬素永說。
各村通過微信群上報訂購數量,趙現辰負責把牛奶送到各村卡口,由代辦員義務給訂購戶發放。第二天,鮮奶訂購量繼續增加,「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呀,現在鮮奶再也不愁賣了,俺只能讓下手晚的客戶等等再說。」隔著口罩,都能看出趙現辰臉上的笑容。
不僅如此,在臨城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下,全縣220個行政村和縣城6個社區的代辦員群體紛紛行動起來,瞄準種養戶和居家者的需求一手託兩家,將趙莊鄉的蘑菇、黑城鄉的蔬菜等生鮮農產品免費送到村民的餐桌,實現了生產、消費和防疫等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