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亮開學季,安全用電第一課」志願服務活動。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羅洋 攝
南網知行流動課堂。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羅洋 攝
同學們觀察如何在木板上「畫畫」。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羅洋 攝
小學生繪寫安全寄語和繪畫板報。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羅洋 攝
小學生觀察太陽能風車。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羅洋 攝
小學生們積極參與電磁感應實驗。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羅洋 攝
廣西新聞網東蘭9月16日訊(通訊員 羅洋 莫亞蜜)「小朋友們,如果老師把燈泡放到線圈的上方,燈會不會亮呀?」「會!」…… 9月9日,南方電網廣西河池供電局、廣西電力科學研究院的「電博士送科學」志願服務隊來到池市東蘭縣勞動小學的「南網知行書屋」開展志願服務活動,並為同學們在新學期送上「安全用電第一課」。
課堂上,「電博士」帶領小朋友們參加生動有趣的用電安全實驗,共同學習電知識,一起探尋、感受用電奧妙。隨後,志願服務隊員通過安全標識拼圖和主題繪畫遊戲互動,加深小朋友們對安全標識的認識理解,提高其安全用電意識。在讀書分享會活動環節,志願服務隊員與小朋友們相互分享最喜歡的一本書及讀書收穫,激發小朋友的閱讀興趣,引導小朋友充分運用「南網知行書屋」的圖書資源,拓展知識面、開闊新眼界。
扶貧先扶智,孩子們的學習教育問題,一直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建設「南網知行書屋」,是南方電網公司為深入推動扶貧工作而在教育扶貧領域的創新和探索之舉。它涵蓋了「求知」和「踐行」兩大功能板塊,設置有閱讀區、書法區、電腦互動教學區、益智活動區、南方電網文化展區等模塊,配置專門訂製的、具備遠程教學、同步課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能讓偏遠山區的孩子們也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定點幫扶東蘭的南方電網公司,繼2019年投資385萬元在該縣15所鄉鎮中心小學各建設一間「南網知行書屋」後,今年又繼續投資245萬元在15所村級小學各新建一間「南網知行書屋」。目前,在東蘭建設的這30所「南網知行書屋」已陸續投入使用。
為充分發揮「南網知行書屋」的使用價值,今年6月,河池供電局團委「配套」設置「南網知行書屋」志願服務聯繫點,實行志願服務活動屬地管理,組建青年服務隊深入東蘭為當地學生、留守兒童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著力打造「志願服務聯繫點+春苗成長營+志願者服務隊」的青春扶貧工作模式,為他們「電亮」成長之路。
「我們將繼續組織青年志願服務隊走進東蘭各個『南網知行書屋』開展類似活動。」河池供電局團委負責人介紹,僅在用電安全方面,2016年以來,該局青年志願服務隊已先後開展校園安全用電檢查100餘次、「小電燈課堂」100餘期、「安全童行」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120多次,極大地增強了當地貧困學生、留守兒童的安全意識,提高其安全用電常識,營造出良好的校園安全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