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家校協同育人!這支家庭教育志願服務隊「送課到家」正在進行時

2021-01-11 半島網官網

做好家庭教育,僅靠學校的指導、家長的配合還遠遠不夠,它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形成人人重視家風家教,關心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濃厚氛圍。特別是需要熱心公益、能夠為家長提供指導的志願服務隊伍。2020年11月,為了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務網絡,進一步推進本省家庭教育省級實驗區建設,促進家校協同育人,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文明辦組建了「山東省家庭教育志願服務總隊」。

山東省家庭教育志願服務總隊包含專家409位,志願者1337位,他們都來自於全省高校、中小學校、幼兒園和社會機構,他們熱心公益、不計報酬,自願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志願服務活動。

截止目前,山東省家庭教育志願服務總隊已經走進曹縣、無棣、商河、寧陽等省內多個縣區,為數以萬計的家長帶去了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幫助家長解決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相關教育問題,提升了家長的家庭教育素養,並為孩子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幫助。

未來,山東家庭教育志願服務總隊還將繼續弘揚志願服務精神,持續開展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活動,堅持送課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切實幫助家長提升素養,助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家校社協同育人鄉村幸福家計劃啟動,已有622所學校搶位!!
    鄉村幸福家計劃將面向全國遴選一批家校共育實驗學校,凝聚優質資源,為實驗學校提供公益性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助力學校全面深入開展家校共育工作。通過網際網路+的模式,共享共建優質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到2021年底將服務千所鄉村學校,影響百萬師生家長。
  • 示範引領,智慧共育——城陽區多所學校成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領航者
    示範引領,智慧共育——城陽區多所學校成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領航者 2021-01-06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化解初中生逆反心理?
    相關推薦:·【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讓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培養孩子餐桌節約意識?·【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孩子初入幼兒園,如何應對分離焦慮?·【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小升初暑假怎麼過?家校攜手為孩子搭起暑期「銜接橋」·【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做好「幼小銜接」 為孩子開啟全新學習生活?·【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怎樣為孩子上好疫情防控這堂「人生大課」?
  • 基教典型經驗⑦泰安岱嶽:構建1234新機制打造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模式
    ,以家庭教育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形成同心、同向、全方位、立體化的「1234」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模式。兩年多來,做好了以下幾項工作:結合區域特點和學校實際,建立家校共育課題庫,鼓勵各學校進行課題研究,相互帶動,促進家庭教育工作優質發展。2020年,全區共申報家校共育省市級課題55項。其中,《面對疫情,區域構建「網際網路+家校協同育人」研究》獲得省教育科學規劃「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立項,目前已經進入結題階段。
  • 東營區:打通家校社「經脈」 共譜育人「新生態」
    「東營區創新『家長學校』實施路徑,以『閃亮的講臺』品牌為統領,探索機制、陣地、隊伍、載體『四融』工作法,從幫助樹立正確的教子觀念,到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再到提高自身素質和家庭教育能力,進而推動社會和諧、長治久安,探索建立了一套符合孩子實際、滿足家長需求、增益教育事業、利於社會治理的普惠性家庭教育服務體系,構築起新時代家校社協同育人『新生態』。」東營區婦聯主席剛憲珍介紹。
  • 家校同心 師生同行——中沙中學開展家校協同育人活動
    (通訊員:顏雙、左已匡) 為了進一步加強家校溝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11月25日上午,中沙中學開展家校協同育人活動。家長會上,班主任、任課老師、家長、學生就學校工作、班級活動、學生在校在家表現進行了溝通交流,就學習生活上存在的困惑與家校如何更好的形成教育合力進行探討。 學校師生和家長共同聆聽了由中國校園萬裡行家庭教育講師團主講的「學習改變命運,家校共育未來」大型報告會。
  • 馬壠中學「家校聯手,協同育人」出實招
    為了加強家校聯繫,全面落實《馬壠中學德育工作管理條例》之「協同育人」目標,增強辦學的透明度,經過精細籌備,浠水縣散花鎮馬壠中學對各班推薦的家委會成員進行了遴選,選出16名家長代表,組成了以景德和為主任委員,胡娟娟、張恩貴為副主任委員,黃明喜為秘書長的新一輪家長委員會。
  • 【機電學院】家校協同育人有「溫度」
    為進一步加強家校協同育人,機電學院以迎新工作為契機,開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力求家校協同育人有「溫度」。與父母共話成長  尋找家校育人最大合力  當「00後」撞上大學,仿佛一切充滿了未知。
  • 家校協同育人 攜手託起未來 江蘇徐州打造「家校共育」樣板
    教育始於家庭,提升家庭教育效能,增強家校共育合力,是推進徐州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之一。   為整合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力量,促進家長、學生與學校的溝通,2020年,徐州市教育局創新家長培訓,大力推進「彭城好爸媽」成長行動,匯聚家校共育的城鄉力量,打造家校共育的徐州樣板。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四大育人工程」協同推進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四大育人工程」協同推進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 2015-09-21 來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今年暑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058支社會實踐隊、上萬名獲立項資助的學子開展了分層次
  • 千人百校50家標杆房企齊聚華師,助力「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新發展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駐會名譽副會長胡安東、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副秘書長趙研、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兼全國大學生房地產策劃大賽專家委員會主任劉洪玉,華中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查道林、我院黨委書記聶耀華、副院長陳淑雲、副書記陳娟、教授鄧宏乾等出席,來自全國50家標杆房企高管、119所高校房地產領域專家帶著對教育公益與社會責任的高度重視與認同齊聚華師,在雲端與近千名青年學子對話,對174支參賽隊伍的作品進行評分指導
  • 潼關縣人民之家協同省慈善協會誠食志願服務隊慰問東馬村困難群眾
    2月3日上午,縣紀委常委、人民之家中心主任張紅兵帶領中心一班人提前到達東馬村,幫助貧困戶打掃衛生,整理房間,同時按照統一安排,協同省慈善協會誠食志願服務隊對該村部分貧困群眾進行慰問11點,人民之家在東馬村部參加完該村召開的聯席會議後,按照具體分工安排,立即帶領志願服務隊工作人員入戶慰問。每到一戶,張主任都為服務隊詳細介紹貧困戶家庭情況、致貧原因、脫貧措施及開春後的打算,並為他們送上慰問品、慰問金,鼓勵他們好好努力,克服困難,爭取早日脫貧致富。
  • 打通家庭教育指導「最後一公裡」,新學年上海送出家校共育「大禮包」護航學生成長
    8月31日舉行的「家校協同,領航成長」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現場推進會上,為上海家長和教師度身定製的家校共育「大禮包」——《心爸心媽成長記》上海市家庭教育心理漫畫系列叢書、《上海教育》「領航成長」特刊同時發布。
  •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成立 | 深家協智庫會長徐琳參會歸來話發展
    深圳市婦聯執委、深圳市家庭教育協會智庫會長、巾幗志願者徐琳受邀出席大會,親歷這歷史性的時刻。參會歸來,徐琳會長接受協會媒體部的採訪,分享參會感受,並對深家協在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中應發揮的作用而展開探討。
  • 結對幫扶線上輔導 河北文安成立「一對一」教學志願服務隊
    做好疫情一線醫護工作人員子女教育關愛工作河北文安縣成立「一對一」教學志願服務隊2月19日,「一對一」教學志願服務隊員李小瑩正在通過微信視頻對一線醫護人員子女溫梓煦進行……2月19日晚6點,文安縣「一對一」教學志願服務隊成員、第二小學六年級三班班主任李小瑩,正在通過微信視頻為學生溫梓煦輔導功課。看到屏幕那端的溫梓煦做出一個勝利的手勢,李小瑩開心地笑了。
  • 城陽區舉行第五屆家校合作月啟動儀式暨家庭教育專題培訓活動
    12月25日,城陽區第五屆家校合作月啟動儀式暨家庭教育專題培訓活動在城陽區國城小學舉行。青島市教育局二級調研員徐文華、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魏琛、家庭教育教研員朱桃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中國教育報刊社全媒體中心主管邱紅威、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朱蒙、城陽區教育和體育局相關領導、各學校家庭教育工作分管領導及部分骨幹教師、家長代表、區家庭教育名工作室主持人參加活動。圓點直播全網全程直播。
  • 關於成立邱縣大學生志願服務隊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
    關於成立邱縣大學生志願服務隊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 2020-12-22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育人作風大改進,家校合作助力孩子陽光成長
    為進一步落實乳山市教體局關於學校工作作風大改進會議精神,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白沙灘鎮中心學校圍繞「家校共育、陽光成長」中心主題做好育人文章,開展了一系列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家校攜手助推孩子們花開有聲,成長有徑。
  • 威海南海新區:家校互動志願服務課程進社區
    9月19日上午,由威海南海新區實驗幼兒園的志願者們準備的家庭教育互動體驗課送到了濱海街道濱海社區,20多對親子家庭和志願者面對面溝通交流。「孩子在家不按時吃飯、吃飯不上桌是不是壞習慣?」「孩子不願意交流是怎麼回事?」
  •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
    近來,家校矛盾不斷出現,成為領導關切、社會關注、家長關心的焦點。特別是中小學教育階段,老師和家長都很委屈。網絡上也有大量的吐槽,有老師吐槽家長,有家長吐槽學校和老師,雙方都有一肚子苦水。如何構建和諧的家校關係,如何實現家校協同育人,必將成為不得不面對和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