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協同育人鄉村幸福家計劃啟動,已有622所學校搶位!!

2021-02-20 我是幸福家

重磅!


鄉村幸福家計劃將面向全國遴選一批家校共育實驗學校,凝聚優質資源,為實驗學校提供公益性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助力學校全面深入開展家校共育工作。探索建立政府統籌、部門協作、學校主導、家庭主體、社會參與的家庭教育工作機制,形成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有中國特色的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格局。

為了響應《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

幸福家聯合多家專業機構、愛心組織在全國開展「網際網路+鄉村幸福家計劃」,為鄉村學校提供積極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一站式解決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對家庭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婦聯等部門要統籌協調社會資源支持服務家庭教育。全社會要擔負起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責任。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按照「四有好老師」標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實施全員輪訓,突出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教師育德、課堂教學、作業與考試命題設計、實驗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導等能力。同時意見還專門提到要重視家庭教育,強化監護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密切家校聯繫。家長要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加強與孩子溝通交流,培養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理性幫助孩子確定成長目標,克服盲目攀比,防止增加孩子過重課外負擔。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建設與家庭教育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及全國教育大會的精神,促進學校家庭教育領域的工作交流和資源共享,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整體水平,幸福家聯合中華兒慈會幸福家專項基金在全國開展「網際網路+鄉村幸福家計劃」,為鄉村學校提供積極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一站式解決方案。

幸福家是一家青少年家庭教育和心理護理的教育創新機構,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研發一系列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和積極家庭教育的課程及產品。

2013年至今,幸福家持續關注」留守兒童「成長,為進城務工家長和鄉村教師提供家庭教育與心理護理的專業支持,讓鄉村孩子在溫暖的家庭和快樂的學校裡健康成長。

七年來已培養16600多名幸福家庭種子師資和19000多名心理護理種子師資,建立1000多個家庭成長中心,覆蓋全國3000多所學校,服務了數以萬計的鄉村兒童,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高度評價。

2020年,因疫情對學生及其家庭帶來很大衝擊,幸福家聯合中華兒慈會幸福家專項基金髮起「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網際網路+鄉村幸福家計劃」,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指導,用積極家庭教育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產品和服務,提高教師信息化技能,提升鄉村教育教學水平,最終實現跨地域、無限制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新局面,全面提升偏遠地區、貧困地區基礎教育質量,全面推動落後地區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成為全國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典範。

1.創新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發揮在線教育優勢,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

2.將積極心理學應用於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學生、老師、家長的幸福感。

3.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連結專業機構、公益組織和多領域專家的優質教育資源,支持鄉村教育發展。

打造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的模式,設計並實踐積極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一站式解決方案。通過網際網路+的模式,共享共建優質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到2021年底將服務千所鄉村學校,影響百萬師生家長。

1.制定家校社協同育人規章制度:為了更好地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按照國家政策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幸福家組織學者及實務專家為各地教育局和學校制定家校社協同育人系列制度文件,推動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高效落實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創新學校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制定家校社協同育人年度計劃: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結合各地各校實際情況,制定理念領先,專業科學、便於執行的家校社協同育人年度計劃。

3.提供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專項方案:結合相關政策制度和年度計劃的要求,提供家校社協同育人、開展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方案,包括但不限於硬體建設、組織架構、課程建設、師資培養、教育服務、考核表彰等內容。

課程建設:建立積極家庭教育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資源庫。

1.組建專家團隊:邀請全國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領域資深學者和實務專家,擔任顧問和團隊成員,為課程研發提供專業支持。

2.研發課程體系: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精神,按照全國婦聯、教育部等九部門引發的《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修訂)》和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組織專家研發積極家庭教育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3.開發精品課程:開發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各階段和特殊兒童家庭教育精品課程,每個年級20個專題課程,共計300個專題課程。開發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4.建立資源平臺:建立三網合一的積極家庭教育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資源庫,由幸福家向實驗地區和學校捐贈。

1.雙師教學:依託網絡平臺資源,雙方優勢結合,利用精品微課和雙師教學模式,為鄉村學校引入優質的積極家庭教育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資源,幸福家邀請名師擔任主講教師,利用教學資源庫和網絡開展遠程教學,實驗學校的老師擔任輔講教師,負責組織引導本班家長和學生體驗、討論、教學重難點的總結、答疑、個別輔導等。2.網絡學習:利用教育資源庫豐富的家庭教育資源,在家長微信群、QQ群進行專題學習,推送家長所需的學習資源和精品微課,還可開展學習打卡、培訓考核等工作。3.社群運營:為不同階段的家長提供家長社群豐富的學習資源,由幸福家提供積極家庭教育的實用理念和工具技巧、教育短視頻、經典案例等,由各實驗學校班主任老師轉發至班級微信群、QQ群。

1.骨幹培養:組織德育副校長、德育主任、班主任、心理老師等參加幸福家庭種子師資培養計劃和心理護理種子師資培養計劃,系統學習積極素養、積極教養、積極家庭、積極講師四個版權課程和教師積極心態、一對一心理護理、積極心理班會等三個階段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線上訓練營,掌握積極家庭教育講師和心理護理師資的核心理念和技能。

2.實務培訓:就近參加幸福家組織的積極家庭教育三個階段共12天家庭教育實務技能培訓,更深入地掌握和靈活運用積極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能。由幸福家和各地教育局合作,在當地開展心理護理師資實務技能培訓,掌握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技能。

3.示範輻射:協助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培養積極家庭教育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名師,開展相關課題研究,重點研究解決教育中集中存在的問題,教育改革的方向,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程資源開發,並以名師領銜,培養中青年教師推廣教育科研成果。

大咖開講:名師大咖每月開講,提供權威的積極教育理念與方法。

每月邀請一位家庭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專家,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就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授課或答疑。

1.專家講座:依託幸福家專家顧問和積極教育領域的優勢資源,匯聚積極家庭教育、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線專家、學者,為廣大家長、老師、學生提供兼具視野高度和服務深度的標杆性教育內容。

2.在線答疑:內容定位於幫助家長和老師及時掌握權威、準確的積極家庭教育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動態,解決在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遇到的問題,在提升積極教育方法與技巧的同時,樹立積極的教育理念。通過熱點事件評述、積極教育技巧培訓等領域的內容輸出,為家長和老師提供對話、交流與學習的平臺,與線上觀眾進行在線互動。


1.組織建設:為學校提供《家委會章程》,明確家委會產生的程序規範、權責義務、管理架構,分享城鄉學校家委會建設的典型做法和經驗。

2.工作制度:為學校提供《家委會工作制度》和年度工作計劃,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推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3.活動組織:指引家委參與學校教育教學、公益活動和家長學習提升,通知家委會組織家長自主學習、互動分享,提供社群讀書等家委會自主學習年度方案。

1.利用5.15國際家庭日、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國慶節、等節假日和開學期、期末考試前等關鍵節點,為學校提供積極家庭教育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活動方案。

2.針對青少年身心特點和時事熱點,制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品格培養的活動方案。


1.家校社協同育人示範區:在全國範圍內評選20個實施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和示範性作用的市、縣、區,作為家校社協同育人示範區。

2.家校社協同育人示範校:在全國範圍內評選100個在實施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廣泛開展積極家庭教育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並取得良好效果,具有典型示範性作用的學校,作為家校社協同育人示範校。

3.全國積極教育百優名師:在全國範圍內分別評選200位開展積極家庭教育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名師,作為全國積極教育百優名師。

(1)做好計劃的統籌協調、資源對接、教學組織、社群運營、評選表彰等工作;

(2)組織專家團隊,建立課程體系,研發課程資源,提供積極家庭教育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3)制定並提供詳細的實施計劃和活動方案。

(4)做好項目的籌款、學校的交流、總結表彰等工作。

(5)在上級教育部門、行業協會的支持下,組織開展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課題研究。

(1)統籌全區(縣)項目實施,按照相關制度和工作計劃開展各項工作.

(2)指導和督促學校開展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

(3)提供現場培訓的場地和必要設備,組織老師參加培訓。

(4)指定工作人員進行對接溝通,協調推動項目的執行,為項目優化提供建議。

(5)合作參與相關課題研究。

(1)組織積極家庭教育活動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進校園工作。

(2)按照工作計劃,定期在校園內開展家校社協同育人活動。

(3)組織家委會,開展積極家庭教育活動。

(4)定期反饋項目實施效果,推送典型案例。

(5)指定工作人員進行對接溝通,協調推動項目的執行,為項目優化提供建議。

(6)合作參與相關課題研究。

1.公益籌款

由幸福家負責向社會各界籌集公益資金,組織企業、基金會和愛心人士捐贈,由中華兒慈會幸福家專項基金提供公益支持,教育局、實驗學校協助做好公益籌款,支持項目實施。

2、政府購買

實施學校為城鎮學校的,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購買服務。

3、費用預算

精打細算,嚴格財務管理,每個學校年度實施費用預計1萬元。

網際網路+鄉村幸福家計劃費用預算表

(以1所學校參與為例)

1.提出申請:意向加入千校網際網路+鄉村幸福家計劃的學校,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填報提交申請信息,由後臺工作人員審核。2.審核確認:若機構符合千校網際網路+鄉村幸福家計劃申請條件,工作人員審核通過後將通過電話、郵件等形式與機構聯繫、確認。

相關焦點

  • 基教典型經驗⑦泰安岱嶽:構建1234新機制打造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模式
    ,以家庭教育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形成同心、同向、全方位、立體化的「1234」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模式。全區把創建家校社共育作為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載體,成立領導小組,制訂實施辦法,並將創建工作作為教育綜合督導的內容之一。通過專家講座、社會實踐、座談交流、經驗分享等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活動,開闢家校社協同育人品牌建設專欄,成立「和美家庭、幸福岱嶽」公益講師團,為家長教育子女提供理論指導。
  • 示範引領,智慧共育——城陽區多所學校成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領航者
    示範引領,智慧共育——城陽區多所學校成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領航者 2021-01-06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營區:打通家校社「經脈」 共譜育人「新生態」
    「東營區創新『家長學校』實施路徑,以『閃亮的講臺』品牌為統領,探索機制、陣地、隊伍、載體『四融』工作法,從幫助樹立正確的教子觀念,到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再到提高自身素質和家庭教育能力,進而推動社會和諧、長治久安,探索建立了一套符合孩子實際、滿足家長需求、增益教育事業、利於社會治理的普惠性家庭教育服務體系,構築起新時代家校社協同育人『新生態』。」東營區婦聯主席剛憲珍介紹。
  • 徐州啟動「彭城好爸媽」成長工程 推動家校社共育
    全國家校社共育實踐區建設暨「彭城好爸媽」成長工程在徐州啟動。14日,一位叫何麗娜的學生家長,在徐州市政府大禮堂裡,與千餘位學生家長以及學校老師,分享了她如何從一位母親到家長的成長經歷。 14日,全國家校社共育實踐區建設暨徐州「彭城好爸媽」成長工程啟動儀式在江蘇徐州召開,來自包括國家關工委、江蘇省關工委、省教育廳、中國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在內的十數位專家學者參會,並就全國各地家校社共育共建中的典型做法,以及徐州市在家校社共育中創新的「彭城好爸媽」做法等進行了研討,為徐州家校社共育的內容出謀劃策。
  • 「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化解初中生逆反心理?
    ·【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培養孩子餐桌節約意識?·【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孩子初入幼兒園,如何應對分離焦慮?·【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小升初暑假怎麼過?家校攜手為孩子搭起暑期「銜接橋」·【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做好「幼小銜接」 為孩子開啟全新學習生活?·【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怎樣為孩子上好疫情防控這堂「人生大課」?·【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⑩】「疫情+高考」雙壓之下 考生家長該怎麼做?
  • 城陽區舉行第五屆家校合作月啟動儀式暨家庭教育專題培訓活動
    12月25日,城陽區第五屆家校合作月啟動儀式暨家庭教育專題培訓活動在城陽區國城小學舉行。青島市教育局二級調研員徐文華、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魏琛、家庭教育教研員朱桃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中國教育報刊社全媒體中心主管邱紅威、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朱蒙、城陽區教育和體育局相關領導、各學校家庭教育工作分管領導及部分骨幹教師、家長代表、區家庭教育名工作室主持人參加活動。圓點直播全網全程直播。
  • 馬壠中學「家校聯手,協同育人」出實招
    為了加強家校聯繫,全面落實《馬壠中學德育工作管理條例》之「協同育人」目標,增強辦學的透明度,經過精細籌備,浠水縣散花鎮馬壠中學對各班推薦的家委會成員進行了遴選,選出16名家長代表,組成了以景德和為主任委員,胡娟娟、張恩貴為副主任委員,黃明喜為秘書長的新一輪家長委員會。
  • 北京十二中「家校社共育諮詢室」揭牌成立
    開展了 「青春導師」計劃、「螢火蟲」露營、幫垃圾找家、長走行動、家長講堂等特色共育活動。教育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傅國亮在啟動儀式上說:「家校社共育諮詢室」具有示範意義,家校社改變了學校結構和制度,示範的是主流教育思想。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主任張雪說:學校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有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在學校建立家校社共育諮詢室,可以傳播家庭教育知識,實施家庭教育指導,形成教育的合力。
  • 家校社攜手育英才:​第二屆「大中小幼教師同臺講述我/我們的育人故事」
    疫情期間,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首都人民教師堅守工作崗位、履行職責,創新性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努力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新工作模式與方法,積累了豐富感人的故事。本周六上午,由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主辦的第二屆大中小幼教師同臺講述我/我們的育人故事活動,將在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舉行,全市大中小幼專家、校長、園長、一線教師、社會資源單位代表,將同臺講述以「家校社攜手育英才」為主題的育人故事。
  •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成立 | 深家協智庫會長徐琳參會歸來話發展
    參會歸來,徐琳會長接受協會媒體部的採訪,分享參會感受,並對深家協在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中應發揮的作用而展開探討。此時,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成立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對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推進家校協同育人體系向縱深發展,推動健全完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是深圳「雙區建設」的應有之義,也是給與深圳教育人的時代機遇和巨大挑戰。「因此,在我看來,深圳市家庭教育協會可以發揮行業組織的優勢,積極推進家校社協同工作,推動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為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和諧健康的育人環境,我相信協會必將大有可為。」徐琳滿懷信心地說。
  • 【機電學院】家校協同育人有「溫度」
    為進一步加強家校協同育人,機電學院以迎新工作為契機,開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力求家校協同育人有「溫度」。與父母共話成長  尋找家校育人最大合力  當「00後」撞上大學,仿佛一切充滿了未知。
  •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
    近來,家校矛盾不斷出現,成為領導關切、社會關注、家長關心的焦點。特別是中小學教育階段,老師和家長都很委屈。網絡上也有大量的吐槽,有老師吐槽家長,有家長吐槽學校和老師,雙方都有一肚子苦水。如何構建和諧的家校關係,如何實現家校協同育人,必將成為不得不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 家校同心 師生同行——中沙中學開展家校協同育人活動
    (通訊員:顏雙、左已匡) 為了進一步加強家校溝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11月25日上午,中沙中學開展家校協同育人活動。家長會上,班主任、任課老師、家長、學生就學校工作、班級活動、學生在校在家表現進行了溝通交流,就學習生活上存在的困惑與家校如何更好的形成教育合力進行探討。 學校師生和家長共同聆聽了由中國校園萬裡行家庭教育講師團主講的「學習改變命運,家校共育未來」大型報告會。
  • 助力家校協同育人!這支家庭教育志願服務隊「送課到家」正在進行時
    做好家庭教育,僅靠學校的指導、家長的配合還遠遠不夠,它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形成人人重視家風家教,關心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濃厚氛圍。特別是需要熱心公益、能夠為家長提供指導的志願服務隊伍。2020年11月,為了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務網絡,進一步推進本省家庭教育省級實驗區建設,促進家校協同育人,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文明辦組建了「山東省家庭教育志願服務總隊」。山東省家庭教育志願服務總隊包含專家409位,志願者1337位,他們都來自於全省高校、中小學校、幼兒園和社會機構,他們熱心公益、不計報酬,自願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志願服務活動。
  • ...集團成立全納教育中心 「家校社醫」四位一體成就每一個孩子的...
    自羅才軍校長在2019屆新生家長會上宣布全面推薦全納教育工作的一年多來,杭州市賣魚橋小學教育集團在實踐中探索公辦學校全納教育的支持保障系統,努力構建「家校社醫」四位一體共營育人樣板,融通「家校社醫」,走活教育「一盤棋」,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據介紹,這一年多來,在拱墅區編辦和拱墅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學校組建了3位專職老師,3位兼職老師的6人全納教育團隊。
  • 李有毅委員:打造「家-校-社」協同聯動的青少年體育發展模式
    如何聯動起家庭、學校和社區,推動青少年體育事業發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越來越引發人們的關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第十二中學聯合學校總校校長李有毅建議,推動「家-校-社」協同聯動,打造以家庭體育為基礎、學校體育為中心、社區體育為延伸和補充的立體發展模式,促進家庭、學校、社區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推進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現實意義。
  • 北大書同啟動北京興隆家園社區家校協同教育項目
    齊大輝教授一行參觀興隆書苑中國網訊(李福堂)日前,北大書同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長齊大輝教授一行五人,訪問了北京市興隆社區,在社區書記李秀芬女士陪同下,參觀走訪了興隆書苑、向日葵藝術幼兒園和興隆小學,拉開了在興隆社區推進家校協同教育項目的序幕
  • 教育部已遴選622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基地和營地
    在介紹「十三五」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成就時,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提到,已遴選了622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和營地,開發了6397門研學實踐課程和7351條精品線路,社會實踐育人蓬勃開展,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增強。  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十三五」期間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邁出新步伐。
  • 常州市新北區:用家校聯繫本架起家庭學校社會之間橋梁
    3月5日上午,「我是新時代好少年」——常州市新北區「幸福小樹」家校聯繫本公益活動(第四期)在飛龍實驗小學啟動。當天,學校裡2000多名孩子都領到了一本嶄新的家校聯繫本。  家校聯繫本上,除了正常的記錄頁面,還有「常州市民文明公約」「憲法學習」「文明養犬」「保護長江」「安全旅遊」等10個內容。以「文明養犬」頁面為例,上面不僅有「養好狗狗責任大,不忘定期打疫苗。
  • 提升專業能力 家校協同互補
    論壇以「協同互補 創建家校社和諧關係」為主題,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承辦,來自全國家校共育聯盟單位的教師、家長7000多人「雲」集線上,共同探討如何應對後疫情時代家校社共育面臨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