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二中「家校社共育諮詢室」揭牌成立

2021-01-09 中國教育新聞網

11月29日下午,北京市第十二中學舉行了「家校社共育諮詢室」啟動儀式。

北京十二中教育集團校長李有毅和與會嘉賓一起為「家校社共育諮詢室」揭牌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十二中校長李有毅在《家校社同攜手 共擔教育責任》主題發言中提到,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都有責任。」加強多元基地間的橋梁建設,構建多元立體的共育生態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尤為重要,北京十二中「家校社共育諮詢室」應運而生。北京十二中「家校社共育諮詢室」四個功能定位是:服務學校、幫助學生、支持家庭和影響社會。北京十二中的「家校社共育體系」已初步具備「五+共育」特色:共育主體互動+、共育智庫聯動+、共育內容融動+、共育創意生動+,、共育課程規範+。開展了 「青春導師」計劃、「螢火蟲」露營、幫垃圾找家、長走行動、家長講堂等特色共育活動。

教育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傅國亮在啟動儀式上說:「家校社共育諮詢室」具有示範意義,家校社改變了學校結構和制度,示範的是主流教育思想。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主任張雪說:學校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有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在學校建立家校社共育諮詢室,可以傳播家庭教育知識,實施家庭教育指導,形成教育的合力。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教育部關工委家庭教育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康麗穎說:家校社共育,實際上是把孩子把學生放在家庭學校和社區關係的網絡中心。北京學校德育研究會副會長、廣渠門中學教育集團理事長吳甡在啟動儀式上提到:家庭教育最缺的是一種「急診機制」,而家校社共育諮詢室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共豐臺區教育工作委員會副書記李梅說:希望通過家校社共育諮詢室的成立,能夠真正結成一個育人的同盟,消除我們在育人責任方面的一些偏見,增強彼此的認同。

與會領導專家對北京十二中成立「家校社共育工作室」表示肯定。作為北京市首批示範校、世界名中學聯盟學校、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北京十二中教育集團通過構建「家校社共育體」,以家庭教育為基礎、學校教育為主體、社會教育為依託,給集團內各校區家校社共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制高點、發力點和落腳點,走在了前列。

聘請張雪、傅國亮、康麗穎、吳甡為諮詢室顧問,李有毅校長向他們頒發了聘書

聘請各校區執行校長和家長代表為首批兼職輔導員,四位顧問向他們頒發了聘書

在案例展示環節,豐臺區豐益花園社區主任任輝講述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教育小故事,她認為,在教育中,社會也有自己的責任,它應該是家庭和學校的一個後方。家校社共育諮詢室將家、校、社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各司其職。

北京十二中心理教師李婷婷為大家介紹了北京十二中的特色課程——青春導師課,該課程也是家校合作的一個典型。青春導師課啟動於2014年12月,迄今為止已經開展了第七季,邀請了數百位的青春導師走到我們學生中間,為學生提供生涯規劃經驗的交流與指導。來自各行各業的能手甚至我們的家長都可以參加青春導師課,給孩子們帶來最鮮活的指導。

青春導師項目的導師來源非常豐富,其中家長作為青春導師的主力軍,傾注了自己滿滿的愛心和非凡的智慧,本次啟動儀式周寧女士作為家長代表,通過自己的孩子成長的故事,體會到孩子的成長過程,家校要聯手,密切合作,才能全方位培育英才,實現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

除了青春導師課程外,「螢火蟲」露營、幫垃圾找家、長走行動、家長講堂等都是北京十二中家校社共育的品牌活動。

青春導師

家長講堂

幫垃圾找家

長走行動

「螢火蟲」露營

相關焦點

  • 示範引領,智慧共育——城陽區多所學校成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領航者
    家長培訓、親子共讀、書香家庭、育子交流、親子研學等活動的廣泛開展,提升了家長素質,融洽了家校關係,從而形成了家校團結協作的良好育人氛圍。夏莊街道雲頭崮小學成立「蒲公英匯愛志願者」隊伍,每天護導並參與學校活動和食堂管理,定期在社區服務站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活動;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的教育框架;開闢公眾號家校共育專欄,發布優秀家長育子心得。
  • 徐州啟動「彭城好爸媽」成長工程 推動家校社共育
    全國家校社共育實踐區建設暨「彭城好爸媽」成長工程在徐州啟動。 14日,全國家校社共育實踐區建設暨徐州「彭城好爸媽」成長工程啟動儀式在江蘇徐州召開,來自包括國家關工委、江蘇省關工委、省教育廳、中國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在內的十數位專家學者參會,並就全國各地家校社共育共建中的典型做法,以及徐州市在家校社共育中創新的「彭城好爸媽」做法等進行了研討,為徐州家校社共育的內容出謀劃策。
  • 無錫新吳區家長學校聯合委員會成立暨第二批全國「家校(園)共育...
    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新吳區副區長李偉敏,《中國家庭報》副主編、全國家校共育數位化試驗區創建辦公室江蘇項目組負責人李鑫為新吳區家長學校聯合委員會揭牌並為新吳區家長學校聯合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李區長指出,家長學校聯合委員會的成立,旨在進一步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幫助廣大家長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技能,協助學校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第二批全國「家校(園)共育」數位化試驗區的創建,更標誌著新吳家校共育工作進入了「平臺更高、定位更準、服務更實、技術更專」的全新發展階段。
  • 省社科聯第五屆學術年會分論壇——浙江精神與家校社共育治理研究
    2020年12月27日,由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指導、浙江省白水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五屆學術年會分論壇——浙江精神與家校社共育治理研究,在杭州隆重舉行。社團處楊希平老師代表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出席分論壇。西湖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浙江大學心理學碩士、人本家庭教育導師朱易主持本次分論壇。
  • 長沙市實驗小學成立「家和學院」 探索家校共育創新模式
    紅網時刻5月16日訊(通訊員 彭冰凝 汪小哈 記者 蔡娟)歷經百年發展的長沙市實驗小學,緊跟時代步伐,通過成立家和學院建立家庭、學校、社會聯動的家庭教育工作體系,不斷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5月15日,長沙市實驗小學舉行家和學院成立儀式。
  • 三載耕耘共成長 家校共育百蕊紅
    截至2020年10月,園丁學子共獲獎項26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項42項,省級獎項5項,市級獎項50餘項,區級獎項170餘項等。園丁學校成為南山區新開學校「辦一所優一所」的典範,榮譽的背後,是南山教育乃至深圳教育高速優質發展的呈現,更是家校社面向未來共生共長的豐收成果。
  • 探索原生家庭結構 「四大措施」促家校共育 ——合肥市周宗華名...
    合肥市六安路小學副校長李霞的微報告《系好家校溝通「紐帶扣」的新智慧》、合肥市四十五中橡樹灣校區校長曹敬芝的微報告《新時代如何實現家校共育》、合肥市四十五中教導主任謝明的微報告《特色的家校共育——以班級為例》、肥東一中宋汝明校長從教育生態、法制保障的高度看待家校共育……學段不同,角度迥異,從不同側面,分別講述了學校在家校共育工作中的特色亮點,令人耳目一新。
  • 構建「家校合作」與「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人民網北京8月7日電(劉婧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教育理念的轉變和教育能力的提高極為重要。」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奉雯認為「家長學習中心」是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對促進「家校共育」的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 打造特色親子課程 譜寫家校社共育新篇
    家校社共育是指家長、學校、社會在明確主體責任的情況下,共同培育兒童,實現最佳育人效果。近年來,徐州市雲龍區潘塘教育幼兒園積極與社區合作,打造特色親子課程,共建特色親子教育資源基地,幫助家長掌握更多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促進孩子和家長共同成長。
  • 家校共育丨陪伴·引領·薰陶
    為更好地融合學校和家庭的力量,為孩子成長提供親情的支撐與學養的培育,總結凝鍊家校共育的東營經驗,東營市教育局、東營日報社共同推出「家校共育故事」專欄,以欄目促動總結,以經驗提升實踐,講好具有東營教育特色的家校共育故事。
  • 家校共育 靜待花開——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家校共育活動
    為了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繫,增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從而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12月14日,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了家校共育活動之家長會。該校校長陳金髮首先從成立家長學校的意義、開展形式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向各位家長做了闡述,使學生家長明確了成立家長學校的目的。會議推舉產生了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代表做了表態發言,表示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擔負起家長在家庭的監護的責任,多花關注孩子成長,同時加強與學校教師的溝通聯繫,讓教師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長變化。
  • 【家校共育宣傳周專輯】牡丹江市林口縣中小學校「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紀實
    只有家校配合,方可助孩子健康成長。2020年6月1日上午9時整,林口縣教師進修學校心育部組織全縣各學校主管家庭教育的領導、班主任和家長相聚在雲平臺,共同收看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組織的「黑龍江省中小學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基礎教育教學研培中心主任田麗主持。
  • 錦繡小學成立三級家長委員會 構建家校合作與家校共育新格局
    錦繡小學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暨年級家委會成立大會 錦繡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年級家長委員會代表發言 錦繡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本次會議以「父母共學 家校同行」為主題。首先,長安錦繡實驗小學校長遊雷宇剖析了學校舉辦家長委員會的目的、意義,介紹了學校家校的未來規劃等。
  • 秦都區職教中心暑期家校共育系列心理課堂圓滿完成
    為了幫助家長緩解親子矛盾、改善親子關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排除廣大學生因心理問題造成的安全隱患,秦都職業教育中心利用2020年暑假開展了系列家校共育心理網絡講座。經過五期培訓,家長反響熱烈,社會效益顯著。
  • 讓家校共育成為孩子騰飛的翅膀
    那麼如何進行家校共育?形成教育的合力呢?下面說說我校的一些做法。做好家校共育工作,關鍵在「共」,宗旨在「育」。家校共育,就是充分發揮好家庭、學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二者缺一不可。這就如用左右兩隻船槳划船,一邊用力不當或者不均衡,船的方向就會把握不好或者走偏。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是學校和老師的。
  • 家校共育 感恩有你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家校共育的共同目標,家長委員會是學校與家庭聯繫的重要紐帶,為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工作,讓學校細細聆聽家長的心聲,充分發揮家委會代表在學校發展、班級管理和學生培養中的帶頭作用,實現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徑,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建設的通知
  • 家校共育,靜待花開!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一直以來,學校不斷強化「德育是第一質量」理念,以桐鄉六中教育集團三年規劃中的《新時代家校共育規劃方案》為基準,通過家長學校、遠程家庭教育資源庫、家庭教育讀本、情感周記制度、家長大講堂、家長義工等多種載體,依託「班級家委會」「學校家委會理事會」及教師日常家訪、家長會、家長開放周等活動,逐步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育融合的長效育人機制,增強家校共育工作的計劃性、完整性、實效性,同步提升教師及家長的育人理念
  • 親師合作 家校共育 涇陽德育教育品質發展
    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龐曼就家校共育及兩個課程實施情況進行點評。點評指出,涇陽按照「統籌謀劃、考察學習、立足實際、科學研討、分步實施」的工作思路,努力構建科學規範的家校共育管理體系。試點工作開展實施以來,家校攜手、合力育人的實際效果明確顯現,家長和社會反響良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洸河路小學:家校共育 靜待花開
    為溝通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相互了解,加強學校與家庭在學生教育工作中的溝通與配合,12月18日,洸河路小學舉行了家委會成立會議暨家長學校(第一講)活動。學校家長委員會成員和老師們共同參加活動。區教體局副局長劉輝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對家校共育提出了努力的方向,要求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應密切配合,學生的學習激情就能夠迸發出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就能夠得到有效的增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就有了可靠的保障。此次會議拉近了家校的距離,成為家長與學校溝通的有效橋梁,對進一步加強家校溝通和合作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 家校協同育人 攜手託起未來 江蘇徐州打造「家校共育」樣板
    教育始於家庭,提升家庭教育效能,增強家校共育合力,是推進徐州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之一。   為整合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力量,促進家長、學生與學校的溝通,2020年,徐州市教育局創新家長培訓,大力推進「彭城好爸媽」成長行動,匯聚家校共育的城鄉力量,打造家校共育的徐州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