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原生家庭結構 「四大措施」促家校共育 ——合肥市周宗華名...

2020-12-15 安徽新聞

  在教育這條路上,老師和家長必然相遇,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有所缺失、不完整的。6月7日上午,合肥市周宗華名校長工作室主題研討活動走進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學,這一次研討活動的主題為「聚焦新時代家校共育研究」。

  疫情期間如何進行家校共育?怎樣才能讓家校共育有效助力孩子成長?速來圍觀合肥市周宗華名校長工作室團隊與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家校共育」課題組成員的這場強勁「頭腦風暴」。

  聚焦家校研討共育 強效發揮引領和輻射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7年,合肥市周宗華名校長工作室成立,本著「學習、探討、分享、共進」的宗旨,堅持「引(理念引領、經驗引入、業務引導)、動(校長帶動、校際聯動、教研互動)、共(思路共謀、成果共享、發展共進)」的工作機制和「三個一」的發展目標,即:構建一個學習共同體,研究一些教育真問題,帶動一所學校發展。堅持「統分結合」運行機制:制定方案,學習有方向;關注管理,研究有目的;立足校情,研究有抓手;統分結合,研究有方法,使工作室真正成為校長學習交流成長的平臺,也成為帶動學校交流互動發展的平臺。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意見》和《安徽省關於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實施方案》,進一步發揮名校長工作室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合肥市周宗華名校長工作室走進合肥市六十三中學,開展主題為「聚焦新時代家校共育研究」的研討活動,工作室主持人周宗華及團隊成員,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家校共育」課題組成員一同展開了半日的「頭腦風暴」。

  作為「東道主」,合肥市六十三中學校長許成武從學校發展狀況、特色亮點工作、今後發展規劃等三方面介紹了學校建校18年來的歷程。孩子的狀態裡藏著家庭的影子,在許成武看來,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啟蒙、成長、成才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長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都會對孩子成長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應以孩子為教育主體,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充分認識家校共建共育的重要性,提高教師和家長的合作共建教育意識,才能使教育的途徑暢通,教育方能有成效。」

  建校以來,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就十分重視家校共育的力量,做了大量工作,開展了許多活動,疫情期間同樣沒有止步。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家校共育」課題組成員們結合操作實際分享了家校共育方案和實例,思路清晰、緊扣時事,令人很受啟發。

  關於家校共育,周宗華名校長工作室成員同樣有著很多寶貴的見解和高成效的方案。合肥市六安路小學副校長李霞的微報告《系好家校溝通「紐帶扣」的新智慧》、合肥市四十五中橡樹灣校區校長曹敬芝的微報告《新時代如何實現家校共育》、合肥市四十五中教導主任謝明的微報告《特色的家校共育——以班級為例》、肥東一中宋汝明校長從教育生態、法制保障的高度看待家校共育……學段不同,角度迥異,從不同側面,分別講述了學校在家校共育工作中的特色亮點,令人耳目一新。

  周宗華對各校家校共育工作的深度與厚度、宏觀與微觀、科學性和前瞻性給予了高度肯定,強調了家校共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從學校辦學理念、民主觀念、法治精神、科學施教方面對家校共育提出了建設性建議。

  關注原生家庭影響力 立足校情構建家校共育合力

  在此次主題研討活動中,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家校共育實例引起廣泛共鳴。「學校與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主體,構建和諧家校關係、形成合作共育的格局,才能保障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德育副主任董雪梅在主題研討活動中就該校家校共育工作進行主題為《雲端共育,從心開始》的匯報,在她看來,所謂「家校共育」,就是充分發揮好家庭、學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

  結合校情,合肥市六十三中學採取了「四大措施」開展起家校共育工作。讓學校與家庭建立起緊密聯繫,保持有效溝通。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學生人手一冊《家校聯繫本》,教師隨身攜帶《家長通訊錄》,日常電話聯繫、需要時來校面談、每學期家長會、春節假期家訪等活動一直都在進行著。為了讓家長更好地參與到學校的活動和管理中,學校還建立了班級、年級和校級三級家長委員會,層級管理、家校協力、提升實效。針對家庭教育所需實際,學校對家長進行輪訓,每學期3-4期的輪訓覆蓋到每一個班級、每一位家長,真正手把手地教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值得留意的是,在家校共育上,基於學校「陽光特色」,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心理諮詢室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家校共育活動,而這些活動都緊密扣著「原生家庭」,這在合肥教育系統內也很獨特的。

  社會學上有個概念叫「原生家庭」,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董雪梅告訴我們,從校情出發,學校重點關注「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力。每年七年級新生入學,學校心理諮詢室老師就會面向全體新生家長開展原生家庭系列講座,並要求孩子的父母都能參與到講座中來,通過引導家長認真思考、深度參與,從而激活其在家庭教育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董雪梅介紹,「面向家長,分學段開展心理講座,七年級有《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講座,八年級有《讓家庭成為孩子的安全港灣》講座,九年級有《心平氣和,陪伴中考》講座,在講座中不斷滲透心理教育,其次我們面向有需求的家長還會開展家長沙龍;第三開通網絡諮詢平臺;第四開展家庭心理諮詢,一系列舉措從心理層面讓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深植家長、學生和老師的內心。」

  疫情之下雲端共育 用心託起明天的太陽

  良好的教育生態從來都需要家校雙方共同維護,通過「四大舉措」,合肥市六十三中學迅速構建起一個家校共同體,家庭、學校各自承擔各自的角色,相互砥礪、相互補益,在孩子的成長路途上發揮更優助力。

  除了常態化、系統化的「四大舉措」促進家校共育,合肥市六十三中學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探索新的學校共建路徑。該校題為「基於信息化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研究」家校共育市級課題就為該校的家校共育工作開展提供了更多可行性。在此次主題研討活動中,該課題主持人朱娜從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綜述、實踐意義、研究目標、總體框架等方面對課題內容進行了詳細闡述,課題的研究規劃受到了與會成員的肯定與讚賞。

  在疫情防控下,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家校共育創新推進。「疫情期間,我校開啟雲端家訪模式,利用微信、QQ等平臺進行視頻家訪,在春節到線上教學第一周,我校雲家訪做到了教師全員參與、家庭全覆蓋;家委會也積極利用網絡平臺,與學校溝通互聯;疫情下,我校開展了家長雲課堂活動,通過拍觀看照片、寫觀後感、及時將結果反饋到微信公眾號等方法,保證了雲課堂效果。」董雪梅介紹道。

  著眼校情,關注「原生家庭」,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心理、心理特點建立家長課程體系;著眼家長需求,建立三級家委會、開設輪訓,疫情期間不忘開啟雲家訪、雲培訓……這樣「按需下單」的家校共育模式受到了家長廣泛歡迎,收到良好成效。

  「再也不用擔心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而著急,也不會為了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而焦慮,在有需要、有問題的時候,學校一直都在幫助我們,這樣的教育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合肥市六十三中學一位八年級學生家長如是說。

  「孩子是船,老師是槳,家長是帆,家校共育做好了,不僅學生受益、家庭受益、學校受益,整個社會的教育焦慮也會因之緩解。」許成武表示,家校共育任重道遠,合肥市六十三中學將一直努力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協調,用心託起「明天的太陽」。(董雪梅 劉遠婷 金玲)

編輯:劉浩

相關焦點

  • 家校同行 家國同興——史家教育集團家校共育的實踐探索
    特別是在集團以家國情懷為底蘊的系統育人實踐中,我們基於三級家委會制度及家校共育項目流程,努力推動家長們通過「媽媽讀書會」、「爸爸運動隊」、「星期六課程」等活動,從修德、承責、拓展三個層次讓孩子在完善的家庭教育結構中得到適切的成長。
  • 長沙市實驗小學成立「家和學院」 探索家校共育創新模式
    紅網時刻5月16日訊(通訊員 彭冰凝 汪小哈 記者 蔡娟)歷經百年發展的長沙市實驗小學,緊跟時代步伐,通過成立家和學院建立家庭、學校、社會聯動的家庭教育工作體系,不斷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5月15日,長沙市實驗小學舉行家和學院成立儀式。
  • 探索家校共育,家長「浸潤」教育進課堂
    教室裡,所有人都仿佛穿越到幾百年前,共同探索那充滿神奇色彩的絲綢之路。沿著前人的足跡,感受著"絲路"之上的人文氣息。從絲綢之路的來源再講到貿易經濟——這些知識都是與課本上不同的,"她"更加的靈動與活潑。隨著對絲綢之路知識的延伸,大家也了解到了許多有趣的傳說!
  • 家校共育促成長 ——家長論壇八年級專場
    本學期學校開展了「德馨堂」項目體系建設之「溝通之道」家校共育課程,學校希望通過組織的不同層面的家長論壇或家長學校,有效地指導家庭教育,讓家長感受家校共育的新理念與方法。因此本次家長論壇在班級層面展開,各班班主任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開展家長論壇,非常有針對性,有的關注「創建和諧家庭氛圍」;有的注重「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有的著力「培養孩子的自信」,有的商討「如何給孩子創造怎樣的成長環境」……大家目標一致,但途徑各異。
  • 家校合作齊努力,共育英才成棟梁——記初中部家校共育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溫馨港灣,學校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家校合作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教育不僅僅只靠學校,家長作為「教育原始的委託者」在現代教育上仍尤為重要,全方位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互聯共育,提高教育教學和管理成效。
  • 清水小學家校共育促學生成長,滿意度測評入千家萬戶
    家校共育促學生成長滿意度測評入千家萬戶——營山縣清水小學組織家訪全覆蓋和宣傳黨風廉政建設社會滿意度工作紀實
  • 學校家庭如何協調配合,教育好孩子?推動家校共育、提升教育質效
    由此可見,家校共育就是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家庭和學校要作為一個整體,共同發力推進,充分改變過去重學校教育、輕家庭教育的錯誤觀念和行為。建立一個由家庭和學校、父母和老師緊密配合、聯動共育的新的教育機制,最終實現孩子健康成長,提升教育質效。
  • 家校共育,靜待花開!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一直以來,學校不斷強化「德育是第一質量」理念,以桐鄉六中教育集團三年規劃中的《新時代家校共育規劃方案》為基準,通過家長學校、遠程家庭教育資源庫、家庭教育讀本、情感周記制度、家長大講堂、家長義工等多種載體,依託「班級家委會」「學校家委會理事會」及教師日常家訪、家長會、家長開放周等活動,逐步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育融合的長效育人機制,增強家校共育工作的計劃性、完整性、實效性,同步提升教師及家長的育人理念
  • 家校共育顯智慧 攜手並進促成長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第一個環境,家長委員會是學校和家庭溝通的重要紐帶。為了搭建家庭、學校互動平臺,提高家長參與學校、班級管理工作的意識,真正達到家校共育的目的,10月31日下午2:30分,合肥市虹橋小學在四樓多媒體召開了家長委員會培訓會議。
  • 合肥市錦繡小學:家校同心 共育未來
    近日,在合肥市錦繡小學三樓會議室,全校37位校級家委會成員齊聚一堂,共話家校合作之計。匯聚一堂,共話未來會議之初,錦繡小學學生處史迎春主任對校級家委會成員的工作熱情給予極大的肯定,並且細緻闡述了錦繡小學的特色家校活動:如每周定期會舉行家長接待日,歡迎家長提前報名,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進校參觀並給予指導建議
  • 家校共育丨陪伴·引領·薰陶
    為更好地融合學校和家庭的力量,為孩子成長提供親情的支撐與學養的培育,總結凝鍊家校共育的東營經驗,東營市教育局、東營日報社共同推出「家校共育故事」專欄,以欄目促動總結,以經驗提升實踐,講好具有東營教育特色的家校共育故事。
  • 增加家庭與學校間的互動聯繫才能真正做好「家校共育」
    家庭和學校是每個人學習成長曆程中最重要的兩塊「根據地」,「生在家庭、長在學校」也是教育活動必須直面應對的最大挑戰。那麼,應該如何協調處理好家庭與學校之間關於「家校共育」共同輔助孩子學習成長的問題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家長進校園的機會少了自然和學校之間的溝通就少了,在溝通極少的情況下良好的「家校共育」又從何談起、做起呢?人們常說:「關係是一回生、二回熟、回四回肉貼肉。」是呀,每個人都有防範心理,非熟悉的人之間都會保持戒備心,又何談良好的「家校共育」呢?
  •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學:線上線下巧結合,家校共育進行時
    為進一步深化「守教育初心、擔育人使命、作師德表率」主題教育活動,加強新時代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建立有效家校共育的溝通機制,根據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及廬陽區教育體育局的要求,2020年暑期,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學開展了「傾聽家長心聲、共擔育人使命
  • 三載耕耘共成長 家校共育百蕊紅
    以共育課程夯實「園丁德育」學校以《南山區中小幼德育行動計劃》為指引,全面落實「六大行動」,整體構建「園丁德育」SC+(學校家庭+社區專業資源)課程體系。重點推動家校共育的「感恩系列活動」「HSC身心健康教育課程(HSC為醫院學校社區的英文首字母)」「音樂餐廳食育系列活動」「心靈驛站」「安全教育電視臺」、「種子」主題教育、園丁媽媽講故事等家校共育品牌活動課程。
  • 家校連心溫情十足,以愛之名攜手共進
    家校連心溫情十足,以愛之名攜手共進
  • 校區動態||家校合作,共育英才--新橋墩頭小學家委會
    家校合作 共育英才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毋庸置疑,家校合作是實現高質量學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紐帶,通過家校合作可以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贏。
  • 家校共育實踐案例|重慶市高新區驛都實驗學校凝心聚力,推動家校共...
    家校共育,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構建平等、尊重、協作、支撐、信賴、理解和互補的協作關係,才能有助於家校雙合力家校雙方一起共同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獲得傑出的教育作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教育環境,有效地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家校共育」的現代教育理念,只是一味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嗎?
    家校共育的理念是什麼?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學校和家庭比作兩個「教育者」,認為這兩者「不僅要一致行為,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這就是家校共育的概念。家校共育的實質是什麼?家校共育即家校合作,實質上是聯合家庭和學校這兩個對學生最具影響的社會機構,通過家庭成員和學校老師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對學生進行教育,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目的。
  • 【家校共育宣傳周專輯】牡丹江市林口縣中小學校「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紀實
    只有家校配合,方可助孩子健康成長。2020年6月1日上午9時整,林口縣教師進修學校心育部組織全縣各學校主管家庭教育的領導、班主任和家長相聚在雲平臺,共同收看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組織的「黑龍江省中小學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基礎教育教學研培中心主任田麗主持。
  • 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三大隊黨支部:安全教育進校園 警校共育促平安
    合肥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三大隊黨支部:安全教育進校園 警校共育促平安 2019-12-09 11:36:15   來源:安青網